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物资科临时工开始 第121节

他们不明白,不过就是一张假粮票而已,有什么好查的。

殊不知,国家每年发放多少粮票那都是根据当地人口和粮食定量规划的,如果有大批量的假粮票流入老百姓口袋里,结果国家拿不出粮食来,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这个,参考后世国家对于假币的打击程度就知道了。

许强回到轧钢厂,优哉游哉一下午之后,下班回家去了。

不得不说,有了媳妇就是好,他一下班就想回家,跟媳妇一起吃饭,抱着媳妇软软的身子睡觉他不香吗?

第249章 他最喜欢吃面了

一转眼就到了腊月,寒风呼呼的刮,许强窝在温暖的被窝里,一千一万个不想起床。

刚开始的时候,媳妇羞答答的,每天晚上睡觉都红着脸把自己裹在被子里,活脱脱就一只小白兔。

可惜,不管她在兔子窝里躲的多深,许强这只大灰狼都能把她抓出来。

后来,随着大灰狼一点点的哄骗,懵懵懂懂的小白兔开始慢慢明白什么叫闺房之乐。

许强脑海中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也一一得到验证,最后更是新开发出了身体各处的各种新技能。

虽然媳妇脸颊还是红红的,但比以前大胆了许多。许强这段时间简直就是乐不思蜀,给个神仙都不换的那种。

“媳妇,外面实在是太冷了,我怕我出门被冻感冒了。”

许强一边说话,一边把头埋在媳妇胸前,小孩子的快乐他要再体会一次,要不然等以后有孩子了就没他份了。

娄晓娥脸颊红红的,刚想用力把这坏银从自己身上推开,这坏银就使坏咬她,虽然不疼,但是……

“好了,赶紧起来,要不然上班要迟到了。”

逼不得已,她只能好生哄骗着。

可惜,许强意志坚定,不为所动,依旧低头吃奶。

没一会儿,又是一个天雷勾动地火,双方你来我往的过招,最后以娄晓娥的完败收场。

许强神清气爽,从被窝里出来,简单洗漱一番,开始生火做饭。

因为有昨天晚上提前发好的面,所以他早上起来蒸了两笼屉包子,一锅是素馅,一锅是肉馅。

木耳、鸡蛋、粉条调的素馅,胡萝卜、大葱、五花肉调的肉馅,味道非常好。

顺带着,他还熬了一锅红枣小米粥,想着媳妇天天晚上怪辛苦的,应该要好好补补。

他自己吃了饭,去楼上卧室一看,媳妇还在睡觉,也没叫醒,自己先上班去了。

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正好碰上了被调到办公室的田义,田义现在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

原本在总务科的时候,整天垂头丧气的一脸倒霉模样,偶尔露出一点笑容,其中也带着浓浓的苦涩。

可是,现在看他,整个人变得开朗大方,脸上也经常带着和煦的笑容,一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模样。

“许哥。”

田义端着饭盒跟许强坐在一块儿,一边吃饭,一边刻意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问他:

“这段时间总务科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许强一边吃着大白馒头,一边摇头,他这段时间心都不在轧钢厂,脑子里一天到晚想的全是自己媳妇。

“据说,柳副科长和庞科长闹起来了。”

田义小声嘀咕了一句,许强有点懵,下意识的问:“柳副科长?柳桂荣?”

田义点点头:“具体的我不知道,只是听他们说,姜丽莎当上了招待所的后勤主任,是柳副科长给她说的话。”

“什么?”

许强有点吃惊,感觉今天听到的这瓜似乎有点大。

田义挤眉弄眼的笑了笑,一副“我知道你想什么”的表情跟许强点点头:

“就是你想的那样。”

许强眼珠子转了转,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来:

“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毕竟柳副科长可比庞科长年轻十几岁呢。”

庞国岳今年五十几岁,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姜丽莎跟着他,不能说是秋后的蚂蚱,但也确实蹦不了几年。

可是,柳桂荣今年才四十出头,姜丽莎要是攀上他,那起码还能蹦个十来年,毕竟她今年才二十几岁,再过十来年也才三十多岁。

“嘿嘿,你说的不错。”

田义笑着附和了一句,随即又说:“对了,我这个月二十六结婚,到时候许哥你可一定要来。”

许强闻言一亮,点点头:“那肯定,媳妇在哪儿上班?”

“她是红星中学老师,叫郭笑笑,改天有机会介绍你们认识。”

许强吃饭的功夫听了个八卦,回到办公室趴着休息了一会儿,又开始下午的工作。

下班回家,媳妇已经做好了饭,一锅香喷喷的汤面,许强笑的眯起了眼睛。

他最喜欢吃面了!

又过了一星期,许强下班推着自行车出了轧钢厂,许久不见的庞少军和六子两人竟然来找他。

庞少军还好,穿着棉袄棉裤,带着火车头帽子,六子就显得单薄了许多。

棉袄套在身上有点大,而且看样子也有些年头了,头上戴着一顶毛线帽子,洗的都看不出本来颜色了。

“许哥。”

“许哥。”

两人见许强出来,立刻凑过来跟他说话。

许强也跟两人笑着点点头:“你们两个怎么过来了?”

庞少军看了六子一眼,六子从裤兜掏出一个报纸包着的东西递给许强,笑着说:

“许哥,我今儿过来是特地感谢您的,我也没什么好报答您的,这东西是我们家祖上留下的,送给您了。”

许强一听这话,立刻摆手拒绝:“这可不行,老辈留下来的东西你还是好好收着吧。”

六子顿时着急起来:“许哥,您别嫌弃,我们家虽然日子过得苦,但是这真是个好东西,我……”

六子话还没说完,许强就摆摆手打断他:

“六子,你还没跟我说什么事情要感谢我呢,还有我知道你这东西肯定是好,但是我无功不受禄,不能要。”

庞少军一听许强这么说,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来:

“就是上次粮票的事情,那位公安同志带着我们去找了更大的领导,后来又跑了几个地方,确定那粮票是假的之后,说我们立功了。”

六子听到这儿,脸上也忍不住露出笑容来,只听庞少军继续说:

“后来,人家见六子是个有本事的,一眼就能看出粮票有问题,就给他安排了个工作,说先试用一个月,表现好了能转正。”

“六子知道,要是没有你,也不会有现在的事情,所以一直想要感谢你。”

许强听到这儿也忍不住笑了:“不用谢,老话说的好,是金子总是是会发光的,还是六子自己有本事。”

他一边说话,一边推着自行车往外面走:

“你俩还没吃饭呢吧,一块儿吃点去?”

六子有些局促的看向庞少军,想让他帮着说说情,庞少军又一脸为难的看向许强,希望他能收下六子的东西。

许强想了想,干脆说:

“要不这样吧,这东西就当我买的,你俩儿跟我回家拿钱去!”

六子再次看向庞少军,庞少军朝他点点头,他这才把手里拿着的东西重新踹回裤兜去。

第250章 确实是好东西

两人跟着许强很快回了四合院,娄晓娥见他带了两个人回来,也没多说什么,招呼两人坐下之后,又进了厨房。

这年头日子不过好,做饭都是定量的,如果没有提前通知贸然上门,到时候主家和客人都难看。

不过,娄晓娥嫁过来之后,厨房经常放着挂面。

挂面这东西在现在算是精贵玩意儿,正常人家吃饱都费劲,怎么可能花钱这东西。

没一会儿,娄晓娥就端着两大碗热腾腾的挂面出来了。

挂面是干拌的,用上面切了细细的香菜、葱花,用热油炝过,还特意放了油渣,再加上酱油、盐调味,别说六子,就连庞少军都吃的津津有味。

吃完饭,娄晓娥去了厨房,许强跟庞少军、六子三人围着茶几坐下,娄晓娥很快又端出一壶茶水出来。

茶水一倒出来,诱人的茶香瞬间涌入两人鼻子里,如果说刚才的挂面庞少军还能绷着的话。

那么,这一次的茶水则让他也绷不住。

挂面那东西虽然精贵,但是他们家偶尔也能见上一顿,但是像这么香的茶水,他还是头一次见。

六子则完全懵了,他当然知道桌子上这一小杯是茶水,但是自打他记事起,他们家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填饱肚子都困难,更别说喝茶水了。

“嫂子,这是什么茶叶,怎么这么香?”

庞少军双眼闪着精光,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

娄晓娥笑了笑说:“这是西湖龙井,喜欢就多喝点。“

娄晓娥说这话的时候特意看了许强一眼,这两个人她是第一次见,不知道跟许强什么关系,所以没说要送。

许强知道她的意思,问:“家里还有不,有的话待会儿走的时候给少军包一点。”

“有呢,那你们先喝着。”

娄晓娥笑着说了一句,转身进了厨房。

六子再次把揣在裤兜东西拿出来放在茶几上,许强这次没客气,从茶几上拿起来,把上面包着的报纸打开。

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砚台,通体绿色,晶莹如玉,许强一眼就认出这是四大名砚之一的洮河砚。

宋代的大文豪苏轼赞洮河砚:“洗之砺,发金铁,琢可泓,坚密泽”,黄庭坚赞洮河砚:“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使武,要使饱霜秋兔毫。”

此砚多为宫廷雅室的珍品,历代文人墨客无不视其为重宝,由此可见其价值。

就他现在手里拿的这品相,要是拿到信托商店,多了不好说,卖个五十块钱是绰绰有余。

许强倒是对这些东西没什么特殊的喜好,只是觉得这是个好东西,放到将来找对买家,估计能卖不少钱。

“六子,这确实是个好东西,你确定要给我?”

许强再次抬头看向六子,六子家里这么困难,都没把这东西拿出来,想必这东西对他们家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六子一听许强这话,顿时喜笑颜开,看向许强的眼睛都亮了,他用力的点点头:

“愿意,我愿意,我妈说了,您是我们家的大恩人,这东西一定要送给您。”

许强点点头:“成,东西我收下了。不过也不能白拿你的。”

许强说着话,起身上小阁楼拿了三张大团结,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粮票,差不多也能有四十斤。

最后,又拿了二斤猪肉,十斤棒子面,五斤二合面,这才下了楼,放在茶几上。

首节上一节121/2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