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17节

显然,京城之中,这般血腥之地,估计也就只有那凶名赫赫的诏狱了。

“把他们都押进诏狱!”

很快,徐滔的命令便已响起,看了一眼紧握药方心事重重模样的张武,李修便打开马车门,毫不客气的拔刀而出,明晃晃的刀锋对着马车里关押的两名山匪。

“下去!”

呵斥一声,那两名山匪,便老老实实的走下了马车,只不过当一下马车,看到铁门上那诏狱二字之后,两名山匪的脸色,顿时就变得煞白,满脸惊恐,浑身颤抖,两人竟然都吓得瘫倒在地,其中一名甚至嚎叫一声便挣扎着往后逃去。

只不过,镣铐缚身,哪里又逃得掉,还未待其他人反应过来,李修便几步跟上,一脚将山匪踢倒在地,明晃晃的刀锋,直接架在了这山匪的脖子之上。

可让李修没想到的是,这山匪,竟毫不犹豫的往刀锋上一抹,鲜血飞溅,便瘫倒在了地上。

“……”

这骤然突变,李修亦是有些没反应过来,倒是一众锦衣卫似乎是习以为常,见到这山匪倒地喷血,也就各忙各的去了。

“没救了,宰了吧!”

这时,徐滔大步走来,看了一眼后,便下达了命令。

待李修一刀落下,再溅起一抹鲜血之后,徐滔才缓缓出声:“咱们诏狱凶名赫赫,有不少犯人往往都是这样,宁死都不愿入诏狱,所以以后看押犯人的时候,要小心一些,就这样死了,可便宜他们了!”

听到这话,李修才有些明悟,点了点头:“属下明白。”

“嗯,以后要注意,这一次是我在这里,死的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以后你要是单独率队执行任务,出了这种事,可是要担责任的,要是死了重要人犯,搞不好你都要下诏狱走一遭!”

……

第二十八章 缉捕千户所小旗官李修

有了这一次教训,李修哪里还敢大意,极为小心的盯着剩下的那名山匪,跟在其他看押犯人的锦衣卫身后,朝诏狱里走去。

伴随着一阵阵让人头皮发麻的嘎吱声响起,那两扇沉重的铁门,也缓缓被守卫诏狱的锦衣卫打开。

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还算宽敞的青石阶梯,青石阶梯呈斜坡状,由上至下,两侧石壁上皆固定着一盏盏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亮,刚靠近阶梯,一股阴凉的气息,便扑面而来,隐隐约约的,还有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哀嚎声顺着青石阶梯传来。

这种场景,别说那些山匪了,就连李修都是忍不住心头一跳,这模样,着实有些渗人。

“走!快走!”

锦衣卫熟练的推搡着磨磨蹭蹭的山匪,倒也是一副轻车熟路的模样。

李修此刻倒也安下心来,他可是锦衣卫,诏狱虽然恐怖,但也恐怖不到他的头上。

顺着青石阶梯走了约莫百余个台阶,那哀嚎惨叫声也愈发清晰,随后,众人在终于出现在了一个颇为宽敞的地洞之中。

不出意外,正是锦衣卫在审问犯人,血淋淋的身躯被绑在各种各样,几乎超出李修认知的刑具之上,看得李修头皮都有些发麻起来。

他这个锦衣卫都是如此,更别说那些山匪还有那养尊处优的周宗建了,有几个甚至直接都尿了!

“把那几个山匪先关到下面那层去,这狗官,就关这里,给他好好看看咱们锦衣卫是怎么审问犯人的!”

徐滔的命令再下,一众锦衣卫亦是依命而动,而李修,则懵懵懂懂的跟随着一众锦衣卫而动,穿过这个宽敞的地洞,便又是一条由上至下的青石阶梯。

显然,这座诏狱,不止一层。

跟随着锦衣卫将那山匪关进牢房之后,李修便忍不住四处张望了一眼,和上面那层的布置差不多,从青石阶梯下来,三面皆是用青石隔开的牢房,牢房里大都关押着犯人,一个个满身血腥,骨瘦如柴,大都是直接瘫倒在牢房里,神色麻木,完全没有丝毫光亮。

也就只有刚被关押进去的那几个山匪,还有气力呼喊着,只不过很显然,至少在审问前,估计是没有谁会理会他们的。

在地洞中间,明显便是是审讯之地,各式各样的刑具陈列摆放,深褐色的血污沾满了刑具,浓浓的酸臭血腥还有阴潮气息混合,整个地洞都充斥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气味。

在最后一面,则给有一个通道,似乎下面还有一层牢狱。

打量了一眼,李修也没多待,便连忙跟随着其他锦衣卫,沿着青石阶梯朝上面而去。

一众锦衣卫也没在这诏狱中多待,便直接走到了那广场之上集结。

李修本以为还有什么任务需要安排,没想到竟是一场分赃大会。

在徐滔的安排下,一个个装着银两的钱袋,分发到了每一个锦衣卫的手中,让李修没想到的是,他竟然也有份。

钱袋不大,大概巴掌大小,里面零零散散的装了几颗碎银子,来到这个世界,便沦落荒野,别说银子,他连铜板都没见过几次。

只不过看着身旁的锦衣卫皆是一副喜笑颜开的模样,李修估计,这几颗碎银的购买力,应该不小。

当锦衣卫三三两两的离去,而李修,则在徐滔的带领下,穿过那条胡同,走到了京城的大街上。

此时正值响午时分,烈阳高照,街上人流倒也少了许多,只不过在太阳照耀下,满是血污的衣裳沾染汗水,顿时就变得黏糊糊起来,极为不舒服。

一路上看着路边叫卖的商铺摊贩和客人交谈,对自己手中的几两碎银,李修也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

他钱袋中大概有三两银子,银子成色他也不太懂,但这银子来源于那周宗建,堂堂朝廷御史,贪污的银子自然不可能成色太差。

如此一来,一两银子,大概是可以买一石米,而这个时代的一石……

李修不禁回忆起那溶洞之中用来打熬力气的石墩,他记得,其中有一个石墩,似乎就是标准的一石。

“一石的话,大概相当于现代的七十公斤左右……”

“一两银子,可以买七十公斤左右的粮食……”

想到这,李修顿时就忍不住紧了紧手中的钱袋,三两银子,可真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后世那衣食无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粮食可是什么都比不上的硬通货!

一两银子,能买七十多公斤粮食,完全可以满足一家四口两三个月的正常饮食了,而且,这还是顿顿米饭,顿顿吃饱的时间,要是省着点吃,喝点稀粥的,吃六七个月都正常!

这般购买力,也难怪那些锦衣卫一个个喜笑颜开的。

正当李修下意识的想着这三两银子该买些啥时,走在前面的徐滔已经停住脚步。

这时,李修才发现,在自己这一路上胡思乱想的时候,已经到了锦衣卫的衙门前。

“待会进去后,少言少看,别弄出什么事,不然谁也保不住你,明白嘛?”

叮嘱一句之后,两人便一前一后的步入了锦衣卫衙门里。

李修本还以为有什么大事,结果却是再次出乎李修的预料,不过是登记名碟,领取锦衣卫的衣服装备。

庆幸的是,经过几个月的习武,身体也已经张开,颇有几分精壮模样,也长高了不少,小一点的锦衣卫衣服穿得倒也刚好合身。

锦衣卫服装有两套,当然,其实也可看做是一套。

一套平日里穿的青绿锦绣服,另外一套则是铁盔及黑色圆领甲,这套则明显就是执行任务时护身的甲胄。

李修见到不少锦衣卫,似乎都是内着青绿锦绣服,外戴铁盔,着黑色圆领甲,腰挂一柄长刀,这便是绝大部分时候锦衣卫的正经穿着了。

而那传说中的飞鱼服,斗牛服,以及绣春刀……

那似乎并不是李修这个小旗官可以奢望的。

在锦衣卫府衙转了一圈,不仅仅多了衣服装备,还多了一个正式的锦衣卫身份……

锦衣卫缉捕千户所小旗官李修!

……

第二十九章 客栈

“锦衣卫的规矩你都懂,我就不多嗦了。”

“这几天就在京城休整一下,你也熟悉熟悉京城,到时候那边培训完了,不出意外的话,你肯定是要京城任职一段时间的……”

两人从锦衣卫衙门走出,徐滔边走边说着,而李修,则老老实实的跟在徐滔身旁,不时应声着。

走了没一会,两人便步入了街边的一间客栈,选了两间上房之后,徐滔也是放心,嘱咐几句话,竟独自一人离开了这客栈之中。

客栈房间倒也颇为宽敞,古香古色的精致家具,也不禁让李修有些愣神。

说起来,他还是第一次住这般房间,之前在荒野之时,大多数时候都是天为被地为床,能够有一破庙遮风挡雨,已经是很不错了。

后来入锦衣卫那溶洞,睡的也是简陋至极的大通铺,哪里见过这般正宗的古风房间。

东看看西瞅瞅了好一会,李修才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在房间里好生清洗了一番身子后,李修便迫不及待的换上了锦衣卫的那一套衣服。

白衬打底,青绿锦绣,再加之一身黑甲,腰悬长刀,那铜镜之中,英武俊郎的身影,哪里见得到几个月前那般瘦小邋遢痕迹!

看着这铜镜里的自己,李修也是忍不住有些小瑟。

好一会后,李修犹豫了一会后,便推开房门,走到了走廊围栏之前,此时,客栈一楼已是人满为患,糟杂的声音接连涌入耳中。

李修俯瞰两眼,便大步朝楼下走去,他年纪不大,一身锦衣卫着装,显然很容易让人误会是哪家安排在锦衣卫镀金的公子,迎面而来的,不管是店小二,亦或者其他人,皆是下意识的让开了一条路。

“官爷,您要吃点啥?”

刚走了没几步,立马就有一名小二笑呵呵的凑了过来。

“你们店里有什么?”

李修停下步子,颇为好奇的问道。

“本店的美食可海了去了……”

没待小二介绍,李修的目光便瞥了一眼那悬挂于柜台之上的价目表,心中大定,摆了摆手:“来一个羊双肠,再来一个那是……烧鹿肉?”

“官爷您说得对,那正是本店的招牌菜烧鹿肉。”

店小二立马点头哈腰的解释了一句。

“就这两个菜,再来一壶……”

言语至此,李修微怔,看向店小二问道:“你们店里,有什么好酒?”

“官爷您可是问对地方了,本店招牌美酒,便是有着天下七大名酒之冠的山东秋露白!”

“正所谓秋露白,味好纯,色泽白,余性热……”

“行了行了!”

没待店小二吹嘘,李修才摆了摆手:“就这个了,来一壶,准备上菜吧!”

“好嘞!”

“上堂官爷秋露白一壶,羊双肠一份,烧鹿肉一份……”

伴随着店小二的呼喊声,李修亦是在店小二的引领下,行至二楼窗边的桌子坐下。

这时,李修才注意到,天色已经彻底暗下,只不过,街道外,却依旧灯火通明。

透过窗户,李修可以清楚看到街道上绵延的屋脊,还有那悬于屋檐之下的一盏盏各式各样的灯笼。

街道上还是人来人往,甚至比白日还要热闹不少,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拖家带口的在街道上游玩闲聊,路边的商铺大开门户,灯火通明,小摊小贩亦是吆喝个不停。

如此繁华之景,亦是李修这一生,第一次见到。

骤然间,他就有些沉醉起来。

直到店小二将酒菜端来,他这才从这京城夜市之景中反应过来。

“官爷,小的给您斟酒!”

店小二麻利的端起瓷白酒壶,剔透的酒液从壶嘴中倾泻而出,划出一条晶莹白练,最终落入酒杯之中,酒香缭绕,酒花涌荡。

秋露白,仅仅从这酒花来看,便能看出其不凡。

李修算不上懂酒,前世年纪虽不大,但也爱好杯中之物,今生却是无缘杯中之物许久,这一次,倒也是难得。

“行了,你暂且退下吧……”

此等良辰美景,李修自然不愿一个小二打扰了自己。

小二应声退下,李修端起酒杯,浅酌一口,感受着回甘味蕾的酒味,目光,也不禁再次看向了街道上的人来人往。

首节上一节17/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