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71节

谢士刚对徐震说:“我把这事先停下来。”事后,谢士刚便不提这事了,石云涛意识到这事与徐震有关,罐头厂暂时不改制,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徐震在乡里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想左右乡党委政府的决策,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徐氏父子是乌沙乡最大的地头蛇,石云涛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如果为了平平安安,或者想从徐震那里得到什么好处,就会和谢士刚的想法一致,把罐头厂改制给徐震了。

但石云涛就是看不惯像徐震这种在乡里头四处横行的人,而且徐震这种横行,还和赵长秋不一样。

赵长秋的横行放在面上,只要派出所出手就能将他给拿下,而徐震完全不一样,徐震的横行是内在的,是顺着社会的体制运行的,所有的好处让他占尽,还挑不出他的毛病来,派出所更拿他没办法。

只要乡里的领导与他沆瀣一气,徐震在乡里头就会无往而不胜,除非遇到与他不对付的乡领导,才能让徐震止步下来,无法前进。

石云涛现在就成了与徐震不对付的领导!

石云涛进一步了解了徐家的情况,徐震的势力除了他结交人脉广之外,主要与他老子是峰下村支书记有关。

徐震的老子徐远深当了二十多年的村支书,资历与陈庄村的支书陈兴德差不多,但陈兴德当了这么多年支书,家里头依然一贫如洗,而徐远深则成了乌沙乡远近闻名的富户。

究其原因是因为峰下村有一个水泥厂,靠着这个水泥厂,徐远深发了大财,水泥厂每年要给村里头不少钱,这些钱最后去了哪里,村民们一直有意见。

听李超讲,峰下村的村民告了徐远深几次,但都被徐远深摆平了,一方面徐远深老谋深算,分化瓦解了告状的村民,另一方面徐震找了上层关系,了结了此事。

到了最后,村民们一看,根本告不动徐远深,只好不了了之,而事后徐远深再找机会打击了出面告他的村民,弄得其他村民再也不敢告他了。

徐远深牢牢掌握着峰下村的政权,徐家的势力一步步壮大,乡里的领导不得不给徐氏父子一些面子。

石云涛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寻思着如何削弱徐氏父子的势力,这样才能再推动一些事情,徐震才不会作梗。

按说谢士刚此时的想法应当与他一致,这样他们两人才能在乌沙乡好做事情嘛,结果谢士刚与徐震沆瀣一气,站在徐震那一边。

石云涛此时想拿掉徐远深的峰下村支书一职,徐远深年龄毕竟大了,明明依着县里的水泥厂,可以让峰下村的老百姓生活好一些,结果除了弄得整个村子受污染外,老百姓没得到什么好处。

然而石云涛知道,现在想拿掉徐远深的职务是不可能的,如果他这边和谢士刚说完想免去徐远深的职务,那边徐氏父子就会知道了,到时,徐氏父子把矛头指向他,他很可能吃不消。

就是现在他阻挠徐震参与罐头厂改制,估计徐氏父子已经对他恨之入骨了,只是还没有找到机会对他发难。

琢磨了大半天,石云涛悄悄与刘忠见了面,让刘忠多关注一下峰下村的事,有什么情况及时向他报告。

安排好刘忠的事后,石云涛便去做其它的事了,一个事情是引进木业公司,发展木材产业,另一个就是进一步发展蔬菜大棚产业。

先去了乡化工厂那里,石云涛实地考察了一下,化工厂早已经倒闭了,空出一大片厂房,里面的设备被拆得拆,卖的卖没什么了。

如果引进木业公司的话,就把化工厂的地给木业公司,为此,他去了县里,找了薛玉妹,又去了开发区那边找到过来投资的那家木业公司。

双方谈了谈,木业公司答应去乌沙乡看看,可能的话就设个分厂。

其实木材厂的技术水平不高,只要产业发展了起来,当地老百姓就可以开设这种木材厂,这样的话,就能让老百姓致富起来了。

此时,乌河村那边的山牛蒡种起来了,达到了几百亩,而且收成不错,卖出了好价钱,李超再顺势利导,便吸引更多的农户种了山牛蒡。

而陈庄村那边的蔬菜大棚越来越多了,一过完春节,就有十几户群众自己投资建蔬菜大棚。

石云涛知道后,便提出凡是主动投资建大棚的户,乡政府每个大棚补贴两千块钱,激发群众建大棚的热情。

谢士刚知道这事后,还有点不太愿意,石云涛便说,每个大棚补贴两千,加起来不过是两三万块钱,平时少去饭店吃几次饭就够了,还在乎这点钱?

想想两三万块钱确实不多,谢士刚便没再计较这事。

蔬菜大棚一多了起来,就存在着如何销售的问题,万一蔬菜种出来了,没有销路,那就不好了,会大大打击菜农的积极性。

石云涛便建议乡里成立蔬菜公司,专门负责帮助菜农对接市场,指导菜农根据市场需要种植蔬菜。

石云涛觉得李超比较适合这项工作,便提出让李超担任蔬菜公司负责人,和谢士刚一商量,谢士刚不同意,说:“让农技站站长王耀坤来负责这个事吧,李超还在乌河村任职,不方便做这项工作。”

石云涛听了道:“王耀坤愿意做这项工作吗?”

谢士刚道:“怎么不愿意做?我来和他说。”

石云涛没有办法,只好同意。

结果王耀坤担任了蔬菜公司负责人后,并不积极帮助菜农了解市场行情,主要是他当着农技站长,哪里会想着再去做这种事?

他倒是想着怎么能从中倒卖蔬菜赚钱,但这样的话,就背离了设立蔬菜公司的初衷了。

石云涛把王耀坤叫到办公室,说了这个事情,王耀坤不以为然,一门心思想敷衍。

说到最后,王耀坤梗着脖子道:“石乡长,您要是觉得我做得不好,就让别人去做这事,我没意见。”

第160章杜高臣出事

见王耀坤是这副态度,石云涛便向谢士刚报告了这事,谢士刚听了,却是没什么反应。

石云涛觉得谢士刚有时候没法共事,这事是王耀坤自己不想干,让李超干不行吗?

说来说去谢士刚觉得李超是他的人吧,不愿意让李超再兼任新的职务,谢士刚的心胸真是太狭窄了。

石云涛见谢士刚不发话,便说:“谢书记,要不这事交给孙中明怎么样?孙中明现在分管农业,让他负责这个事没什么问题吧?”

谢士刚这才开口说道:“孙中明想不想负责这个事?”

石云涛道:“我来和他讲。”

事后,石云涛和孙中明讲了这事,孙中明答应下来。

孙中明负责这事后,石云涛就让李超帮孙中明具体做这事,这样一来,李超就成了实际的蔬菜公司负责人。

总算是瞒天过海,让李超参与了此事。

石云涛忙来忙去,脑子里一直想着如何发展经济的事,谢士刚则是想着乡里人事上的事,脑子里装的是乡里的中层干部。

哪些中层干部与他走得近,哪些中层干部与石云涛走得近,会不会有人暗中想搞事,对他不利。

也就是说,琢磨人多,琢磨事少。

除此之外,谢士刚考虑最多的便是如何与社会的一些老板相处了。

总体而言,谢士刚这个乡委书记当的是四平八稳,如果没有石云涛,他这个乡委书记当的就更加平庸了。

石云涛帮他做了不少事,最后这些成绩也能算在他的头上,按说他应当感激石云涛才是,然而他现在却是防着石云涛。

石云涛去忙事情,谢士刚则是跑到县里,四处打听着县里的动静,希望柳家明尽快调走,让吴运山掌握大权。

这天,谢士刚又跑到县里找到吴运山,借着汇报工作的机会再打听消息,他一走进吴运山的办公室,只见吴运山正站在那里接着电话,脸色不太好看。

谢士刚瞧了瞧,走过去要坐下来,但当他看见吴运山打完电话后,又连忙站了起来。

吴运山瞧了他一眼,声音嗫嚅地说了一句:“老杜出事了。”

谢士刚猛一听见这话,一时没听清是谁出事了,便问:“吴书记,是谁出事了?”

吴运山这才提高声音道:“杜高臣出事了。”

谢士刚啊的一声叫出来道:“杜主任出事了?出啥事了?”

吴运山缓缓坐了下来,然后往老板椅子上一躺,看着天花板说:“老杜去市里开会,被市纪委两规了。”

谢士刚给吓了一跳,本来已经坐下来的,结果又弹跳起来问:“什么时候的事?”

吴运山道:“就是刚刚,市纪委的一个人打电话给我讲的,说他的事被人捅到省纪委了,举报信里有照片,省委领导见了非常气愤,专门作了批示,要求市纪委查,没办法了。”

谢士刚一听是这样,便唏嘘不已,夏城县多少年没出过这种事了,别说是县领导了,就是乡委书记乡长和各大局的局长这些年也没有出事被查处的啊。

出事的基本是乡镇的副职或者是各大局的副职,正职就没有出过事的,而县里领导则一个出事的也没有,杜高臣成了第一个了。

干部一旦被两规,下一步便是双开,接着去坐牢,一辈子什么都没有了。

谢士刚想了一下问:“吴书记,省委领导为什么会生气?举报信又不是什么稀罕物,省领导见了,有啥生气的?”

吴运山道:“不知怎么搞的,老杜出去玩女人,让人给拍上照片了,你说省领导能不生气吗?”

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况,谢士刚惊异了,这说明有人专门在搞杜高臣的事。

“这种事怎么会被人拍照?”谢士刚吃吃地问了一句。

吴运山叹一口气道:“老杜太大意了,或许让人设了套也说不准,这下老杜是完了,当领导干部,行为一定要检点,违法乱纪的绝对不能做。”

谢士刚听了这话,连连说是。

杜高臣出事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夏城县,这事比起当初王作仁出事轰动多了。

杜高臣当过县委副书记,可以说他是夏城县有史以来被查处的最高官员了。

凡是与杜高臣交往密切的干部此时都很紧张,担心老杜在里面乱说一气,牵扯到他们。

柳家明在市纪委动手两规杜高臣之前就知道了这事,市纪委向他作了通报,柳家明表示坚决支持市委决定。

杜高臣在县里头总是兴风作浪,柳家明得知市纪委要查处杜高臣,不知有多高兴呢。

上次老干部告状的事,杜高臣是幕后的鼓动者,柳家明早就想收拾他,但一直找不到机会,现在市纪委出手,就省了他许多事了。

石云涛此时正在乡里头,徐嫣忽然给他打来电话,问:“石乡长,你在哪里?”

石云涛说在乡里,徐嫣道:“想请你吃饭,有时间吗?”

石云涛想了想,说:“等我忙完就去找你。”

石云涛忙完之后,想了想,便坐着车子到了县里,车子直接开进了县政府招待所,下了车后,给徐嫣打了一个电话,徐嫣跑出来迎接他。

只见徐嫣的脸上很高兴,双手欢快地与他握了手,石云涛见了,笑着与她一起走进招待所大厅里面。

第161章又打起来了

进了包间,徐嫣高兴地笑问:“杜高臣出事了,你知道不知道?”

此时,石云涛已经知道杜高臣出事的事了,得知这事后,他舒了一口气,在杜高臣没被两规之前,他还在想着,省里领导是不是不会管这事,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结果了。

石云涛微笑着点了点头。

徐嫣恨恨地道:“上级领导真是英明,早就该查他了。”

石云涛道:“多行不义必自毙,你以后不用再担心他过来骚扰你了。”

徐嫣点了点头,脸上却带着一丝丝忧郁,石云涛知道她在招待所干的不开心,便安慰道:“这下好了,开心每一天吧。”

徐嫣听了却道:“开心什么,没意思。”

说着,她瞧了石云涛两眼,还是一副忧忧悒悒的样子。

两人一起吃饭,喝了一点酒,徐嫣的两腮变的嫣红,醉了之后,她说:“石云涛,你是不是怕我?”

石云涛一笑,道:“何出此言?”

徐嫣道:“既然你不怕我,你就看着我,干嘛躲躲闪闪的。”

石云涛便看向她。

徐嫣与他对视,过了一会儿,两人都笑了。

“如果你实在不想在招待所干,还是辞职出来做生意吧,华夏马上要入世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现在辞职去做生意还不晚,再迟就没机会了。”石云涛认真地道了一句。

徐嫣问:“现在花国那边不是老说什么最惠国待遇吗?能让我们入世?”

石云涛道:“今年花国要出一个大事,出过之后,就让我们入了。”

“什么大事?”徐嫣问。

石云涛笑道:“天机不可泄露。”

徐嫣啾了一下嘴,不以为然。

“我也想辞职来着,但我担心做生意会赔,而且要与社会上的一些人打交道,我害怕。”徐嫣回了一句。

石云涛不好再说什么了。

首节上一节71/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