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主宰全球经济 第26节

阎建功昂头挺胸,俨然等待军令的战士。

马明没吱声,但眼神与姿态,与阎建功无异。

杨志斌见三位战友又有了自信与锐气,高兴之余也有些担心,不确定年轻老板会让战友们做什么。

商场如战场。

没有硝烟,却同样凶险。

“鲁伟,阎建功,你俩负责暗中保护我爸妈。”陈浩最在意的人是父母,一旦朱三急眼,未必不会对他父母下手。

两人讶异对视,这任务太轻松了。

“马明,你要暗中保护冯市。”陈浩之所以把这个任务交给马明,是因为马明表现的比卢伟阎建功深沉。

深沉的人,往往机敏,做事更稳妥。

马明愣了一下,保护一城主官,这任务出乎他意料,但他立即点头称是,没多问,没质疑。

马明的表现,陈浩很满意。

“冯市有危险?”

杨志斌忍不住问陈浩。

陈浩道:“朱三把冯市当眼中钉,不得不防。”

杨志斌皱眉,却未多说。

当晚,陈浩请四人吃饭,喝酒到深夜。

四天过的很快。

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

考试持续三天。

两世为人的陈浩,从容自若考完七门,估分六百二左右,如果他早几个月重生,或许能考到六百五以上。

然而,大多数学生估分不是很准,普遍比最终分数高估二三十分,更有甚者高估一百分以上。

不过,越是尖子生,估分越准。

陈浩自信估分与最终成绩误差不会超过五分。

估分之后便是报志愿。

既要估摸自己的成绩,还要估摸所报考大学的分数线,要比十几年后查到分数再报志愿难度大。

一些尖子生,因估分不准,太过自信,没被第一志愿大学录取,条件又不容许复读,便委屈自己,去读第二志愿报考的大学。

在这个年代,进入名校与进入普通大学,几乎是不同的两种命运两种人生。

陈浩记得,上一世高考后,同班一女生,报了当时师范类全国排名第一京城师大,老魏建议她谨慎一些,报仅次于京城师大的魔都师大。

可这个女生心高气傲,非京城师大不去,第二志愿随便填宁西师院,结果差十分上京城师大。

她还有个弟弟,家境不好,父母不想让她复读,认为读了师范,都能当老师抱住铁饭碗,没必要复读。

这女生最终上宁西师院,毕业后分配到镇上的初中教书,而高考成绩差她几分的另一个女生,考上魔都师大,之后保研出国。

陈浩曾经很多次为这两个女生不同的人生而唏嘘。

实力很重要。

如何选择同样重要。

陈浩领了志愿表,回到家。

院子里,老魏和一中一位名叫李明明的副校长正跟刘丽萍陈俊生唠嗑。

“魏老师,李校长。”

陈浩诧异,没想到这二位会登门。

老魏笑道:“我和李校长来指导你报志愿。”

“浩浩,你坐。”刘丽萍把小板凳让给儿子,笑着对老魏李明明道:“我去买个西瓜,天热,吃西瓜消暑。”

“不用!”

“不用!”

老魏李明明要起身拦着刘丽萍。

陈浩陈俊生没让两人站起来。

刘丽萍去买西瓜,走出小院时,笑的合不拢嘴,副校长、班主任亲自来指导儿子报志愿,说明儿子多半考得很好。

李明明推了推眼镜,问陈浩“想好报哪几所大学吗?”

“嗯……”

陈浩故意沉吟,继而摇头,想知道接下来老魏和李明明怎么说。

“你估分六百二,咱们一中这届考生,估分上六百的,只有你,如果你真考到六百二,有可能是全省状元。”

李明明这话令陈俊生愣了一下,他只听儿子说考得不错,不晓得儿子竟有成为全省状元的希望。

“虽然估分与最终成绩有差距,但校长、魏老师、另外几位资深老师,根据你的估分,再结合你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一致认为你可以报青华。”

李明明道明来意。

一所中学,多一个学生考上青华,就多一些荣誉,能吸引更多好苗子。

“青华?”

陈俊生惊愕,根本没想过儿子能考青华。

陈浩没吱声。

老魏以为陈浩在犹豫,笑道:“我们估摸青华今年分数线在五百五左右,就算你估分高了一些,考上青华的把握依然很大。”

“你考上青华,学校会给予三千元奖励,市府也会给予奖励,如果成为全省状元,奖励更多。”

李明明笑呵呵利诱陈浩。

陈俊生回过神儿,皱起眉头,估分多少不作数,青华分数线亦是未知数,他觉得儿子报志愿应该更稳妥一些。

“这个……魏老师李校长我插几句,浩浩报军校,是不是稳妥一些?!”陈俊生貌似在询问,实则在表达想法。

“军校?”

老魏与李明明对视,笑容消失。

在两人看来,当下最好的军校,也差青华一大截。

青华培养的尖端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更大更广,军校束缚性太强,而军中人才大多是无名英雄。

第30章 高考 下

陈浩猜到老爸会让他报军校。

老爸当过三年兵,混的最好的战友,如今已是大校。

大校,与冯义平级。

市井小民心目中遥不可及的大人物。

陈浩清楚记得,老爸在军中混得最好这位战友,去年回丰川祭祖,多少人巴结,多少人敬佩。

仅服役三年的老爸,每每提及这位战友,神采飞扬,好似与对方的交情,是老爸此生最大荣耀。

老爸希望他考军校,无疑盼着他有朝一日也那么风光,光耀门楣。

“这……”

老魏不知该说什么。

李明明挤出笑脸道:“青华终归是NO1。”

“我担心他高估自己,丢了西瓜,芝麻也没捡上。”陈俊生道出所忧所虑,也希望儿子考上青华。

可他觉得青华太遥远,脚踏实地求稳,方为正道。

李明明瞧老魏。

老魏瞧陈浩。

最终做决定的,是陈浩。

“爸,我决定上青华,也一定能上,您不用担心,而且志愿表上能填六所学校,不等于上不了青华就不能上军校。”

陈浩早已打定主意报青华,之前压根没打算填第二第三志愿,如今为安抚老爸老妈,只好把志愿表填满。

威武的军装,热血的军营,他曾向往,可重生的他,有了更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能选六所大学,这样好。”

陈俊生眉头舒展,笑了。

仅初中毕业的陈俊生,不晓得多数大学会把第一志愿以外的报考者放在最后录取,甚至要求第二志愿报考者比第一志愿报考者高三十分甚至五十分,而且一些军校不招第二第三志愿报考者。

老魏李明明对此心知肚明,却没吱声。

两人希望陈浩报青华,不仅仅是为一中争光,也怕埋没人才。

陈浩当着老魏李明明以及老爸的面,填志愿表。

刘丽萍买回西瓜,陈浩正好填完。

“浩浩报哪所大学?”

李丽萍问众人。

陈俊生笑道:“青华和军校都填了。”

“青华?”

刘丽萍吃了一惊,旋即笑着说儿子“你还真自信。”

刘丽萍也不信儿子能考上青华。

“年轻人,自信点好。”

李明明完成任务,笑容满面。

陈浩瞧着李明明,想到上一世。

这位副校长有望当一中校长的节骨眼,去省城西京开会奈不住寂寞,结果遭遇“仙人跳”,无奈惊公,之后丢掉工作,抑郁跳楼,死时不到五十岁。

这件事,从丰川一中毕业的学生大多有所耳闻。

刘丽萍切了西瓜,拿到院子里的方桌上,热情招呼老魏李明明。

两人各吃一牙西瓜,起身告辞。

陈浩把志愿表交给老魏。

一家三口将老魏李明明送到巷子口。

“李校长,我看过麻衣神相,您的面相……”陈浩决定提醒李明明。

首节上一节26/5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