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223节

很快,刚还骂骂咧咧的一众武勋将领,便是尽展笑颜,一个个围着李修,恭贺不停。

而不少文官,亦是勉强挤出笑容,走上前来恭贺道喜。

而李修,此刻却还是有些未曾回过神来,两世为人,这,似乎还是第一次。

而且,这似乎,也来得太过猝不及防了!

“恭喜将军!”

“秦公,恭喜!”

众将与文臣簇拥恭贺之间,李修那漠然的神色,亦是冰消融化,一抹灿烂且畅快的笑容随之浮现。

得之东隅,失之桑榆!

这,难道就是天意?

此刻,不仅仅是李修,在一众武勋心中,这个似乎有些大逆不道的想法,亦是涌现而出。

一腔热血忠心培养的天子背刺,被外界传得沸沸扬扬,说是杀戮过多,断子绝孙的秦公,却恰巧在这时发现有后!

这不是天意,是什么!

在场之武勋,脸上的笑意,亦是愈发浓郁了起来。

众将簇拥之下,李修亦是少有的没了澹然,骑上不知哪位将领牵来的战马,便策马狂奔,朝秦公府赶去。

而,秦公有后的消息,亦是从这皇极殿广场,随着文武百官之口,极为迅速的传播蔓延开来!

这消息,毫无疑问,就跟平地一声雷一般,震得绝大部分有心人皆是有些懵。

自秦公起势,横行朝野,多少年了?

从崇祯元年末那场京蓟之战,至现如今,已然五年之久!

五年,都未曾有后代出现,甚至,连秦公府后院有女怀孕的消息都没传出过!

这般确凿的事实上,杀戮过多,有伤天和,断子绝孙之论,亦广为流传。

而这般事实,

且不说是不是有伤天和的报应,就这个无后的事实,

对那些被打压清洗的人而言,无疑是弹冠相庆之事。

对忠心体国之人而言,无疑也是一件好事。

对天家而言,显然,更是一件大好事!

毕竟,无后……

就意味着,那庞大的武勋集团,根本没有继承人,没有继承人,很多不该有的心思,也就很难有。

况且,一个无后的权臣,要维持收拢人心,显然也非一件易事。

而对一众武勋而言,这平地一声雷,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往日里执守京城各地的武勋,在这时,已然尽皆汇聚秦公府,一阵阵畅快的大笑,无疑是清晰证明了这些武勋的畅快心情。

畅快与担忧,亦是随着这消息的传播蔓延,极速感染扩散。

一时之间,这京城之中,本就汹涌的暗流,亦是骤然间再添了几分风波,亦更是让这混乱,多了几分不确定。

外界的一切,此时此刻,已然不在李修的顾虑之中,他此刻,亦是踏足了这后院中的墨玉苑。

院中秩序已然恢复,几名侍女正在忙碌,管家王五,亦是恭恭敬敬的站在李修身旁。

此刻,环视着颇为精美的小苑,李修亦是有些愣神,事实上,他也是第一次踏足这墨玉苑,甚至,连这苑中,居住的是谁,都不知道,至于是谁怀上了他李修的血脉,他更是一无所知。

“老爷,她是老爷您当初从陕西带回来的,名叫李月儿,大夫诊断,已经怀上三个月了!”

“李月儿……”

李修脑海里,亦是浮现出曾当初情景,随即点了点头,步子迈开,便朝那房内走去。

房门推开,映入眼帘的,便是立在房中的几名侍女,以及,床榻边坐着的一女子以及床榻上躺着的女子。

稍有眼熟的面孔,亦是让李修稍显模湖的记忆,立马清晰。

“老爷!”

众侍女躬身问候,那床边的女子以及床榻上躺着的李月儿亦是挣扎着起身。

李修快步走过去,一把扶住李月儿身躯:“无需行这种虚礼,当前静养重!”

随即,李修亦是一把握住李月儿之手,手指轻动,脉象之变化,亦是清晰的映入脑海。

确认无恙的脉象后,李修也不禁少有的大松一口气,注意力,这才转向怀中眉宇之间,尽显柔弱的李月儿。

“入府不久,可曾适应,”

李修轻声低问,言语,亦是少见至极的柔和。

“府中安排妥当,比妾身在老家时好多了。”

李修再问:“家中可还有亲人?”

“家中尚有双亲,还有大哥和两个小弟。”

闻此言,李修眉头一挑,有些诧异道:“那为何,未在家中与双亲相伴?”

李月儿神色一暗,犹豫一会,才道:“家中贫寒,无力承担,爹娘将妾身卖至镇上地主家为奴,随后乱军袭来,得老爷您军中将士所救,便被挑选送到了老爷您这里……”

“听到没?”

李修转头,瞥了一眼伫立房中的王五。

“老爷放心,老奴这就安排人手接夫人亲属入京!”

王五反应极快,立马应声。

李修点点头,又道:“这墨玉苑的用度,都安排好,要堪用之人,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老爷放心,老奴已经将清林苑清理好了,下人也挑选了一批,夫人随时都可入住……”

“如此甚好!”

李修点了点头,清林苑他是知道的,就在自己所居小院隔壁,如此,安全问题,自然无需担忧。

毕竟,他秦国公有后,这个现实,恐怕有很多人,都不愿接受。

思虑片刻,李修又道:“让亲卫营,再调一百精锐,进驻府中!”

“从此刻开始,墨玉苑一切,饮食起居,一切,皆需严格审查,绝不能出丝毫纰漏!”

……

第三百四十三章 发酵的局势

天子开经延,无疑是一个足以震荡天下的消息,按正常发展,一切的风波暗流,或许都将汇聚到这经延之上,围绕着经延一事,各方争锋。

但经延之事还未发酵,突如其来的秦公有后之消息,却是将这经延大事的风头尽抢!

这个消息,在京城蔓延扩散后,亦是以近乎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朝着天下众多的有心人耳中传播而去。

在深宫,那一座巍峨的乾清宫,亦是一片颤栗,殿中一片狼藉,太后最喜欢的一个瓷器花瓶,已然碎裂一地,内侍宦官尽皆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小天子孤零零的站在殿中,望着面若寒霜的娘亲,眸中,亦满是惊惧。

曹化淳跪倒匍匐在地,眉宇间,已满是难言的苦涩,太后如此愤怒,又召他前来,意欲为何,已然很是清晰……

在内阁,孙传庭与李邦华相对而坐,本该在此处处理政事的刘起元与来宗道两位阁臣,此刻,却是已经不在此处,至于在哪,显然很是清晰。

如今之内阁,和那空缺的吏部尚书一样,先帝在位期间,数次清洗朝堂,内阁亦是因此而空缺,阁臣空缺,内阁次辅,首辅亦是空缺。

没待他们摩拳擦掌,再进一步,先帝驾崩,秦公辅国理政,内阁的格局,就此定格延续,再未有丝毫变动。

内阁之作用,本就是辅助天子,处理国事,而如今,天子尚幼,军国大事,尽掌于秦公之手,如此,内阁的地位,虽依旧存在,但权势,无疑是一再压缩,直至近来,秦公将京察大权,再次交还于内阁,内阁之权势,才恢复了几分。

正常而言,秦公主动退让,他们自当识相,继续保持着以往文与武的默契。

但,一直未有动静的深宫,却是突显苗头,却是让几位阁臣,都有些身不由己起来。

纵使,他们都知道,如今之形势,继续保持文武默契的重要性,但很多事情,显然并不是知道,就可以做到的。

以往,能够做到,是因为太后天子保持着对秦公的无事不从,是因为,这天下,需要他们与秦公保持默契。

尽管再忌惮,再担忧,他们也只能压制。

可现如今,太后天子,已然改变了以往的无事不从,为臣者,又岂能不尽忠君之心。

纵使他们不愿,这满朝朝臣,这天下文人,也会推着他们前行。

除非,他们两个,也如另外两个阁老,刘起元与来宗道一般,明是置身事外,暗,却已是与秦公暗通曲款。

可这……可能嘛?

“秦公此举,不正常!”

许久,李邦华才缓缓出声。

“对。”

孙传庭沉重的点了点头,按他们的想法,这次经延,不过是一次试探,可现实,显然超出了预料。

无论是从将京察大权交还内阁,还是这次对天子教导的退让,显然,都不符合他以往的行事风格。

而如今,一直未有后的秦公,又突有血脉孕育……

两人对视一眼,尽皆无言沉默。

什么都不做,担忧,事情开始做了,更担忧!

秦公,这个称呼,代表的东西,太过恐怖。

他完全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权臣,没有飞扬跋扈,更没有欺压天子,无法无天。

在朝廷之内,掌天下之权。

一次次的风波,让大明摇摇欲坠,他秦公,亦是一次次扶大厦将倾。

可每一次挽狂澜于既倒的成功,秦公的权势,亦是自然而然的暴涨一大截。

直至如今,纵使是一次试探,都让他们为之担忧惊惧,生怕触及到了那一根无法挽回的红线。

可不试探……

一直这样下去,大明,还会是大明嘛?

身为阁老,纵使如今权势大减,可那些骄兵悍将的无法无天,他们自然也有所耳闻。

况且,不受丝毫控制的权利,太过可怕。

大明朝的存续与否,尽系一念之间,更为恐怖。

“太后召见毛文龙了!”

这沉寂之间,孙传庭突然道:“应该是想让毛文龙统领禁军,不过毛文龙应该是婉拒了,现如今称病在府,连五军都督府,都不去了。”

“毛文龙是个聪明人,不到最后时刻,他是绝不会轻易下注的。”

李邦华摇了摇头:

“太后太急了,纵使秦公再次退让,也无丝毫用处!”

首节上一节223/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