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353节

好在,直至最终,天子也没有说出那足以让他颤栗的话。

天子皱眉,摆了摆手:“先以此为骨架,先拟个章程出来。”

“臣遵旨!”

黄锦大松一口气,连忙告退,生怕天子将他叫住,再掀起惊涛骇浪!

……

第五百二十六章 国之根本!

“呼………”

匆匆走出乾清宫,黄锦却是第一次如此害怕天子的声音。

尽管在新学的风声传出后,他便有所预料,但,真正要面对了,他还是忍不住为之颤栗!

当年军改,掀起了多大的风暴,多少人为知家破人亡!

如今的伪明,严格而言,就是当年军改留下的祸患!

而现如今还在进行财税改革,这些年,又掀起了多么恐怖的腥风血雨!

时至现如今,腥风血雨,还远没有结束,每时每刻,这大恒天下,恐怕都有人为这场财税改革而殒命!

而这新学……

仅仅刚才殿中天子未说出的话,就已经很清楚的表明,天子并非只是想将新学普及开来!

甚至,想借此彻底改变整个教育体系!

而教育,为科举之根基……

科举,是给治国之才的出路,那新学之才的出路,又在何方?

愈是想,黄锦就愈发惊惧。

这天下,在军改,赋税之改,两场改革之后,绝对已经算得上改天换地,而且还是自古未有之改天换地!

可……

似乎还有一场,改天换地!

咕隆!

黄锦咽了咽口水,额头冷汗直流,以往他还对内阁诸臣那般受天子重视而羡慕。

现在,他似乎才知道,天子重视……

是要命啊!

……

此刻,在乾清宫殿前台阶,天子漠然注视着略显狼狈而去的黄锦,直到其身影,已然彻底消失在视野之中,天子才缓缓收回目光。

大恒有九百多个县,以后收复江南,县更是会增加至一千四百多个,还要刚刚开始发展的辽东,以及时至今日,还没捋清楚的朝鲜,未来之大恒,两千多个县,是必然之事。

两千多个县,按如今一百户为一里算,平均下来,每个县,也有近一百个里。

也就是说,要想将官办教育体系彻底普及,按一里一座社学来算,一个县,就需要近百座社学,

就算因百姓聚集的村镇人口不同,一个县,要将教育贯彻,也至少需要五十座左右的社学。

一座社学,一个老师,整个大恒,纵使按一县五十座社学来算,也需要十万座社学,十万个对新学了解,且精通四书五经的老师。

当然,若是辅以私学的话,这个数字,还可以减少部分。

但这些,还只是最底层的社学……

显而易见,对这个时代而言,这有些太过艰难。

“一步步来吧……”

天子轻叹。

教育,乃是国之根本。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教育绝不可落后。

现如今,大恒内忧外患,还没彻底平息,教育之事,倒也不太急迫。

但未来,当大恒平定内忧外患,注定要走向海洋。

到那个时候,这个古老的中央帝国,自然会显露在整个世界。

东西方文化,也必然会迎来前所未有的交流。

随之而来的,也必然是东西方的剧烈对抗!

西方诸国,自然不会是傻子,品尝过大恒新学带来的强势之后,也必然会促使西方已经萌芽的科学飞速发展。

蝴蝶效应,也必然彻底席卷整个世界。

这个时候,若大恒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在同样的重视之下,大恒又如何保持领先的优势!

纵使能倚仗他这个天子的强权影响,保持他这一世的领先,但后世呢?

一切都是虚的,唯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才是真的,只要有完善的教育体系,才能让这个民族蓬勃发展,纵使一时落寞,教育带来的根基还在,底蕴还在,以这个民族的体量,就随时都可重新崛起!

后世的那个时代,之所以受尽那般无尽的屈辱,受尽那般无尽的绝望,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满清的闭关锁国,在于没有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体系!

若是那个时代,有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有又何至于,沦落至那般屈辱绝望的境地!

“呼……”

天子目光定格在绵延殿宇尽头的夕阳之上,却是长吐一口气,目光,亦是从未有过的坚定。

军队改制完成了,财税改革,也差不多快要完成了,接下来,也不过是对军队,对财税政策的修修补补。

未来的大恒,重中之重,必须是在教育之上!

再难,哪怕穷他一生之力,他也得给这个民族,留下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

“武院那边,教材编辑好没?”

天子转身,缓缓出声。

“回禀陛下,还没有。”

王五立马回道。

天子再问:“孔府那边呢,弄完没有?”

“已经递过来了。”

王五说完,立马小跑至天子桌案一册的书架上,利索的从中抽出了一几本书册,又小跑至天子身前,恭恭敬敬的将这几本典籍递到了天子面前。

天子接过这几册典籍,随手翻看片刻,却也是忍不住一笑。

这孔府,倒也着实是识时务。

他对孔府的要求有三。

其一是配合朝廷鼓吹新学。

其二是从孔孟之道中,找出新学的立足根基。

其三,则是将新学,融入孔孟经义之中。

其一,其二,显然不是什么难事,如今孔府子弟,到处鼓吹着新学,而且还是引用孔孟经典鼓吹。

其三显然就有些困难了,他也没想到,这孔家,在灭族之危的强逼之下,竟然如此利索的就整了出来。

以孔孟经义,诠释着新学之重!

显然,只要贯彻至教育体系中,一两代人的时间,就足以让新学,完美的镶嵌进这个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

鱼和熊掌,亦是可以兼得。

“这孔府,倒也挺识趣的!”

“陛下神威盖世,借孔家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触犯陛下天威……”

王五拍着马屁。

天子瞥了一眼王五。

“他孔府,要真是不敢触犯天威那就好了!”

“朕要是不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不让他们知道,朕是真的要灭他们的族,掘他们的根,他们哪里有这么容易听话!”

王五讪讪一笑,不敢多言。

天子目光闪烁,隐隐有寒光闪烁,片刻过后,天子随手将这几册典籍丢给王五:“送去让徐光启看一下,看完之后,再送到内阁去,要内阁召集人再研究一下,没有问题,就送到礼部去!”

……

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逃?怎么逃?

“下雪了……”

海风呼啸,雪花漫天飞舞。

卢象升一身布衫,伫立院中,一触即化的雪花,带来的冰凉之感无比沁人。

“又快一年了。”

施邦耀轻喃自语,原本意气风发,已然彻底消失不见,剩下的,只有难以消散的愁绪。

“今日来我府中,就是为了感慨一两句?”

卢象升瞥了一眼施邦耀,却是随口打趣一句。

“除了感慨一下,我又还能做什么?”

施邦耀长吐一口气,神色却更是黯然。

卢象升皱眉,似有不解,但最终,他还是没有问出口,这南明的窝里斗,他早有听闻,他能置身事外,哪怕为一介草民,也已是幸运,哪里还有自己一头栽进去的道理。

“别顾忌什么了,我现在和你一样,也是一介草民!”

施邦耀摆了摆手,惨淡一笑。

“挺好。”

卢象升点了点头,目光流转,却是下意识的看向北方的方向,哪怕他已经脱离大恒军事已久,哪怕他也没有什么信息获取渠道,但那江河重镇,大军汇聚,在他脑海中,俨然有着清晰的脉络所在。

他很清楚,他那位陛下的作战风格,从来不屑于用什么奇谋,无论劣势还是优势,永远都是让对方找不到丝毫漏洞的堂堂正正之师,横推而来!

以他对大恒军力的了解,南明的存在,在一开始,是在严峻局势下的取舍,放任内部严重的隐患脱离大恒,汇聚之南明。

但那一场大战结束之后,南明还能够存在,几乎就很是显然了。

南明,绝对已经成了他陛下手中的棋子,一个粪缸的角色,这一两年,多达百万计的官员士绅,从北方逃亡到这南明,便很是清晰的说明了一切。

而这些逃亡而来的官员士绅,也很快就打破了南明的朝政平衡,南北之间的矛盾,必然愈发剧烈。

时至如今,南明这个粪缸的角色,应该已经没什么作用了,剩下的,就是等大恒休养生息一两年,然后,大军南下,一网打尽,就这般简单。

至于南明能不能撑住,这………显然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从一开始,你就认为,南明撑不住?”

施邦耀转身,直勾勾的盯着卢象升问道。

首节上一节353/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