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直上:重返1998 第139节

石云涛笑道:“怎么又叫我科长?”

小朱面色一红,笑道:“我叫你石哥。”

石云涛道:“叫我涛哥吧,更亲切一些。”

小朱咯咯笑了起来。

小朱此时非常的天真烂漫,石云涛酒醉之后,真想与她亲密接触一下。

但想了想,他还是摆了摆手说:“小朱,你回去吧。”

小朱忙说道:“涛哥,你小心一些,别跌倒了。”

听了这话,石云涛高兴地笑起来,又一摆手,踉跄着向前走去。

小朱等了一会儿,见他消失不见了,才上车离去。

过了几日,市里头下发了一个文件,说要从下面县区选调一批选调生到市委市政府两办,还有其它市直单位工作。

一看到通知,石云涛就先给刘倩和张磊二人打了电话,问他们感不感兴趣。

要说他们二人现在都已经提拔为副科实职干部了,再让他们考试考到市里头来,得失各半。

考到市里后,不像石云涛这种直接调,直接调,肯定要征求被调者本人的意见,而被调者愿意调过去,肯定是因为调过去会更好,职位是要有的。

石云涛不担心调过去后,当不上科长,而选调就不一样了,人家市里头选调的是工作人员,不是领导职位,被选调过来后,只能从一般工作人员干起。

原来刘倩和张磊虽然是副科实职,调过来后,副科的头衔虽然还在,但是位子是没了。

境况好的,过个一年半载,给安排个副科长,境况差的,论资排辈去吧,那就麻烦了,毕竟市委市政府两办,还有不少副科虚职,比如小朱,现在都是副主任科员了,更不用说还有主任科员这种正科虚职了。

征求刘倩和张磊二人的意见,张磊比较犹豫,一方面他担心考不上,让别人知道了,会丢人,另一方面就是考上了,连个副科长都不是,会不会不好呢?

重生前张磊是没有考的,一直在县里干,孙中明是考的,而且还考上了,但孙中明现在是乡长,他真没有必要考了,考过来,更是不好安排,试想,两办的科长都是满的,考过来,谁会让位,给孙中明安排职务?

刘倩重生前考了,但是她没考两办,而是考了市卫生局,也是考上了,但是最后她的仕途也不是很好,只弄了一个四级调研员虚职。

石云涛和刘倩一说,刘倩便忙着准备复习,听说刘倩要报市卫生局,石云涛便让她报市委办,如果她确定要报了,不如报市委办,市政府办也招人,但石云涛希望刘倩能考到市委办去。

刘倩担心考不上,石云涛就给她打气,说如果考不上,就帮她调到平山县工作,怕什么呢,反正是能离开铁马乡的。

这么一动员,刘倩这才改变主意考市委办,考到市委办,将来即使混的再差,也能混个副处实职干干,而不会是虚职。

张磊这边石云涛也建议他考一下试试,可以报考市政府办。

在许多人眼里,市委办要比市政府办好,市委多牛鼻啊,这竞争就会大,但从权力的含金量上来看,市政府办反而要比市委办好,市政府办遇到的全是事,而市委办务虚的时候居多。

到了市政府办可以多历练,另外油水什么的不也多吗?

刘倩一个女孩子,去了市委办熬资历就行了,而张磊一个大男生,到了市政府办大刀阔斧地干,不是很不错吗?

可惜许华立不是选调生,如果是的话,也可以往市里考的。

等有机会帮许华立往市委市政府两办调吧,看什么时候两办缺人。

张磊最终让石云涛说动心,答应报考试试。

正好这个时候罗彩云来到了义河市。

罗彩云来到义河市,那是代表省建设厅过来检查工作的,一名处长带队,到了这边来。

罗彩云来的时候给石云涛打电话了,石云涛一看,那要与罗彩云聚一下,便给张磊和孙中明打了电话。

二人听了,便连忙驱车赶了过来。

罗彩云刚考到省建设厅,在厅里头什么职务也没有,要说职务,就是副主任科员吧。

但不管怎么样,她是在省厅,衙门大,一下来,就是省里来的钦差,市里头的领导就得客客气气。

省建设厅虽说只来了一个处长,市领导就得接待,分管建设工作的副市长尤发贵接到通知,立刻指示办公室做好接待安排。

同时向市长马连军报告,问马连军有什么指示,如果马连军觉得需要与省建设厅检查组人员见上一面,那连马连军也要出面接待。

好在这不是什么非常重要的检查,马连军懒地去忙这事,就让尤发贵全程接待就行了。

省建设厅一行人来到义河市的时候正好到了中午饭点的时候,尤发贵在桃园宾馆设宴款待他们一行。

晚上他们也就住在桃园宾馆了,虽然条件不是很好,但这毕竟是市委市政府接待宾馆,上面来人,除非是大领导,基本就在这儿住了。

罗彩云到了之后,就给石云涛打电话,石云涛正在陪着柳家明在市里头考察工作,得知罗彩云到了桃园宾馆,便说回去就去找她。

而这时,孙中明和张磊还没有到达市区,他们觉得只要晚上到了义河市区就可以了,就是早到,也见不到罗彩云。

第314章副处调

石云涛中午回到桃园宾馆,罗彩云过来见他,一见到他,脸上现出一副十分激动的样子,有点撒娇道:“云涛,想不到你调市里来了。”

石云涛哈哈一笑道:“是啊,我没想到你都考上省里了呢。”

罗彩云嘿嘿笑了笑,能考上省里,还是非常骄傲的,虽然说在省里当个处级干部,和在县里当个科级干部差不多,甚至是还不如在县里当科级干部让老百姓高看一眼。

在县里当科级干部能帮老百姓办事,而在省里当处级干部,未必能帮的上县里老百姓的忙。

石云涛打眼瞧了一下,发现罗彩云比原来漂亮了一些,这到了省里,气质也会慢慢的发生改变,层次高了嘛。

两人就待在一起说了一会儿的话,石云涛就说了孙中明和张磊晚上来的事情,罗彩云高兴道:“他们都来了,那不错,我们四个人好好聚聚。”

晚上,孙中明和张磊一起来到,石云涛把曹国栋给叫着了,都是选调生,在一起交流比较方便。

不管曹国栋现在对他的态度怎么样,维系一下这层关系还是有必要的,就像搞统一战线一样,马克是对手,而曹国栋是争取的对象,他岂能把曹国栋往马克那边推?

见到罗彩云,曹国栋也很高兴,大家就坐在一起说说笑笑,这个时候,孙中明在面上对罗彩云很是客气的,但是实质上,他要更加高看石云涛与曹国栋二人一眼。

罗彩云虽说在省里,但是个女同志,又不是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这样的中枢部门,没有必要对罗彩云太推崇,真正平时能给孙中明帮上忙的,还是石云涛和曹国栋这样的实力派科长。

相比起来,石云涛的实力比曹国栋又强一些,孙中明此时便小心翼翼与石云涛打交道了。

之前因各种原因,与石云涛的关系疏远了,现在要好好进行修复。

张磊没有必要考虑那么多,看到曹国栋在市政府办当科长这么牛,他心里头真的动了考到市政府办的心思了。

饭后,大家去KTV唱歌,此时,如果饭后不去娱乐一番,似乎不成待客之道了,因而导致市区唯一的一家KTV包间爆满。

石亮见了,提出投资经营一家KTV,秦冬苗答应与他一起投资,秦冬苗之前开过歌舞厅,现在再开KTV,倒也不是生手。

石云涛知道后,担心市区的小痞子太多,开了KTV,怕有人捣乱,反而不好。

但石亮不怕这些,他在夏城县的时候,就不怕那些小痞子,难道现在就怕了吗?

见石亮决心这么大,石云涛便不好不同意了,而且他还参与了一股,反正此时也没有人管这事,他又不是入干股,入干股,那是不允许,如果分了红,属于受贿。

秦冬苗和石亮二人投资搞经营,石云涛便帮忙他们疏通关系,办理经营许可证。

工商局、文化局、国地税、派出所等部门都需要协调好,还有基层街道办事处,这方方面面的关系,如果搞不定其中一个,事情就不好办。

因此能在市区开这种大型娱乐场所的人,都不是一般人物。

如果不是秦冬苗此前已经在市区有了根基,她现在想和石亮一起开KTV,恐怕是开不起来。

石云涛虽然是市政府办的科长,又是柳家明的秘书,官场上的关系可以提供帮助,但是社会上的方方面面是很欺生的。

石云涛此时毕竟不是市里的重要领导,不过是一个科级干部,一些人表面上可以给石云涛面子,但一牵扯到实际利益,那就不好说了。

石云涛明白这个道理,关系他来给帮忙联系,虽然柳家明不可能把所有与开设KTV有关的部门给分管了,但可以通过其他人的关系,联系上有关部门的头头。

联系好后,让秦冬苗去做工作,人家虽然会给面子,但利益比面子更重要,没有利益,人家为啥要给你面子?

此时,秦冬苗和石亮正在搞着这事,房屋已经开始装修,希望在年底的时候能隆重开业,小赚一笔。

高运达在夏城县城已经开设了三个网吧,不说是日进斗金吧,反正是收入不错,现在能跟上互联网步伐,赚上第一桶金的,也就是开网吧。

想再提高层次,搞互联网电商,那高运达真没这样的本事,还是看人家小马的吧。

问高运达有没有兴趣到市区开网吧,高运达喜欢躺在舒适区,与石亮完全不同,说不想。

石云涛听了,也就算了,硬让高运达到市区来,万一搞不好,反而赔了,那就一动不如一静了。

高运达此时每年能分给他二三十万元的利润,石云涛觉得也不少了,现在股市行情不好,下一次牛市时间要到2005年,离现在还有近三年呢。

虽然如此,他每年还能从股市上赚个几十万,凭着前世的记忆,一些股票的坑是可以避免的,这就很好了。

爸妈那边参与房地产开发,一年的收入能在五六十万上了,主要是大伯在县里头做,石云涛并不想让大伯成为夏城县的行业巨头,毕竟他在官场,平时行事低调一些为好。

几个人就在KTV里头吼了大半天,结束后,孙中明和张磊去找宾馆住,而石云涛与罗彩云则回桃园宾馆。

到了宾馆,石云涛想了想,笑问:“彩云,你现在找男朋友了没有?”

听到这话,罗彩云面色一红,反问:“你怎么问起我这事啊?”

石云涛笑道:“年龄都不小了,也该找男朋友结婚了。”

罗彩云呵呵一笑道:“你想帮忙给我介绍吗?”

石云涛也笑起来说:“你在省里,我在市里,就是想帮你介绍也不方便,你一个人去省城,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千万别找个渣男结婚。”

“渣男是什么意思?”罗彩云不解地问。

石云涛哈哈笑了起来。

第二天上午,罗彩云就回了省城,临走的时候,她悄声笑问:“云涛,你是不是渣男?”

石云涛笑的鬼里鬼气道:“我是钢铁直男。”

“啊,什么意思?”罗彩云嘴巴大张,无比惊讶地问。

石云涛一摆手,笑说:“走吧,回头我再告诉你。”

看着罗彩云走了,而就在这个时候,市政府办传出要提拔几个副处调的消息,秘书长陈应平找人谈了话。

第315章民主推荐

市政府办副主任的位子不多,而且当了副主任后,如果没有好的位置安排,宁可待在市政府办熬资历,也不愿意出去到别的单位去。

尤国庆就是一个例子,老尤平时工作再懒散,他也不想离开市政府办,一离开市政府办,又混不上正处级,别人谁还会把他当回事啊?

老尤只是在市政府办内部别人不把他当回事,但是到了外面,别人还得看他是市政府办副主任的面子上高看他几眼。

政府办副主任的实职副处职位少,而有的科长资历很深了,却是提不上去,这就影响到工作积极性,因而就会给资历老的科长安排一个副处调的虚职。

有的成了副处调后就离开科长的位子不干了,这适用于年龄过大的老资格科长,而年轻一些的科长,提了副处调之后,会继续担任科长,但在将来竞争副主任的位子时,就有了优势,因为已经是副处级了嘛。

副处调时不时地就搞一次,马连军来当市长之后,还没有搞过副处调,陈应平便向马连军建议,搞一搞吧,为市政府办的干部加官晋爵,大家才会心向市长,紧跟市长啊。

如果市委办的干部蹭蹭往上升,市政府办的干部却迟迟提拔不上去,一相比较,大家就怨声载道了。

提拔科级干部,市政府办自己就能说了算,这个事情好办一些,事后到市委组织部备个案就行了。

但是要提拔副处调,那就不是市政府办自己说了算了,而是要上市委常委会的,这就需要与市委组织部协调,有时候还需要市长亲自出面,和市委组织部长打招呼。

这时候就看市长的威力了,如果威力大,市委组织部长听市长的,事情就顺利,如果市长没威望,说的话,市委组织部长不听,或者表面听,回头就在市委书记面前说坏话,把事情给搅黄,那也不行。

马连军到了义河市后,虽然存在感不强,但是工作也是四平八稳,与市委组织部长邵中一的关系还算不错,因而陈应平这样和他一说,马连军就同意了。

马连军同意之后,便向柳家明汇报,柳家明听了之后,便沉思了半天,既然要搞副处调了,那下一步就是如何分配副处调名额的问题了。

市政府办十几个科长,有几个人符合条件,哪些人工作干的好,这些都要考虑。

想了想,柳家明道:“你定几个名额,拿来我看看,我再去和马市长商量一下。”

陈应平道:“先搞一下民主推荐吧,看能推出几个来,再考虑资历的问题,综合考虑,柳市长您看行不行?”

首节上一节139/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