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撬傻柱墙角开始 第108节

“嗯。”

“你得好好学习,走正道,不能乱来。”

“嗯。”棒梗回答的非常顺畅自然。

秦淮茹什么也没再多说,看着这孩子,怔怔出了一会儿神。

孩子啊,你为什么不学好呢?

马华、秦京茹到了轧钢厂上班,过了中午,马华有别的心思,就准备想要走。

恰好刘度泽过来送采购的东西。

“马华,今天下午咱们哥俩喝一场?”

“自打过了年,咱们还没好好坐一块儿说说话呢。”

马华一边登记入库,一边笑道:“刘哥,您这样说,我本来应该是听您的,好好坐一起说说话。”

“可家里面实在有事儿,我得回去忙乎忙乎。”

刘度泽对他挤眼睛:“你媳妇在后厨上班呢,你回家忙乎去?这是谁家的田,让你给耕了?”

马华哈哈一笑:“刘哥您是真会开玩笑!”

“我分的小屋背阴潮湿,通风不好。”

“眼看春天来了,适合动工,我得让人给我把防潮通风弄好;这往后不知道是要住多少年的事情。”

刘度泽闻言,顿时笑了:“这事儿,你怎么不找我啊?”

“我那换了帖子的把兄弟,就擅长干这个!泥瓦匠,盖屋子上房梁,他全都行,最拿手的就是防潮!”

马华真有点意外:“刘哥,您的拜把子兄弟擅长干这个?”

“那是当然,干的活儿,再好没有!”刘度泽拍着胸脯说道。

马华寻思了一下,心说这话该不该信。

按照常理来说,每天上班,抬头不见低头见,刘度泽这么说,应该不会太离谱。

但是,马华也知道崔大刚、刘度泽这两人是当面兄弟,背后狗屁不是。

马华不止一次听崔大刚骂刘度泽不是东西,刘度泽骂崔大刚忘恩负义;也十分肯定,这俩人一起喝酒的时候,共同话题肯定跑不了一起骂马华……

这样的人品,说出来的保证,大约就等同于没有保证。

他的话,就等于“认识一个泥瓦匠,会干活”,至于什么拜把子兄弟,什么干活最好,都可以无视;再加上马华和他一起工作,如果这件事出了问题,抱怨不好,不抱怨又白吃亏。

马华感觉,还是不要听刘度泽的瞎吹,拒绝了比较好。

正想着,马华眼前冒出来提示。

【刘度泽准备让他侄子练手,两面通吃,拒绝他的推荐,可获得固定报酬。】

草!

马华知道刘度泽不靠谱,可没想到他真的不靠谱,而且还准备来个两面通吃什么拜把子兄弟,居然是他侄子,他还准备收他侄子的好处费,拿马华的房子给他侄子练手学手艺。

顺便说不定还得收马华的钱,搞一下雁过拔毛。

这活儿要能干得好,才奇怪了!

难怪崔大刚骂刘度泽不是个东西,他可真不是个东西!

马华心思一转,提醒刘度泽:“我那房子要是防潮弄好了,我是要请李厂长过去吃饭的。”

“你那把兄弟真的行?别出了岔子。”

崔大刚和刘度泽两人可是知道,马华跟李副厂长、王主任走得近,因此平时怎么办事,都没给马华设套。

这一次,马华就借着李副厂长,点醒一下刘度泽。

你确定要在这件事上,跟我搞花样儿?

刘度泽怔了一下,呵呵一笑:“我这兄弟啊,要说干活儿绝对是没得说,一把好手!”

“不过自打年后,我就没见过他;年前听他说啊,要去外面干活儿,现在八成是没在四九城。”

“我回家专门帮你问问?”

马华笑呵呵:“行啊,多谢您了,刘哥!”

“有什么事,还得是刘哥,这真不含糊!”

“那是,那是,咱们兄弟们,不用客气!”刘度泽笑道,“你下午该找人还是找人,我寻思我兄弟八成不在,别耽误了你家动工!”

“好嘞!”

马华笑呵呵应着,心里想道:你那拜把子兄弟不仅不在四九城,八成也不在人世上;就在你嘴上冒出来,转个圈,又滚回你狗肚子里面了。

获得固定报酬,免灾机会(小)一次。

忙的差不多,下午两三点钟,马华跟秦京茹说了一句。

秦京茹跟刘岚小声说了两句,刘岚直接说道:“你去吧,放心,有我呢。”

秦京茹跟马华一起走出了食堂。

马华问道:“怎么回事?”

“刘姐说,我的工作稳下来了,不用那么死板。”

“今天食堂事情差不多忙完了,有她帮忙照应着,我可以出来了。”秦京茹说道,“我一想,咱们家鞋底子也的确应该换新的了,索性就跟你回家,顺便换了鞋底子。”

马华骑上自行车,听她这么说,也是笑了一下。

“咱家的乖媳妇……连小媳妇的心都操着,是该当正房的。”

两人回了四合院,带上鞋底子,去鞋帽厂换了新的。

然后两口子到了四九城内一个每天等活干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按照道理来说,不应该存在这样的地方,毕竟要把每一个劳动力都计划好,都要发挥最大作用,都要成为螺丝钉。

但是,话是这么说,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工厂铁饭碗,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安排的正式工作,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始终甘之如饴,承受原来的零工,或者每天都能获得稳定的零工。

四九城这么大,除了自己来回问,就是这样每天找活干的人聚在一起。等候着有活干,顺便聊聊天。

这里面有四九城外的,也有四九城内的,人员复杂。

马华和秦京茹需要仔细甄别。

一看有活儿,这些人起来好几个人,跟马华打招呼,询问马华干什么活。

听到屋子防潮、开窗,刷墙这样的工作,有人摆手坐下示意自己干不了,也有人站起来:“我能干!”

“我们也能干!”

四个人站起来,看上去是一起的,跟马华说:“不耽误事情,一天就帮您干好了!”

第134章 改造房子

马华也没着急,和几个愿意干活的聊了聊。

也没别的,就是问“以前干过这活儿吗?”“家是哪儿的?”之类问题,看似聊天,总得了解一下底细。

问到那四个人的时候,这四个人里面领头的大爷五六十岁,眉毛挺长,乱糟糟的,他拿出来一张纸递给马华:“同志您看,这是我们生产队给开的证明。”

“我们四个建房子泥瓦工干得好,来城里赚点钱补贴生产队。”

“您放心就好了。”

还得用这种方式,补贴生产队?

马华低头看了一下,上面写着“秦庄生产大队”,看向秦京茹:“这是你们生产队的?”

秦京茹看了一眼:“秦庄?我是小秦庄。”

又对这四个人问:“你们那个秦庄,村头有没有河?”

“有河,叫前进河。”领头的老汉说道,“同志,您是小秦庄的?”

“咱们都是一个秦,小秦庄是秦庄后来搬出去的,以前的祖庙没被改成小学的时候,咱们两个庄的老祖宗都是一起的。”

“现在小秦庄大队的‘一把手’,叫秦德望。”

秦京茹点点头:“是,您说的都对,您叫什么名字?”

“我叫秦德利,也是‘德’字辈。”老汉说道。

秦京茹笑道:“那我得叫‘你’一声大爷!我爸也是‘德’字辈!”

“同志,您这就太客气了!”秦德利连忙说道,“您都嫁到城里,当城里人了,那还能跟我们论辈分?”

“您这话才是客气。”马华说道,“城里人也都是农村进城来的,还是应该的。”

又问秦德利工作情况,才知道他们出来给生产队赚钱补贴,回去交给生产队一部分,自己留一部分,终归是比闷头干活收入要强得多。

再说,留在生产队除了吃红薯就是红薯,出来干活,到还能见见世面、吃点油腥,整个生产队谁不想出来?

必须是身上有本事的才能出来,获得这宝贵机会。

因此,泥瓦匠必须要公认的好,才有脸出来干活。

马华听到这里,也是心里有数了。

有秦庄生产队的证明,这四个人的人品和能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行,大爷,您跟我们去看看房子怎么办比较好吧。”

马华、秦京茹领着秦德利四个人,回了四合院。

来到马华家,看了一眼小屋内外,秦德利心说:这小屋可不宽绰,比农村差远了。

又看一眼秦京茹放下的鞋底子,感觉他们生活也不是多么宽裕。

听了马华要求后,秦德利就开始盘算怎么帮他们家省钱,应该买多少材料,能省就省。

马华的要求是,后面窗户扩大,变成一米多的窗户;门旁边开一个窗户,也得一米多,这是要让春夏秋天透风透气,不能憋闷。

地上铺土,铺一层地砖,一定要防住潮气上涌,顺便修改电路,换好了新电线。

最后把墙完全刷一下。

这样一来,即便房屋背阴,也憋不住潮气湿气。

只需要马华安装一个换气扇,再加上电扇,平时开着灯,稍微多耗电电费,冬天炉子烧的热腾,也不会住着不舒服。

马华说完之后,秦德利有些为难地看向他。

“本来我们这些干活的,主家有什么吩咐,想让我们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可是要按照这么准备,花钱可就多了,我看你们两口子这生活也不太容易,还得纳鞋底子,就没必要弄得太十全十美,先凑活开窗户、防潮土,就差不多了吧?”

他倒是一片好心,提醒马华、秦京茹两口子,你们日子不好过,就别花太多钱了。

马华说道:“大爷您放心,我之前存了一点钱,再加上家里也给了我一点,钱的方面还是足够的。”

“毕竟是要住人的房子,一次全收拾好了,往后住的时间可长了。这样能住的长久,也舒坦一些。”

“您这么考虑也是,那我就按照您说的给您估一下材料。”秦德利听到马华已经备好了,也就不再劝说,而是开始心里面估算大概材料。

首节上一节108/3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