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易中海是我舅舅 第78节

晚上。

林胜利家。

林胜利在厨房忙活,郑娟和梁拉娣打下手。

易中海夫妇、关于山和刘海中在喝茶聊天。

刘海中是林胜利特意邀请的。

不为别的,只为感谢他今天的努力。

就算刘海中缺点再多,也没招惹过林胜利。

林胜利也没必要为难他。

只要他不来招惹自己,又能帮上自己,为什么就不可以请他喝酒呢?

没必要把全院的人都当成敌人啊。

前两天,林胜利向南易借来了一本关于厨艺的书,他每天一有空就会看一下。

现在他的厨艺已经升到了超级。

做出的菜已经可以秒杀南易了,傻柱就更不用说了。

南易可是正宗的宫廷菜传人,傻柱不过是半路出家而已。

今晚,林胜利也是想试一下自己的超级厨艺技能,所以并没有请南易来做饭。

刘海中来前,在中院遇到了傻柱。

傻柱问他去哪儿,他一脸傲娇地说到林胜利家喝酒。

傻柱郁闷了,问他为什么易中海不让他去做菜?

刘海中说林胜利谁都不请,今晚他自己做菜。

傻柱笑了,说林胜利做的菜能吃吗?

刘海中说那我就不知道了。

酒好喝就行。

不但是傻柱不相信林胜利会做菜,所有人都不相信,包括郑娟和易中海。

“娟儿,你怎么不戴手套的?我不是给你买了手套吗?”

见到郑娟切猪肉,并没戴手套,林胜利不由眉头一皱,问道。

“还是不戴了,浪费。”

“专门给你买的,你不用才是浪费。”

“那,好吧,我听你的。”

梁拉娣一脸羡慕道:

“娟啊,师父真是太羡慕你了。”

“你胜利哥对你太好了!”

郑娟俏脸一红,娇嗔道:

“师父,您又笑话徒儿了。”

林胜利:“娟儿,你去洗菜吧。”

“这个我来。”

郑娟“嗯”了一声,把菜刀放了下来。

林胜利一边切一边说道:

“梁师傅,不如你明天到我们厂来帮忙吧。”

“我可以让领导给你十块钱一天的补助。”

梁拉娣激动道:“啊?那么多啊?”

林胜利:“嗯,你可是五级焊工。”

“我们现在在组装一个新机器,需要一个焊工技术好的。”

“如果你答应的话,我就把杨厂长那边请的人给推掉了。”

梁拉娣:“不是,你们厂也有焊工啊。”

“我没记错的话,好像有个六级焊工吧。”

林胜利:“这可不像你的风格啊。”

“你就说来还是不来?”

梁拉娣高兴道:“谢谢胜利!”

“当然来了。”

“我待会就去找丁秋楠开病假条。”

林胜利:“嗯,请病假好。”

“这样就不用扣工资。”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梁拉娣:“啊?什么条件?”

林胜利:“把娟儿也带上。”

“同样的你也要帮忙给娟儿开病假条。”

梁拉娣:“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了。”

郑娟:“谢谢胜利哥,谢谢师父。”

梁拉娣:“努力工作就是对你胜利哥和你师父最大的感谢了。”

郑娟:“嗯,师父,我会努力的。”

林胜利:“行了,我开始做菜了。”

梁拉娣:“胜利,你行吗?”

“要不还是我来做吧。”

林胜利指了指切好的猪肉、牛肉和土豆,问道:

‘你们看这刀工怎么样?’

梁拉娣和郑娟急忙走过来。

一看,顿时纷纷把双眼瞪到了最大。

这刀工真是神了啊。

别的不说,光是大小均匀这一点就让她们咋舌不已。

林胜利可是一边聊天一边切的啊。

林胜利笑了笑,很臭屁地说道:

“刀工这么好的师傅,做出来的菜能差到哪里去?”

梁拉娣笑道:“行行行,我就姑且相信你一次吧。”

郑娟:“胜利哥,我相信你,你一定行的。”

林胜利朝她举起了一个大拇指。

就在这时,一大妈走了进来。

梁拉娣连忙说道:

“一大妈,您快看,这是胜利切的,怎么样?”

一大妈走过去,不由地瞪大了双眼,问道:

“啧啧,真的是胜利切的呀?”

郑娟点点头:“嗯,想不到胜利哥的刀工真棒。”

一大妈;“是啊,比傻柱和南易的刀工还要好。”

梁拉娣:“一大妈,南易的刀工还行,勉强过得去。”

“傻柱的刀工,说真的,还不如我呢呵呵。”

一大妈:“哎,傻柱的刀工确实不怎么样。”

“可人家还是自信得很。”

“非说是整个四合院刀工最好的。”

梁拉娣:“他好意思呢。”

“他可是厨子,还要跟大家比刀工。”

一大妈看向林胜利,说道:

“胜利,我想来想去,你要不把牟老师接来,给他养老?”

梁拉娣问道:“牟老师是谁?”

郑娟:“可以说是胜利哥的再生父母了。”

“要是没有他,就没有胜利哥的现在。”

“胜利哥是个孤儿,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不在了。”

“他是吃着村里的百家饭长大的。”

“牟老师是他的邻居,见到他聪明好学,咬咬牙供他上学。”

“不然,胜利哥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在干什么呢。”

“胜利哥,我支持一大妈,应该把他接来,给他养老。”

梁拉娣:“那牟老师也太好了吧。”

“胜利,你必须把他接来,让他享清福,安享晚年。”

“你现在可是有这个条件了。”

林胜利:“我给他寄信了。”

“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据我所了解的,大儿子大学毕业,二儿子中专毕业,现在都是干部了。”

“小儿子应该上高中了,两个女儿,一个中专毕业,一个应该还在上初中。”

“他的孩子都很孝顺的。”

“我在信中说了,等忙完这段时间,我就回去看乡亲们。”

“到时候也想把他接过来。”

首节上一节78/2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