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65节

……

万余将士,兵戈横列,再加之押送粮草军械之将士民夫,蔓延官道数里,可谓是一眼望不到头。

持令游骑飞奔于大军两头,传达军令的同时,亦是维持着大军行军的秩序。

大军正中,帅旗招展,显眼至极的李字旗清晰证明了大军的军心汇聚所在。

李修跨坐战马之上,手中的那一份被他研究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舆图,此刻亦是占据了他的所有注意力。

按照朝廷规划,勇卫营活动范围,自然是在北直隶范围内,严格来说,就是镇压北直隶的几个草头王,以及防备陕西山东一代的农民军流窜到北直隶。

任务自然可以算得上简单,当然,这次费劲心思将勇卫营从京城弄出来,主要目的自然不是为了这些农民军。

这一点,不管是朱由检还是李修,两人早已形成共识!

毕竟,勇卫营在京城,稍有动作,那就是立马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甚至,哪怕勇卫营什么都没做,但勇卫营也早已成了不少文官的眼中钉肉中刺。

更别说朱由检与李修两人都心心念念的扩军了!

估计稍有动作,那迎接两人的,那就是满朝百官的口诛笔伐了。

但在外自然不同,正所谓天高任鸟飞,便是如此。

粮草不缺,军械早已准备妥当,至于兵源,那更不用说了,遍地的灾民,随便给口吃的,那就可以收拢一大堆了。

待到扩军完成,再归京城,木已成舟的情况下,谁说都没有用。

这一点,李修与朱由检两人亦是早已心照不宣。

思虑许久,李修随手拿起炭笔,在这副舆图上圈上几点,才将舆图收起,环视一眼行军序列,目光也不禁望向遥远的北地,眉头亦是再次皱起。

后金出兵蒙古的消息,耗费月余时间,自然已经传到了京城。

李修自然也从朱由检处得知,毫无疑问,历史已然再次分岔。

只是不知,后金出兵蒙古,是单纯的为了压服蒙古,还是另有所求?

联想到后金细作如今在大明各地搅风搅雨,再加之天启驾崩,朱由检这个新帝即位,朝局多有动荡,以及后金进攻宁远失利,也不得不让李修觉得,后金此次进兵蒙古,恐怕是另有所求。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至如今,也未曾有努尔哈赤逝世的消息传出……

努尔哈赤没死,且还进军蒙古……

种种思绪流转于脑海,一个历史上已经发生的可能愈发变得肯定,李修心中的紧迫感,亦是愈发升涌起来。

“传令下去,让徐枫,周遇吉过来!”

“遵命!”

传令兵领命,快马而出,很快,奉命军中巡视的二娃子与周遇吉两人便快马而来,翻身下马,半跪在地。

“末将,参见将军!”

军中规矩森严,饶是二娃子,在军规哦潜移默化之下,除了平日里两人相处,其他时候,亦是以将军为称呼。

示意二将起身后,李修才将那份舆图递给了二娃子两人。

“按照这个行军速度,至少小半个月才能抵达预定区域,本将欲以你二人率本部为先锋,先行一步。”

李修话音落下,二娃子两人也都没急着回话,而是默契的将目光看向了那份舆图上,上面被李修圈起来的两个地名,对两人而言,自然不陌生。

如今的北直隶,虽说大小民乱不少,但真正闹腾起来的也只有三处,而且皆是处在北直隶与其他各省交界边缘。

当然,再怎么闹腾,也改变不了农民军的本质,在没经历数次蜕变之前,农民军,纵使兵力再多,也改变不了其目前不堪一击的本质。

甚至,若非朱由检强行推动勇卫营出京,光是各地卫所的力量,就足以让这些农民军喝上一壶了。

“剿贼之事本将就不多说了,最重要的是挑选精壮,练辅兵,本将给你们三月时间,三月之后,再率部与本将汇合。”

“末将遵命!”

军令已下,二人自然不敢有丝毫异议,异口同声领命而去。

望着二人快马而去的身影,许久,李修似乎才回过神来,看向身旁的一名宦官模样的男子。

此人,自然就是朱由检安排过来的东厂联络人,名为李志。

“李公公!还得劳烦你派人走一趟了。”

对待宦官,李修的态度依旧是颇为和善。

“将军请吩咐?”

李志态度摆得倒是颇为端正。

“劳烦公公派人回一趟东厂,请曹公公多关注一下蒙古态势,若有异变,劳烦曹公公及时通知一下李某……”

……

第一百一十四章 骑兵

随着李修的一道军令而下,刚出京城不久的大军,便分别在二娃子与周遇吉的统领之下,浩浩荡荡的分兵而去。

与此同时,数名骑兵亦是快马赶回京城,将李修对蒙古局势的看重转达给已经提督东厂的曹化淳。

而李修自己,则率领着剩余大军,依旧不紧不慢的朝预定区域而去。

正所谓天高任鸟飞,不在被局限在金台坊那个一个封闭的大营之中,李修亦是畅快许多。

当然,他自然也闲不下来。

勇卫营自天启帝下令重组以来,其目的,便只是作为天子亲军所用,而为天子亲军,驻守与皇城脚下,其建军宗旨自然是以步战为主。

骑兵虽有,但也不过数百骑,作用也只是作为传令以及斥候侦查所用。

而自李修掌权勇卫营后,明悟未来局势,自然不甘心勇卫营只是一支单纯的守卫部队。

在这个时代,一支军队,要想具备凌厉的进攻能力,骑兵,自然是必不可少。

在这般考虑之下,李修亦是极力推动勇卫营骑兵的建设,对如今的大明而言,若是一下子要弄几万匹战马,那自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但弄个数千匹,也不算一件难事,甚至都不需要经过外朝,内廷御马监便可凑个七七八八。

于是乎,随着朱由检的一声令下,四千余匹战马,便经内廷御马监调集,送到了勇卫营。

而战马一到,李修立马就在勇卫营内改组了一支骑兵营。

一人双马,两千余骑兵,为了给这支骑兵寻找一个合适的操练之地,李修还特意在京城西郊皇庄之中弄了一块地,作为骑兵操练之地。

距现如今,这支骑兵营,成军也不到两月时间,建制初成,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战力可言。

但如此难得出征之机,李修自然不会将这支骑兵营丢在京城,更何况,别的不说,光是这长途行军,对这支新建不久的骑兵,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行军途中,种种军规制度约束之下,李修对手下的这支步军,倒也放心得很,再加之对后金进军蒙古的猜想,也让目前的李修将绝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这支骑兵营上。

骑兵两千有余,建制早已齐全,兵将也都是从勇卫营中抽调善马之士,故而纪律体制这方面,倒也无需记住太过操心。

如今的重心,自然都放在了对骑兵战法的操练之上。

骑兵之战法,自古至今,经过无数战争的催化,早已演变出了一套极其成熟的体系。

侦查,骚扰,截击,分割,冲锋,撤退,包围,奔袭……

一支精锐的骑兵,在这个时代,对一场战争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当然,要想练出一支精锐骑兵,也绝地一件容易之事。

如今勇卫营虽只有区区两千骑兵,但这两千骑兵的花费,却堪比近万勇卫步军!

人的吃喝尚且还好,但战马的供养,却绝对谈得上金贵,甚至可以说,这个时代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没有战马吃得好。

再加之骑兵配套的甲胄兵刃,一切加起来,消耗的资源,真可以说是海量。

而这些,还只是练骑兵的基础。

骑兵的操练,还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

就如现如今勇卫营这支骑兵营一般,成军两月,且还都是久经操练的精锐将士,如今也只能谈得上是一支骑马的步兵,距离一支真正的骑兵,还有极其漫长的一条路需要走。

若是在平日,李修自然无需急迫,他有大把时间来打磨操练这支骑兵营,但现如今,得知蒙古之态势后,出于对未来的担忧,李修也没有时间再去让这支骑兵营按正常节奏成长了。

特殊时期,当行特殊事!

……

“传令,成锥形阵突击!”

立马高坡,李修注视着眼前平原上奔袭的骑兵,淡淡的吐出了一句话。

军令一下,战旗骤变,战鼓声的节奏,亦是随之而变。

很快,平原上那奔袭的骑兵群,亦是缓缓变化起来。

锥形阵,无疑是骑兵突击最常用之阵型,对这支已经建军两月的骑兵营而言,也不算什么难事。

没过太久,奔涌的骑兵群,便缓缓的随之变化,衔接虽还生涩,但也没有出太大岔子,便成功化为锥形阵,两千铁骑,如一柄破阵利刃,奔涌于平原之上。

“传令,后队变前队,撤退!”

一道又一道的军令下达,这两千余骑兵,亦是在一道又一道军令折腾下,不停的变幻着各种骑兵阵形。

当然,这其中,也定是少不了一片散乱之景。

这副散乱之景,若是出现在勇卫营步军之中,自然是少不了雷霆发怒,搞不好都得掉几个人头。

不过骑兵营成军不久,李修虽然治军严苛,但也不至于毫无情理。

对他而言,一遍不行,那就两遍,两遍不行,那就三遍……

骑兵营,必须尽快具备作战能力。

折腾数个时辰,人疲马乏,眼见天色渐黑,李修才终于下达了停止操练的军令。

但对这支骑兵营而言,却还未结束,他们还要展开一场长途奔袭,与已经行军已久的步军汇合。

“这种操练,在抵达真定之前,要保持常态化,骑兵营,要尽快形成战斗力!”

行军途中,李修朝身旁的骑兵营千总严顺吩咐着。

“将军放心,末将明白的。”

严顺神态严肃,拱手应声,铿锵有力。

“嗯,要尽快,咱们不一定有那么长时间……”

李修点了点头,语气颇有些唏嘘。

严顺疑惑的看了李修一眼,虽说不解,但也没多问什么,默默退下,便巡视起这支处于行军状态的骑兵起来。

“呼……”

瞥了一眼策马而去的严顺,李修也不禁皱了皱眉。

他让严顺掌骑兵营,看重的就是严顺对军纪的贯彻,以及唯命是从的性格。

但经过今日之巡视,显然,若是让严顺掌步军,或攻或守,绝对能够做得极为不错。

但掌骑兵这种极需要变通的兵种的话,这种性格,反倒是一种阻碍了。

思虑片刻,李修便将这个念头深藏心底,至少目前,他还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阳明手稿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从京城而出,数天行军,出京城范围后,这曾经见过无数次的场景,每分每秒都再次出现在李修视野之中。

首节上一节65/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