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00:大国机长 第378节

“什么?亚太区的ICAO专员?”运控中心主管一皱眉:“谁?我们这边没有收到国际民航组织专员跟机的通知,核验身份了?”

“跟管制部门核查过了。”大卫道:“但是,他似乎很坚持备降......”

说到这里,徐苍直接将观察员座位所属的手持耳机插入孔洞之中,同时将发射机转为卫星电话,然后加入了通话之中:“是我,徐苍!我坚持备降的。”

“徐苍?”运控中心主管愣了一下,他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很快,他就反应过来:“徐苍,雅加达!”

当初,英航的飞机在雅加达遭遇火山灰,急得整个英航的飞行部上蹿下跳,他身为运控中心主管,当时就在第一线,能不知道徐苍这个名字?

“没错,就是我!”徐苍开门见山道:“我强烈怀疑二号发动机的低压风扇叶片出现了细微的扭曲,发动机进气口的火光来源于风扇叶片与发动机内壁的剐蹭。现在情况属于可控,但是后续有可能造成极危险的后果。”

“可是,普惠技术部门说只要发动机数据没有问题......”

“当初,波音还说747的S2开关没有问题!”徐苍直接低吼道。

波音747的S2开关事件在世界民航圈子还是有些影响力的,虽然后面波音依靠自己的能力将那件事给压下来了,但是事件之前,波音信誓旦旦地说S2开关没有问题的情景可是历历在目。

作为S2开关事件的亲历者,徐苍举出这个例子当真是让运控中心主管无从辩驳。要是那些巨头的话真是圣经,很多故障就不应该发生。

“可现在不符合备降要求。”运控中心主管也是看说话的是徐苍,不然理都不理的:“要不再监控监控?如果真的出现异常了,随时可以备降。你们可以自行选择备降场,后续保障,我们会为你们协调的。”

这次航线基本走的是陆路,不像是跨洋飞行在备降上有诸多限制。

运控中心主管意思很简单,现在飞机发动机数据正常,想要备降是不可能的。陆路航线备降没什么限制,那就等到真的出现异常了再备降。尽力为机组协调备降场算是他们唯一可以做的了。

其实,也不怪运控中心这样。国际航线备降牵扯到很多问题,远比本国备降麻烦太多了。所以,曾经就有很多次国际航线中飞机出问题了,机组不在国外备降,很多选择撑到国内才备降。

徐苍也是飞行员,理解运控中心主管的顾虑:“飞机一旦切过维也纳,后续根本就不适合备降。”

“什么意思,后续伊斯坦布尔是可供航路备降的。”

徐苍刚想说什么,忽地耳朵微动。原本只能在客舱才能听见的极轻微的铁丝拗动的声音猛地清晰起来,他的身子一颤,目光下落到发动机数据的DU上,只见原本正常且稳定的二号发动机振动值开始缓慢往上增加了。

“不好!”徐苍呼吸骤然屏住:“一旦切过维也纳,后面就是巴尔干半岛和安纳托利亚半岛,那里多是山区。维也纳附近的多瑙河中游平原是最后的大片平坦地区。”

听到徐苍说这话,机长大卫脸色狂变:“你在考虑陆地迫降?”

按照航线,维也纳之前的确是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唯一途径的平原地区,后续的巴尔干半岛和安纳托利亚半岛在地形上确实远不如多瑙河中游平原平坦。

徐苍之所以对地形如此执着,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在考虑陆地迫降的可能性。在平原地区迫降自然要远远比在山区迫降容易。

可是,现在这个情况已经需要考虑陆地迫降了?

情况有这么紧急吗?

一时间,机长大卫感觉自己都失去思考能力了。

如果徐苍不是疯子,那就是他们错过了什么关键信息,以致于对现在的状况产生了误判。

很明显,运控中心主管也听出了徐苍的言外之意:“徐苍,现在的状况......”

就在这时,徐苍握着话筒的右手猛地一颤,这不是他在动,而是飞机在动。

这一下,直接让徐苍脸色大变,再也无法跟运控中心主管保持冷静平稳的对话,狂吼道:“该死的,是谁在雅加达救了你们?你们竟敢怀疑我的话!”

然而,就在徐苍话音刚刚落下的片刻,他的右手就开始止不住的抖动。在这个时刻,机长大卫的思绪也从徐苍与运控中心的对话中拉了回来,而机长施耐德也是发现了二号发动机的异常:“二发振动值要超标了!”

“关......”徐苍还没有说完关车二字,只见飞机机身就好像筛糠一般,那令人感觉到畏惧且惊恐的抖振直接席卷了机舱。在众人的惊呼中,驾驶舱中二号发动机的火警警报骤然响起。

第310章 徐苍,如果......机翼断裂了呢?

加拿大蒙特利尔庞巴迪C系列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大楼外的一处小花园里,总裁雷恩瓦雷特脸色铁青地听着秘书向他的汇报。瘐

“这么说来,等之前订购的二十台P6000订单完成之后,后续普惠将不会再与我们续签发动机合同了。”秘书沉声道。

雷恩倚着一棵大树,习惯性地咬着自己的大拇指,在出现明显焦虑时,他就会有这样的小习惯:“这是确定的了?”

“应该是确定的。普惠动力总裁办公室直接联系我们了,不过,他们似乎并没有要官方宣布的样子,仿佛是要低调处理。”

“普惠动力总裁办公室?”雷恩长吁一口气:“那看来是定下来了。没有官宣的打算,那意思是说,普惠动力那边本意并非要中断合作?”

事实上中断了合作,但是却想着冷处理,这明显是在照顾庞巴迪方面的心情,防止舆论上扩大化,以便在一定时间内给予庞巴迪喘息的机会。只要普惠断绝与庞巴迪合作的事情没有官宣,那等消息爆发还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时间内,如果庞巴迪能找到替代方案,那便能将此事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普惠的做法已经是最大程度考虑庞巴迪的感受了。

秘书迟疑了片刻:“这个......我暂时没有得到相关信息。”瘐

“那......”雷恩想了下:“CS100的P4000-94发动机的订单呢,有没有受到影响?”

秘书一怔:“并没有收到CS100飞机发动机合作订单的更改通知。”

P4000-94发动机跟波音777上所用的P4000-112发动机其实是一个大型号,但是在风扇尺寸上有差别,后面跟着的序列号就是代表这个子型号的风扇尺寸。

即P4000-94发动机的风扇尺寸是九十四英寸,而P4000-112就是一百一十二英寸。

CS300客机的P6000发动机订单被终止,而CS100客机的P4000-94发动机订单却不受影响,这本身就代表了一些事情,跟刚才雷恩所说的话有一些吻合。

秘书也是聪明人,她很快就意识到了一种可能性:“有人在故意针对CS300项目?”

“CS100和CS300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雷恩突然问道。瘐

“座位数?”

CS100客机的座位数是一百座,而CS300则是一百三十座。不过,秘书不太理解就差了三十个座位,差别就这么大吗?

雷恩摇摇头:“是支线和干线的区别。”

“其实,此前的CS100已经勉强可以称为干线飞机了,但是我们极力宣称其为支线飞机。而CS300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干线飞机了,然后它就遭受到了针对,因为这款飞机触碰到了干线客机市场既有利益者的底线。”

“波音和空客?”秘书蹙了秀眉:“不对,是空客。”

由于CS300在逻辑上是大量借鉴空客的,所以在市场竞争上,CS300更直接的竞争者在绝代双骄中更偏向于空客。

“果然是还是遇到这种情况了。”雷恩叹了一口气:“当初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在CS100的时候还是将其定义为了支线客机。波音和空客在CS100上的容忍似乎给了我们错觉,让我们觉得他们是温柔的小绵羊,结果他们还是此人不吐骨头的恶狼。”瘐

秘书也觉得头疼无比:“可是,我们不涉及干线市场,公司就要完了。”

庞巴迪是世界第三大飞机制造商不错,但是,其公司内部财务糟糕不堪。民航飞机制造的大部分利润是在干线飞机上的,支线飞机本来就是喝汤的,结果这么小的利润池里还得分一半给巴西航空工业,这就导致庞巴迪实际上远没有表面那么光鲜亮丽。

在发现支线客机市场的利润已经到了天花板了,庞巴迪的求生之道只有涉足干线客机市场。只有在干线客机市场搏杀才能死中求活。

然而,干线客机市场本来就是波音和空客的自留地,要是谁想要进来,那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此前,庞巴迪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境地的出现,而将CS100定义为支线客机。

就是这么一款试水之作,其出现并未引起波音与空客的过大反应,这就让庞巴迪产生了可以更进一步的念头,所以一百三十座的CS300客机应运而生。

没想到此前反应平淡的波音空客反击来得这么快,直接将庞巴迪无法解决的发动机技术作为了钳制CS300的撒手锏。

没错,即便是身为世界第三大飞机制造商,庞巴迪依旧无法自主进行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与制造。瘐

“需要我跟技术部联系一下吗?更改动力系统选择,有没有这个可能性?”

雷恩几乎没有思考,便是否定了秘书的提议:“我们C系列飞机的软件逻辑比较偏向于空客,因此,普惠和罗罗的发动机在适配性上更好。不过,罗罗的重心就在欧洲,选择罗罗的话,将来与空客的对抗中,罗罗应该会倒向于空客。所以,我们才选择了普惠的发动机,从CS100时就是这样的。只是,我没有想到空客对普惠的影响力也这么大,普惠甚至愿意终止与我方的合作订单。”

“不管是CS100,还是CS300在设计之初就定格于了普惠的发动机接口,想要更换动力系统,谈何容易?”

“不过,最近一批的CS300出货量只有十二架。”秘书说道:“后续暂时还没有新的订单。”

此言一出,雷恩直接绷不住了。

坏消息,普惠不会提供新的发动机了,只能消耗存货了。

好消息,连存货都用不完。瘐

“CS100的订单总量是多少了?”

秘书想了下:“好像是二十三架吧。”

雷恩长出一口气:“难道这就是我们飞机制造业务的终点了?”

庞巴迪集团主版块是三个,铁路,飞机以及汽车制造。如果再这么下去,飞机制造业务怕是要延续不下去了。

作为第三大飞机制造商,初步涉足干线客机领域的CS100飞机初始订单为零,当时C系列公司上下算是丢尽了颜面。这么长时间下来拢共才卖出二十三架,情况也是相当不妙。

而被他们寄予厚望的CS300飞机估计要出师未捷身先死了,雷恩只感觉身心疲惫。

没了普惠的发动机,CS300项目注定只会有一个命运。如今,C系列飞机公司的资金流已经到极限了,而总部对他们在C系列飞机上的糟糕表现极其不满,根本不会再拨款了。瘐

“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引起外部资本?”

“比如谁?”雷恩反问道:“有谁愿意再投钱给我们。”

秘书想了下:“比如中航工业?之前在机身部分的业务上,我们不就是跟他们合作的吗?他们似乎很迫切地希望以此获得相关飞机研制的技术,在资金给予上,中航工业应该颇为慷慨。”

C系列飞机的机身部分有些是交给中航工业生产的,然而,在这项业务中,中航工业并没有赚取多少利润,单纯是想要借此机会学习相关技术的心态。秘书是看准了中航工业的这种心态,从中航工业获得资金,实质上就是让中航工业当那个冤大头。

“中航工业吗?”雷恩思索良久,在他心里其实也觉得中航工业是一块肥肉,就靠着技术优势,在中航工业那边赚取资金似乎并非是什么难事,而且还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这就是国外企业看待国内企业的一种普遍性心态,将国内企业当成任人宰割的肥羊。

“你去跟工程部说一下,让他们看看有没有更换动力系统的可能性,让他们汇总一个报告给我。另外......找寻外面有没有愿意转让P6000订单的,在可接受范围内,允许适量的加价。”雷恩沉吟片刻:“还有,联系中航工业吧。”瘐

......

洱海总部小型会议室里,秦心望着刚刚收到的普惠动力正式邀约函件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在她的面前,陆景华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你怎么看?”秦心将函件放在会议桌上,随便寻了个座位坐下。

这次并非正式的会议,仅仅是在收到函件后,秦心一个人拿不定主意,想要临时找个地方跟别人商量商量。

但是,很显然以陆景华的能力,这件事已经明显超出了他的极限了。他管理一家航空公司的飞行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以将之管得井井有条,但是再大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发动机的领域,还是普惠动力这样的巨头,陆景华先天性地就有些露怯了。

依照普惠动力的意思,他们想要与春夏航空进行正式的商务洽谈,当然点名了徐苍参加。至于是普惠动力派人过来,还是春夏航空派人过去,这些可以容后再议。普惠动力现在想要确定的是春夏航空,或者说徐苍有正式商务洽谈的主观意愿。

普惠动力发出这么正式的邀约,看起来涉及事情比较重大。否则,双方秘书处代为传话即可。当然,也看得出来普惠动力将徐苍看得很重,发出的邀约级别很高。瘐

“秦总,这件事要不等徐苍回来再说?”在拿不准的时候,陆景华还是习惯性地将事情抛给徐苍。

秦心微微一叹,陆景华的见识还是少了一些。随着徐苍业务的拓展,很多时候,陆景华已经不能给出专业性的建议了。

“不用!”门外直接走来一人,正是不久前跟骆天荣谈判的易风。

由于徐苍抵押了波音航材的正版授权,导致原计划的航材公司筹建进度放缓,闲来无事的易风被徐苍叫到春夏航空暂代管理职务。

下面一段时间所涉及的领域操作太过复杂,没有易风这样的人坐镇,是有可能出事的。

易风走进会议室来:“秦总,你送给我的普惠动力的邀约函件,我已经看过了。徐苍在去往英国之前就跟我交代了,若是普惠动力主动邀请,同意即可。不过,向普惠动力透露是否有意进行P8000原型机的飞行试验。”

“P8000?有P8000吗?”陆景华指直接怔住了:“现在最新型不是P6000吗?”瘐

“这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易风这个人是极其相信徐苍的,徐苍说有P8000,那就一定有P8000发动机:“不用跟普惠动力提及P8000试飞的细节,只需要提一下即可,让他们有些心理准备,后续细节会由徐苍亲自来谈。”

秦心沉吟片刻:“照徐苍的意思,P8000现在连原型机都没有,那进度还不如遄达1000,就这样的情况进行试飞,危险系数不是很大?”

易风抿了下嘴:“徐苍自有安排,我们只需要听他的就行。”

陆景华一时有些无措,看看易风,再看看秦心,不晓得这份邀约到底该怎么回。

秦心思前想后,还是摆摆手:“算了,既然徐苍已经提前安排好了,那就按着他的意思做吧。”

易风眼见秦心同意,很是自然地又是拿出一份文件:“秦总,这是一份额外的财务支出,涉及隐秘,不能由财务部审核,直接从你这边走。”

秦心不解,接过文件,看了一会儿:“航材替换?五千万?”瘐

“这是先期的拨款,应该是足够的,但是也有超支的可能性。”易风补充道:“若是秦总觉得没有问题,在文件上签字即可。”

说实话,秦心并不太明白文件上的内容。

秦心是有一些财务知识的,但是对于文件上购买双份相同的航材,但只用一份的做法就不得而解了。

“这是徐苍在做的?”

易风点点头:“是的,已经做了有一段时间了。”

首节上一节378/4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