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37节

刘忠一到任,颜方就过来要请吃饭,给刘忠接风洗尘,刘忠没理会。

过了一阵,刘忠就带人把颜方给抓了起来,原因是颜方寻衅滋事,关了十多天才放了。

受此打击,颜方没脸在城东混了,便灰溜溜地离开了夏城县,去义河市发展了。

刘忠狠狠整治了城东的地痞流氓,城东的发展环境就安稳了,虽说不能整治的一干二净,但至少没人再敢去云盛公司捣乱了。

有一些村干部还想着搞事情,石云涛出面把他们给训了一顿,像吴伟这样的人都没能得逞,其他人还想得逞从云盛公司身上巧取豪夺发笔小财?

石云涛调到夏城镇任职后,孙中明他们几个过来看望他,和他一起吃饭。

席间,孙中明对他十分恭谨,石云涛瞧了一眼,就知道孙中明想干什么。

他现在调到夏城镇任职,没法继续给柳家明当秘书了,孙中明现在作为综合科长肯定想着为柳家明服务,而这需要石云涛推荐。

石云涛思前想后,觉得目前也只有推荐孙中明当柳家明的秘书,这样他还好与孙中明交往,如果换了其他人,反而不太好打交道。

不管孙中明当了柳家明秘书会是什么情况,此时也只有这么做了,只要他有推荐之功,孙中明无论如何也不好反水于他。

石云涛就单独与孙中明聊聊,说了这里面的事情,孙中明大为高兴,向他百般表示感谢。

“我告诉你中明,在官场上最重要的是立场,没了立场,本事再大也没用,你能听懂我这话的意思吗?”石云涛看向孙中明说。

孙中明马上说道:“我懂,我一定好好为柳书记服务,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石云涛道:“官场上最忌讳的是首鼠两端,我现在向柳书记推荐你,是冒着风险的,万一柳书记不认可你,我就会挨批,为了你,我豁出去了,今后就看你怎么做了。”

孙中明连忙千恩万谢。

石云涛此时去了夏城镇任职后,每天都回来向柳家明报告一下工作情况,好让柳家明清楚工作进展。

由于时间上的限制,他确实没法继续给柳家明当秘书,但柳家明也没马上换掉他,县委办里面的几个年轻人,都在盯着这个事,想着填礼石云涛空下的书记秘书位子。

第84章发财了

孙中明此时特别想接这个位子,但柳家明对他还不太了解。

石云涛私下里向柳家明作了推荐,柳家明决定让孙中明先试着给他作秘书,如果表现好就用,表现不好就算了。

孙中明见了,高兴坏了,拼命在柳家明面前表现,每晚加班到许久才走。

柳家明观察了一个星期,觉得还行,暂时就用他当秘书吧。

但有重要事情时,他还是带石云涛出去,帮他参谋事情。

此时云盛公司的项目进展十分顺利,不到才三个月的时间,十几幢楼房拔地而起,建的房子全部是六层小楼,十分漂亮。

而公安局、工商局和电信局这三家单位的集资建房动工的早,反而没有云盛公司建的快了,主要原因是这三家单位建建停停,耽误了。

石云涛在公安局买了一套集资房,面积一百八十多平方,普通职工是没有这么大的,他买的是局长楼,作为柳家明的秘书,就有这一条好处,别人会给他面子。

一百分八十平方的房子花了他不到六万块钱,完全是成本价,这样的便宜不占真是太亏了。

石云涛见这三家的工程进展有些慢,便立刻召集这三家单位开会,要求他们加快工程速度,如果还有人不愿意集资建房,就面向社会,适当提高一些价格,从中可以赚上一笔。

如此一来,工程速度就加快了,其他单位有的职工想集资建房却没有机会,现在听说有这种机会,就积极参与进来,筹集的资金就够了。

时间到了一九九九年六月底,集资建房与云盛公司的房子基本上都建好了,整齐划一,相当于在城东崛起一片新城。

柳家明听说建设好后,便带着四大班子领导过来视察工作,石云涛站在那里向与会领导介绍着情况。

看到这一幕,好多领导都受到震撼了,柳家明把事情给搞成了,新城建设的很漂亮,如果市里领导来看,一定也会赞赏有加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房子建设的很漂亮,关键是谁过来买呢?这边的位置还比较偏,生活能方便吗?

有人私下非议这个事情也很正常,云盛公司把房子建出来,必须要卖出去才行,不然是赚不到钱的。

房子还真不好卖,虽然价格很便宜,一平方才五百多块钱,一套房子也就是五六万块钱的样子,可是能买起的人还是很少。

秦冬苗有点发愁,林盛岳也犯了难,怎么样才能把房子卖出去?

石云涛见他们愁的那个样,便笑了起来,其实此时房子不是缺少需求没人买,而是好多人思想观念没打开,不知道买房子是咋回事,更不知道买房子钱不够可以贷款。

只要做通了买房人的思想工作,房子根本不愁卖,没房子的人太多了,谁不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石云涛琢磨了一下,便把高运达找过来说:“别再在整卡办干了,辞职做生意吧,帮着云盛公司卖房子。”

听了这话,高运达啊了一声,不知怎么回事,卖什么房子?

石云涛道:“你现在的编制还在粮管所,粮管所早晚下岗,你现在主动辞职下海经商,比什么都强,你听我的,发了财,你就感谢我了。”

“表哥,我没有钱做什么生意?”高运达问。

石云涛道:“我给你钱,如果赚了,我们平分,如果赔了,你一分钱也不用还我。”

高运达考虑了好几天,在石云涛的逼迫下,才动了心思,先干一干试试,如果干不好,再回去上班。

虽然他现在在整卡办干的觉得不错,有面子,有权力,就是没有钱,关键是编制还没调过来,这样干下去确实看不到希望。

而石云涛现在不想着帮他调编制了,一方面确实比较费事,另一方面怕弄了编制,高运达就躺平了,一点进取心都没有了,反而是害了高运达。

高运达就辞了职,张爱军觉得很诧异,石云涛就作了解释,说高运达年龄不小了,还没结婚,家里又没有钱,老是这样也不行,还是下来做生意吧。

“可惜了,再干几年,说不定就能把编制转过来了。”张爱军惋惜地说。

石云涛可不会去惋惜这个事情,高运达辞职后,他就投了两万块钱给高运达。

此时,石云涛从股市上已经赚到了钱,把钱还给了秦冬苗一半,他手中现在已有了十多万的流动资金,投两万给高运达不算多。

石云涛就让高运达成立了云达房地产中介公司,专门帮云盛公司卖房子,卖出一套,能赚两百块钱,云盛公司一期建了两百多套房子,全部卖完,能赚三四万块钱,不错了。

事情看着很难,但只要上了路,运作起来,就简单的很了。

石云涛教高运达做出销售策划,帮助云盛公司对外进行宣传,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卖出了一百多套,时间一长,别人就知道买房是怎么回事了。

高运达很快就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这比月月领工资赚的钱多太多了,而且时间很短,就赚到了之前好几年领到的工资。

秦冬苗和林盛岳原来担心房子卖不出去,这下好了,有了高运达的帮助,卖的非常顺利。

这一下就发大财了!

第85章阻力

这两百多套一期的房子,如果能全卖完,至少要赚到三百万元以上。

三百万哪。

秦冬苗哪里会想到做房地产这么赚钱,他与林盛岳平分利润也能赚到一百多万,这比开什么歌舞厅强太多了。

秦冬苗尝到了甜头,请石云涛吃饭,席间说要给他分一点钱,石云涛拒绝了。

秦冬苗很感动,说实在的,她能赚这么多钱全是石云涛帮的忙,没有石云涛,她现在可能就破产了。

“涛弟,我买部大哥大给你用吧。”秦冬苗想了想说。

石云涛听了道:“大哥大也不用,大哥大快退出历史舞台了,等着买手机吧,我现在暂时不需要钱,如果需要的话,我会跟你讲,另外,我大伯他们跟着你干,以后可以变成合作关系,你教教他们。”

秦冬苗听了连忙说好。

石云涛不能要秦冬苗的钱,要了,就受制于人了,还怎么在官场上混?

高运达分了他两万块钱,他倒是要了,这是他投资赚的钱,此时可没有禁止干部经商,还鼓励干部停薪留职经商呢。

一期工程尝到甜头后,二期工程马上就开始动工,然而二期工程的进展就没那么顺利了。

在一期工程进行的时候,好多人还看不到里面的利益大小,虽然有人想捣乱,但也只是骚扰,而现在大家发现一期云盛公司赚了不少钱,好多人就蠢蠢欲动了。

不说别的,工商税务先过来了,他们是光明正大地来,赚钱了,要不要交税?县里领导可没说办企业不用交税啊。

面对这种情况,石云涛也没办法,虽然他觉得这么做不是太好,应当让云盛公司再壮大壮大,再给以云盛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可是云盛公司确实赚钱了,他还咋好帮云盛公司说话呢?

工商税务的来了,夏城镇和村里的干部也来了,他们过来不再是要什么工程,而是打秋风,拉赞助,云盛公司赚了钱,不能全部自己独吞吧?镇里村里都没有钱,赞助两个吧?

石云涛发现,穷的地方就是这个样子,谁家富了,就会成为被宰的对象,然后让大家一起穷才好,想发展经济这样肯定不行。

秦冬苗和林盛岳二人又苦不堪言了,便过来找石云涛,石云涛只好向柳家明报告,柳家明听了汇报,一时间也是蹙紧眉头,这种情况他也难办啊。

县财政没钱,如果不收税,县里其他领导必然会有意见,零地价供地已经遭人非议了。

石云涛知道柳家明非常为难,就答应回去做一做秦冬苗的工作,让她不要有什么意见,而且提出以后不要再零地价供地了,要通过卖地来增加财政收入。

闻听此言,柳家明立刻起了兴趣,问怎么个卖地法,如何才能增加财政收入?

石云涛就讲了讲,柳家明听完,点点头道:“现在算是抛砖引玉吧,财政没收入,啥事也干不了,只能增加农民负担,不好。”

石云涛回去之后,就专门找林盛岳谈一谈,告诉他,一期项目进展十分顺利,也赚了不少钱,而一赚钱,就会引起某些人的非议,如果想把二期顺利建成,再卖掉,就需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了。

林盛岳便问该怎么办,石云涛就让他一定想办法帮县里引进一两个项目,放在城西的经济开发区那里,这样的话,非议之声才会减少。

林盛岳听了这话,答应下来,他不想二期三期的工程半途而废,只有干下去,才能赚到大钱。

林盛岳这一次用尽全力,回到深市之后,找了几个朋友,居然把这事给办成了,有一个朋友想着到内地开设一个高尔夫球厂,另一个朋友想做家具,开设一个木业公司。

林盛岳本人想着要不要把自己的纸箱厂也搬过来,如此一来,就有三家企业过来投资。

石云涛得知后,马上向柳家明报告,柳家明非常高兴,立刻指示城西开发区那边帮忙选地选址。

林盛岳帮助县里招商引资,柳家明在高兴之余,也有理由支持云盛公司在城东的开发了,便安排石云涛继续在城东排除阻力,让云盛公司把二期三期的工程给开发好。

但此时,石云涛不可能做到像一期那样,谁过来找云盛公司搞事情,他都要给处理好,经济发展就是一个利益均沾的事情,一期赚了钱,别人看见后,岂能视而不见?

大家想从中分一杯羹,也是自然的了,如果夏城县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方,别人可能不会在意云盛公司赚了多少钱,然而夏城县是一个落后地区,资源就那么一点点,没法阻止别人过来要求分一杯羹。

石云涛就与林盛岳商议,公司赚大头,小头就让县里的一些人赚去吧,这样才能平安无事,发展长久。

林盛岳一上来还不大愿意,石云涛就告诉他,内地与深市的情况到底是不一样,要入乡随俗。

林盛岳说了他帮忙招商引资的事情,石云涛就说,如果不帮忙招商引资,二期三期的工程准干不下去。

林盛岳听了只好说道:“言而无信,我上当了。”

石云涛道:“也不能说上当,你们是不是赚钱了?没有我从中积极牵线搭桥,你们怎么能赚到钱?”

这话说的倒也是,林盛岳连忙道:“石主任,我不是说你,我和秦总是非常感谢你的。”

石云涛道:“你们倒不用谢我,我有我的想法,我们也算是各取所需。”

林盛岳道:“石主任,这钱与其让其他人赚去,不如让你赚去,一期你没参与,这二期你参与吧,到时,我和秦总分给你一笔钱。”

石云涛瞧了他一眼道:“你们不要误会,要说对你们帮助最大的,还是柳书记,柳书记想要从中发财了吗?没有,他是县委书记,他想的是如何发展,只要经济发展了,就高兴了。”

林盛岳听了连连说是,回去之后,他与秦冬苗商量,便让石云涛大伯和父母一起参与进来,虽然只是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股份,但这样也可以让石云涛大伯和父母赚一些钱,起码会有二三十万。

这时,徐国栋跑到县里来找石云涛,向他报告了他到河泉乡干工程的事情,石云涛听了,便问他现在是什么情况?

第86章眼光太高

徐国栋就悄悄向石云涛报告说送了胡远东两万块钱,胡远东收下了。

石云涛听了,问他怎么办?

徐国栋瞧了他一眼说:“我儿子什么时候能弄上编制?”

石云涛道:“这就看你表现了。”

徐国栋听了,咬咬牙说道:“石主任,我是想举报胡远东来着,但又怕动不了他,说我诬告他,那就糟糕了。”

首节上一节37/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