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46节

重生前,他没和孙安宁打过交道,此时相见,觉得孙安宁人真不错,比樊大庆强太多了。

石云涛便邀请农业局的人先下去看一看,孙安宁答应了。

等到石云涛离开后,樊大庆想了想,给谢士刚去了一个电话,问起设立蔬菜发展基金的事。

谢士刚愣了一下,表示不知道这事。

樊大庆一听说道:“你这个乡委书记怎么当的,人家石云涛都向县委书记报告了,你还不知道这事?”

闻听此言,谢士刚脸上很不好看,说:“樊局,石云涛当过柳书记的秘书,他不把我放在眼里不很正常吗?”

樊大庆道:“他再怎么是柳书记的秘书,也是乡长,是二把手,眼里怎么能没你这个书记?”

谢士刚心里头比较窝火,说道:“樊局,这事我知道了,这钱您是给拨下来,还是不拨下来?”

樊大庆笑道:“我怎么敢不拨下来?人家石乡长已经向柳书记汇报了,我要是不拨,柳书记不骂我啊?”

谢士刚听了这话,脸色更不好看了,樊大庆笑着和他挂了电话。

等到石云涛从县里回来,谢士刚马上把他叫过去问:“你说要搞什么蔬菜发展基金?”

石云涛听了道:“我为了向财政局要钱,便说了这个理由,还没来的及向您汇报呢。”

谢士刚冷声道:“没来的及向我汇报,先向柳书记汇报了是不是?”

听到这话,石云涛就知是怎么回事了,说:“谢书记,在陈庄村发展蔬菜大棚的事,我向您报告过了吧?正好我见到柳书记,就把这事提了提,柳书记现在希望我们好好发展经济,表示支持我们,这不是很好吗?”

谢士刚喘着气息坐在那里,刘宝担任乡委书记时,他当乡长,受着刘宝的气,没想到现在他当了乡委书记,却要受着石云涛的气了。

“以后,你要是有什么事需要向县领导汇报,请先和我讲一讲,我是乡委书记,不然,县领导突然问起我什么事,我却不知道,你觉得合适吗?”

谢士刚脸色很不好地警示了石云涛一句。

石云涛听了,沉心想了想说:“谢书记,我并没有不尊重您的意思,我就是想着要发展蔬菜大棚,想争取县领导的支持,既然您这样说了,以后我就事先向您汇报。对了,我去找农业局了,农业局也很支持我们。”

石云涛如此一讲,谢士刚又吃了一惊。

看到石云涛是一个活跃分子,谢士刚不得不重新审视石云涛,石云涛之前仗着柳家明的本事敢于顶撞吴运山和杜高臣,这就说明石云涛不好驾驭。

而他之前想的就有些太简单了,觉得石云涛年轻,本事再大也大不了哪里去,现在看来,实在是想错了。

“云涛乡长,你年轻有为,以后仕途看好,我是没法和你比的,但我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年轻的时候,我也很有干劲,很有激情,但生活不会像你的想那样去发展,你做的再多,干的再好,只要没有位子,你也是上不去,对不对?”

谢士刚语重心长地和他讲了这话,石云涛听了,如果他真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肯定会信的,老成之言嘛。

但此时,他背后有柳家明支持,只要他把工作干好了,柳家明力挺,还愁没什么位子?

“谢书记,您的话我很明白,但我也有一句话,叫作事在人为,我们当领导的,如果不整天去想着如何做事,只想着如何有位子,如何去琢磨人,经济怎么发展?”

石云涛回了谢士刚一句,谢士刚不说话了。

自此之后,谢士刚知道石云涛不是一个好应对的角色,石云涛能受到柳家明重用不是没有缘由的。

真的是后生可畏,谢士刚感到自己有心无力,无法驾驭住石云涛了。

樊大庆倒没有食言,第二天果真把四十万的资金拨付给了乡里,赵大强知道后,连忙向谢士刚作了报告。

谢士刚听了,便说了一声知道了,没多问。

赵大强感到很奇怪,想了想,又去找石云涛。

石云涛道:“这四十万不要乱花,要作为蔬菜发展基金,什么时候能动,我再告诉你。”

赵大强道:“不是用来补窟窿的吗?”

石云涛道:“补窟窿的钱你来想办法,这钱一分也不能动。”

听了这话,赵大强头大了,他一个财政所长上哪里能搞到钱来补乡里的亏空?

接着,县农业局便来了人,石云涛便去向谢士刚报告这事。

谢士刚没好气地回他:“你去接待吧,我不管了,但我告诉你,那四十万不能作为蔬菜发展基金。”

第104章知音

谢士刚这样一讲,石云涛登时不满意了,说:“谢书记,这四十万必须要用在发展蔬菜大棚上,这事我已经向柳书记报告过了,不能更改!”

石云涛强硬起来,因为他知道如果在这个事情上退缩了,发展蔬菜大棚的事就黄了,事情办不成,他这个乡长就没有作为。

谢士刚很诧异地看向了石云涛,没想到石云涛会这么强硬,他本想在石云涛面前立威,如果石云涛退了缩,他的目的就得逞了。

谢士刚铁青着脸,回道:“柳书记可没说过这四十万要用作什么蔬菜发展基金!”

见他这么讲,石云涛道:“谢书记是不是不相信我的话,我们现在可以去找柳书记问一问,看他是不是这样安排的?”

此话一出,谢士刚哑语了,他哪敢跟着石云涛去核实这事?

“谢书记,你是乡委书记,一把手,我是乡长,二把手,论理我该听你的,但是我这个乡长喜欢做事,你要支持我,如果你不支持我,我顶撞了你,你不要生气,乌沙乡需要发展,我们没有时间搞内耗,只要经济发展起来,什么事情都好说!”

石云涛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省得以后再与谢士刚勾心斗角,如果他说的这么直白,谢士刚仍然暗中搞跟他搞事情,那他就不能客气了。

谢士刚怔怔地看向他,显然让他的直白给惊吓到了,在他看来,石云涛到底是年轻人,如此沉不住气,他只是阻挠一下,石云涛就要与他翻脸了。

想到这里,谢士刚忽然笑了一下,道:“云涛,我怎么会不支持你的工作?但你要知道,乡财政现在没钱,这四十万要办许多事呢,你拿去搞什么蔬菜大棚,那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吗?你帮老百姓建大棚,老百姓可不会感激你,你想清楚没有?”

石云涛沉声道:“把大棚建好后,交给陈兴德进行管理,我相信他会管理好这个事情,我们一年到头的吃喝账都有好几十万,现在投资三四十万发展蔬菜大棚,如果发展好了,本钱不但可以收回来,还会带动群众一起发展蔬菜大棚,到那时,经济就发展起来了,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见石云涛这么坚持,谢士刚说不过他,只好道:“行,既然你非要这么做,你就去做吧,但是如果这四十万的本钱收不回来,责任你要承担!”

石云涛道:“如果收不回来,我用个人钱赔行不行?”

“你用个人钱赔?”谢士刚禁不住冷笑一声,“你能赔的起吗?”

石云涛道:“谢书记,赔不起我也会赔,这个您就不用管了。”

谢士刚见他这样讲,心里禁不住笑起来,在他看来,这四十万准会收不回来,到时看石云涛怎么办。

谢士刚心里这么鸡贼,石云涛也不是傻子,真以为他到时会赔这四十万元,只要把蔬菜大棚建起来,出了成绩,县领导见了,高兴还来不及,会考虑这钱能不能收回来的事?

总算摆平了谢士刚,石云涛就不用担心这事办不成了,接着他就把陈兴德叫过来,和陈兴德说了这事。

陈兴德此前以为石云涛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真要搞这事了,他不得不重视起来,想着怎么搞这事。

“陈书记,你回去找几个老实可靠的人,跟着学习搞蔬菜大棚,我想只要好好搞,不会赔钱,就怕他们觉得这大棚不是自己建的,不认真搞,那就白白浪费乡里的资金了,您说是不是?”

石云涛很认真地和陈兴德讲了这话,陈兴德连连点头道:“石乡长,我明白了,您放心吧,无论如何不能让资金浪费了。”

和陈兴德说好这个事情之后,石云涛就将这事提交了乡委政府联席会议,俗称“两委会”。

谢士刚主持会议,石云涛就讲了这个事情,讲完之后,其他班子成员发表意见。

郑之运琢磨了一会,开口表示反对,石云涛马上看向了他,谢士刚见了,便坐在那里看热闹了。

接着,乡党委分管政法的副书记蒋鹏也表示不同意,并且说,这笔钱是计划生育专项资金,怎么能拿来用于发展蔬菜大棚呢?

蒋鹏还分管计划生育工作,他这么说,谢士刚就更高兴了。

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杨红光紧接着开口道:“有这钱,还不如给大家发奖金呢,建什么蔬菜大棚,根本没用,石乡长,你这是理想化了,不知道老百姓心里是什么想法,他们根本不会好好经营蔬菜大棚。”

杨红光这么一说,引起了共鸣,其他班子成员都叽叽喳喳议论起来了。

石云涛扫了杨红光一眼,局面有一边倒的趋势,如果不能说服其他班子成员支持他,即使谢士刚不反对,这事也要黄了。

心里一沉,石云涛道:“各位,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里面肯定是有着风险的,但是发展经济,就是要冒一定风险,如果大家有发展经济的良策,这四十万我也不愿意投入,但现在有好的发展经济良策吗?”

“陈庄村以前有种蔬菜的传统,村里头比较稳定,陈兴德是一名老书记,作风扎实,所以让陈庄村发展蔬菜大棚,是大有希望的,乡里头投一点钱,因势利导,我觉得很好,谢书记支持搞这事,县委领导同志也很关注这事,一句话,如果有好的发展良策,这笔钱就不投,如果没有,就这么办。”

石云涛面色很镇定地讲了这话,大家听了,坐在那里开始一言不发,气氛变的有些沉闷,这时副乡长陈璐笑着开了口:“我觉得石乡长的想法不错,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去干,怎么知道干不成呢?”

陈璐这么一讲,谢士刚睁了眼睛,陈璐说完之后,便笑着坐在那里,一副傻白甜的样子。

石云涛便看向陈璐,感到在班子成员当中遇到了知音,陈璐今年有二十八九岁,当副乡长两年了,在班子成员当中属于年龄较轻的,听说她去年离了婚,现在正处于单身状态。

第105章群众路线

此时大家只能看向谢士刚了,这时谢士刚蹙着眉头道了一句:“我看要不这样,先投二十万,剩余二十万作为它用。”

谢士刚把钱给腰斩了,石云涛听了,极为不满,谢士刚这是出尔反尔了。

但面对这种局面,石云涛不好再与谢士刚相争,只好同意道:“那就先投二十万,看效果。”

会议散了,石云涛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陈璐跟着走了过来,笑说:“石乡长,你的主意不错,发展蔬菜大棚,准能发大财。”

陈璐一边说,一边撩着秀发,尽显成熟女人的风味。

石云涛瞧了她一眼,回笑道:“谢谢你,陈乡长。”

陈璐粲然一笑,石云涛见了,如果陈璐倒向他,与他站在一起,处境就比之前要好了,他要想在乌沙乡站住脚,没有其他班子成员的支持是不行的。

开过会以后,石云涛就把陈兴德叫过来,让他着手建设蔬菜大棚,等到过完春节,正式动工,尽快建好投入经营。

二十万元差不多可以建十个蔬菜大棚,只要农户赚到了钱,就会带动其他农户参与进来,等到形成了规模,蔬菜产业就发展起来了。

说一说就到了春节前夕,石云涛发现这几天谢士刚没待在乡里,就知道他忙着去县里走访领导了。

石云涛想了想,便坐着车子去了市里,到了之后,天已经黑了,他去了柳家明家里。

之前天天与柳家明在一起,倒没想着去柳家明家里坐一坐,如今当了乡长,他觉得是要去柳家明家里看一看。

不给柳家明送什么东西,主要是与柳家明亲近一下,从乡里带了几箱罐头,便去了柳家明家。

从孙中明那里知道柳家明回了家,一去,果然见到了柳家明。

看他来了,柳家明忙招呼着他落座,柳家明的家在市委市政府家属院,家里很普通,他老婆和他女儿正好在家。

柳家明的女儿也刚上大学,石云涛走进去后,便看到他女儿正在那里看电视,见客人来了,连忙起身。

“柳柳,给你哥哥倒杯茶水去。”柳家明吩咐了一句。

柳柳就瞧向石云涛,石云涛也向她看去,只见柳柳戴着一副近视镜,很文静的一个小女孩。

听了柳家明的话,柳柳很乖巧地去给他倒水了,柳家明的老婆从厨房里走了出来,身上穿着围裙,正在做饭。

“云涛,吃饭没有?”柳家明问。

石云涛摸了摸肚子,想说吃完了,但他转念一想,笑笑说:“还没吃呢。”

柳家明笑道:“那正好一起吃。”

石云涛在柳家明家里便吃了一顿便饭,饭后,他就和柳家明聊了一聊,报告了乡里的情况。

柳家明点点头,让他大胆开展工作,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向县里汇报。

石云涛也郑重地点了点头,有着柳家明的支持,他这个乡长就好干多了,谢士刚此时正是顾忌到他与柳家明的关系,才不得不向他让步。

聊完天,石云涛起身离去,柳柳把他送到门口,还说了一声哥哥慢走,石云涛回头冲她笑了笑。

石云涛回来后,第二天又去了张爱军家里,张爱军的女儿果果见他来了,连忙走过来迎接他。

果果与他有些相熟了,抓住他问这问那,石云涛就和她聊了聊,张爱军夫妇见他们两人这么亲近,便笑了笑。

“云涛,当了乡长,多到村里头走一走,与老百姓多交流,千万不能只知道待在办公室听别人汇报工作。”张爱军嘱咐了他一句。

石云涛闻言说道:“知道了张叔,我要向您学习,要走好群众路线嘛。”

张爱军道:“过去干部喜欢下访,现在干部喜欢上访,我就看不惯一些人的作风,你不要跟他们学,一定要多与群众接触,群众是我们的立足之本,失去群众,我们当什么干部?”

张爱军这么一说,石云涛连连点头,张爱军算是他的政治恩师,重生前就受到张爱军的影响,现在重生回来,他还是要感念张爱军对他的照顾和支持。

“不管别人怎么样,你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谢士刚与你相处的还可以吧?”张爱军问了一问。

首节上一节46/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