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00:大国机长 第267节

….

其实,如果按照最保险的做法,那肯定是让木华航空直接取消那552航班。但是,为了一个玄学理由就取消航班,马诚基本是不会答应的。这可是中韩国际航班,虽说时间不长,但票价可是贵得很,这要是取消了,损失可太大了。

而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便是那位可以帮徐苍解决高温合金材料问题的专家。

重生前,徐苍并不太发动机研发的相关信息。所以,他仅仅知道后来国内自行解决了高温合金的材料问题。这个信息来自于一篇对那位材料专家的专访,徐苍也只是坐飞机时,消磨时间看飞机上自配的杂志看到的。

按照那位专家的话说,其实高温合金的问题应该很早之前就能解决。但是,之前他的研发经费一直不够,他此前又没什么名气,申请不到研发资金,所以研究成果才一拖再拖。

另外,专访中还提及他经历过仁川空难,是空难中极少数的幸存者,这就是一个关键性的线索了。

说实话,徐苍由于当时单纯就是随便看看的,他甚至都忘了那位专家叫什么名字了,只是大概记得杂志上附带的专家照片的样子。

天下之大,只模湖知道个样子,那基本无异于大海捞针。不过,既然知晓他会坐552航班,那直接守株待兔就行。

其实,徐苍甚至想过在后面几天552航班上登机时,就站在舱门口,跟乘务长迎客似的,挨个儿观察乘客,看看有没有跟自己印象中的模样吻合的。

如果能找着,那自然是最好的,找不着,后面徐苍还有办法。

其实,最理想的状况就是徐苍在登机时就找着那位专家,然后直接就不坐552航班了。如此一来,他一点儿风险都不用担。不过,这种情况比较难发生。

一来徐苍的记忆太模湖了,说实话,就算那位专家站在他面前,他都不一定立刻认出来。而且,这个时候,那位专家估计还挺年轻,气质可能大不相同,徐苍基本没把握能在登机时就找着人。

还有就是仁川空难跟飞机完全没有一点儿问题,单纯就是天气和机组的原因,是非常容易避免的。既然只是举手之劳,为什么不顺便救下一飞机的人呢?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徐苍也算是给自己积德了。

虽然徐苍一直认为自己总体上运气不错,但是不妨碍徐苍老是遇着特情。如果能积点儿功德,以后少遇些特情,那想必也是极好的。

徐苍重生前是比较了解仁川空难的,所以没有太把这事儿放在心里。机组上的隐患已经消除了,这还能出事儿,那才是真有鬼了。

于是,徐苍基本没有准备仁川空难的事情,回了洱海就着手景洪机场飞行程序的事情了,正好易风过来了,两人久未碰面,是该唠叨唠叨一下了,而且易风关于波音757的事情,是有太多话要问的。

….

回了洱海后,徐苍拉着易风特意去了一趟市里,找了市里最有名的烧烤店,点了好几串羊腰子。自从徐苍从疏勒那边回来,在吃过周延平烤过的羊腰子后,那就跟打开新世界大门似的,完全没有以前的嫌弃,现在甚至还想着推荐给易风。

“我跟你说,我以前有多嫌弃这玩意儿,现在就有多喜欢,真的离谱,以前我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觉得他不好吃呢?”徐苍望着服务员端上来的羊腰子,那是口水直流,边是说话,还边催促易风赶紧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易风笑而不语,只是挥挥手:“你先尝尝,看烤好没?”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徐苍也不客气,一口咬了一半。可这刚入嘴,一股强烈的腥骚味传来,熏得徐苍自泛恶心,哇得一口全给吐了。

易风瞧见徐苍全给吐了,哈哈大笑:“你这家伙除了会飞,脑子当真是不好使。这里会有新鲜的羊腰子啊?羊腰子不新鲜,能好吃?”

徐苍将剩下一半的羊腰子往盘子里一扔:“那你t早说。”

“看你这么热情,不好驳了你面子,让你自己认清现实最好。”易风笑道,喝了一口大麦茶,拿起旁边的烤土豆啃了起来:“这儿烤土豆那是一绝,你尝尝。”

“别了!”徐苍摆摆手:“土豆有什么好吃的。真是搞不懂,这里人怎么就这么喜欢吃土豆。烤的,炸的,煮的,蒸的,炒的,一个小小的土豆,都快做出花儿来了。算了,算了,说正事。757的事情秦心已经跟你说了,你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易风咬下最后一块儿土豆,将串子扔到一边:“757尾流强度怎么解决,你至少有个计划吧,真就一股脑全给中航工业,你就这么信任他们?”

徐苍紧了紧衣服:“飞机尾流强度无非就三个因素,飞机全重,机翼结构以及天气条件。其中,天气气象方面的因素咱们是没法子的。所以只能着手在飞机重量和机翼结构上下文章。”

易风眼神一凛:“听你这意思,已经有些眉目了?”

“机翼结构上我的想法还不是很清晰,可能是在翼梢小翼上做文章。但是,我毕竟就是个飞行员,这种事儿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干。不过,在减轻飞机重量上倒是有些心得。”

“怎么说,把飞机缩小了?”

“缩小了,那不就是737吗,我还指望757干嘛?减小飞机重量不一定就得把飞机缩小,也许可以通过别的手段,比如更换飞机机身材料。”

这下倒是让易风感觉到意外了,没想到徐苍还真琢磨出来一些玩意儿了。

“不用铝合金吗,还能用什么?”易风反问道。

以前最早的时候,飞机甚至都是木质结构。木材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材料,价格低廉,重量也很轻。可是,在飞机进入高速状态后,木材的强度表现就相当堪忧了。

….

后续,随着喷气飞机的普及,金属材料成为了更为优质的选择。

在众多金属材料中铝合金脱颖而出,耐用,轻便而且价格也比较低。当然了,对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器材来说,钛合金其实大多是时候是更好的,奈何那玩意儿太贵了,只能在取最大公约数下选择铝合金。

因此,在长时间的固有印象中,铝合金就是制造飞机的不二选择几乎就是成为了共识。

“还能用什么,你这话说的,波音777不就有百分之十二的附和材料吗?国大航空之前应该评估过波音777吧,这你不知道?”徐苍反问道。

徐苍这问题直接把易风给问住了,他还真没有注意。

易风找了个理由:“波音777太贵了,从一开始我就没打算引进,所以没有投入太多精力。”

波音777单价接近十亿美金,这价格简直就离谱,易风不考虑也是情理之中。回收成本的周期太长了。

“你说的那个复合材料是什么?重量更轻?”

徐苍点点头:RFp碳纤维增强塑料。”

“塑......塑料?”易风愣住了。

徐苍解释道:“是碳纤维增强塑料!由数千根极细的碳纤维丝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根纤维束,再由众多纤维束通过树脂粘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足够的刚性要求RFp组件是由精确成型的薄片相互叠加,然后粘合而成,通常是在高压釜的烘箱中加热加压,从而产生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嘶......”易风吸了一口凉气:“那它......”

徐苍很是无奈:“对,它还是塑料!”

梅子徐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精华书阁】w w w.jhssd.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 wap.jhssd.com,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

第245章 波音与麦道!窃钩者,诛!

“徐苍,你真的要做这么多吗?发动机是的,国产大飞机是的,现在连座位数档次都分清楚了,有必要规划这么多吗?”

徐苍的很多做法,易风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可以感同身受的,毕竟两人是有很多相同的目标的。可是,易风没想到徐苍想得这么多,航空发动机也就是算了,国产大飞机也算了,现在徐苍连国产大飞机未来两百座以下和两百座到三百座两个最主要的档次都规划好了,这已经不能用离谱来形容了。

以737为蓝本,自研两百座以下的国产大飞机。以757为蓝本,自研两百到三百座的国产大飞机。秦心曾经透露过徐苍感觉主流民航市场只会集中在这两个档次,巨型民航客机的未来太不明朗,短期内不会涉及。

“多吗?”徐苍笑着说道:“一点儿都不多,现在是积累的时候,你会感觉到疲累和风险,但是等到未来开始收割了,那一切就是水到渠成。”

易风还是觉得徐苍摊子铺得太大了:“你现在连两百座以下的国产飞机都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案,怎么就能分出资源双线作战?没错,现在中航工业有你提供的737NG图纸。可不是说有图纸就能复刻出一款737的机型的,其中还涉及很多其他东西。你说咱们要不先专注两百座以下的市场,等在那片市场站稳了,后面在涉足两百到三百座的市场,这样不是稳妥很多吗?”

徐苍现在的行为已经不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易风生怕徐苍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易风,你不懂!不是我不想降低风险,而是时间不等人。有一件事你说得对,就算757不是一款成功的机型,但是波音在正常情况下也不会卖出757的生产线的。即便波音愿意卖,那也会是我们无法承受的天价。”

“那你还在打757的主意!”易风顿时激动得差点儿站起来,引得店里附近客人纷纷侧目。易风马上感觉到自己失态了,赶紧收敛情绪,可以压低声音:“你这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徐苍童孔之中那一抹幽黑蕴藏着最为深沉的思想:“只有这一次机会,很快757这款机型在波音高层眼里的份量将会降到最低谷,而且自从波音吞并麦道后,波音的管理层很多都换成了原先麦道的了。波音已经开始丧失以前的工程师文化了,他们开始看重金融,看重股票。出售某款机型的全套生产线在波音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只有抓住这一次机会,我们才能完成这史无前例的壮举,吞下整个757的生产线。”

“徐苍,你真的没有在开玩笑?”在徐苍说出这些话后,易风总算是理解徐苍的决心了。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徐苍似乎真的要吃下757的整套生产线了。

徐苍不仅仅给出了757这款机型平台的潜力,还对其改造方向有了清晰的理解。现在,徐苍甚至说出了能够收购757生产线的理由。

….

没错,据易风所知,徐苍提及的原麦道高层的确开始不断进驻波音了。就在三年多前,波音吞并了另一家航空巨头麦道公司,一时间有种独孤求败的意味。可是,在徐苍眼里,波音虽说消灭了一大竞争对手,但是吞下来的麦道公司就相当于一颗毒瘤,已经开始发展成为波音体内的病灶。

“易风,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从来不会汲取教训。波音觉得它战胜了麦道,可实际上,麦道就像邪恶的幽灵一样在不断侵蚀波音此前精细务实的企业文化,很快,波音就会走上麦道的老路了。”深知未来的徐苍有感而发:“历史当真就是一段轮回。”

易风作为国大航空的高管,了解颇多,自然能明白徐苍所说的话:“徐苍,你不懂,股票金融赚钱是真的容易,很少有人可以抵抗这等诱惑的。就在不久前,国大航空那边也在考虑组建金融分公司。徐苍,二十一世纪是金融的时代,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脱实向虚,这就是趋势,实业的辛苦钱确实比不上玩股票金融。”

“这不是正好的吗?以前波音是工程师做主,现在是那些眼中只有股票的职业经理人做主。没错,现在的确是金融时代,可不代表就能丢了自己的根。”徐苍眼中闪过一丝回忆:“你知道我什么觉得757的事情有成功的可能性吗?”

易风眼皮一跳:“怎么说?”

“不久前,你应该听说了波音股票被一股神秘资本给做空了......”于是,徐苍将波音为了止住股票下颓的趋势而用部分国内的航材正版授权换取1566飞机数据记录器的事情给易风说了一遍。

“在以前,你能想像波音会给出航材正版授权吗?在波音将自己交给那些只看股票价格和短期利益的高管手里后,一切都是顺理成章了,波音没有未来了。今天波音会为了稳住股票价格而给出部分航材的正版授权,未来波音遭遇更大危机,出售757的生产线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徐苍的眼光从来不是仅仅看表面的,他能看见一件事后所代表的征兆。在不久前的航材正版授权交易中,徐苍已经可以看出来波音开始逐渐丧失自己的底线了。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波音会做得越来越多。如果再配合上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757的生产线真的是遥不可及的吗?

易风脸色终于变得郑重起来:“你说的波音后面的更大的危机是什么?”

徐苍轻轻笑了下:“我只是一个比喻,你想太多了。”

“不,我不觉得你是比喻。”易风目光炯炯:“还是说你有事情瞒着我。”

然而,徐苍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倒了一杯茶,然后递到易风面前:“当初你第一次见我,什么感觉?”

易风略微蹙眉,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答桉,而且徐苍有些顾左右而言他了。不过,他跟徐苍又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分歧,既然徐苍问了,他就耐着性子回道:“神秘!那时候,总觉得你心里藏了很多东西,看不透。”

….

说完,易风又是补了一句:“当然,现在更看不透了。”

“你说得对,我心里的确藏了很多东西,很多事情就连秦心都不知道。不过,我不想说出来,你也不要问了。”徐苍澹澹道。

单单是自己打了757生产线主意这件事就让易风感觉到忧心忡忡,若是徐苍说自己还在打算超低价收购韩亚航空,还打算在大韩航空上吸一波血,还打算借着空客为饵再坑一波波音,还打算在仁川空难中解决高温合金难题,还打算在依靠济州岛完成对春夏旅业的谈判,还有未来的国民级通讯软件飞TALK,还有通用航空巨头华信海直......

如果这些都说出来,易风不会觉得惊讶,他只会恐惧于徐苍这个人。

智多近妖,这有时候不是一个褒义词,是会让人感觉到疏离的。

当然,这还是仅仅徐苍已经在推进或者着手推进的,其他很多方面,徐苍只是没有动手,但是他的未来是星辰大海,有太多地方可以让徐苍去征服了。

“好,我不问,但是你都选择双线作战了,总归已有的一条线有些进展吧?两百座以下的飞机怎么说,你就打算完全交给中航工业了?”

易风就是担心徐苍两手抓,最后两手空空。他是看出来了,徐苍在757生产线上已经是下定决心了,那便不去纠结了,一直反对只会徒增冲突和矛盾。

至少,在两百座以下的国产飞机上,易风想要获得一个相对成熟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未来。虽说中航工业得到了737NG的图纸,但是易风依旧不对中航工业独自承担大飞机的研发拥有足够的信心。

“两百座以下的国产飞机需要开个好头,而且相较于两百到三百座的飞机,两百座以下的飞机市场更广大,的确需要保质保量且速度足够快地推进。”

易风追问道:“可是我还是看不清未来。”

徐苍露出一丝憧憬的神色:“未来?一部分在中航工业上,一部分在......加拿大。”

......

徐苍跟易风促膝长谈了许久,虽然徐苍还是有所保留,但是已经是最大限度地将易风敞开心扉了。易风也是洒脱之人,他看得出来徐苍还有所保留,不过他也识趣地没有问。

谈了一番后,易风自是欣然接受了后续的航材公司负责人的职位,为徐苍管理好一个钱袋子。

不管怎么说,如此交心的谈话还是让徐苍感觉到相当不错的。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是相当难得。不过,徐苍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太久,在完全了解景洪机场飞行程序问题后,徐苍又开始烦躁起来了。

按照协议,设计院那边还真就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只是这么一来,徐苍不就成了冤大头了,四千万白花了?心有不甘的徐苍决定自己去景洪那边飞一次。

徐苍的性格是说做就做,第二天就让飞行部将一架737-700空出来三个小时,以便让徐苍亲自去飞一次。

….

景洪机场的跑道太短了,737-800重量又大,进近速度还大,遇到一些雨雪天气就有冲出跑道的可能性,所以即便是后期开始运行景洪机场,那也只会有737-700飞机,除非后期景洪机场跟洱海机场一样延长跑道。

西南局批文一下来,等在洱海机场停机坪的飞机就立刻起动,起飞往着景洪机场而去了。由于这两个机场之间没有既有航路,所以还是让剑川区域管制雷达引导的。

不过,洱海机场距离景洪机场航程很多,堪堪半个小时,真就是差不多一起飞就要开始做进近准备了。

依照设计院搞出来的程序,景洪机场只有一边有仪表着陆系统,即30号跑道。另外一条12号跑道由于距离国境线太近,连足够的五边长度都不够展开的,实在不方便做仪表程序,所以索性放弃了。

而即便就是30号跑道其实程序也有诸多限制。其五边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其一边距离国境线太近,以致于不管是离场还是复飞,一旦进入起始爬升,通过三千三百英尺高度就要立刻右转。

按照景洪机场一千三百多英尺的海拔高度,飞机基本是在起飞后两分钟以内就必须右转了。

不过,如果出现一些极端天气,比如说右转的方向上有危险天气,可起飞或者复飞后又不能左转,左转就得有地形威胁了。如果是在正常机场,机组会申请保持一边,以求以更大的转弯来绕开危险天气。可景洪机场是不能保持一边的,这就比较难办了。

为了应付这种极端情况,12号跑道是有离场程序的。没错,12号跑道虽然没有仪表进近程序,但是有标准离场程序。

首节上一节267/4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