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212节

能从夏城县调到义河区工作,这事不简单,会是谁的关系?

想到刘凯原来在夏城县工作,韩新似乎明白了一些,而石云涛原来也在夏城县工作,陈璐应当与石云涛也认识。

韩新想来想去,就怀疑到刘凯的头上了,最后拍板调整他职务的肯定是刘凯,而刘凯却跟韩勇说,主要是石云涛与尤国庆二人非要撤免他,刘凯不得已才为之。

这话现在看来说的有水分,因为上位的陈璐原来在夏城县工作,一定与刘凯之间有着什么关系。

听说陈璐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至今还没有再婚,那这个女人就有故事了。

那能不能用这个女人来串起来一个故事?韩新打开了脑洞,不局限于找尤国庆的什么把柄了。

他要用陈璐把刘凯、石云涛和尤国庆三人全部串起来,不但要让石云涛和尤国庆吃苦头,还要让陈璐名誉扫地,让陈璐没法在教育局干下去。

而为了让刘凯也付出一定的代价,只好把刘凯给捎带着了,谁叫刘凯没有坚决支持他,也没给他弟弟韩勇的面子。

韩新经过仔细琢磨,决定不再向纪委举报石云涛和尤国庆什么事,而是利用互联网发贴子,在网上曝光石云涛和尤国庆以及刘凯的事。

韩新找了一个枪手来做这件事,于是一篇叫作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的故事成功在互联网上出炉。

文章以陈璐为主角,写了陈璐的升迁之路,里面大多数是杜撰的成分,但越是这样,越吸引人观看。

说陈璐原来与石某某是同事,因石某某而离了婚,但陈璐离婚后,石某某并没有与她结婚,陈璐很生气,转而投入了刘某的怀抱。

刘某身居高位,是夏城县的主要领导,因而在刘某调到义河区后,便把陈璐调到了义河区,又与石某某成为同事。

陈璐生性风骚,到了义河区后,不知何故又勾搭上了尤某某,尤某某很快被她迷住,为了能让陈璐当上教育局长,便一心迫害时任教育局长韩某。

韩某本来干教育局长干的好好的,孰料因为陈璐想当教育局长,就被石某某和尤某某以及刘某百般迫害,被迫提出辞去教育局长一职,让出位子。

为了掩人耳目,刘某和石某某以及尤某某商量,搞了什么公开考选,实质上就是为了陈璐升迁所开的绿灯。

韩新所编的这个故事,除了陈璐用真名外,其他用的全是某某代替,但别人很容易对号入座,知道石某某是谁,刘某是谁,尤某某是谁。

韩新匿名在网上发帖,给人的感觉这应当是陈璐的对头发的,目的是针对陈璐的,不然,就不会用陈璐的真名了。

韩新让人发完帖子后,就静看贴子的效果,看会掀起什么风浪。

韩新的帖子写的让人感觉很真实,而且题目又起的很好,因而贴子一发到天涯论坛后,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的观看。

一天的点击量超过了一万,第二天就超过了五万,第三天竟然超过了十万!

如此爆贴让韩新没有想到,韩新心里大为高兴,这下可以让石云涛和尤国庆吃到苦头了。

石云涛和尤国庆二人平时都喜欢上网浏览一下新闻,也时不时看一下发贴,结果石云涛先看到了这篇帖子。

乍一看题目,石云涛以为是什么小的暧昧故事,与他肯定没什么关系,他哪里会想到这个帖子与他有关啊。

等到打开帖子,第一眼看到陈璐的名字时,他连忙粗览了一下,这一粗览,他吓了一跳,妈的,这小作文写的居然与他有关!

石云涛连忙拿起手机打给尤国庆,让尤国庆看一看这一篇帖子,而尤国庆正好待在电脑前浏览网页。

接了石云涛的电话,尤国庆连忙看了起来,石云涛给尤国庆打完电话后,接着又给陈璐去了电话。

第466章不作死就不会死

陈璐一接到石云涛的电话,慌的去看帖子,一看完差点没被气死,有人居然明目张胆地在网上诬蔑她,这还了得!

同样,尤国庆也给气死了,他与陈璐从来没有过接触,贴子里居然说他与陈璐有染,这他妈的还像话吗?

尤国庆和陈璐二人都给气坏了,只有石云涛保持冷静,寻思着这事是谁干的。

矛头看上去是冲着陈璐去的,但是却把他和尤国庆还有刘凯三人给捎上了,虽然没直接点出他们三人的名字,但很明显,只要在义河区官场上混的人,都基本知道是他们三人。

陈璐刚到教育局上任,应当不会这么快就得罪了人,之前在区妇联任职是不可能得罪什么人的。

石云涛寻思半天,就怀疑到了韩新的头上,韩新会不会因为被免去了教育局长一职而怨恨在心,发帖子诬蔑陈璐呢?

但是这篇帖子居然把刘凯也给捎带上了,如果是韩新搞的,那就是敌我不分了,毕竟刘凯是支持他的啊。

陈璐在生气之后,和石云涛又通了电话,说要去找刘凯汇报一下这事,让刘凯作出处理。

石云涛听了,觉得有必要向刘凯进行汇报,挂下电话后,他和尤国庆进行了联系,决定三人一起去找刘凯汇报此事。

刘凯此时还不知道有这事,区委办的人可以说是失职,等到石云涛等人过来汇报,他得知后,猛拍桌子!

一方面他气这事,另一方面则是气区委办的工作人员竟然没有及时发现这个事,并向他汇报,以至于在互联网上传播了!

“这会是谁干的?”刘凯怒问。

陈璐听了道:“我们都不清楚,这是谁要和我过不去,指名道姓地诬蔑我?”

尤国庆道:“要让公安查一查,如果可以胡乱瞎掰,那还不乱了套?”

石云涛看了刘凯一眼说:“有人对陈璐去教育局当局长不满,但他这般诬蔑我们四个人,简直是无法无天。”

刘凯斜看了石云涛一眼,脑海里也浮出了韩新的影子,如果这事真是韩新干的,那特么的就是没有脑子了,而且他也不会给韩勇面子了。

想到这里,刘凯把公安分局局长赵伟建叫了过来。

韩新发完帖子,又看产生的效果不错,他暗自得意起来,现在只是在网上发酵,慢慢就会成为现实中大家说笑的谈资,看石云涛和尤国庆二人还有没有脸见人。

而陈璐估计就没法待在教育局干了。

韩新以为他让人在网上发贴,最后查不到是他发的,只要查不到,对他就没有办法。

出了这一口气之后,韩新就觉得舒服多了,不像原来待在区直机关工委的办公室里头老是生闷气。

这样过了有十来天,刚过了2004年的元旦,韩新早上刚来到办公室上班,忽然看见有人走了过来。

韩新打眼一瞧,竟然是区纪委的人。

韩新心里不禁一沉,忙上前打招呼。

区纪委的人与之前不太一样,之前与他相见,是有说有笑的,但今天却是板着脸,很严肃。

“韩书记,奉领导指示,请你去区纪委说明一下情况。”区纪委的人冷冷地对韩新说。

韩新心里一跳,问:“什么事?”

“韩书记,走吧,别让我们为难。”区纪委的人走过来人就站到了韩新的身边。

韩新忙道:“我打个电话。”

他刚要转身去打电话,区纪委的人制止了,强行将他带走了。

韩新被带走之后不到一小时,就向他宣布了双规的决定。

韩新在双规之后,被免去了区直机关工委书记的职务。

韩新自以为得计,孰不知,只要公安想查,肯定能查出是谁发的帖子,刘凯得知真是韩新发的帖子后,十分恼怒。

此时,刘凯不再顾忌韩勇的什么面子了,韩新居然在网上诋毁他,他岂能忍下这个气?

刘凯立刻下令区纪委介入,调查韩新的问题。

韩新之前就有举报材料在区纪委的案头,但是却一直没下令调查,现在韩新要往枪口上撞,不查是不行了。

韩新突然被区纪委双规,一时接受不了,面对办案人员拒不交代任何问题,死鸭子的嘴很硬。

而区纪委的人还有些顾忌韩新的关系网,不敢深查,刘凯得知案子办的不好,便给市检察院的领导打了电话,请求检察院介入。

随着检察院的介入,案子终于有所突破,韩新开始陆续交代问题,韩新仅仅在教育局办公大楼修建这一项工程中,就收受他人贿赂五十万元!

除此之外,韩新还交代了他与几个女老师通奸的事,生活作风极其堕落。

当韩勇知道韩新出了事之后,急忙帮助韩新找关系,无奈韩新公然诬蔑区委领导,影响很大,韩勇努力半天没有达到目的,只能看着韩新被送进了监狱,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

韩新这就是不作死不会死的行为,人在官场就要学会服软,不服软,就会有麻烦。

位子谁都可以坐,不要以为那位子只能是自己的,不能是别人的,不让干就不干,非要强行去争一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结果怎么样,掉进粪坑里了吧?

当然了,老韩也是自身就不正,如果正,他去争,别人可能没有办法,而自己屁股上有屎,还要去争,那就是找死的行为。

韩新被查,陈璐拍手称快,如果老韩不被查,她在教育局也不好干。

而石云涛和尤国庆二人也算是出了一口气,不过,韩新这么一搞,对他们二人的影响还是不小,毕竟现在有些人就喜欢听小道消息,明明没有的事,传出去,大家也会相信。

刘凯也被伤了一下,身为区委书记,弄出这样的事,脸面上能好看吗?

石云涛考虑到这件事对他们几个人造成的影响,便告诉陈璐,让陈璐好好把教育工作做好,把教育工作做好了,是对这些谣言最好的回击。

陈璐问:“具体做什么好呢?”

石云涛想了想说:“搞一次救助失学儿童的事情吧,现在报纸上还在报道有失学儿童的事情,别老想着建什么大楼,韩新就是这么做,把教育搞的一团糟。”

第467章豆腐渣工程

陈璐听从了石云涛的话,深入到义河区的农村小学去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然后出台相应措施,确保失学儿童不失学。

自打上了大学后国家不再包分配,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言论席卷到农村中去。

农村的学生读书本来功利性就强,上好了学,就能跳出农门过上好日子,不料现在国家不包分配了。

于是,农村人看见,谁家好不容易考出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回来找不到工作,还要出外打工。

如果上完大学还是出外打工,那还不如上完初中就出去打工,能赚不少钱呢。

而此时出外打工的农村人越来越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打工赚钱的机会就多了起来,与其上学还要花钱,不如辍学打工赚钱。

因存在这种现象,就出现了一些失学儿童,石云涛觉得这是不好的现象,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习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让他们去赚钱,于心何忍?

陈璐积极去做这个事情,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让人觉得她这个教育局长还是想干教育的,不像韩新,分明当的就不是教育局长。

时间就到了2004年,元旦一过,石云涛去新修建的北河公园去看一看。

作为管委会副主任,根据分工安排,他主要分管项目建设工作,项目具体交给谁做他管不了,但项目建设的好不好,他要去检查。

石云涛在曹国栋的陪同下来到了北河公园,老曹现在当了北河镇镇长,反而不敢让他老子过来干工程了,免得让人说闲话,影响他升迁。

想一想,还是政治利益重要,钱赚多少算多啊?没有个足数,但是政治利益却是容易失去,不容易回来,钱少赚了,还可以再赚回来。

老曹当了镇长,与石云涛相处的比较密切,一方面他们是一批的选调生,要相互照顾,另一方面,老曹要与高大全抗衡,也要取得石云涛的支持。

高大全现在当了镇委书记,基本上是唯陈应平马首是瞻,但他也不太敢得罪曹国栋,曹国栋有市里背景,他也有顾忌。

石云涛与曹国栋来到了北河公园后,便四处看一看,北河公园是天马公司修建,他们二人检查的仔细一些。

两人走到一处木头栈桥处,曹国栋看了看,往下一跳,石云涛跟在后面,也想往下跳来着,倒不是想试一试栈桥结实不结实,而是没有台阶,要跳一下,才能上栈桥。

结果曹国栋一下子出丑了,他往下一跳,只听扑通一声,栈桥被他踩坏了,一只脚陷了进去。

石云涛和他一起被吓了一跳,连忙下去,将老曹从栈桥的破洞里拉了上来。

曹国栋的脚有点破了,疼的要命,石云涛看了看骂道:“这修的是什么破栈桥?”

曹国栋忍着痛说道:“这不是豆腐渣工程吗?”

石云涛听了,心里一动,说:“走,我们去向陈主任汇报去。”

陈应平也没想到会弄出这事,看着曹国栋呲牙咧嘴的样子,他不好为天马公司辩护了。

但他也没谴责天马公司,就说让天马公司重修下一就行了。

石云涛一看陈应平如此轻描淡写,便马上说道:“陈主任,这个天马公司到底有没有资质?修建个栈桥都修不好,我建议让他们立刻停工检修,组织调查组去调查。”

听了这话,陈应平扫了石云涛一眼,说:“云涛,你先带国栋去医院看看吧,花多少钱让天马公司赔,我来问一问天马公司的人。”

见陈应平是这个态度,石云涛便知老陈这是要包庇天马公司了,看来老陈陷进的挺深啊,曹国栋都受伤成这样了,还不严肃处理这个事情。

石云涛先带着曹国栋去包扎一下,曹国栋心里头虽然很生气,可是陈应平不发话,他也没办法对天马公司怎么样。

首节上一节212/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