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第6节

杨光明有些自责地道:“这几年你吃苦了,也怪我们,一直没有找到你养父母,不过好在还是有缘分,有战友无意中看到了你的名字,1958年大洪水之后,你养父母应该是搬迁了地方,不过应该距离不是很远,我已经委托当地的同志继续查找,相信很快会有消息的。”

“谢谢杨叔。”陈晋点头道。

杨光明一摆手道:“谢什么,要不是你父亲,我和老肖早就光荣了。”

说话间吉普车停了下来,已经来到了办公大楼前,现在的大楼都是苏式的大楼,楼层不高,但是很宽阔,里面都是对开的办公室。

陈晋跟着杨光明下了车,一路上楼来到了他在三楼的办公室,遇到很多厂里的管理人员打招呼,都吃惊地看着陈晋,不知道他是什么来头,竟然是跟着厂长来的。

杨光明的办公室在最东头,继承了苏式风格的办公室面积很大,桌椅也很粗犷,看得陈晋有些皱眉。

杨光明注意到他的表情,问道:“小晋,怎么了?”

“杨叔,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陈晋缓缓说道。

杨光明愣了一下笑道:“讲,有什么不当讲的。”

陈晋点头道:“杨叔,我这两天也看了一下轧钢厂的资料,说实话,只能说差强人意。”

杨光明确实是把陈晋当作子侄来对待,甚至是亲生儿子,就算他对自己的亲生儿子杨建国、杨建军都没有这么有耐心。

要是别人说他工作做得一般,差强人意,他可能早就发火了。

但是陈晋说出来,他想了一下,这两年轧钢厂的效益确实没什么起色,叹气道:“这两年确实是有些懈怠了,规模大了,工人心气也高了,没有以前那么艰苦奋斗了。”

陈晋笑着道:“和物资供给不足也有关系。”

杨光明指着沙发让他坐下后道:“你刚才想说什么?接着说下去啊。”

这时杨光明的秘书刘成峰进来泡茶,杨光明自己泡茶,让他去把保卫科科长马海涛叫来。

陈晋说道:“杨叔,企业经营要想出成绩,最好还是用效益说话。但现在是计划经济时代,生产多少任务都是上面安排的,厂子里只管生产就行了,这就决定了厂里无法开源,那就只能节流了。”

“哦,怎么节流?”杨光明边泡茶边问道。

陈晋说道:“从长远来说,就是要提高工人的单位产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科学的评估,就是在满负荷的情况下,一个工人应该要有多少产值,现在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原因在哪里,找到了原因,就好办了。当然,这时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还有一个短期内让杨叔脱颖而出的办法。”

刚才陈晋开始说的时候,杨光明听了也很感兴趣,不过越听到后面越发现事情不简单,他这个厂长还不一定能搞得定。

所以其实心里已经否决了,不过又听到他说有一个短期见效的办法,让他来了一些兴趣。

“什么办法?”杨光明着急问道。

陈晋道:“杨叔,伟大领袖一直强调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思想,他提出:为了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就要付出很多的资金。而资金的来源只有增产节约一条康庄大道。

在企业、事业和行政开支方面,必须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作风,厉行节约。

在生产和基本建设方面,必须节约原材料,适当降低成本和造价,厉行节约。

他的话其实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节约。但是要形成活动,还必须要有一个方案。”

“这个方案就叫以党建促发展,以节约增效益,具体的做法,就从您这间办公室开始。”

杨光明越听下去眼睛越亮,最后却问道:“怎么是从我这间办公室开始呢?我这办公室有什么问题?”

陈晋微笑道:“杨叔,知道我刚进来,您这办公室给我什么感觉吗?”

“什么感觉?”

“奢华,还有浪费。”

杨光明急了,站起来道:“这话怎么说的?怎么就奢华,还有浪费了?”

陈晋赶紧道:“杨叔别急,听我慢慢说。”

“行,你说。”杨光明气呼呼地道。

“说奢华呢,杨叔,您这里这些实木家具,真皮沙发,那些文件柜也都是红木的吧?如果是大领导来到您办公室,不知道会不会认为您贪图享受呢?”

杨光明瞬间出了一身冷汗,这些都是前任留下来的东西,不是他置办的。但是前任已经升职了,出了问题,他自然不可能推到前任身上。

陈晋接着道:“说浪费吧,您看着办公室,差不多有120个平方吧?其实真正利用到的,就是您办公桌附近这一小片,其他地方都是空着,那不是浪费吗?”

“那你说怎么办?”杨光明问道。

“那我提几个具体建议,供杨叔您参考,一个是节约办公开支,首先是组织工作小组,核定办公室面积标准,要求厂领导的办公室面积不能超过多少面积,科室领导的办公室面积不能超过多少面积,科室的面积按照编制人数,建议人均面积不超过6平方米。”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让领导加深对你的印象,给你建立一个是艰苦朴素的干事人的形象,另一个就是引导厂子里的风气,实际上通过节约电费等可以产生效益,如果不信,杨叔可以三个月后统计一下,对比一下。”

杨光明听进去了,点头道:“好,我会好好想想的。还有呢,接着说。”

“第二个是要引导全厂上下投入到这次以党建促发展,以节约增效益活动中,才能形成规模效应,掀起声势浩大的活动氛围。

所以我建议杨叔在全场分别进行两项活动,一个是我为厂子建言献策,鼓励全场干部职工为厂子发展,不管是开源也好,节流也好,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另一个就是在工人当中开展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的评比,鼓励工人对技术、工序、流程进行创新,设置一些奖项,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重,鼓励工人积极参与进来,我想,有全厂一万多人参与,声势上应该是足够了,年底的时候搞个前期总结和表彰,数据有了,活动也有了,到时候不用宣传,京城地区的报纸甚至全国性的报纸都会来报到,那时候杨叔您就出名了。”

第013章 工作安排

杨光明用力拍了拍陈晋的肩膀道:“你小子,果然和你爸很像,都是读过书的,肚子里有料。”

陈晋腼腆一笑,接着却眼睛一红,问道:“杨叔,我爸,是个怎么样的人啊?”

杨光明叹了一口气道:“你爸啊,他……”

说到这里,门外却响起了敲门声,杨光明喊了一声:“进来……”

然后趁人还没有进来,对陈晋说道:“晚上来家里吃饭,我和你说说你父亲。”

“好的,杨叔。”

一个穿着绿色军装的中年壮汉走进来,对杨光明道:“厂长,您找我?”

杨光明站起来道:“老马,这位是我老战友的儿子,名字叫陈晋,安排到保卫科,你可要给我照顾好了。”

原来他就是保卫科科长马海涛。

马海涛正色道:“是,请厂长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陈晋同志。”

陈晋已经站起来,对马海涛道:“谢谢马科长。”

杨光明犹豫了一下,说道:“本来呢,我考虑把他安排到保卫科,给他安排正常的工作就行了,但是我现在改变主意了。”

陈晋疑惑地看着他。

马海涛问道:“您的意思是?”

“他的关系还是放在你保卫科,但是不要放下去,直接听从你的命令。但是我这边有事要他办,所以你在管理上要灵活一点,明白吗?”杨光明道。

马海涛想了一下,道:“明白,意思是陈晋同志可以不按照保卫科的制度管理,属于机动人员。”

杨光明点头道:“嗯,就是这个意思。”

陈晋却知道杨光明在红星轧钢厂也是有对手的,那就是李仁福。如果自己太特殊,会被李仁福抓到把柄,到时候对杨光明不利,原著中杨光明不就是被李仁福搞下去了吗?

他赶紧道:“杨叔,太特殊了也不好,会给您造成不好的影响的。”

杨光明想了想道:“那就这样,岗位放在保卫科办公室,挂个督察组组长的牌子,给他安排的工作就是对保卫科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督查,再给他几个人,不要成了光杆司令,说话都没有人听。”

马海涛点头道:“明白了,我让办公室出个通知,为了提高保卫科战斗力,成立督察组,陈晋同志担任组长,负责对保卫科日常工作的督察,发现问题可以要求整改,这样还是以工作的名义,但是工作时间就灵活了。”

杨光明拍了拍马海涛的肩膀道:“那我就把他交给你了。”

马海涛点了点头。

陈晋问道:“杨叔,您对我还有什么安排?不会是要我……”

杨光明点头道:“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

陈晋苦笑道:“杨叔,这些工作我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去干,会有人听吗?”

杨光明一愣,这倒也是啊,不过他很快就有办法了,笑道:“我准备成立一个领导小组,把你拉进来,这样你就可以干活了。”

陈晋只好道:“行,我听杨叔的。”

杨光明哈哈大笑道:“那你这两天就先提一个方案给我,我才好和王书记他们沟通,尽量详细一点啊,我可不想再费这个脑子了。”

陈晋委屈地道:“杨叔,我可还是个孩子啊,还是祖国的花朵,你可不能摧残我。”

杨光明捏了捏他的肩膀道:“这些事情我不找你找谁?其他人也干不明白啊。行了,别委屈了,晚上下班先别急着走,等我的车一起回去,你兰姨也担心你在四合院住得不习惯呢。”

“好的……”

最后杨光明给了他一个挎包,里面有一个饭盒、一个茶杯还有一个信封,信封里是50块钱以及一叠饭票,然后就让他跟着马海涛走了。

保卫科作为保卫厂区安全的大部门,在一楼有好几间办公室,在旁边还有一间用花岗岩建造的武器库,上面是厚达5公分的铁门,里面存放着保卫科的武器。

不仅有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还有迫击炮、重机枪,属于军事重地。

走出杨光明的办公室,马海涛笑着道:“我还是叫你小晋吧,厂也这么叫你,没问题吧?”

“没问题,马科长,您这是给我面子呢。”陈晋落后半个身位笑着道。

马海涛接着道:“既然刚才厂长已经把你的工作做了安排,我们就执行就好了,我马上会让办公室的人发任命文件,然后呢,你去挑四个人吧,从南门大队、西门大队和厂区大队挑,这里面都是自己人,把这个督察组拉起来,后面的工作除了厂长吩咐的,其他就你自己安排了,可以吧?”

“谢谢马科长,只是挑选人员方面,我除了认识一个叫庄明的干事,其他也没有人认识,要不马科长您帮我选几个?您对保卫科知根知底,选出来的人肯定没问题。”陈晋道。

马海涛笑了笑,道:“那行,除了那个庄明,另外三个我来帮你看看,你再看合适不合适。”

“马科长您来定就好,肯定合适。”

说话间已经来到了一楼,保卫科的办公室就在一楼,占据了六间办公室,这已经是一楼的一半了。

作为保卫科科长,马海涛也没有单独的办公室,而是和副科长温伟军一个办公室,只是两人各占一边,陈晋跟着马海涛进去的时候,温伟军也在办公室里面,正在和几个干事说话。

“老马,这位是?”看到马海涛和陈晋进去,温伟军先打了个招呼问道。

马海涛介绍道:“老温,这是厂里派下来的咱们保卫科督察组的组长,陈晋同志。”

又向陈晋介绍道:“陈晋同志,这位是咱们保卫科的副科长温伟军同志。”

“温副科长您好。”陈晋看着眼前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瘦削中年人道,温伟军给他的感觉是不简单,属于智力型的人物。

“陈晋同志你好,以后我们保卫科的工作需要你多多指正啊。”温伟军颇为热情地笑道,不过说的话却是很有心机的,他这话一说,马上就把陈晋放在了保卫科的对立面。

陈晋也不傻,笑着说道:“督察组也是在各位领导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目的是为了提高保卫科人员的战斗力和服务意识,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嘛。”

温伟军点头道:“陈晋同志说得好,大家都是为人民服务。”

第014章 督察组长

在科长办公室坐了一会儿,保卫科办公室的发文就盖好章了,交给了马海涛,马海涛拿着文件带着陈晋来到了南门。

南门这边是厂区工人上下班经过的主要大门,人流量比其他两个大门多得多,这边大铁门一边是传达室,另一边还有一排平房,一共六间,平时堆放的都是保卫科的训练器材之类的。

马海涛道:“小晋,现在办公室比较紧张,我让人把这边第一间和第二间腾出来,给你们当办公室,行不行?”

陈晋点头道:“没问题啊,科长,我听您的。”

陈晋这么给他面子,马海涛还是很高兴的。他虽然是杨光明的心腹,但刚才他在杨光明办公室看到了杨光明对陈晋的态度,工作安排这么细致,还叫他晚上去吃饭,杨光明的妻子也很想他。

可想而知陈晋和杨光明的关系有多亲近,他就担心陈晋眼高于顶,不把他放在眼里,那他就难做了。

于是马海涛立刻叫来南门大队的十几个干事,把平房里的房间清理出来两个,然后搬来了几张桌椅,这保卫科督察组就算是成立了。

没有挂牌。

接着马海涛又叫来了四个干事,其中一个正是庄明。

庄明本来正在执勤,后来被叫来帮忙搬东西,搬完东西他就被叫过来了,心里还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了。

马海涛先向陈晋介绍道:“陈组长,这位庄明就不用介绍了,这三名干事分别叫李振东、郭启明、赵继辉,都是年纪轻、干劲足的干事,我就把他们交给你了。”

首节上一节6/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