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283节

毕竟,首辅应声,事事遵从陛下,群臣有再多的意见,也只能找首辅,不可能找到陛下那里去。

这样,也就避免了那些个朝臣与陛下的冲突,自然,也就让内阁在这新朝,能够立足且持续下去。

“待到陛下凯旋归来,定会重整朝纲,到时候,你就轻松了!”

来宗道端起茶杯抿了抿,可谓是老神自在。

刘起元无奈摇头,随即,似是想起了什么,突然道:“按这般趋势,皇子周岁礼,陛下恐怕是赶不回来了,到时候这典礼,该如何是好?”

“何止是皇子,寰皇子,瑜皇子,休皇子周岁礼也都在今年!”

“陛下若要扫平辽东,再平朝鲜的话,这仗,还不知要打多久呢!”

说到这,来宗道摇了摇头:“我这岁数大了,干不了几年,估计就得告老还乡了。”

“刘大人你还年轻,以后,可就有得你头大的时候!”

“后位迟迟未定,依我看,陛下恐怕是想来一招母凭子贵,到时候,这皇子,那一个贵,可就是各显神通了……”

听到这话,刘起元也是默然,自古功劳之大,莫过于从龙,国本不定,那必然是无尽的明争暗斗!

“现在说这些,都还太早了!”

刘起元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再说了,这些,可不是咱们操心的事!”

“倒是这周岁礼之事,到时候,首辅你可得去和几位娘娘沟通一下,如今礼部尚书,侍郎,尽皆空置,我这边可抽不开身……”

“我就不参合进去了,让礼部派个人去吧!”

来宗道立马摇头,开玩笑,他明哲保身了一辈子,这都快荣养归乡了,哪里能沾染这天大的祸事。

没有接触,就不会有祸患,接触了,那自然就有了联系。

万一哪位娘娘向那周太后那般脑抽了,觉得他来宗道可用,拉拢一二,为皇子未来考虑,那可就是天大的祸事了!

“你啊你啊,就是凡事都太小心了!”

刘起元可谓是无语至极,小题大做至这般地步,恐怕也就只有这位内阁首辅了。

“非也非也!”

来宗道摇了摇头:“几位娘娘虽皆出身贫寒,但你可就别忘了,如德妃,庄妃这些娘娘,当初是怎么进陛下府中的。”

闻此言,刘起元先是一愣,随即,似是想到了什么,童孔一缩,勐的抬头,看向了来宗道。

“在之前,陛下尚未称帝登基,那些将军大帅,进献美人到陛下府中,也只是表忠心……”

“可现如今,陛下称帝开国,曾经秦公府的那些侍妾,封嫔的封嫔,封妃的封妃,诞下皇子的诞下皇子,这其中的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尤其是有诞下皇子的娘娘,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再过些年,你想想看……”

刘起元皱眉:

“这一点,刘某还差点疏漏了!”

来宗道轻笑,依旧老神自在,若论办事的能力,比他厉害的朝臣大把,但若说看透时势,明哲保身,他称第一,还真没人能称第二。

“你也别想太多,陛下是个念旧的人,对有功之人,可谓是极尽宽容。”

“当初那卢象升,可谓是谋反,都只是闲置,连爵位都没削掉。”

“你这些年操持着户部国库,管着朝廷的钱袋子,劳苦功高,只要不犯大错,将来位极人臣,辅左天子,开创一代盛世,。可比我要强多了!”

言至于此,来宗道眉宇间亦是难掩暗然。

这一仗,胜券在握,大局已定。

打完这场仗,接下来,就是平定乱世,稳定内部,再然后,便是开创一代盛世了!

只是,他蹉跎一生,见证了王朝的落寞至覆灭,好不容易见到盛世之曙光,且位至宰辅……

但……他这个年纪,恐怕支撑不了,他亲眼目睹这昭武盛世了……

可惜啊……

第四百二十七章 驾临

“报,前锋营与后金遭遇,试战三场,败一赢二!”

“报,宣武左右两卫与后金正黄旗遭遇,遭敌勐攻,请求支援!”

“报,京军奋武营,于小河庄发现代善主力所在!”

“报……”

快马奔腾之间,一个个来往各部的传令兵高喝不断,帐中军情变幻,气氛,俨然极为紧张。

所谓围三阙一,就是为了避免敌绝望之下的疯狂反扑。

而现如今,四面合围,呈瓮中捉鳖之势!

再加之后金老巢危急,灭国绝种的极致恐怖之下,极致绝望之下的疯狂反扑,无疑是显而易见之事。

“如今后路被断,建奴纵使随军携带了大量牛羊,也绝对支撑不了太长时间。”

“我觉得,围而不攻,行分化拉拢之策,待建奴粮草耗尽,再一举破之!”

“不行,建奴粮草不多,我们难道就粮草充足了?”

“户部已经通知了,粮草最多还能维持二十天,虽说辽东那边,已经将缴获之粮草运送过来,但辽东远在千里,粮草千里转运,路耗十之七八,负担太大太大。”

“粮草本就来之不易,不能如此白白消耗,况且,辽东收集之粮草,还要要用于接下来的辽东之战,还要平定朝鲜,我们绝不能与后金对耗,必须速战速决!”

“如今后金疯狂反扑,速战速决,死伤太大!”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参谋军机大事,扭扭捏捏,顾忌这,顾忌那,成何体统!”

“你……”

一道道争论声响彻帐中,天子孤零零的伫立舆图之前,神色漠然,却也始终一言未发。

什么战略,什么战术布置,什么作战计划,都只是虚妄。

真正的根源,是如何在有限的粮草供给之下,打完这一场灭国绝种之战!

这些,有总参谋划,他也无需操心,他需要顾虑的,已经不是这场战争,而是,如何解决粮草这个迫在眉睫的难题!

为了此战,他已经放走了蒙古,若因粮草之难题,对后金也不能尽全功,那此战,那就真的是费劲心机,动摇国本,不仅收获甚微,遗祸,也必定再次绵延,要不了多久,必将再次成为大患!

“传朕旨意,命内务府钱庄商行,一个月之内,必须筹备三十万担粮草,运至前线!”

言毕,李修沉吟一会,目光随之定格在舆图上的江南之地,这片已经失控的富庶之地上,随即再次下达命令。

“立即派快马奔赴江南,告诉严顺,江南叛军横行,不服王化,无需顾忌,当杀鸡骇猴,以儆效尤。”

“命登来水师南下,协助转运江南粮草北上!”

声音一出,帐中争议骤停,片刻过后,才有部将出声领命。

天子虽未言及江南粮草而来,但显然,旨意之间,已经透露得无比清晰。

杀鸡骇猴,以如今江南之乱,这要杀的鸡,自然不会小!

抄上几家江南大户,钱粮,自然也就有了!

“此战,当速战速决,后金要拼命,那我等就奉陪到底!”

“这一战,必须彻底消灭后金女真之患!”

“遵旨!”

诸将不敢怠慢,立马领命。

诸军机参谋,也一改争议,围绕天子定下的基调,商议起战术布置起来。

帐外策马飞奔穿梭的传令兵,将各部军情汇报而来的同时,亦是将中枢的一道道军令,下达至各部。

堪称残酷的攻防之战,亦是在这宣府重镇,在这四面合围之下,毫无保留的爆发!

而这一场战局演变之下的战争,毫无疑问,早已是吸引了整个天下的注意。

若说当初蒙古后金联盟叩边,是对天下居心叵测者的滔天鼓舞,那,山海关大捷的出现,就是当头一棒,打得整个天下无数心怀叵测者都有些措手不及。

而蒙古撤退,后金陷入重围,这场战争的出现,那就是让所谓的反恒复明,由沸腾至顶点,跌到了最低谷!

所谓大恒必亡的预言,在这战局演变之下,就如一个笑话一般,徒增笑耳!

消息传遍天下,纵使是江南之地的沸腾叛乱之势,也是瞬间腰斩,临阵举义的叛军,都不在少数。

原本看似一片光明的反恒复明之形势,在这个消息之下,亦是瞬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在这人心动荡之间,另外一个消息,却是如龙卷风一般,席卷江南大地,飞速的传遍天下。

福建。

自大恒初立,福建巡抚南居益伙同郑芝龙举义,福建一省,便彻底脱离了大恒对江南本就薄弱的统治体系,

而随着局势演变,反恒复明的局势愈发沸腾,实力最为强劲的南居益郑芝龙部,俨然成了江南义军之首,而福建,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江南义军的中枢之地,也是名义上,残明的首都所在。

遥尊靖武帝,定都泉州府!

而这一日,这个大明的都城所在,亦是将迎来它真正的主人。

昭武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曾经为南宋创造了无数财富,如今早已是沿疆海商汇聚之地的泉州港,在这一天,亦是第一次,被彻底戒严,停止了纵使战乱,也未曾停止过的海贸商业。

遮天蔽日的大明日月旗在海港飘荡,港口无数身着鸳鸯战袍的将士笔直伫立。

福建巡抚南居益,福建水军都指挥使郑芝龙,江南各地义军首领,以及南京兵部,工部,吏部等等朝堂官员,身着崭新的大明官袍,此刻,尽皆伫立在港口码头之上,等待着他们法理大义上的寄托以及支撑,大明天子,靖武帝的驾临!

而此刻,在港口之外,在战船环绕之间,已经装扮一新的天子龙船,正稳稳的停在海面之上。

龙船之上,本狼狈而来的靖武帝与群臣,已是换上了崭新的龙袍与官袍,皆是难掩激荡的立于船舱之中。

“陛下,福建巡抚南大人,诸义军首领,南京朝堂百官,已经在港口等候了。”

有快船疾驰而来,将领踏上龙船,跪倒请示。

朱慈紧紧握着衣角,强忍心中激荡,稚嫩的声音,缓缓在船舱中响起。

“传朕旨意,御驾启程!”

“陛下有旨,御驾启程!”

“陛下有旨,御驾启程!”

声音响起,一道道传旨的声音,亦是从船舱而出,最终化作一道道令旗变幻,停雨于海面的船队,亦是缓缓启程,护送着大明天子,朝这个如今名义上的大明之土而去。

而大明天子,靖武帝驾临福建泉州的消息,亦是如风一样,在这人心动荡之间,飞速的朝整个天下扩散,给如今这个变幻不休的天下局势,再添了几分莫测。

反恒复明的进展,似乎,也迎来了阶段性的进展……

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月二十八日

大恒昭武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大明靖武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大明天子,靖武帝驾临泉州,消息传出,一时之间,本因北疆战局变化,而蒙上阴影的反恒大势,在这个消息之下,亦是如回光返照一般,骤然升腾。

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欢腾,似乎大明天子的到来,反恒的局势,就将一片光明一般。

欢腾尽显之间,在海上漂泊了数月的靖武帝与京城百官,在经历御驾抵达迎接之礼的欢喜之后,却在一个个消息之下,欢腾尽散!

首节上一节283/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