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00:大国机长 第307节

周延平默默地记下了,挥手还是放他们离开了。回来肖凌云身边,周延平面无表情道:“徐苍真是走哪儿哪儿出事。你不是说他去日本了吗?刚东京地区有一架全日空的飞机就出事了。”

“全日空的飞机?东京?”肖凌云低头看了下手表上的时间,心中默算了下:“知道是哪个航班吗?”

周延平道:“全日空45啊,怎么了?”

周延平这话一出来,脑孩子陡然想到一个可怕的念头:“徐苍去日本坐的哪个?”

肖凌云脸色煞白:“就是去全日空45航班,而且时间也都对得上。”

周延平大骇:“你说什么?”

......

客舱之中,在氧气面罩掉落下来的一刻,机长几乎是用尽全身的力气,朝着客舱后面大声吼道:“所有人回到原位,戴上氧气面罩。”

显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机长的紧迫感的。至少在机长喊出声后的片刻,还有一部分人也不知道是不明白机长的话,还是不觉得机长说的话有多么重要,只是茫然望着身边在跑回自己座位的乘客们。

“到底怎么了?”其中一个站着的乘客朝着机长大吼道。

从刚才有人暴力行凶到现在氧气面罩突然掉下来了,其实大部分乘客都是一个个不明所以的看客。他们恐惧,因为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未知的。

机长刚准备说些什么,陡然间,他的耳边听到一道清晰的巨大闷响。还未等到他明白发生了什么,这一刻,他只感觉自己胸口都快炸开了。

可这一下并没有持续很久,紧接着,一阵剧烈而尖锐的嘶鸣穿透了整个客舱。就好像亿万不可计数的魔鬼在齐声嚎叫,然而,世间哪有什么魔鬼?

“风?”

几乎是在这声音升起的第一刻,机长就明晰了声音的来源。但机长还没有做出反应,自身后传来的巨大气流将他推得一个踉跄,差点儿摔倒在地。

强烈的飞机机体震动随之而来,仿佛下一刻,整架飞机都要解体散架了,与此同时,客舱之中气温抖降,似乎在一起瞬间这里已经不是客舱了,而是一处冰窖。

不过稍许,原本机长脸上的那点儿汗渍就已经成了一层薄薄的寒霜。气流就跟刀子似的刮在机长脸上,嘴巴的肌肉都快冻得僵住了。….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机长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喊起来:“就近找座位,戴上氧气面罩!”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刚才这恐怖的经历无疑是爆炸性释压的表现。之前考虑到飞机配载平衡的问题,机长是想要让乘客回到自己座位上的。可现在事情已经发生,已然是生死一线,哪里还顾得上配载平衡或者飞机重心的事情了,赶紧找了座位,戴上氧气面罩才是存活之道。

在这个高度,不到三十秒没有戴上氧气面罩,人就要开始丧失清醒意识了。而且,在他人自顾不暇之际,这后面就不是昏迷这么简单了。

做出最后的提醒后,机长只感觉天旋地转。本来就缺氧还这么大声喊话,已然是加剧他的症状了。

不过,机长反应很快,他就挨着座位站的。一把扯过来一个氧气面罩,先给自己戴上。然后,回头看了下还在昏迷的乘务长。将乘务长那个位子掉落下来的氧气面罩拉下来,也帮着戴在乘务长脸上,最后才坐回座椅上,系上安全带。

在这个时候,人力是有穷尽的,只能尽力保全自己。

跟机长一样,驾驶舱中的徐苍也在挣扎求生,不同的是,他是承受风挡破裂最直接冲击的。

他还是疏忽了,之前南方的那个云团明显就是处在快速发展期的雷暴云。不仅仅云团内部,其外围也是积累了大量的电荷。

虽说从整体来说,飞机是个法拉第笼,机身内部人员不会被触电,但这并不意味着飞机不会受到雷电伤害。相反,雷击是机体损伤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根据电荷积累的原理,在某些金属尖端或者突出部最容易积聚电荷。其中,风挡雨刷臂的尖端无疑就是极为理想的电荷聚集点。

在云团周围空气中积累了庞大的游离电荷,在受到风挡雨刷臂尖端的吸引而不断聚集,最终竟然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球状闪电的电离现象。

大部分时候,球状闪电都不能对飞机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当球状闪电靠近风挡玻璃后,风挡玻璃内部的加热导丝受到感应,本身开始发热。

这种加热明显是不正常的,跟常规的风挡加热功能不同,这种感应下的导丝发热是局部的,不均匀的。这就会引起风挡局部过热。

一旦仅仅是局部过热,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下,风挡玻璃就会自发性爆裂。

事实上,因为风挡玻璃的特殊位置,其强度其实是非常高的。但是,再坚硬的堡垒都容易从内部被攻破。

风挡玻璃损坏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因,一个是从外部突破的暴力撞击,如鸟击,另一个就是内部突破的受热不均而自发爆裂。

其实,外部突破只要不是特别夸张的撞击,风挡就算碎了,大部分也只会是最外面一层碎裂,即便是最里面一层裂了,也能保证裂而不碎的状态。….

可内部突破就相当致命了,经常是一下子直接碎成渣滓,根本没有反应时间。

如同海啸一般席卷而入,徐苍其实是没有系肩带的,但是却被牢牢地按在椅背上动弹不得。刚才他是套上氧气面罩的,但是由于没有完全套紧,这么一下,直接将他的氧气面罩给吹走了。

徐苍左手从油门杆上移开,代替右手抓住驾驶盘,右手则是去拿掉开的氧气面罩。

同时,他一把收了油门,几乎凭着记忆想要按下高度层改变的方式,从而重新接通自动油门。在这个环境下,自动油门接通,让其可以腾出手来做其他事情。

然而,徐苍手刚摸到方式控制板上,突然只听见一道什么垮塌的声音,迎着剧烈的气流,徐苍脑子一空,只见整个方式控制面板从中间裂开了一条手指粗细的裂缝,从那裂缝之中能看见密密麻麻的电线。其中左半边的方式控制面板已经垮塌下来,而方式控制面板上的输入界面也都全部死机了,原本某些方式选择按钮上的生效灯光全部熄灭了。

“该死!”徐苍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什么自动驾驶了,一顶杆下去,同时左手摸上减速板,然而将之拉到了飞行卡位。

由于减速板手柄是在左座那一次,徐苍在右边操作其实是相当不方便的。而且,飞行中减速板是不能一直拉到头的,只能拉到飞行卡位,不然拉得太多,容易引起飞机机身抖振。

然而,拉太多不行,太少又起不了增加下降率的作用,一时间着实有些难做。徐苍只能凭着感觉拉到了一个差不多的位置。

在气流冲击下,徐苍眼睛都睁不开,只能强行低下头,弯下腰,用仪表盘稍稍挡住气流的冲击,然后偏过头,眯着眼打量了下减速板的档位,发现还没有到飞行卡位,于是又往后拉了一下。

顶杆,油门慢车,减速板的三重作用下,飞机立时止住了上升的趋势,很快便是转入了下降之中。

在这个时候,徐苍这段时间对于身体的调理就显出作用来了。要是换做以前,就算风挡破裂这一下,他没有因为释压而昏迷,但是拉起减速板这个动作做出来也足够消耗徐苍体内剩余下来的氧气了。

可自从持续性地用红景天调理之后,徐苍对于缺氧的耐受能力明显是好了不少。一番操作下竟然还能稍稍支撑住。

但是,这种支撑也只是强弩之末,徐苍已经有种神游天外的感觉了。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意味着徐苍如果还不戴上氧气面罩,缺氧昏迷也不过是转瞬之间。

然而,徐苍一直在摸索氧气面罩的右手突地抓住了面罩,他再度尝试氧气面罩的充气装置。氧气面罩的固定是由几根橡皮管来负责的。

为了能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橡皮管做得很紧,仅仅依靠人力是拉不开足够的空隙让脑袋套进去的,只能依靠橡皮管内部充气,依靠气体压力将管子撑开,然后套在头上,最后松开充气开关,橡皮管恢复弹力,将氧气面罩紧紧扣在头上。….

可这次捏下充气开关后,徐苍并没有听到那熟悉的充气声。没错,即便是在风挡破裂的嘈杂环境,如果橡皮管能够正常充气,徐苍依旧是可以分辨出来的,但是那救命的充气声并没有。而且,右手抹了下橡皮管,同样没有那种充气后膨胀的感觉。

“不好!”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当口,氧气面罩竟然出问题了。

徐苍不是没有经过风挡破裂的,在玉龙机场那次,由于冰块砸击,那次就是直接击穿了风挡。而且,不仅仅是风挡破裂,还碰上了雨水倒灌。

可那时候飞机高度比较低,不虞有缺氧的风险,只要足够忍耐即可。

但是,现在不一样,飞机已经是在万米之上的高空。在这个高度,严寒都是其次,缺氧才是最要命的。这并非是依靠忍耐就能完全克服的,挺一挺可以,但是最终必须还是要用到氧气面罩,不然谁都撑不住。

因而,当徐苍意识到唯一能拯救自己的风挡面罩用不了时,就算是沉稳如徐苍,心脏都是止不住地砰砰乱跳。

他本来就临近缺氧昏迷的边缘,如此心率下,缺氧的症状开始迅速将其淹没,他赫然已经开始意识模湖起来了。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现象。

然而,就算是这样,徐苍还是凭着最后一口气,一个左压盘将飞机航行方向调转。现在仅仅是缺氧,如果冲进前面的云团之中,还要接受雷暴的侵蚀,那只有死路一条。

好在前面那个云团还处在发展期,没有形成降水或者冰雹。徐苍在保持压盘的情况下,飞机堪堪擦过云团的边缘掉了个头,又朝着北边飞去。

然而,由于距离云团过近,乱流丛生。本来飞机因为风挡破裂就颤动不止,这下直接快要散架了,原本就裂开的方式控制面的裂缝又是大了几分,左边那一半彻底垮下来了,看起来方式控制面板已经彻底报废了。

没有方式控制面板,徐苍自信还是能将飞机落下去的。相较而言,现在徐苍更大的问题是缺氧,待到飞机掉过头去,徐苍已经快支撑不住了,即使飞机已经在疯狂下降了,但是还是赶不上了。

徐苍只感觉自己脑袋越来越沉,越来越沉,思维就好像是陷在了泥沼之中无法自拔。在那最后一丝意识里,他也只有一个念头,难道这次真的是回天无力了?

无法使用氧气面罩真成了徐苍的命门?

还能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徐苍心中呐喊着,就好像将死之人在求生本能驱使下的挣扎。但是,即便是再给徐苍一些可以清醒思考的时间,那又能改变什么呢?

一切都已经注定了?

然而,与此同时,在东京区域管制室里,管制员和主管都在注视着雷达屏幕。突然间,他们发现飞机勐地爬升了一小会儿,然后开始保持平飞了。….

“他们想干什么?”管制员都囔道。之前他们是不遵守航路,现在高度也不遵守了,开始肆意更改高度层了。

如果这么干的话,那需要调配开来的空域就太大了。

“翻越天气?”主管疑惑道。

在管制员的雷达上也是有危险天气显示的,至少他们可以看得出来在飞机前进方向不远处就有一块雷达回波极其强烈的危险天气区域。

有可能机组是为了从上方翻越危险天气。

“可他们停了,平飞了。”管制员说道。

从雷达上开,现在飞机高度是超过三万六千英尺了,但是前方天气的云顶高已经超过四万英尺,这种白昼条件下,机组应该可以判断得出来飞机是不可能从上方翻越危险天气的啊。

可如果不是为了天气,那会是什么?

从出现问题到现在,机组没有任何反馈,也没有打出任何紧急代码,一群区域管制室的人就窝在这里全靠猜。

主管心态极其烦躁:“一会儿偏离航路,一会儿偏离高度,全日空那帮子到底想要干什么?”

然而,就在主管话音落下的一刻,全日空45的信号点陡然一转,就在临近危险天气的边缘开始持续性地转弯,然后飞机继续开始上升。

“他们要掉头了,要回来了?”管制员茫然道。

可就在这时,主管眉头紧锁,凑近雷达屏幕前,不可思议地看向全日空的那个信号点:“不对!”

管制员一怔:“什么不对,他们不会在掉头吗?”

“我说高度!”主管指着信号点旁边显示的飞机高度。只见这飞机的高度数值正在疯狂往上涨,不过是扎眼的功夫已经超过三万七千英尺了:“太快了,太快了,这上升得太快了,估计能有四千英尺每分钟了。”

“上得快怎么了?”管制员显然还没有理解主管的话。

“什么上得快怎么了?”主管咬着牙:“737这飞机在三万六千英尺以上根本不可能保持这么大的上升率,能有两千都是非常罕见了。不对,不对,肯定有问题,肯定有问题。”

三万多英尺的高空空气已经相当稀薄了,这也会导致飞机性能降低,越来越爬不动。这是客观因素造成了,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

三万六七千的高度能产生四千英尺每分钟的超大上升率,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完全是超出了常理。

管制员这下理解了主管的意思,但是他并不觉得这是一个什么特别难以理解的问题:“或许是飞机很轻呢?”

飞机重量轻,更容易爬高,这算是比较常识性的认知了。

可是就在管制员话音落下的瞬间,主管脸色大变,他指着雷达屏幕:“四万英尺了。不对,它还在上升,四万二了!”

这一刻,管制员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或许,或许之前高空下的超大上升率还可以用全重轻来解释,但是当飞机突破了四万英尺,甚至四万两千英尺后还保持着超大的上升率,那就不是可以用全重轻来解释了。

因为737的升限就是四万两千英尺!

当然,并不是说737就严格的保证飞机无法飞到四万两千英尺以上。但是在这个高度以上,飞机在经过论证后是无法保持超过五百英尺每分钟的上升率的,这是经过实践论证的,是明明白白写在手册里的。

可是现在全日空的这架737却打破了常理,不仅仅突破了737的升限,甚至还在保持高速上升。

太怪异了!

“不可能的,没有哪架737能这么飞的。”主管看着还在持续上升的飞机,脸上从起初的震惊已经转变为了些许惊悚:“这不是737,这不可能!”

根深蒂固的常理认知被打破,这一刻主管的大脑已经快停止运转了。

管制员脸色如白纸,他颤颤巍巍地说道:“可是全日空45航班就是一架737,如果这不是737,那这个有着全日空45航班应答机代码的飞机是什么?”.

梅子徐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精华书阁】w w w.jhssd.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 wap.jhssd.com,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

第268章 相信他,就是相信奇迹!

东京全日空总部顶层大会议室里,一张足足可以容纳超过四十人的巨型会议桌占据了室内中央,在会议桌最上首的位子是空着的,这是全日本空输株式会社会长的专位,公司内部谁也不能坐那个位子。

不过,这位全日空的名义上的一把手已经鲜少在公司事务场合露面,大小事务基本都交给了社长观月凌。

观月凌的座位在会长专座的左手边。虽然日本受到西方文化熏陶很重,但是在许多场合,尤其是礼仪方面还是受到来自某东方大国的影响。西方是以右为尊,但是日本却是以左为尊,身为全日空的实际掌控者,观月凌的座位自然便在会长位子的左手边。

在场的各位董事们七成以上都是年纪超过五十的,然而在年纪轻轻的观月凌面前,皆是神思内敛,不敢有丝毫放肆。

“这次例行董事会只讲一件事,那就是在国际航线上的开拓。近些年,在国内市场上,我们已经与日航没有什么差距了,但是在国际航线上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国内市场做得再好,受限于先天的条件,上限是可以预见的,争夺国际市场才是我们未来该要的重点。”观月凌沉声道。

然而,观月凌这话一出来,感觉会场内部的声音又是小了几分。在观月凌冷漠的目光注视下,其中一个年纪最大,资历最老的董事才敢是小心翼翼地说道:“社长,近半年来,我们已经是倾尽全力了,但是日航在国际航线上的确是优势巨大。他们吃了将近二十年的政策红利,我们就算有心追赶,怕也不是几年内可以赶超的。”

这话要是搁在别的董事身上说,观月凌可是不会惯着。不过,这个董事资历很老,之前也曾经提携过她,也不好当众让他难堪,便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有困难就不做,那是还想让日航再得二十年的红利期?”

首节上一节307/4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