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28节

说实在的,石云涛现在的主要工作是给柳家明当秘书,主业不在分管工作,如果不是为了帮罗彩云,他倒不会想到安插自己人。

但当了领导,谁都想能驾驭好下属,如果朱孔明不听他的,别人知道了,岂不小视他?

现在把罗彩云调进去,当作他在督查室的眼线,朱孔明行事就会小心一些了,这也是一种驾驭的手段。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到了一九九九年的一月底,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秦冬苗终于过来告诉他,说她深市的朋友来了。

得知此事,石云涛立刻向柳家明作了报告。

柳家明便安排薛玉妹出面接待,回头他和刘凯一起与秦冬苗的朋友见面。

秦冬苗过来问,她朋友来住哪儿,是不是要住县政府招待所?

石云涛眉头一皱说道:“怎么能住招待所?让你朋友不要先来县里,让他到市里住豪华宾馆,我让薛书记去市里迎接他,然后再来县里,懂吗?”

秦冬苗睁眼问:“这样是不是要花的太多了?”

石云涛道:“没格局,这不是做小生意,而是做大生意,你朋友能不能行?”

秦冬苗道:“我朋友还是有实力的,在深市那边有个纸箱厂,一年能赚五六十万呢。”

石云涛道:“五六十万看着不少,但比起房地产生意差远了,你这朋友只是露个面,主要是你在做,这些事你去安排吧,如果你不愿意做,我另找其他人。”

秦冬苗急了,说:“涛弟,我只是一说,你让我做什么我马上去做,只是,将来能不能赚到钱呢?”

说到最后,秦冬苗的声音很弱,她现在在石云涛面前就是一个弱女子,根本不像什么女强人。

石云涛道:“不赚钱的事我不会让你干,不说发多大的财,只要不出意外,起码能混个夏城县首富当当。”

秦冬苗睁大了双眼,连忙说:“涛弟,我马上去市里。”

过了两天,石云涛和薛玉妹一起去了市里,到了陶然阁大酒店,这家酒店是目前市区最高档的一家大酒店,平时市委领导接待客人都在这里。

石云涛重生前还没到过陶然阁酒店呢,来到后,仔细瞧了几眼,秦冬苗下楼来迎接。

薛玉妹满脸带笑,跟在秦冬苗身后上了楼,到了秦冬苗朋友所住的房间。

“薛书记,这位是林先生林总。”秦冬苗介绍道。

薛玉妹笑道:“我们见过面了。”

双方寒暄毕,坐了下来。

这是秦冬苗订的商务房间,面积很大,石云涛扫了几眼,觉得可以。

“薛书记,明天我去你们县瞧一瞧啦,如果项目合适,我就做啦。”这个林先生发了话。

薛玉妹笑道:“希望我们能合作愉快。”

薛玉妹与林先生谈了半天,便去吃饭。

林先生的名字叫林盛岳,在深市与港资企业有合作,生产包装纸箱,发了不少财,因有亲友在香江,知道做房地产的好处,因而才答应秦冬苗过来看看。

林盛岳是精明人,秦冬苗想利用他来帮忙谈生意,他也想从中赚上一笔,因而他来到后,想着怎么才能达到他的目的。

吃饭的时候,他看着薛玉妹和石云涛二人,虽然薛玉妹一看就是领导,而石云涛话不多,像是随从,但是他总感觉石云涛才是有话语权的人。

而且他听秦冬苗讲,叫他过来合伙做生意,就是石云涛的主意,如此一想,林盛岳便与石云涛交结起来。

等到吃完饭,薛玉妹回了在市里的家,石云涛便住进了陶然阁,林盛岳就与他好好谈了起来。

林盛岳开口便问起县里到底有什么优惠政策,石云涛回道:“我争取给你们零地价拿地,但是形式不能这么走,你们要先投资修路和做公共基础设施,等做成之后,县里以奖代补的方式把钱返还给你们,另外林先生如果能以外资的方式过来投资的话,那奖励的幅度就更大了。”

石云涛这般一说,林盛岳就知他不是菜鸟,懂行,他的眼光果然没错,能操刀这个事情的人肯定要有两把刷子。

“土地能不能先过户到我们名下?”林盛岳问。

石云涛道:“可以,只要能把基础设施建好,把房子盖好,其它都不是问题,你们如何融资县里不管,而且还会支持你们融资,林先生,如果你是聪明人的话,就知道这叫空手套白狼。”

第66章 阻力

听到说这几个字,林盛岳笑了起来说:“石先生,您说的话太有趣了,不像官员所说的话,您从过商吗?”

石云涛笑道:“政商,政商,政离不开商,商也离不开政,林先生,我这样说你是否满意?”

林盛岳握住石云涛的手笑说:“合作愉快。”

石云涛道:“我不是腐败分子,林先生不要误会我,我是想让我们县加快发展,我们县现在就像一张白纸,怎么在这张纸上描绘出一幅漂亮的画出来,就看我们怎么做,赚钱不过是副产品,能空手套出白狼,也是一种本事,关键看发展了没有。”

林盛岳再次握住石云涛的手说:“石先生语出惊人,佩服,佩服,我与秦小姐一定紧密合作,把事情办好。”

第二天,石云涛陪着林盛岳从市里去了县里,柳家明和刘凯一起接见林盛岳一行。

刘凯不清楚怎么回事,但知道柳家明要开发城东,而林盛岳是从深市过来的老板,他当然不敢小觑。

柳家明带着林盛岳去了城东,下车后,柳家明手一指,告诉林盛岳,这一大片地方就用来规划建设住房了,还有配套的学校、商业等设施。

林盛岳大口一开说道:“柳书记,我准备在你们这边投资一亿元开发搞建设,期待我们合作成功。”

柳家明听了,与林盛岳握紧了手,此时,公安局、工商局和电信局三家单位已经在这边开始开挖地基建房了。

柳家明要求加快进度,先干起来再说,边干边集资,如果集资不够,就对外销售,有愿意买房的人可以参与集资购买。

这一动起来,效果就不一样了,这三家单位的职工都在议论着建房的问题,原先不愿意参与集资的,经过考虑,愿意参与了,毕竟没房子不行,现在可能用不着,但孩子长大怎么办?

看到城东的开发建设动起来,柳家明十分高兴,同时对石云涛的主意大加赞赏,现在林盛岳又来投资,夏城县的发展就快起来了。

事后,林盛岳与县政府签订了投资协议,并委托秦冬苗负责这边的具体投资事务。

事情搞的轰轰烈烈,让其他县领导见了,难免要高看柳家明一眼了。

“回去,我再介绍几个老板过来考察投资。”林盛岳与柳家明分别时这样说。

柳家明又非常高兴,让林盛岳尽快落实投资协议。

等林盛岳走了之后,柳家明召开会议,安排县土地局和夏城镇政府尽快完成征地工作,让设计好的蓝图变成现实。

夏城镇委书记柏树峰接到任务,准备大干一场,不料还没开始就遇到了阻力。

村子里的老百姓得知耕地要被征走,先是跑到镇里闹一番,不同意征地,柏树峰连忙向县里报告,柳家明得知后很生气,批评柏树峰没有做好群众工作,导致群众不满意。

柏树峰很委屈,觉得他表现比较积极了,要说做群众工作怎么做?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现在征了他们的地,相当于要了他们的命,谁会答应?

柏树峰硬着头皮去和群众见面,群众不管那一套,张口就骂他,有几个人还要打他,派出所过来后,都没法处理。

柏树峰只好把事情推到县里,说是县里要征地,他只是执行者,征了地又不是不给他们补偿,为什么要闹呢?

听说此事,第二天,群众就跑到县委县政府闹起来了。

县委县政府的大门给堵的严严实实,柳家明与石云涛一起外出回来,进不去县委大院了。

柳家明只得从县委大院的一个小门进去,回了办公室。

一到办公室,柳家明就把信访局长叫过来,问是什么情况。

信访局长就讲了,柳家明蹙紧眉头,让他尽快把事情解决,不要让群众一直堵着大门。

谁知就在此时,义河市委书记乔严途经夏城县,想到柳家明来到夏城县干了不少事,过来看一看。

结果车子一到夏城县委大院门口,就看到了这一幕,乔严很生气,让秘书给柳家明打电话。

柳家明接到电话,慌忙出来迎接,也是让乔严走了小门。

乔严脸色板着,问:“怎么回事?你们夏城县委大院的门,我这个市委书记进不去了?”

柳家明满脸着急,说:“现在农民负担重,动不动就跑县里来了。”

乔严说:“那说明你们的减负工作没做好,你现在马上去向群众说明白,让他们离开,一直聚集在那里,像话吗?”

乔严的话很重,柳家明脸上冒了汗,连忙跑去处理此事,石云涛紧跟着过去。

一出县委办公大楼,柳家明只顾向前走,石云涛扫了一眼周围,发现吴运山正站在远处,盯着大门口。

吴运山是县委分管党群的副书记,门口有人聚集,正常情况下,他应当出面想办法解决,此时却坐山观海,不靠前。

石云涛刚看过去,让吴运山发现了,吴运山连忙闪身走开。

石云涛来不及多想,便跟在柳家明身后,到了县委大院门口。

听说县委书记亲自过来接访,群众立刻叽叽喳喳起来,说他们坚决不会同意征地,要求县委县政府作出明确承诺。

柳家明感觉有点焦头烂额,以前只是干部搞的他焦头烂额,现在群众也这么干了。

为了让群众回去,柳家明只得向群众表示,现在只是在研究阶段,还没确定下来,县委县政府会充分考虑他们的要求,妥善处理好此事。

柳家明不能张口就同意群众的诉求,放弃征地,他这样一讲,群众还是不乐意,要求必须向他们承诺不再征地才行。

柳家明眼看没有办法,只得说道:“我马上下令夏城镇政府停止征地。”

看到柳家明正式作了承诺,这些群众才慢慢散去,柳家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连忙再回去陪同乔严。

石云涛站在旁边,看着这一幕,心里头在寻思着解决办法,群众不理解,不同意,这事也算正常,如果事情好办,就不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那么多的幺蛾子事了。

如何让群众在发展中获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如果群众不获益,事情必然难办。

见柳家明把群众给劝走了,乔严说:“家明,稳定压倒一切,农民的减负工作必须要做好,本来听说你在这边干的不错,没想到碰到了这样的情况!”

第67章农转非

柳家明一脸惭愧,向乔严汇报了县里的工作情况,而就在这时,吴运山与杜高臣站在一起说起了话。

“运山,看到没有,闹事情了,他搞不成的。”

“闹的好嘛,我要是老百姓我也反对。”

“没我们的支持,他干啥也干不成。”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有人进来报告情况。

“乔书记来了?”吴运山睁了眼睛。

杜高臣笑道:“这下好了,乔书记看到这么多群众堵了县委大院的门,还能高兴吗?”

吴运山蹙眉道:“会不会连累我们?”

杜高臣道:“怎么会连累我们?这都是他搞的事,又不关我们事。”

乔严听取完柳家明的汇报之后,便离开了夏城县,柳家明把乔严送走后离开,不住喘着气,脸色很不好。

石云涛跟在旁边,柳家明说:“城东开发的事恐怕要黄了,老百姓反对,乔书记又很注重稳定工作,我们被动了。”

石云涛道:“柳书记,群众之所以反对,是觉得他们没得到什么好处,土地补偿太低了,而且他们是农民,离开了地,他们没有安全感,因此我建议将失地农民全部农转非,给安排工作。”

闻言,柳家明道:“这样怎么能行?农转非不是想转就转的。”

石云涛道:“现在已经是一九九九年了,这种落后的户口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与其被动等着农转非失去意义,不如主动进行改革,让失地老百姓得到好处,方便工作开展。”

柳家明听了,仔细思考一番,说:“这要召开会议研究,工作的事怎么安排?更不符合政策了。”

石云涛道:“安排临时性的工作,也没多少人,一户给安排一个人就行了,我们想要发展,政策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如果不会利用政策优势,打政策擦边球,就会一直落后,发展不起来。”

这话说的柳家明动了心,向先进发达地区学习,主要是学人家的思想解放,谁敢大胆改革,大胆进行制度创新,谁就能快速发展,如果一直固步自封,是绝无可能发展起来的。

“我开会研究一下吧。”柳家明下了决心。

石云涛道:“和他们研究不出来什么,此时他们肯定在看笑话,不如直接找刘县长说说这事,让他同意,事情就搞定了。”

柳家明想想也是,农转非的事是县政府的权限,让县政府配合就行了。

首节上一节28/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