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第34节

也顾不上问骡子的事儿了,就要去找那位组织大会的易中海找回场子,被李峰拉住了。

“老舅,没事,我能收拾它们,他们人都上班去了,不在家里!以后帐咱们慢慢算。”

“舅舅,这牲口在草原我就看中了。蹄子粗,劲贼大,蒙古马和内蒙野驴配的,耐力肯定没话说。”

李峰吐沫横飞的夸赞两头牲口的好处,越夸反而感觉自己说的越有道理。一只一百块虽然卖掉是十拿九稳的事儿,但是现在自己要那么多钱也没用。

现在哪里用得到这么多钱,买东西都要各种票,房子解放后基本也都是公家的,得看机会才能买到私人有房契的。

不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买俩车架子,俩废轮毂。轮胎厂里等着补的有一大堆,也没个数。至今没薅过厂里羊毛的李峰觉得,自己发现了废旧轮胎的利用价值,自个用几个应该不成问题。

这样自己出东西,母亲家里出人。

赚到的钱对半分,又能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自己家又能有额外的收入。

毕竟这时候,东西虽然禁止私人买卖,可没说不给租呐!别人能租房子,阎埠贵能租自行车,那自己可以租骡子板车。

刘茵听到李峰描述的反而越激动,饭也吃不下了。拉着李峰就要去看自己家的俩牲口是不是像李峰说的那么漂亮。

李峰早把骡子塞空间里了,不然也没草料喂呐,哪有地方带她去看。

打断了情绪高昂的刘茵,下巴抬了抬,示意看看舅舅那边怎么考虑的。

毕竟自己个儿还是得上班,哪会出来当板爷。

就看这舅舅自己愿不愿意脱离泥潭了,板爷虽然累些,但是比起乡下动辄建水库,挖水渠起早贪黑种粮食来的强多了。

刘强此时正低着头,盘算着李峰说的行不行。

首先是来回车票还有粮食这东西需要粮票买,农村哪有粮票,只得回家带。还有一年买工分得翻倍至少六七十块,都是要付出的风险。

“老舅,我琢磨着。最近四九城各个单位都在兴建家属楼,包括咱厂里也是。它建好后,不可能空着,人们总归要搬家,四九城住几百万人呢!”

“哪个单位能使着汽车给人搬家,那不成了

占公家便宜,都是靠人拖马拉的送过去的。”

看刘强有些犹豫,李峰也理解。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突然让他远离家乡,抛下父母妻儿北上这么远,总归有些顾及,所以继续加码。

“只要踏实肯干,累点苦点,能挣到钱,让家里吃饱才是最重要的。俩孩子总归还是要上学的!在这边干好了,以后还可以把舅妈孩子都接过来。”

可能是被李峰说中了什么,再抬起头时,刘强的眼神里充满了坚毅。是的,自己苦一点都不怕,就怕俩孩子以后和自己一样在土里刨口吃的。

“姐,不瞒你说,我想出来。家里有大哥和爸他们的话,能撑得住,两只牲口,我把哥家里的老大也带过来。”

刘强考虑了半天,觉得能干,自个本身就是队里的车把式,养驴都会,养骡子也差不多,就是不知道再四九城里当车把式能挣来多少钱。

李峰看舅舅的反应,值啊到自己的说客技巧还是没有落下,这还是得把握住客户的需求,才能把房子卖掉。

“老舅,俗话说亲兄弟还要明算账,今儿我妈也在场,您后面可不能坑您外甥呐!”

李峰嬉皮笑脸的把话说开了,毕竟以后涉及到钱的问题,也是看舅舅是那种踏实的,不然李峰宁愿把骡子卖了。

“嘿,你怎么跟你舅舅说话的,没大没小,你舅能贪你那三瓜俩枣!”

刘茵听了不满意,感觉自己娘家惦记着李峰似的,瞪了李峰一眼。

说道钱的事儿,刘强有些尴尬了,毕竟人生中第一次接触这些,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挣钱,能挣多少钱是个未知数。

“姐,不用说李峰,他讲的没有错,毕竟都是李峰给的这些东西,我也只是下力气而已,帐算明白点,以后才不会有麻烦。”

刘强正色的对刘茵说道,刘茵也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点了点头闭口不言了。

李峰看事情基本妥了,但是自己也不了解行情,索性事情都安排给舅舅,做个甩手掌柜。

反正有刘茵在,料想老舅也不会坑自己的外甥,现在农村还是淳朴的,只想出来讨口饭吃。

“老舅,您这先不急着回去,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您下午不行咱上街上溜达溜达,了解下市场上的行情怎么样,这样您这回去,跟舅妈也好有个交代不是。”

第八十三章 板爷市场调研

李峰考虑到舅妈可能会反对老舅这么外出,所以李峰觉得还是得靠着事情来说话,你亲眼见着钱从眼前溜过去,跟自个错过的滋味可不好受。

料想四九城,板爷最多的地儿,也就是火车站附近还有信托商店和百货大楼那边。

“还有,问问那些板爷儿,喂牲口的草料,豆饼啥的哪里可以搞到,不能又让骡子跑,又让骡子不吃草吧!”

李峰开了玩笑,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给老舅先捋顺。刘强看李峰的眼神就变了,感觉这个大外甥现在安排事情仅仅有条,并不是像糊弄人的。

“行,李峰,你读过书,比我们庄稼人懂得多。吃过饭,咱们去外面转转,看看行情怎么样。”

三人各怀心事的吃完饭,刘茵收拾起碗筷,李峰骑着自行车带着刘强往板爷儿们的聚集地火车站。

刘强跳下自行车,看着火车站川流不息的行人,自个早晨也是从这儿下的车,那时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做拉货的活,也就没注意人流量这些。

再重新来这一看,人着实不少。这年代做火车可都是大包小包的,下了车,大部分想省钱的,选择拎起东西步行到车站,等电车,或者等公交。

也有一部分,穿着体面,不差那点儿钱的,选择了嘀嘀黄包车。

李峰停好自行车,看着刘强向那边等待装货的板爷走去。

此时趴活儿的板爷儿有不少,骑三轮的,驴板车的。

刘强看着一个个行人拎着行李,或坐上了车,或把大包小包的行李放在板车上,心思也被触动了。

“嘿,爷们儿,有货要走么?”

有眼力见的板爷儿看见李峰骑车带的刘强过来还以为有大件啥的要拉,赶忙上前搭话,糊口饭吃。

刘强摆了摆手,从口袋掏出没有开封的大铁桥,这烟可是一角三分钱呢!他都不舍得抽,为了办事儿,还是给这位递了一根。

“我来问问价格,咱这边拉一趟行李到南锣鼓巷那儿,这趟得多少钱。”

那位有眼力见的中年汉子,笑呵呵的双手接过香烟,看了下牌子,没见过皖省的香烟。反正有货没货先落下根烟抽,倒是挺好。

“南锣鼓巷倒是不近,来回咱得耽搁三四个小时,您自个装卸东西的话咱这边一块钱,如果是需要咱下力气的活那可就看东西多少咯!”

刘强装作你这要价比较高的样子摆摆手拒绝了。

换了一位,又问了问旁边拉驴板车的板爷儿。

“我这比他价格可高点,我这板车拉货可是能抵上两个三轮。”

这位师傅倒是不矫情,毕竟三轮只靠两条腿,拉的多了,人哪有驴有劲儿。所以价格普遍高点儿。这个倒是和后世搬家公司3米6、4米2的车差不多一个意思。

“您这牲口喂的倒挺好,我家里的羊吃的瘦不拉几,这平常喂哪里的草料?”

刘强打听价格差不多,说着边拍拍驴的脖子,琢磨打探卖草料的地儿。

“德胜门外草料铺子,那草料才叫一个地道,我这头驴膘肥体壮,是花了大价钱靠豆饼麦糠盐巴搀着喂出来的!”

被刘强挠到了痒痒处,那位板爷也开始了吹嘘,他们吃的差点儿没关系,可是驴这玩意可是命根子哦,得伺候好了。

刘强闻言盘算着自个走到南锣鼓巷大概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来回一趟货,等于一块多钱,一天如果能干个两趟哪怕便宜些,也能赚个两块钱。

这还是蹬三轮的,货装的没有板车的多,如果板车搬家的话,一趟恐怕能挣更多。

再次找理由回绝了这位驴车的师傅后,刘强走回到李峰跟前。

俩人互视一眼,李峰看到了刘强眼底深处燃烧起的火焰。自个农村累一天才多少,人家一趟的活抵自个干十天,心情怎么不激动。

“他从这边到你家南锣鼓巷那块,一块一趟,搬东西另算,这样看来,活有干头。”

李峰闻言也盘算起来,不过还是得稍微打击一下,不然回去老舅万一吹得太厉害,也容易引起别人家得嫉妒心理。

“也不是天天有活,总有个刮风下雨的,得歇着,您真打算干可得说在前头。”

“那也没事儿,没活,下下力气给人搬东西,这么大四九城,难不成能饿死。”

刘强可能看到总算有出头之日,也算彻底下狠心了。琢磨着自个到时价格要的便宜点儿,别跟他们这样懒散着等活儿。

再多问问别人要不要拉货,一天只要多跑两趟,连给人搬搬东西。

哪怕和李峰三七开,一个月好歹也能挣个十几块,去掉房租买工分的钱,一年也能攒一百多块。

比在家里挣工分合算多了,挣公分一天才10个工分。10工分差不多才折合1毛钱。

累死累活这一年才三十多块钱,虽说是算钱,但最后全折合成粮食了,而且还都是粗粮地瓜,土豆之类便宜的才可以勉强填饱肚子。

可怜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辛苦的农民,耕耘一年,才相当于城里一个月工资。还得用城里一个月的工资,养活着一家老小一年。

所以那时,农村的出身的孩子早早放弃上学,下地挣工分也确实不是家里不给上。

上学还得花钱,下来后一个十几岁孩子劳作一天还能得六七个工分,家里劳动力越多,工分越多家里的日子才能更好过。

李峰再次骑车带着刘强一路往北,向着百货大楼那边骑去。坐在后排的刘强,看着路上拉人的黄包车,还有拉着货物的板车,第一次感觉生活有了奔头。

默默看着前面骑车的李峰,这一切都是这个大外甥带来的。家里得到两头小猪崽消息的时候,李峰外公直接拍板定下来养。

当时大哥也就是李峰大舅还担心不好养,或者养大后被村里算任务。自己一直担忧得心到了这里,才发现被李峰安排的妥妥的。

现在又提出了赶车这个活,这可是能改善一家子的生活情况呐!

到了热闹的百货大楼下,刘强跳下了车,看着气派的四九城,最繁华的商业地带。

川流不息的人群,比老家省会合胖步行街还要高的高楼大厦,给了他很大的冲击感。万一自个干得好呢,是不是可以把孩子接过来呢。

只要他们好好读书,进了厂,就能像李峰这样骑着自己得自行车,穿着干净体面的衣服,不用为了口粮食低三下次到处求人。

第八十四章 货运搬家公司 (上)

下来了后,正好瞧见几个年轻人正在往外搬一台缝纫机,应该是结婚用的,旁边的年轻女性正在后边开心的跟着。

“师傅,去通洲北运河那多少钱。”一位年轻人拉着一位赶车的车把式直接开口问道。

车把手瞅了瞅一台缝纫机,之前应该也是经常拉这种的。

“您这可不近咧,五六十里地,到晚上也不一定能回,五块钱,今儿只能拉你一趟活了。”

一听要五块,年轻人也肉疼的很,这可是普通人五天工资了。刚买缝纫机,哪还有多余的钱,可要是坐公交又不好装缝纫机,能喊板爷儿。

“两块钱,能去就行,去不了,我再找别人。”

李峰和刘强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几个人在那里掰扯,最后还是那位新郎官的俏媳妇站出来砍价,最后三块钱跑的这一趟。

繁华的商业离不开物流的运输作用,就像后世的淘猫,京狗离不开快递业务,两者相辅相成,本身还有点疑虑的李峰彻底打消了顾虑。

带着喜笑颜开的刘强,回到了南锣鼓巷后,一直在家坐立不安的刘茵终于等回了两人。

关上门后,灌了一大碗凉白开的刘强彻底冷静了下来。

“姐,这拉车的活我看能干,我一没学历,二没技术。就会这赶车搬东西的活,刚才看别人都能干,一趟也不少挣钱。”

闻言的刘茵坐立不安的心情也平缓了下来,曾经还是家里帮衬自己,自己不能帮衬到贫苦的家里。一直是自己的一块心病,现在李峰给了机会,农村人不怕苦就怕没机会。

看着笃定做板爷的弟弟,刘茵也有些心疼,都世道,都把人逼成啥样了。让刘强回去不会讲话,惹恼了弟媳,还特意叮嘱起刘强。

“这行能干就好,回去和你媳妇好好说,你今天出门看到的都跟她说到,相信她也不会反对。落脚的地儿我来找人打听,到时候给你租好。”

“妈,房子不行我就先问问赵叔这边,看隔壁的西跨院的倒座房能不能先用着,骡子到时候直接栓马厩里就可以了。院子里还能停板车。”

刘茵拍了拍脑袋,旁边西跨院看起来挺合适,前几年进去看过,带个小院儿。倒座房潮气虽然重了点,但是也勉强算一个落脚地,暂时先住着问题也不大,至少也能经常看到自家的骡子。

不过,像这种空的倒座房,一般人也不愿意住,倒是可以让李峰和街道好好说说。

李峰也拿出空间里放着的四九城地图,运输科多的就是这玩意,后面再拿一份用就可以了。拿起老舅的手背,把地图直接拍在手心上。

“老舅,这是这边的地图,想吃这碗饭,还得熟门熟路,这玩意您拿着,我再从厂里拿一份就行了。”

刘强从李峰手里感激的收下了地图,这玩意可是未来的饭碗呐,嘴唇哆嗦着不知道说什么好。地图虽然看的不是很明白,但上面的地名,南锣鼓巷的位置,李峰还是标识出来了。

还是刘茵看出来了,弟弟有些面子上过不去,做舅舅的都需要外甥来帮助。索性直接把地图拿着叠好塞刘强口袋里了。

“东西装好,跟你大外甥见什么外,能让你们生活更好一些,也是外甥的一点心意。”

首节上一节34/29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