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军工帝国 第17节

原本秦阳也打算在狮牌气枪的基础上简单修改一下,但是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到最好,所以他撕掉了原本的设计图,决定推倒重来。

反正这些设计图一直都在他的脑子里,画出来就行了。至于当初给厂里下的一百块钱一把的订单,大不了修改一下,给厂里两百一把,厂里还是能赚到钱的,自己少赚点无所谓。但是射击用枪的牌子一定要打出去,要做就做全世界最好的!

现在交给工厂生产的,就是气枪行业里的一代名枪:大名鼎鼎的斯太尔 LG 110 FT!

斯太尔这个名字,对国人的印象是停留在卡车上的,因为国内的重卡就是从斯太尔91重卡上发展起来的,不过,重卡只是斯太尔的一个微不足道的产品线而已,斯太尔是欧洲小国奥地利最重要的军工企业,它主要生产武器,比如国内引进西方的L7坦克炮就来自斯太尔,这种炮让国内第一次拥有了击穿T-72坦克的能力。

同时,斯太尔也生产各种枪械,气枪也是其中一种。

这款气枪的设计非常的特殊,合成材料的枪身,两段式的枪托,专门的脸颊垫,握把的射击方式,上面还有专门的瞄准具,枪身下面有专门的可调节的扶手,适合各种射击姿势。

它的肩托、握把、扳机、脸颊垫均可实现三维多向无级调整。甚至连初始速度、发射动能也能精确控制。靠着先进的设计,优良的性能,这款气枪几乎就成为了奥林匹克射击竞赛的专用枪支,同时,价格也是高高在上:一把就需要三十万欧元!

秦阳不需要将这款气枪打造到后世的标准,只要比现在这个时代的奥运会气枪更高级就行了!

此时,大家伙都在惊叹于这款枪的先进,刘勇皱着眉头开口说道:“适合这把枪的气罐恐怕在全国都找不到吧?”

枪管贯穿整个枪身,气罐则是在枪管的下部,是一个更粗的圆筒,前面还带了个专门的气压计,这种气罐可从来没见过。

“是的,得专门生产。”

“这上面标注的材质好像是铝合金?”

“是的,为了让这种枪更加轻量化,上面有二十多个零件都是铝合金。”秦阳说道。

“阳子,咱们可没有加工过铝合金啊!”刘勇更担心了。

“没错,咱们是没加工过,可是其他单位有这个经验啊。”秦阳说道:“我已经买好了火车票,今天晚上就出发,协调咱们这批枪械的铝合金的加工。”

“其他单位?还坐火车?你要去哪里?”刘勇惊讶地问道。

“成都,132厂。”

“那么远?”刘勇更是惊呆了。

都是军工系统的,刘勇自然也知道,132厂是制造战斗机的,他们厂里有先进的铝合金加工设备,完全可以把这设计图上复杂的零件加工出来。

但是,不用跑那么远啊!

首都有制造长征火箭的工厂可以加工铝合金,哪怕去东北的112厂,都比成都近啊!

秦阳笑了笑:“没错,就当是出去旅游了。”

秦阳当然是有目的的,挑选132厂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厂子具有先进的铝合金加工技术,而且还因为这个厂子在积极地搞出口!

国家将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之后,军队就开始进入了忍耐的时期,军费大幅度缩减,采购武器装备也就大幅度减少了,不仅仅三线军工厂的日子不好过,一二线的军工厂也不好过啊。

航空工业方面,空军只能将微薄的资金投入到112厂里,毕竟这个厂是航空工业的老大哥,还在搞歼八战机,至于其他的工厂,那就自己找出路吧!

132厂在川省,属于大后方,当年抗日战争的时候川省都没有沦陷,在那个特殊年代制定的战争计划里,整个北方都可能会被放弃,川省必须要有稳定的工业基地。

结果进入八十年代,这些工厂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

132厂不等不靠,自己找出路,第一笔军贸生意就和埃及做成了,开了一个好头,而接下来又会有一个新的危机等着他们!这个危机想要解决,就只能是去中东找个新的客户。

秦阳也是打算去中东卖气枪的,这样,双方一起去的话,秦阳也好有个伴,省得老爸担心。

当天晚上,首都火车站,秦阳带着兴奋的张超站在站台上,和送行的人告别。

“阳子,你们放心大胆的去,不管成不成,厂里都对你们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表示肯定!哪怕这次造的气枪成本高一些,咱们厂里也能承受得起。”朱自忠亲自来送行了,向秦阳的行为表示肯定。

“请厂领导放心。”秦阳说道:“等到我们回来的时候,会把零件带回来的,不会耽误给客户交货。我们一定会像狮牌气枪一样,创造一个新的奇迹!”

呜呜!

列车鸣响了汽笛,缓缓驶出了车站。

看着列车离开,朱自忠感慨了一句:“咱们都已经老了,要说开拓创新,还是他们这些年轻人啊!”

“是啊,按照阳子说的,这批生产出来的气枪可以达到奥运会比赛用气枪的最高水平,咱们厂以后靠生产这种气枪,也能获得充足的利润。”秦保国说道:“咱们厂的前途不可限量。”

两人望着列车离开,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

第34章 雪中送炭

“这里的气候和咱们那里完全不一样啊!”下了车之后,看着头顶阴沉沉的天空,闻着空气中一股潮湿的味道,张超很是感慨:“多亏在火车上咱们脱掉了绒衣绒裤,否则得捂出一身痱子来了。”

现在虽然已经进入了四月,但是赤县的天气依旧是寒冷的,倒春寒的话甚至可能会结冰。秦阳和张超这种年轻人,穿个这个年代常见的绒衣绒裤正好,稍稍年龄大一些的,就得穿毛衣毛裤。

这边呢?

这边白天的气温已经在二十度左右了!

“走吧,咱们坐公交车去。时间紧张,最好今天就把生意谈下来,让他们给咱们先加工。”秦阳说着,扶了扶在列车上打好的领带。

“阳子,你知道坐几路吗?”

“不知道可以问啊。”说话间走到了一个岗亭的旁边,秦阳向里面问道:“同志,去黄田坝坐几路?”

黄田坝?

“阳子,咱们不是去132厂吗?”等到问好了公交车,张超有些惊讶地问秦阳。

“132厂就在黄田坝,走吧,车来了!”

两人上了公交车,现在不是高峰期,还能找到座位,等到坐下去之后,张超看着座椅上的字,很是好奇:“成飞制造?这个成飞是造飞机的吧?怎么还造座椅了?”

“军转民呗,超子,你少说几句,省得别人以为咱们瓜兮兮的。”

望着座椅上的成飞制造的字迹,秦阳也在回忆着成飞的来历。

1958年,132厂正式动工兴建,当时对外称为国营峨嵋机械厂,地址就在黄田坝, 1964年建成,成为一个拥有职工上万人的大型航空企业,当年11月,歼5甲飞机在这里首飞成功。

两年之后,歼教5型机成功首飞,工厂的军品生产由测绘仿制转变为改型试制。

之后,这里又开始生产现代化的歼七战机,70年3月,歼7I型飞机成功首飞,75年歼7II型飞机设计定型,不过在那个年代里,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都很差。

79年,为了和外界交流,132厂变成了成都飞机公司,厂长也成了公司经理,他们产品也开始从军品向各个方向发展,大到冰箱洗衣机摩托车,小到公交车的座椅,凡是和机械沾边的,他们都生产过。

在军转民的道路上,132厂走在前列。

眼前的座椅就是成飞生产的,不过,这个年代的成飞和后世的那个成飞,还不是一个概念,后世的成飞是98年代 时候,611所和132厂合并之后组成的一个集团,现在的成飞就是132厂自己。

下了车,张超兴奋地跟在秦阳的身后,看着远处的工厂大门越来越近,心中也是越来越忐忑。

“阳子,咱们就加工十套零件,四五百块钱的订单,他们能给咱们及时加工吗?”

张超是担心的。

“怎么不能?”秦阳说道:“咱们是给他们送钱来的,他们得当做财神爷一样恭敬才行,再说了,这次是十套,下次可能就是一百套,一千套。”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了大门口,此时门房的外面还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中年人正在那里焦急地走来走去。

“怎么回事,王翻译还没到呢?马可尼公司那边都等得着急了啊!”

年轻的小伙子则是在一旁安慰:“张科长,您别着急,王翻译肯定很快就来了。”

“不着急,怎么不着急?咱们和外国人打交道,重要的就是时间观念,人家现在会认为是咱们不重视人家!现在已经到了合同签署的关键时候,咱们可不能因为翻译拖延了时间!”

叮铃铃!

就在这个时候,身后门房的电话响了,守在这里的老头接了个电话,脸色顿时一变,他放下电话,向外面喊道:“张科长,王翻译来电话了,他们乘坐的212坏在半路上了,他们目前正在想办法尽快过来!”

什么,车子坏半路上了?

张科长更是头大,这下怎么办?

“你们需要英语翻译?我可以帮忙。”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出现在了两人的面前。

“你哪里来的 ?你会翻译?”张科长不解地看向秦阳:“我们要翻译的可不是日常用语,涉及到很多航空和雷达专业的专有名词,你懂吗?”

“是的,我都懂。”秦阳说道:“咱们是军工同行,我是960厂技术科的,我们来找132厂生产一批加急零件。”

看过了秦阳递来的介绍信和订购图纸,张科长有些糊涂:“你一个枪械制造厂的技术员会精通我们飞机工业的词汇?”

不是张科长不相信,是这个时代会的人太少了啊!

以前由于和苏联的关系好,所以国内的第一外语是俄语,这些年来,叽里咕噜的说俄语的技术人员不少,也达到了专业级别,但是,英语就不一样了!

学英语的人本来就不多,大部分还是只会日常用语的,找个专业的英语翻译,比登天还难啊!

就在此时,门房里面的电话铃又响了。

“张科长,屠主任来电话了,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

“好,秦阳是吧?你跟我来。”张科长终于不再坚持了,赶鸭子上架也得去啊!

“张科长,我们的零件也很急,希望你们能尽快安排加工。”

“好,小赵,你带着这位客人,去车间找人加工!”张科长安排下去。

张超跟着名叫小赵的人走了,秦阳跟着张科长一路来到了会议室。

“屠先生,我们的时间很宝贵,现在会议可以开始了吗?”刚刚走到门口,秦阳就听到里面传来来到声音。

“马利纳先生,还请稍后,我们的翻译还在路上。”屠老用不熟练的英语和对方说道。

和马可尼公司的接触是从去年三月份开始的,在这段时间里,屠老也学习了英语,但是依旧是很蹩脚的,各种专业词汇也需要查字典,双方的交流,还是需要专业的翻译的。

屠老的额头上冒出来了冷汗,王翻译怎么还没来?

就在此时,外面响起了一个声音。

“马利纳先生,我已经到了,现在可以开始了!”

地道的英国伦敦腔,比他们原来的翻译还流畅!会议室里的人顿时就好奇地望了过去,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小伙子出现在门口。

一身西装革履,手里还拿着一个公文包,太洋气了!

“各位,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了,由我给大家做翻译工作。”秦阳坐在了屠老和马利纳的中间,开始进入角色。

后面的张科长悄悄地从外面关上了门,也放下心来,秦阳的语调很熟练,看来还真是专业的!这是雪中送炭啊!

第35章 客串翻译

不用说这种俄语了,法语、阿拉伯语、日语等等,秦阳都懂的,前世的他为了更好的研制军工产品,为了和各国客户接触,就得多学习各种语言。

后世外语的主要语种就是英语,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学习,秦阳当然是信手拈来了。

屠老也很是高兴:“好,我们的会议正式开始,希望我们今天能把这个合同的细节都谈好,尤其是各位已经看过了我们的飞机,也有了更直观印象。”

“是的,我们已经看过贵方的飞机了,我们发现,贵方的飞机和我们了解的米格-21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马利纳听完了秦阳的翻译,开口谈了起来。

这是歼七的重点引进项目,马可尼公司也很看重,他们的常务董事彼得曼经常会飞到东方来谈判,他有事的时候,就把谈判的权力全部交给公司的助理常务董事兼技术董事马利纳了。

以前的谈判,都是在首都或者是魔都这样的大城市谈判,有些空中楼阁,这次来到了132厂,亲眼看到了生产车间里面的歼七战机,他们才发现了很多问题。

在苏联,米格-21虽然生产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经过了多次改款,使用数量最大的是米格-21比斯,属于后期多用途的改款,为了多存放燃料,它有一个专门加粗的背脊,它的进气锥也凸出到了机头的外面一大截,看上去有些粗犷。

132厂生产的歼七属于最早的生产型,它的背脊很细,进气锥也在进气道的内部,在外面只露出来了一个尖端。

这就出现问题了:马可尼公司的雷达,是要装在进气锥里面的,而进气锥的大部分都缩进了进气道里面,那还怎么用?性能肯定会大幅度降低啊!

“我们希望进气道的下唇可以改成非金属材质,这样有利于雷达波的透射。”马利纳开始说起来了专业的内容。

“屠主任,英国人要玩咱们。”秦阳继续翻译:“他们让咱们把歼七的下巴改成非金属材质的,这样容易让他们的雷达发射雷达波。”

屠老皱了皱眉头,以前的翻译官都是照着翻译,一个字都不改,现在身边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新的翻译,居然还夹带私货。

不过意思还应该是明确的。

首节上一节17/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