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00:大国机长 第252节

徐苍始终在注视着空速表,随着襟翼的放出,收起油门。他动作不断,速度持续下落,随后吩咐襟翼五。陈国力自然是依言照做。

待到襟翼指位表刚指到五,并且显示绿灯。徐苍一刻不停,瞄了下空速表:“襟翼十!”

“襟翼十?”陈国力的手都已经放到襟翼手柄上了,听到徐苍的命令不免有些愣住了:“你是说襟翼十吗?”

襟翼十是一个不常用的档位,波音737的襟翼有UP,一,二,五,十,十五,二十五,三十和四十等多个档位。但是,放襟翼不是一个一个放的,是有跳跃顺序的。

一般来说,以着陆构型的襟翼三十为例,一开始先放襟翼一,后面跳过襟翼二,放襟翼五,之后不是襟翼十,而是放襟翼十五,最后越过襟翼二十五放襟翼三十。

但是如果是700型号,那襟翼十五之后要先放襟翼二十五,后面再放襟翼三十。

当然了,如果有需要,在襟翼三十后,机组可以视情况放襟翼到四十。因为在标准操作手册中,襟翼三十和襟翼四十都是常规的着陆构型。

正常释放襟翼是不会用到襟翼十这个档位的,只有在备用放襟翼期间,襟翼五之后先放襟翼到十,然后保持住。

之所以要这么做,那是因为放襟翼十五时经常要和放起落架的动作捆绑在一起,而备用放襟翼速度慢,要是按着正常流程放襟翼十五,可能飞机都不能在稳定进近高度前完成着陆构型的建立。….

可要是提前放到襟翼十五,那起落架也要一并放了。起落架放得太早,凭空给飞机增加阻力,需要消耗额外的燃油,当然是没有必要的。

因此,先将襟翼放到十,缩短后续备用放到襟翼十五的时间,两全其美。

除了这个时候,陈国力还没见过其他时候用襟翼十这个档位。不过,不常用不代表不允许,徐苍要用襟翼十肯定是不违反规定的。

“嗯,襟翼十。这里海拔有些高,还是晚些放轮,咱们可没有复飞的机会了,还是谨慎些好。”

其实从徐苍的估算来说,现在他们这个高度放轮的话也不至于真就保持不了高度,毕竟后续基本是连续下降而不是平飞。

不过,正如徐苍所言,他们是没有复飞机会的。因为现在他们所走的进近程序本来就是违规的,要是一次没落好,后续拉起后往哪儿走,徐苍自己都不知道,所以还是不要冒险。

陈国力应了一声,他也就是好奇一下,没有再多说什么了,将襟翼手柄放到十。

就在陈国力放下襟翼十,徐苍跟着调节速度窗口的数值之时,无线电里响起来了毕临的声音:“徐苍啊,本场道面积雪严重,初步反馈已经到十八毫米了。现在本场侧风本来就超标了,十八毫米的积雪是不能落的。场务那边反应二十分钟内可以清理出接地端,你看要不下到本场后原地盘旋上升,在天上耗些时间。不过,注意一下盘旋半径,你把襟翼全放下来吧,尽量减小转弯半径。”

“十八毫米的积雪,这么厚?”陈国力一怔,大叫不好,这个积雪厚度已经大大超过限制了。他还以为道面就盖了薄薄一层,怎么一下子加了这么多了?

陈国力略一思索就感觉大事不妙。毕临也看出来整个区域内只有本场是最平整的,因此在本场盘旋上升高度是最保险的,这跟徐苍此前选择低高度回转调整着陆方向基本是同一个理念。

陈国力不反对这个建议,问题是等道面积雪清理完之后呢?飞机怎么重新加入程序?加入哪个程序?

就像刚才徐苍所言,他们是没有复飞机会的,因为一旦拉起,他们就不知道往哪儿走了,他们所知的任何一个程序都没有相应的指导。

现在飞机虽然飞法是错的,但是至少是沿着程序走的,只有最后拉起后回转那一下稍稍偏了程序,算是真正的事急从权,没办法的办法。

可如果改为本场原地盘旋上升,后续在某个高度盘旋等待,那他们就不是稍稍偏出了,而是彻底舍弃了程序。

后面跑道可以落了,飞机怎么退出盘旋等待?不能只管进,不管出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还是得徐苍拿主意的。

陈国力看了徐苍一样,瞧见徐苍露出一丝深思,看起来也是想到了其中关键,便是没有细说,只是问了一句:“徐苍,怎么说?”….

徐苍眼睛微动,喃喃道:“十八毫米太厚了,现在风量本来就超了,跑道还短,太冒险了。”

这些话陈国力当然是明白的,可问题是盘旋后的问题:“后面退出,重新加入程序可是***烦。”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跑道积雪是最迫切的,至于后面引起的连锁问题,我再想想,我再想想。”徐苍几乎没有迟疑,现在瞻前顾后,还不如把事儿给定了,让机场方面尽早去清理道面。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换源】

陈国力虽然觉得为了应对道面积雪的问题而不顾后面一连串的问题的做法有些不妥,可此前徐苍那惊为天人的无半径转弯算是彻底折服他了,既是徐苍心意已定,那就服从即可。

“后续暂时不落地的话,把襟翼收上去?”

徐苍摇摇头:“不用全收上,收到襟翼五就行。”

徐苍说着,按下发话按钮:“十八毫米的话,那确实落不了。好!我下至本场后,再盘旋上升,嗯?”

徐苍说话的时候,眼角余光瞟到了上DU的EGT显示了,一下子愣住了。只见原本应该相当稳定的二号发动机的EGT数值出现了频率极大的上下浮动,不是间歇性的,而是时刻不停的。

陈国力也是注意到了徐苍的目光,顺着望去,立时脸色骤变:“怎么回事?”

刚才掉头过来后,两人都是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原本紧绷的那根线终究是松了一些。而且,这EGT虽说是浮动很大,但始终没有超限,所以表现并不明显,不注意看还真不容易发现。

“N1好像变化不大,只有排气温度在跳,这是......”这类EGT不稳的情况最容易发现在飞机喘振的时候,但是飞机喘振的话N1转速应该也要跟着变化,哪有EGT的数值在跳,N1相对稳定的。

徐苍忘了下左下方的机场,隐约可以看到已经有车辆在往跑道那边聚集了,洁白的雪面上出现了细细的压痕。看得出来,机场的动作非常快。

但是,徐苍脑海里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不对,那是前面展开EEC硬备用模式的后遗症。”

为了保证发动机能够长时间正常运转,EE2都有超速保护。但是,随着EEC硬备用模式的运转,徐苍人为地破除了N1的超速保护,以致于便是打开了发动机的拘束器。

诚然,这会给飞机提供额外的推力,但是发动机已经是脱缰野马,开始不受控制了。

陈国力懂徐苍要说什么,但是他望了望上DU的显示,蓦地生出一丝庆幸:“还好,还好,EGT有浮动,好在是没超限,哈哈。”

这个哈字甫一落下,EGT数值再起变化。之前,数值是在一个稳定的区间内上下浮动的。可是随着陈国力话音刚刚落下,EGT数值不仅仅在浮动,还在缓慢往上增加,浮动的峰值已经要触及红线。….

“不好!”陈国力脸上的笑容都没有持续超过三秒,一下子就僵硬住了:“接近超限了。”

“该死,还是出问题了。”徐苍在通过EE1转速极限时就有此担忧,没想到临近落地了,问题显现出来了:“院长,看来我等不了二十分钟了,我二号发动机出问题了,五分钟都等不了了!”

“什么?”管制室中,毕临等人脸色骤变,五分钟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清理好道面的,这可如何是好?

“徐苍,发动机怎么了?”

徐苍也不隐瞒:“刚才人为打开了EE1超过极限了。”

王离从毕临手里拿过话筒,眼皮一跳:“N1最大多少?”

“短时达到了110%,大部分时间在105%到106%之间。”

“110%,N1转速瞬时峰值到了110%!”王离牙关紧咬,超了这么多,发动机不出问题,那才是有问题。

王离顿了一下:“徐苍,现在是什么情况?”

“二号发动机EGT数值浮动,峰值已经要接近红线了,看样子很快要超限了,我们等不了了。”

毕临在一旁厉声喝道:“徐苍,二号发动机已经废了,救不回来了。现在赶紧起动一号发动机,终止验证!”

然而,这话落到徐苍耳朵里,他还有一丝犹豫:“院长,如果之后的飞机也遇到了类似因为使用EEC而导致发动机超限的问题呢?我总要给他们一个解法吧?”

周延平闻听此言,直接倒吸了一口凉气:“徐苍,你真当自己是神仙不成?你这是要把雷全给趟完了,是吧?”

光是徐苍说这话,胆子简直就是大到了天上去。唯一一台还在运转的发动机熄火在即,在这崇山峻岭之间,徐苍竟然还想着验证,当真是离谱至极。

不过,周延平心中对危险的认知和徐苍心中对危险的认知标准是不一样的。同样的情况放在周延平这里,他觉得是必须终止验证,刻不容缓。可徐苍这里虽说有些紧张,但也还好,他至少觉得一切还在自己掌握之中,即便不久后二号发动机熄火了。

驾驶舱中,陈国力跟周延平一样,身子都绷着了:“徐苍,真还要等等?”

“这不是还没有超限嘛。”徐苍的目光牢牢地锁定在左下方的机场之上,在他的注视中,其视野所见的一切开始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地形模拟的全息图像。

说实在的,他们现在如果按着直线距离,即便是立刻双发熄火,高度绝对是够的,即便因为海拔的原因,这里下得比在平原更快。

但问题是,由于地形限制,飞机无法直飞本场,需要绕着地形飞,这就增加了飞行距离,高度就显得有些紧张了。

不过,如果真到了那种千钧一发的地步,徐苍不介意仅仅依靠目视条件来保持地形的垂直间隔了。

“你这......”陈国力一时无言。

普通飞行员但凡是损失一台发动机,那都紧张得要命,更别说两台了。可在徐苍这里,一切都好像是稀松平常,简简单单。….

徐苍按下发话按钮:“我觉得还可以试试.......”

“试个屁!”王离当即骂道:“徐苍,立刻终止验证,这是命令。”

王离话一出口,毕临就出声了:“徐苍,你没必要冒这个风险。你说为了防止以后人也因为EEC硬备用而产生发动机熄火,那不让他们用EEC硬备用不就行了?”

“我理解你使用EEC硬备用的出发点,不就是为了增加额外的推力嘛。你现在这架飞机是24K推力的发动机,后续在此机场执行任务的飞机发动机都会限定使用26K的。这样,后来者不需要使用EEC硬备用也能达到相同的推力效果。如此,超限熄火的风险就可以降到最低。可在硬件上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让你亲身去冒险了。”

“咦,言之有理。”徐苍一听毕临所言,那当真是豁然开朗。诚如毕临所言,既然可以从硬件上解决发动机超限熄火的问题,那自己确实没必要再冒险了。

陈国力眼见徐苍同意,当下长吁一口气:“那我起动一发了?”

“嗯!”徐苍点点头,表示同意。

陈国力跟徐苍那都是精通之人,没必要再磨磨唧唧地做空中起动的检查单了,而且时间上也不太允许,所以陈国力直接凭着记忆来做。

“咱们使用交输引气起动啊。”陈国力光是看了下飞机速度和高度,就从记忆中的起动包线中寻得了起动方式。

徐苍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

“那......左组件,关断。”眼见徐苍没有意见,陈国力立时开始动作了。再是一抬头,瞧了下管道压力表,发现管道压力只有二十不到:“徐苍,管道压力不够,你加些油门。”

“加油门?”徐苍不由开始皱眉。

陈国力自然要求加的是还在运转的二号发动机的油门,这也是检查单中要求的。主要是发动机起动需要气源,现在只能由工作的二号发动机引气通过隔离活门传导给一号发动机,供其使用。

但是如果管道压力太低,用于发动机起动的气源不足,发动机起动极有可能不会成功的。

可问题是,现在二号发动机本来就临近超限,这油门一加上去,不是火上浇油?

陈国力一开始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眼见徐苍迟疑,再是看到已经堪堪触到EGT红线的二发排气温度数值,立时明白过来。

陈国力当即脸色惨白,这不就是一个死局了?

一号发动机起动要气源,可用于供给气源的二号发动机却因为超限问题,不能过多的加上油门以提供足够的气源,这该怎么办?

“不应该啊,管道压力三十个PSI应该很容易达到才对,怎么会达不到呢?”徐苍心中起疑。

三十个PSI的管道压力标准并不高,有时候工作的发动机在慢车推力时都能达到。当然了,一般情况下,工作发动机的转速超过五十,基本就能达到相应的管道压力了。….

现在二号发动机的转速不高,但也有五十五左右啊,不至于三十个PSI的管道压力都没有吧。

听到徐苍的疑惑言语,陈国力脑中闪过一个念头:“是机翼防冰的原因吗?抢走了大量引气?”

有机翼防冰这个耗气大户在,说不得就是这玩意儿抢了二号发动机的气源,才导致输出给一号发动机的气源不够。

徐苍舔了舔嘴唇:“关了!”

陈国力哪里敢怠慢,立即将机翼防冰电门关了。

关闭之时,陈国力还觉得自己找到了症结所在。可在机翼防冰关闭后,管道压力只是微微上涨了些许,还是没有达到三十PSI的要求。

“什么玩意?”陈国力都快要骂人了。这算个什么事儿,好不容易徐苍被说服可以终止验证了,结果起动第一步的气源就出了问题,老天爷是要落井下石?

陈国力当下想要让徐苍稍微加一点儿二号发动机的推力,可当他看到那及及可危的EGT数值时,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徐苍但凡是敢加油门,不出十秒钟,发动机就得红温了。而为了保证持续性的气源供应,在起动过程中,油门是需要一直加着的。陈国力并不觉得一号发动机能在十秒以内完成起动。

“徐苍,现在怎么办?”陈国力这下开始慌了神了。

此前尽管有诸多风险,但是不管怎么说,一号发动机虽然是关着的,但是毕竟有重启的后路,所以倒还算是勉强沉得住气。可现在后路竟然没了,陈国力不免有些麻了。

他不怕死,可不代表他就不想活。

徐苍脸色也是不太好看,或许真是二号发动机推力太小了,也可能是此刻海拔比较高,空气稀薄,使得管道压力比平常时候要低。

不管是哪个,现在他们的境况都不是太好。

眼见徐苍不说话,陈国力便是想求助于塔台那边。不过,此刻飞机依旧在缓慢下降,从CDU进程页上所显示的情况来看,不到四五分钟,飞机就要落地了,他必须快一些。

“塔台,我们在起动发动机过程中,管道压力......”说到一半,陈国力突地灵光乍现,直接不管通讯了,转头对徐苍说道:“既然二号发动机引气用不了,那我们用APU引气如何?现在高度低于一万七千英尺,无需APU供电,APU的气源可以供给一号发动机起动的。”

APU的使用限制很多,分供电,供气,供电+供气三种,同时又根据是否在地面还是在空中,又会产生两种额外的情况。

如果单单进行供气,而又在空中的话,那限制高度是一万七千英尺,是在限制范围以内的。

陈国力不由为自己的机智感到惊喜,这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提议。不过,如果徐苍觉得可行,他还要快些,毕竟APU起动还需要时间,之后起动发动机又需要一点儿时间,时间很紧张。

陈国力说话说半截让塔台那边很是恼怒,当即追问:“发动机起动怎么了?”….

“没事!”徐苍直接回道,接着转向陈国力:“不行!”

“怎么不行?”陈国力一愣。

首节上一节252/4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