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20节

石云涛琢磨了一下说:“我有个同事有呼机号,到时,你打他的呼机号。”

秦冬苗问:“石主任,你没有呼机号吗?”

石云涛只好说没有,秦冬苗道:“我送你一个呼机吧,方便联系。”

秦冬苗就把她的一个BB机给了石云涛,她包里头还有大哥大模拟机,BB机有点旧了,但还能用。

石云涛听了道:“行,用完我再还给你。”

秦冬苗笑道:“回头,我给你买个新的。”

饭后,石云涛拿着BB机走了,秦冬苗看着他离去,心里面想个不停。

过了两天,柳家明带着人员去附近一机场坐飞机,直飞深市。

老干部们得知要去深市参观学习,热情很高,在位时,他们有人去过深市,但这都过去好几年了,现在深市发展是什么样子?

柳家明怎么也没想到,他会带着老干部出去参观考察,要不是石云涛帮他出这个主意,他真不会这么做。

县老干部局长此时面上也有光,说明县委主要领导重视老干部工作了!

孙中明在飞机上与石云涛坐在一起,心情特别愉快,看见石云涛成了柳家明的秘书,他再次对石云涛刮目相看了。

之前他对石云涛多有嫉妒之心,但此时却不敢这样想了,当一个人超过另一个人一点点时,另一个人会嫉妒,但如果超出很多,便只有羡慕,却没有嫉妒了。

孙中明现在要看石云涛的眼色行事,石云涛此时给他的感觉是特别成熟,虽然他有时故作深沉,但一与石云涛接触,就蚌不住。

真正的成熟是阅历和经验,是装不出来的。

到了深市后,先入住大酒店,安排了午饭,柳家明陪着老干部们吃饭聊天。

下午,便出去参观学习,老干部们一下车,看到深市的高楼大厦,顿时感叹不已,深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变化太大了。

看到先进,才能了解差距,老是坐井观天,永远发展不起来。

之前柳家明并没有带领县领导层到深市学习,只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看了看,这一次是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感受一下发展的气氛。

石云涛一边跟着参观,一边想着与秦冬苗联系的事,秦冬苗给他打来了传呼,他就走到一边,找个电话亭给回了过去。

晚上,秦冬苗来到柳家明等人下榻的酒店,石云涛与她见了面。

石云涛问她联系好朋友没有?

秦冬苗道:“我联系了一个香江老板可不可以?”

石云涛道:“可以,再联系几个,本地的香江的都可以,一定要是企业老总,这样柳书记才会重视。”

秦冬苗连忙答应下来。

石云涛与柳家明一起吃饭的时候,就向柳家明提了秦冬苗在这边打拼,如今回乡创业,在这边认识不少企业老板的事情。

柳家明听了,问:“她现在在哪?”

石云涛道:“正好她来深市了,要不要见见她?她说想请柳书记您吃顿饭。”

柳家明看了他一眼说:“你联系好,家乡的发展离不开各方人士的支持,我可以与她见上一面。”

到了第二天,老干部们又出去参观,这一次他们去了工业园区,看到这边遍地是厂子,不禁感慨万千,夏城县根本就没什么厂子,而人家这边一个街道就有上千家厂子!

真的是开了眼界,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吓一跳!

到下午的时候,秦冬苗与石云涛联系好,专门约请柳家明去深市一家五星级酒店吃饭。

石云涛建议将薛玉妹给带着,柳家明听了,觉得可以,薛玉妹分管工业经济,多接触接触企业老板有好处。

但去的人多不太好,就没叫着段江华,人太多,会显的柳家明特没面子,秦冬苗毕竟是个小角色,不能这么兴师动众。

秦冬苗派了一辆车子,过来接柳家明,是一辆奔驰轿车,柳家明和薛玉妹还有石云涛三人一起下来,便坐了进去。

到了大酒店门口,秦冬苗过来迎接,只见她穿着得体,成熟有韵味,重点是,她真的把黄发染成黑色的了。

柳家明见到她后,眼睛不禁一亮,秦冬苗作了自我介绍,笑着陪同他们三人进了酒店。

包间里坐着四个人,一个就是那个香江老板,这香江老板原来与秦冬苗有亲密关系,正好待在深市,秦冬苗就约了他。

另外三个有一个是秦冬苗认识的企业老板,另两个则是香江老板帮忙给联系带过来的。

几个老板都是腰间别着BB间,手中拿着大哥大,穿着花花绿绿的短袖衬衫,还有穿背带裤的,打扮的都十分新潮,与夏城县的人明显不一样。

第四十八章 招商引资

柳家明一走进包间,几个老板连忙起身相迎,秦冬苗走上前介绍,柳家明与他们一一认识了。

薛玉妹跟着过来,看到来到这么一个高级的地方吃饭,便觉得这几个企业老板不一般,尤其是那个香江老板,满口港话,谈吐之间尽显豪富之态,很是让人高看几眼。

说实在的,柳家明还是属于见过世面的人,薛玉妹一个女同志,原来在市里工作,有时出去参观学习,见过的世面也不少,如果是段江华跟着来,那就不行了,一看就是内地的土包子干部。

而薛玉妹没想到这一切都是石云涛安排的,得知此事,她能不对石云涛又高看几眼吗?

“马老板,林老板,杜老板,陈老板,欢迎你们到我们夏城县投资兴业,我敬你们一杯!”柳家明喝的高兴起来,与那几个企业老板碰起酒来。

秦冬苗借机向薛玉妹和石云涛敬酒。

酒足饭饱之后,秦冬苗和石云涛说了悄悄话,说给柳家明专门买了一身新衣服,名牌西服和腰带,但没给薛玉妹买。

石云涛想了想道:“明天你再去买,给薛书记买一套化妆品吧,你买来拿给我。”

秦冬苗点头答应,说:“石主任,我这也给你买了一身衣服,你拿着。”

石云涛道:“你跟我就不要客气了,回去之后,我再带你去见几次柳书记,下一步就要想办法做生意的事,你这几个老板朋友,要常联系,或许还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

秦冬苗又重重点头,石云涛跟她讲的这些,深奥迷人,她期待着自己能成为大老板。

老干部们在深市参观考察了三天,临走前,柳家明让郭德海和石云涛一起去给老干部们买了当地的纪念品,标准是每人五百块钱。

孙中明也跟着去了,带着老干部出来,不能只是参观考察,还要吃好玩好,另外纪念品不可少。

当老干部见到拎过来的纪念品时,顿时喜笑颜开,但还有那得了便宜卖乖的老干部,当着柳家明的面,说这是铺张浪费啊。

柳家明只是笑笑,没说话。

结束学习考察,便回到夏城县,一回来,柳家明召开老干部学习考察交流会,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参加,让老干部们在会上畅所欲谈。

出去一趟,开了眼界,得了好处,如今回来,老干部一方面把所见所闻讲了出来,表现出发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另一方面则表示要支持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不能再固步自封,像小脚女人走路了。

就像伟人所说的,胆子大些,再大些,大胆试,大胆闯!

老干部们一讲完,柳家明带头鼓起了掌,其他班子成员,也跟着鼓起了掌,石云涛此时在会场,看着这一切,感觉发展的氛围快营造出来了。

柳家明借机在会上提出两个想法,一个是在城西着手建设经济开发区,边建边申请,另一个则是在城东扩城,把县委县政府给搬过去,发展房地产,建设新夏城。

柳家明这么一说,与会人员都感到耳目一新,只有薛玉妹和石云涛二人微微一笑,柳家明讲的这些,都是石云涛之前写的规划建议。

“县城要分为生活区、商业区、功能区,生活区要放在城东,商业区放在县城中心,功能区要放在县城北面,南面作为发展的补充,留有余地,我们先把发展的框架打下来,以后事情就好办了。”

柳家明又讲了讲,讲的与会人员都议论纷纷了。

等到柳家明讲完后,吴运山清了清嗓子提出了质疑:“柳书记刚才的设想很好,但是怎么落实是一个大问题,当前关键是我们手头上没有资金,缺钱,没钱这些事情都没法做,县财政吃紧,农民负担又很重,怎么办?”

柳家明听了,回了一句:“运山书记说的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办不成事,但如果等到我们有钱了再发展,就会永远落后在别人的后面,只要想发展,办法总比困难多,下一步我们要想办法解决没钱的问题。”

吴运山问:“家明书记有什么办法能解决钱的问题?”

柳家明道:“招商引资。我们要通过招商引资解决没有资金发展的问题,发达地区之所以发展快,就是因为他们能招来商,引来资,深市那边,港资、台资、欧美国家的资本不断注入,焉能发展不起来?所以我们要招商引资。”

石云涛给柳家明提供了一整套夏城县发展方略,柳家明今天几乎全讲出来了,吴运山一听,除了感到耳目一新外,还是持怀疑态度说:“我们去哪儿招商,哪儿引资呢?话好说,事难办,谁会到我们这个地方投资?”

柳家明回道:“这个问题可以让石云涛同志讲一讲,石云涛同志虽然年轻,但见识广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我让他讲讲吧。”

石云涛没想到柳家明此时会让他在大会上发言,他现在虽然是副科级干部,但是在一帮县级领导大佬面前还不够看,他宁愿隐藏在幕后,也不愿意冲在前面,成为县里各个大佬的眼中钉。

从王店乡副乡长,一跃成为柳家明的秘书,已经让许多人眼红了,现在再在会上大出风头,恐怕处境就不好了。

之前被诬告陷害,是别人想搞张爱军的事,把他当成一只蚂蚁想先踩死,而如果他此时过于表现遭人嫉恨,就要成为遭人攻击的主要目标了。

石云涛明知这样不好,无奈柳家明话已经说至此,他要是瞻前顾后,不敢上前,不但会让柳家明大失所望,也会让他失去变强的机会,毕竟要在官场上变强,需要积累政治资本。

此时是他积累政治资本的大好机会,居于幕后虽然没有危险,但是不为人知,无法成为官场前台的人物。

想罢,石云涛轻咳一声,站起来开口道:“感谢柳书记给我向各位领导汇报工作的机会,跟着柳书记等领导同志去了深市,不但开了眼界,也增强了发展的紧迫感,刚才各位老同志讲的很全面,我根据柳书记的要求,说一点小小的个人意见……”

第四十九章 顶撞吴运山

石云涛的开场白尽量谦虚一点,不让人觉得他年少得志,年少轻狂,没大没小,特别是老同志在场,他们绝对不喜欢没礼貌、不谦虚的年轻人。

石云涛和他们一起去深市,各方面表现不错,他们没对石云涛产生什么反感。

“招商引资工作是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谁能早觉醒,早起步,早招商,谁就能走在前头,占据主动,如果老是比别人慢半拍,走在别人后头,不但发展不起来,招商工作也会越来越艰难,此时如果主动出击,招商工作并没有那么困难。”

石云涛这么一说,吴运山打断了他,说:“你小小年纪,没做过招商工作,夸夸其谈可以,真正做起工作来,你就知道难不难了,现在在这里说不难,你当我们都是傻子,没干过工作?”

见吴运山以大欺小,没等他说完,就这样攻击他,石云涛心中光火之极,虽然现在还没法对吴运山怎么样,但此时借机报一下仇,不算为过!

念至此,石云涛说话不再那么客气,回道:“吴书记,您走过的路比我走过的桥还多,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饭还多,做的工作我更没法与您相比,但您做过招商工作吗?没做过招商工作,您怎么知道难不难呢?再者说了,难就不做了吗?发展难不难?难就不发展了吗?面对困难,还没做就先怂了,我们就不配做领导干部!”

石云涛此话一讲出来,整个会场哗然一片,这相当于是在顶撞吴运山!而且还是公开顶撞!

话还没说完,吴运山的脸色已经铁青了起来,他没想到石云涛胆量这么大,敢当众驳他的话!

刘凯等其他县领导齐刷刷地看向石云涛,那些老干部也惊愕了,一个个躺坐在椅子上,仿佛是在当看客,又仿佛是懵在那里思考问题。

“放肆!你是怎么和吴书记说话的!”县委分管政法的副书记杜高臣拍了桌子,冲着石云涛怒声道。

石云涛转头向杜高臣看去,说:“杜书记,你说我放肆,说明您有发展之策,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如何?我根据柳书记的要求说一下招商引资的事,吴书记尚没说什么,您生什么气?”

杜高臣完全没想到石云涛会反打过去,让他下不来台,石云涛一说完,他只能瞪眼珠子了!

眼看场面要失控,柳家明及时站出来说:“运山书记,高臣书记,自古英雄出少年,无论我们现在处在什么位子上,最终还是要交棒于年轻的同志手中,如果知道二位书记不愿意听云涛同志讲这个事情,我就不让他讲了,这个事怪我,你们二位领导不要生气,回头我批他,散会吧,今天只是通气会,交流会,我们要不辜负老同志的希望,把夏城县给建设好。”

柳家明这么一讲,吴运山和杜高臣二人就不好说什么了。

老同志们此时看了看吴杜二人觉得他们有些过分,和柳家明的关系处的太僵了,石云涛好歹是柳家明的秘书,打狗还要看主人,不看僧面看佛面,哪能这样呢?

等到散会后,其他人都走完,柳家明长出了一口气,想发展,要发展,但真要动手发展了,内部矛盾却重重,冲在前面的没几个,扯后腿的倒不少。

在干部中流行一句话,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站的,站的不如捣蛋的。

石云涛走过来,柳家明说:“到我办公室吧。”

去了柳家明办公室,柳家明忽然说:“困难重重,阻力重重,想形成合力是对牛弹琴,发展构想看来在我手上是完不成了。”

石云涛连忙道:“柳书记,我们不必悲观,现在有阻力是因为还没干起来,只要干起来了,什么阻力和困难都会没有了。”

柳家明闻言,眼前顿时一亮,说:“怎么干?”

石云涛道:“在会上他们没容我把话说完,招商需要有一个过程,要有氛围,这需要时间,但在内部我们可以先动起来,经开区的事可以先放一放,现在主抓房地产,给各个机关单位政策,让他们集资先到城东建房,只要各个机关单位先动起来了,谁又能阻止了发展?”

柳家明思忖半天道:“集资建房,职工们未必愿意。”

石云涛道:“国家现在停止福利房分配,年轻人没有房子住怎么办?老职工面临儿子结婚,没房子也会着急,以前是政府投资,现在只能集资,如果集资不够可以让他们贷点款,只要能把房子建起来,一切好说。”

柳家明听了道:“是个新事物,是需要一个理解的过程。”

石云涛听了道:“我感觉可以让一个大局先想办法集资建房,大局人多,总有人想参与,不参与的人,将来吃亏只能怪他们自己,我想来想去,公安局最合适,公安局的人最多,让他们先开展集资建房,肯定能成。”

“另外,工商税务这些好单位,职工手头有钱,也可以让他们先试,但如果公安局能先动起来,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好政策不会长久,那些不愿意集资建房的人将来就后悔吧!”

柳家明看到胜利的曙光了,说:“云涛,你现在通知王东局长过来,我和他好好谈谈这事。”

过了半个小时,王东过来了。

首节上一节20/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