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第53节

说笑声中,吉普车已经来到了大会堂的外面。

杨光明边下车边说道:“小晋,你这个节目很重要,不仅部里的领导要来,就连大领导都会来好几个,你可要好好表现,对了,你准备唱什么歌?”

陈晋道:“一首我自己写的歌,《大华夏》。”

杨光明惊道:“小晋,你还会写歌?能听吗?”

不是杨光明吃惊,这个时代能写歌的人,不管是能作词还是作曲的,那可都是高端人才,尤其现在重视精神激励,各个层面都在鼓励歌曲创作,陈晋一个初中都没读完的小年轻,还会写歌?不仅是他,所有人都不会相信。

陈晋含笑道:“杨叔,写得好不好,等一下排练时就知道了。”

不过杨光明还是很信任陈晋的,知道陈晋不会乱来,点头道:“好,我相信你。”

今天上午的彩排是临时增加的,因为还有几个节目是临时替补的,就和红星轧钢厂的一样,很不幸的是,吴伟生的西山机械厂也在其中。

大会堂的舞台前,正对着舞台的几排座位上坐着工业部宣传处的人,他们负责审核节目是否合格,来自各个单位的替补表演节目的团队一堆一堆地坐着,等着工作人员来通知上台彩排。

两个老朋友见面,又寒暄了一阵,然后吴伟生对陈晋道:“小晋,我也已经在推行方案了,过段时间,我们生产的坦克就要下线了,如果提前下线,说明方案是有效果的,到时候邀请你来体验一下开坦克的感觉,怎么样?”

陈晋笑道:“谢谢吴叔,那我可等着了,能开坦克真是太爽了。”

“那是,这可是真正的铁骑,在发动机的推动下一往无前的狂冲的感觉,才是男子汉真正要体验的。”吴伟生哈哈笑道。

杨光明道:“老吴,你这可不地道,也不邀请我一起去?”

吴伟生道:“得了吧,哪里能少得了你?”

这时一个穿着白衬衫的工作人员在舞台上喊道:“红星轧钢厂的人来了吗?”

杨光明举手道:“来了来了。”

说着他推了陈晋一把,道:“小晋,快上去吧,好好表现,给我们轧钢厂争光。”

陈晋点了点头,小跑着上了舞台。

工作人员是个留着两条大辫子的女孩,她看着空着双手上来的陈晋皱着眉头道:“你就是红星轧钢厂表演的?”

陈晋点了点头道:“对,我叫陈晋,是红星轧钢厂的。”

“什么节目?怎么什么东西都没有?”

陈晋道:“唱歌,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借一部手风琴给我,因为是临时的节目,我也没有准备。”

女孩盯着陈晋看了一会儿,最后点头道:“好,我去给你借一部手风琴,你先准备一下。”

陈晋点点头,站在舞台中央的麦克风前,环视了一下前方,看着密密麻麻的上万个座位,他还真的有点不习惯,会紧张,不过他一想到自己是有芯片的人,表演肯定没问题,为什么要紧张呢?

因为有芯片,他的嗓音条件、身体条件肯定没问题,技巧也没问题,表演不可能不成功的。

这么一想,他也不紧张了。

第112章 二机部的表演者

陈晋要演唱的歌曲叫《大华夏》,是前世内地原创音乐人高枫唱作录制于1994年的一首爱国歌曲,是一首校园民谣曲风的歌曲,唱出了祖国河山的多姿多彩,表现了华夏人共有的民族自尊与自豪,「一个家」的比喻让人觉得爱国就是那么亲切,很适合在国庆节这个时间唱。

宣传处的几个评委看到陈晋一个人站在那里,也不知道他要表演什么。但是彼此对了下眼神,基本已经给这个节目判了死刑。

工作人员送上来了一部手风琴,这也是没办法,陈晋看了看周围,也没有其他乐器了。

陈晋熟悉了一下手风琴。

手风琴,英文名叫accordion,是一种既能够独奏,又能伴奏的键盘乐器。

不仅能够演奏单声部的优美旋律,还可以演奏多声部的乐曲,更可以如钢琴一样双手演奏丰富的和声。

手风琴声音宏大,音色变化丰富,手指与风箱的巧妙结合,能够演奏出多种不同风格的乐曲,这是许多乐器无法比拟的;

除了独立演奏外,也可参加重奏、合奏,可以说一架手风琴就是一个小型乐队。

用来演奏《大华夏》还是挺适合的。

悠扬的前奏响起,几个评委浑身一震。

此时的歌曲主要是以红色歌曲为主流,如一些歌颂领袖和一些革命歌曲,曲调庄严大气。

而《大华夏》在庄严大气的同时带有流行音乐的元素。所以这些评委听起来有些不一样的感觉,但又很贴合这次的晚会主题。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华夏,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一曲唱罢,下面的评委和其他单位的表演人员都惊呆了,这首歌曲调昂扬优美,歌词磅礴大气,让他们大吃一惊,大会堂里沉寂了几秒钟后,突然爆出热烈的掌声。

最高兴的莫过于杨光明了,他本来是想着死马当活马医,让陈晋顶上,好给部里一个交代,没想到陈晋给了他一个大招,竟然写出了这么好的歌,这下不仅可以好好交代,没准还能得奖呢。

看到杨光明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吴伟生酸溜溜地道:“小晋在你那里,真算是你捡到宝了,脑子好用,武功又好,现在还会写歌唱歌,真是没天理了。”

杨光明笑着低声道:“小晋还有其他本事,你以后还有吃惊的时候。”

吴伟生赶紧问道:“他又搞什么了?”

杨光明说的是和青龙寨合作养猪的事。不过这事还没成,他也不能说出来,只是含糊的说道:“以后你就知道了。”

陈晋下了台,那个工作人员过来道:“陈晋同志,恭喜你,您的节目审核通过了,领导让我通知您,您的节目在第11个,下午还有一次彩排,请安排好时间。”

陈晋点头道:“好的,谢谢您。”

工作人员笑道:“不用客气,我叫颜旭燕。”说完甩着辫子走了。

陈晋本来想去找杨光明,突然听到舞台下面的角落里有人在低声哭泣,还是个男的,他走过去,便看到一个身材瘦削身高不是很高的男子坐在墙脚,年纪不大,穿着灰色的中山装,抱着自己的膝盖,在低声哭着,也没有发现他过来。

“你好,你这是怎么了?遇到什么事了吗?”陈晋问道。

男子抬头一看,看到陈晋后也没有说话。

陈晋看他戴着厚厚的黑框眼镜,问道:“你怎么哭了?”

男子站起来后流着泪道:“没什么,就是自己的节目没有表演好,辜负了领导和同事的期望,听到刚才那首歌,又感觉自己很自豪,有感而发,让您见笑了。”

陈晋问道:“你是哪个单位的?”

男子伸出手道:“你好,我是二机部的孙志华。”

陈晋和他握手道:“你好,我是京城红星轧钢厂的陈晋。”

说话的时候他心中却是一震,二机部就是核工业部。换句话说,这位孙志华同志就是核工业部的人。

明年的十月份,华夏第一颗原子弹就要爆炸成功了,这都是二机部这些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的功劳。

而且这个孙志华人这么瘦,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为了科学研究肯定是吃了不少苦,这次他来参加工业部的国庆晚会,肯定是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同事的期望,如果不能上台,真是太可惜了。

于是他笑着道:“孙志华同志,刚才那首《大华夏》是我唱的,你愿意和我一起上台唱这首歌吗?”

“啊?我可以吗?”孙志华惊喜地问道。

陈晋点头道:“当然可以,能和你一起唱这首歌是我的荣幸,你们二机部的同志为了研制大国杀器隐姓埋名,吃了多少苦,我都听说过,你们是我们华夏国的骄傲,走,我带你去找我们厂长,然后和部里的同志说一下,他们肯定会同意的。”

“嗯……”孙志华重重点头,抹去眼泪跟着陈晋去找杨光明。

杨光明此时正在和吴伟生以及其他几个单位的负责人吹牛,刚才陈晋唱完《大华夏》以后,这些单位的负责人也来找杨光明说话,让杨光明爽了一把,好好吹了一次牛。

“我这侄子别看年纪小,懂得可真多,也是吃了不少苦头,在福利院的时候经常自己去图书馆学习,还跟着老兵练武,现在这身手那是真不错,公安局都找他帮忙,也就是年纪还太小,不然我都想提拔他了。”陈晋走过去的时候,杨光明大笑着说道。

“真是年轻有为啊!”一个厂长赞道。

另一个厂长问道:“老杨,你这侄子还没有对象吧?看看我闺女怎么样?”

杨光明笑道:“老杜,你来晚了,这小子已经有对象了,还是大院子弟,连我女儿都没机会了。”

陈晋听到了差点想要转身就走,他和周小白还没怎么样呢,而且就杨丽那样的女孩,送给他他都不要,不过孙志华跟在后面,他只好硬着头皮过去,远远地就喊了一声:“杨叔!”为的就是让杨光明少吹两句,不然他怕自己尴尬癌要犯了。

“你怎么过来了?这位是?”杨光明只好停止吹牛,诧异地问道。

陈晋把邀请孙志华一起上台唱歌的事情一说,吴伟生和几个厂长都含笑点头。不得不说,现在的领导干事的还是比较多的,大局观都很不错。

杨光明点头道:“没问题,能和二机部的同志一起演出,是我们红星轧钢厂的福气,走,我带你们去找部里的领导。”

孙志华赶紧谢道:“谢谢杨厂长,谢谢各位领导。”

第113章 决心

杨光明带着陈晋和孙志华找到了工业部宣传处的处长,负责这次彩排审核的江友德,说了红星轧钢厂的节目和二机部的同志一起演出的申请,他对此极为吃惊,问道:“杨厂长,这个节目联合演出,也没有先例,也涉及到后面的评比,你先说说理由,我要向领导请示一下。”

这倒不是推脱,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是荣誉感很强的。虽然很穷很苦,但是绝对非常争气,绝对不会让其他人看不起,为了集体荣誉,他们敢想敢干。如果哪个单位要和其他单位一起干,是会被人看不起的。

杨光明看着陈晋道:“小晋,你提出来的,你来说吧。”

陈晋道:“领导好,我刚才看到二机部的同志因为节目没有通过审核非常伤心自责,我想这不是二机部的同志没有实力,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排练节目,他们已经把全部的时间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了,这次晚会是整个工业部的盛会,二机部的同志应该也有一个展示他们隐姓埋名一心为国的精神风貌的机会。所以希望领导能同意,给他们一个机会。”

江友德点头道:“好啊,说得好啊,小同志,你不仅歌唱得好,道理也讲得很好啊,你放心,虽然没有先例,但我会去请示领导,领导一定会同意的,你们先做好准备吧。”

陈晋和孙志华赶紧表示感谢。

中午,吴伟生和杨光明带着陈晋去了附近一家国营饭店吃饭,孙志华也跟着一起去了。

原来陈晋以为孙志华是二机部京城这边的工作人员,没想到他竟然是西北戈壁大漠的研究人员,正正经经的大学生毕业,已经是助理工程师了。

看到孙志华吃饭狼吞虎咽,吃肉的时候又视若珍宝的样子,陈晋才知道他们在戈壁滩上有多苦,可惜他现在还没有能力帮助他们。

回到了大会堂,杨光明、吴伟生先回去了,他们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在大会堂这边等着,还要回去处理工作,要晚上才回来看晚会。

陈晋和孙志华在这里等排练。

两人坐在大会堂的角落里聊天。

也许是陈晋刚才主动帮了他,还有之前两个人说话很投机,孙志华这个闷闷的理工男,也和陈晋熟络起来,说了一些不算是机密的事情,也让陈晋深深赞叹他们这些科研人员吃的苦以及他们对华夏的爱。

除此之外,陈晋想的另一个问题是荒漠化的问题。

进入60年代,随着从北非经过阿拉伯半岛、中亚到华夏北方的广大地区进入新一轮的干旱时期,沙漠化问题成为困扰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

华夏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木星芯片里查到的资料可以看到,全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约为165.3万km2,其中人类活动导致的沙漠化土地约有37万km2。

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从东北经华北到西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分布带,尤以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区分布更为集中。

土地沙漠化发展的速率也不断加快,60-70年代为1,560 km2/年,80年代为2,100 km2/年,90年代达到2,460 km2/年。

随着土地沙漠化的加速发展,突发性风沙灾害强沙尘暴的发生频率愈来愈高。

据统计,华夏北方50年代共发生大范围强沙尘暴灾害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

特别是2000年春季,京城地区遭受12次沙尘暴袭击,沙尘暴出现时间之早、发生频率之高、影响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实属罕见。

不仅危害京城的经济活动,污染环境,使首都的形象受损,而且殃及津门、沪市、金陵等地,并引起邻国的恐慌。

他有营养液的技术,但是现在还不能拿出来用,要是被有心之人发现了他的秘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就完蛋了。

他现在还没有自保的能力,也不能接触最高层的领导,不管是领袖还是周领导,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人,都是不可靠的。

这让他很苦恼,没有人可以倾诉,也没有人可以咨询意见。

没过多久,孙志华困意来了,两人便不再说话,坐在椅子上先休息了一下,到了下午两点半,大会堂里面开始热闹起来,陆陆续续来很多单位的演出人员。

孙志华也醒了,刚才他睡得有点沉,看来是真的很疲惫了,醒来后脸上有些不好意思地道:“让你见笑了,陈晋同志。”

陈晋摆了摆手道:“大丈夫不必在意这些细节,不过你可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我看你身体可能有些疲劳,要注意劳逸结合啊。”

孙志华戴上厚厚的眼镜,叹气道:“时间不够用啊,陈晋同志,据几位老师说,漂亮国那边已经大量使用电子计算机了,计算效率和准确率很高,我们没有计算机,就只能靠人工进行运算。一旦有一个地方出错就要推倒重来,疲劳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陈晋想起以前看纪录片,科研人员的运算手稿都是按吨来计算的,可见运算量之大。

可以说,漂亮国的人用电子计算机完成的运算量,华夏人用手工就完成了,那是多了不起的成就。

首节上一节53/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