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00:大国机长 第383节

女孩子将乘务员的右手往下拉了拉,同时脸凑近过来了。

头等舱乘务员一怔,立时明白过来,弯下腰,侧耳倾听。

只见女孩子靠近头等舱乘务员的耳朵:“跟驾驶舱说,右侧机翼翼尖的摆动幅度有问题,最好让他们出来亲自验证,而且需要带额外的照明设备。”

头等舱乘务员身子一颤,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位如同从画中走出来的女孩子:“你懂飞机?”

女孩子没有多说什么:“我觉得你该去前面了,了解我并没有什么意义。”删

头等舱乘务员愣了一下,没想到到了这个时候,这个女孩子还是如此气定神闲,但是这份气度已经是很多人不可及的了。

“机翼翼尖摆动幅度?”头等舱乘务员默默地记下,接着果然不管这个女孩子了,快步往前跑去。

......

“右侧机翼翼尖摆动幅度有问题?”在内部通话中,当大卫听到头等舱乘务员报告过来的事情时,脸上全都是疑惑:“这是原话?”

“没错,是那名乘客的原话。”头等舱乘务员补充道:“她还说让你们最好带着照明设备去亲自查看一下。”

“机翼翼尖摆动幅度?”徐苍皱着眉,在思考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像波音777这种固定翼飞机实际上并非真的固定翼,它的大翼其实是会跟鸟儿一样出现上下摆动的,只是幅度没有鸟儿扑翼那么大。这样是为了增加机翼的强度和韧性,否则在超高的气动强度下,机翼可能支撑不住。删

毕竟有一句老话叫刚过易折。

突然间,徐苍想到了什么,脸色骤变。抓起耳机,将发射机切换为客舱内话:“二号发动机的火焰消失了?”

“是的,刚才我看火已经熄灭了。”

徐苍直接将耳机扔到遮光板上,跟大卫急忙道:“申请下高度了。”

“下到三万英尺?”

“不是,更低!”徐苍已经在解安全带了:“开始进近了。用气象雷达扫,找出一个相对安稳的通道出来。”

“这么急?”大卫一愣:“要是提早进入气旋区,飞机会更早遇到乱流的,会增加机翼的气动载荷的。”删

“没让你现在就进入气旋区。只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右侧机翼翼尖摆动幅度有问题,我不知道那个人是怎么看出来的,但是如果是真的,那右侧大翼前缘的裂纹所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的预计要更严重,也可能事态恶化的程度比我们预料的更快。”徐苍道:“不要放襟翼,先减速放起落架。你控制一下下降率,再往前飞八海里就可以尝试突破禁飞区的顶层高度了。”

“八海里?”大卫看了下气象雷达,八海里外基本就出了红色地雷达反射区,天气活动的强度的确会小一些。而且,现在距离核心区已经比较远了,应该危险系数会比较低。

当然了,这仅仅是应该,不飞到里面谁也不知道里面什么状况。

“你手电筒呢?”

大卫一怔:“我箱子不在这儿。”

“在最外面的那个口袋里。”施耐德道。

徐苍往左边的箱子翻了下,很快就找到一个巴掌长短的手电筒:“我去客舱看一看。”删

说完,直接起身。

“如果后面管制不让我们下高度怎么办?”

“不管!”徐苍厉声道:“又不是军事活动或者一些其他目的的禁飞,单纯的天气方面的考虑,凭什么不让我们穿越?”

说完,徐苍直接越过施耐德,也不管外面的保护措施了,开门离开了驾驶舱。

徐苍一出来便是直奔经济舱中间而去,而头等舱乘务员则是紧跟在后面。

很快,徐苍拿着打开的手电筒,隔着舷窗往机翼前缘照过去。

说实话,即便施耐德这个手电筒功率还是可以的,但是穿过厚厚的舷窗后再落到机翼前缘就剩不了多少光线了。徐苍贴着窗户,仔细搜寻了好一会儿,忽地脸色骤变:“该死。”删

在金属碎片插入的地方延伸出来了一道细细的裂纹,如果不是一直照着,徐苍还真不容易发现,很容易被误认为光线阴影。

幸好,这道裂纹还不算太长,现在似乎只限于机翼的前缘装置,还没有蔓延到机翼的主体结构。

但是,这依旧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兆头。机翼结构损坏的程度比他预想得要严重太多了,这样的机翼是肯定会断的,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徐苍关闭手电筒,回头问头等舱乘务员:“刚才谁跟你说机翼翼尖摆动幅度有问题的?”

机翼翼尖摆动幅度有问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机翼结构受损。不过,现在前缘虽然有裂纹了,但实际上反应在翼尖的摆动幅度变化其实应该不大,就算是老飞行员很多估计都看不出来的。

这能让一个普通乘客看出来的?

还是说,那个乘客也是一个飞行高手。删

头等舱乘务员指了下前面不远处靠走到的座位:“那边。”

徐苍走过去,想要看看这位洞察力极其惊人的乘客到底是何方神圣。

结果走过去一看,当即一怔:“是你?”

女孩子也是注意到了跟前打量她的徐苍:“你认识我?”

“我认识你,但是你不认识我。”

“我刚才看到你是从驾驶舱出来的。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没有穿飞行员的制服,但是现在好像不是聊天的时候。”

这个女孩子黑发黑眸,而且一口极其流利的中文,没想到还是国人。删

徐苍沉吟稍许:“如果能活下去,我会去找你的。”

说完,徐苍没有再做停留,而是往前走去。正如此前他在驾驶舱说的那样,他们现在已经等不了,只能搏一搏了。

看着徐苍远去的背影,女孩子露出深思之色,她想了许久,可以确定自己是不认识刚才那个男人的。

不过,她并没有太久,正如徐苍所言,如果能活下去,一切思考的前提是他们还能活下去,而从现在的情形来看,这个要求似乎有些高了。

她能看出极细微的机翼翼尖摆动的幅度差别,如何不能理解现在自己所面临的状况?

......

回到驾驶舱,徐苍发现大卫已经在开始下高度减速了。按照徐苍的意思,大卫控制了下下降率,以减速为主。删

放起落架的速度,收起落架的速度和在起落架放下时的最大速度都是不一样的。而通常来说,起落架放下时可以保持的最大速度是大于放起落架的最大速度的,这就意味着等减速放完起落架后,他们就可以稍微增速了以获得一个更大的下降率。

徐苍进来后,大卫看了眼空速表:“后面怎么说。”

徐苍阴沉着脸:“前缘装置已经有明显裂纹了,还没有蔓延到大翼主体,但是情况很不乐观,管制那边怎么说?”

“可以下高度,不过,管制报告慕尼黑机场受到大风乱流影响,机场已经关闭,但是慕尼黑机场方面可以接收我们。”大卫抹了一下自己的下巴:“徐苍,要往北边再飞一会儿吗?或者说不要这么急着下高度,关闭空中放油,我们再往北边飞,远离气旋区,那边大风问题可能会好很多。”

“往哪里去?”徐苍反问道:“只要出现了裂纹,那机翼断裂的进程就会大大加快。这是一架777,不是737。附近能够接收777的,北边的,除了慕尼黑,还有哪个?法兰克福,卢森堡,哪个不需要接近一个小时的航程,你觉得右大翼还能支撑一个小时吗?不不不,它连二十分钟都支撑不住了。”

波音777那巨大的体积使得其在降落机场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只有一些枢纽机场才能承接波音777。

其实,他们已经很幸运了。慕尼黑机场并不是德国排名顶尖的机场,但是不久前机场才扩建过,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客流量增加。就是这次机场扩建,慕尼黑机场才能接收波音777,不然时间再往前推一个多月,慕尼黑也无法作为备降机场。删

现在南边可以降落的米兰和都灵都被气旋区覆盖了,再南边就是罗马,可罗马太远了。北边除了慕尼黑,就只有法兰克福和卢森堡可供选择。但在航程时间上也不允许。往东可以去维也纳,不过时间上并不比去法兰克福快多少,也不是一个好选择。掉头往西的话,倒是可以回巴黎的戴高乐机场,只是航程时间估计要一个小时二十分钟,根本不可能。

老天爷已经很眷顾徐苍他们了,在极近的地方给了他们一个慕尼黑机场,否则,他们现在就要考虑真正的陆地迫降了。

说着,徐苍指了下气象雷达的屏幕:“慕尼黑本场也已经被气旋区覆盖了,我们已经无法避开了,那就只能放手一搏。二十分钟,不,这是最乐观的估计,我们的时间应该更少。”

“二十分钟。”大卫额头上渗出汗液,这真的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了。

二十分钟是预计的最长时刻,如果他们运气差一些,下一秒,右大翼都有可能断裂。

在时间的压力上,他们的确是相当迫切。

“阵风多少?”徐苍问道。删

“二十一米。”

徐苍抿了下嘴:“那你可以落吗?”

“只要机翼不断,就算是单发,我也有信心落下去。”大卫绷着脸:“可现在问题是......有些事情不是我可以决定的。”

只能说大卫的水平已经非常非常高了,单***况下有信心应对二十多米的阵风。普通人在他这个水平基本已经在飞行技术的顶峰了。然而,即便是大卫,心里也始终压着一块大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来气。

“那就把我们的命运交给上天吧。”徐苍长出一口气,有些事情,他也无法决定。

大卫舔了舔干裂的嘴唇,他知道是死是活已经不在他们的主观影响范围内了,连徐苍也是这么想的。

“我知道了。”删

说完,大卫操纵着飞机缓慢减速,在确认足够后,将起落架放了下来。然而,大卫稍稍增加了下降率,大约是两千五百英尺每分钟到三千英尺每分钟的样子,速度则是增加到了.74的马赫数。

这个速度不算很大,但是在大卫心里,他应该不会再增速了。

“低高度下,速度保持两百八十节。”徐苍轻声道。

在大约两万六千英尺以下,马赫数就不太准了,开始回到使用指示空速的时候。两百八十节是应对颠簸情况的比较合适的速度,在这个速度下,飞机可以承受更大的载荷,只是不晓得右大翼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大卫没有说话,而是默默地操纵着,在突破三万英尺高度时,机长施耐德通知了一下管制。管制没有什么限制性指令,现在这片空域就没有什么飞机,只要机组能够承受进入禁飞区的后果,那就不存在交通冲突或者一些别的问题,管制基本也不会干预。

在突破三万英尺高度后,飞机的位置已经离开了最为危险的红色雷达波反射区。但是,即便是黄色的反射区,理论上应该稍好一些,可刚是一下去,大卫就差点儿没有握紧驾驶盘。

徐苍打开着陆大灯,发现飞机已经进云,立时开了一号发动机的防冰。在这样的云层中,积冰肯定是非常严重的,别二号发动机已经报废,把一号发动机也给搭上了。删

不过,虽然气流很乱,但是机长大卫的手很稳,飞机漂泊中依旧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其实,徐苍此前提早放起落架,一是为了在不增速的前提下增加下降率,二就是为了增加飞机的稳定性。在起落架放下后,飞机本身的稳定性是增加的,这是一个比较让人忽略的点。

放下的起落架的作用有那么一点点像是垂直尾翼,只不过这个“垂直尾翼”并不能左右摆动而已。

徐苍右手搭在遮光板上,手指指尖不断地点在遮光板的表面上,显示他无比焦虑的内心。跟之前决定的那样,他还是没有接操纵,而是让机长大卫全盘操纵。

在起落架的加持下,飞机下得还是算是比较快的,没过多久就下到了接近两万英尺。这个时候,在机长施耐德的指引下,徐苍调出了慕尼黑机场35号跑道盲降的导航频率。

徐苍没怎么飞过欧洲的机场,大卫又忙着操纵飞机,好在还有一个机长施耐德给徐苍提醒各种数据。

徐苍看飞机虽然姿态不稳定,但是基本还是维持在一个范围之内,这就是一个不错的兆头。想了下,他呼叫了客舱经理:“预计十分钟后着陆,做好迫降准备。”删

客舱经理很快在内话中回道:“收到,我们已经做好准备。”

“落地后,如果没有驾驶舱指令,按照你们的程序,自行决定撤离。”徐苍补了一句:“经济舱那边没有再报告新的机翼或者发动机的情况吧。”

“没有。”

“好!”

徐苍直接挂断了内话,长出一口气,这样最好,就这么一直下去,稳稳落地,最好!

就这短短两分钟,大卫脸已经涨得通红,全是汗,后面能看见衬衫几乎全湿了。

飞了这么多年,大卫现在的感觉就像是回到了第一次操纵时候的样子。删

紧张,焦虑,惶恐!

施耐德能清楚地看出来大卫全身的肌肉很紧绷,紧绷得非常不自然。以大卫这种级别的飞行员,飞行应该是相当自然的行为动作,身体应该是非常放松的。

之所以大卫始终绷着身体,并非因为杂乱的气流,而是他要随时做好机翼断裂后剧烈的状态变化。

就好像捕猎的豹子,神经都紧得仿佛一碰就断。

这样固然能保持最佳的注意力,但是时间一长就容易感觉到疲累。大卫那满脸的汗水就是明证,他这样能不能撑十分钟都是两说。

不过,施耐德没有任何嘲笑的念头,他知道自己如果换上去,很可能表现还不如大卫。

以大卫现在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完全配得上他国际民航组织飞行专员的身份了。删

“就这样,再十分钟!”大卫的眼睫毛上都挂着汗滴,但是他一刻都不敢松懈,他的左手,右手以及双脚都在不停地操作着,稍有不慎,飞机就容易陷入复杂状态。

不过,大卫知道这还是最困难的,真正令人绝望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他也不想发生。

只要再撑过十分钟,飞机差不多就能落地了。

或许是大卫心中的呐喊被老天爷听到了,就这么在惊惧中度过了八1,高度FL120,距离慕尼黑机场二十一海里。”

施耐德这一次报告一是为了告知管制现在飞机的状况,二是想要得到慕尼黑当地的修正海压,在低高度是不能用标准气压的。

首节上一节383/4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