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第51节

中年男子笑道:“西藏是高原,风景和京城很不一样,那里氧气很稀薄,有很多高山草地,很多雪山冰川,气温比这里冷很多,天很蓝,空气很好,有很多牦牛、雪豹,很好玩,但是也很危险。”

“有什么危险呢?”杨芳芸问道。

梁叔叔含笑道:“第一个就是高原反应。那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越稀薄,是 世界屋脊,我们在低海拔地区生活习惯了的人,一下子到氧气较少的地方,就会由于缺氧而出现耳鸣、胸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甚至还会引发脑水肿而危及生命。”

“第二个就是肺水肿。高原上风很大,日夜温差也很大,加上山脚山顶的天气和气温变化频繁,有些地方山脚是春夏天气,到了山顶则是冰天雪地,寒风凛冽,很多人一不注意就感冒了。

高原上感冒了特别麻烦,不容易好,时间稍久就容易造成肺部感染,引发肺水肿,高原上医疗条件又有限,因此也会带来生命危险。”

“还有就是路况很差,很多地方没有路,就算有路的地方都是泥巴路,又窄又坑洼,很多地方都不通车,一碰上下雨天又特别容易打滑,遇上暴雨、暴雪还容易有山洪、泥石流,所以是很危险的。”

不得不说,作为专业医生,这位梁叔叔很好地为两位女孩科普了西藏的危险。

杨芳菲惊道:“梁叔叔,你们不是去打仗吗?又有敌人,那个地方有这么危险,太恐怖了。”

杨芳芸也说道:“是啊,梁叔叔,你遇到过危险吗?”

梁叔叔笑着道:“我们是后勤人员,我是外科医生,都是待在战地医院,受伤的战士会从前线送回来,我们不去前线。所以还好,不是很危险,但是也有战友牺牲的,倒不是被敌人杀害,是因为车祸。”

陈晋听了大概明白了,他参加了去年的那一场战争。

作为军医去前线救治受伤的战士,也算是英雄了。

听到有人牺牲,杨芳菲姐妹都有些难过。

刘倩端了一个菜从厨房走出来,笑着道:“好了,不要纠缠你们梁叔叔了,快去洗手,准备吃饭了。”

姐妹俩去洗手了,梁叔叔来到餐桌旁边,吃惊地笑道:“哇,这是什么肉,这么香啊?”

刘倩笑着道:“这是腊猪脚。”

梁叔叔凑过去闻了闻味道,又咸又香,最下饭了,但是他咦了一声问道:“哪里来的腊猪脚啊?这东西不好买吧?”

刘倩愣了一下,接着微笑道:“哦,是一个患者的家属送的。”

梁叔叔赞道:“肯定是你医术太好了,倩儿,这两年你的技术进步很快啊?”

刘倩有些不自然地捋了一下额前的刘海,笑道:“我也在不停地学习嘛。”

梁叔叔看着她深情地道:“嗯,不仅技术进步了,人也更漂亮了。”

刘倩红着脸白了他一眼道:“就你会乱说,你也去洗手,我还有两个菜端出来就吃饭了。”

梁叔叔呵呵一笑,等杨芳菲姐妹俩出来,他也去洗手。

陈晋听着刘倩家里的欢声笑语,心里叹了一口气,觉得听着刘倩家的欢声笑语心里却是酸酸的,他第一次对回到家里以后的一个人觉得孤单了。

以前的陈晋是享受孤单的,前世在边境站岗或者放暗哨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觉得孤单,他觉得这是自由,不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自由,而是大脑里想想什么就可以想什么的自由。

现在他觉得一个家里,有丈夫,有妻子,有孩子,所谓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真的有家吧。没有家的人,应该都是孤单的。

祝她幸福吧。

骑车出大门的时候,站岗的战士在传达室里隔着窗户大声喊道:“陈同志,现在就走了?没有在刘医生家吃饭啊?”

“哦,没有,还有点急事,先走了啊。”陈晋敷衍地应了一句。

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刘倩听到下面站岗战士的声音,一下子想到是陈晋来了,她从窗户往外看,正好可以看到陈晋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仿佛被针刺痛了一下,突然涌起一股下去追陈晋的冲动,但这时餐厅里的梁叔叔喊道:“倩儿,快出来吃饭了,等一下菜都凉了。”

刘倩一惊,心中做出了决断,远去的陈晋只是她死去丈夫的影子而已,是抓不住的,抓住了也没有结果,而餐厅里的梁振斌才是可以抓住的幸福,想到这里,她应了一声:“好,马上就来了。”说着端着最后一盘酸辣土豆丝走出厨房。

第108章 国庆节聚餐

陈晋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回到四合院已经没有继续想着刘倩的事情,回到家里刚洗了一把脸,刘光福过来敲了敲门道:“陈晋!在家吗?”

陈晋从厨房里走出来问道:“我在,什么事?”

刘光福有些拘谨地道:“那个,八点钟大院开会,商量国庆节聚餐的事情,记得参加啊。”

“国庆节聚餐?什么国庆节聚餐?”陈晋不解地问道。

刘光福解释道:“哦,这是我们大院的传统了,在国庆节这天,全员老少爷们聚在一起,联络联络感情,是大家一起出,有钱的出钱,有东西的出东西,有力的出力,大家乐呵乐呵。”

“哦,什么时候?”陈晋淡淡问道,他可以想象,以前的国庆节聚餐,估计都是三位大爷歌功颂德、互相吹嘘一番。

虽说是有钱的出钱,有东西的出东西,有力的出力。但是对于穷苦人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国庆节那天晚上,我还要去通知其他人,先走了。”刘光福说完就先走了。

现在大院里的这些年轻人都有点怕陈晋,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把贾张氏和许大茂都给送进去了,傻柱最近也老实多了。

陈晋感觉自己没什么胃口,不过小七却是饿坏了,中午都没怎么吃饭,铁玲给了它一些小零食,但那哪里够填饱肚子的。

“汪汪,汪汪,我要吃饭,我饿了。”小七朝陈晋汪汪叫着。

陈晋只好去厨房烧水,煮了一个面,不过切了两斤肉,就算是随便煮个面也不普通了。

吃完饭洗好碗还不到七点半,他还准备坐一坐,姜大军、康国忠、杜远征三人拿着一条凳子走进来。

“陈组长!”

三人先和陈晋打了个招呼。

陈晋笑着道:“你们怎么来了?吃饭了吗?”

姜大军笑了笑道:“我们都吃了,这不要开全院大会吗?我们几个寻思,先来您这里坐一坐,聊聊天,不知道会不会打扰您?”

陈晋带他们到木沙发上坐下,笑道:“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有空就来坐。”

看得出来,他们还是有些拘谨的。

陈晋泡了一壶茶,用的是从杨光明那里拿的明前龙井,又拿出瓜果盘,道:“八点钟开会,咱们先坐坐,喝几杯茶。”

这年头茶叶可是难得的好东西,三大爷阎埠贵家里有一点茶叶末都舍不得拿出来喝,能喝到明前龙井,姜大军三人都算是有口福了。

康国忠看到趴在地上的小七惊道:“陈组长,这是您的狗?”

陈晋点头道:“对,路上捡的,看他怪可怜的,带回来养着,以后也能看个门什么的。”

康国忠道:“这可是好狗啊,细犬,还是纯黑色的,据说二郎神的哮天犬就是细犬,打猎很厉害的。”

陈晋问道:“哦,康大哥还懂狗?”

康国忠摆手道:“我不懂,不过我爹懂,我们家以前是猎户,家里养了好几条猎狗,所以对猎狗有一些了解。”

陈晋听到康国忠家里以前是猎户,顿时来了兴趣,问道:“康大哥会打猎吗?用什么打?”

康国忠道:“我老家东北的,小时候就跟我爹住在大山里,打猎是平常事,我爹有火枪,不过平时不敢用,怕引起动静。所以一般用弓箭,加上猎狗,大的猎物咱打不到,小的还是没问题的。”

陈晋道:“我有一个朋友,在郊区的山里,他们那里也打猎,过段时间有空咱们一起去?不过我没有弓箭,不知道哪里能买一副弓箭来用?”

康国忠笑道:“买啥啊,我家里有两张弓,一张是我用的,还有一张是原来我爹用的,您拿去呗。”

陈晋笑道:“那不行,这样,我出钱买。”

康国忠摆手道:“要什么钱啊,现在这东西也没人要了,用也用不了,而且没几个人会射箭了,您能用得上,我还高兴呢,总算没埋没了它,要不过几年就该生虫了。”

他站起来道:“陈组长,您等着,我现在回去拿。”

陈晋刚想说不用这么急,康国忠已经跑出去了。

姜大军和杜远征喝着茶,偶尔吃一个瓜子或者花生,糖果却是碰都没有碰。

陈晋问道:“两位大哥,这个国庆节聚餐是怎么回事?”

姜大军道:“其实就是大家伙凑钱、凑东西坐在一起吃吃喝喝。”

杜远征道:“我记得吧,好像是54年开始的,大家伙坐一起吃个饭,那时候还挺有意思的,后来慢慢变味了。”

“怎么变味了?”陈晋问道。

“咱们院吧,一直以来都差不多十六七户人家,每户人家人口有多有少,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差不多都是刚搬来的,大家都是各工厂的工人,孩子也比较少,家境都差不多,所以按户出钱,我记得第一次聚餐的时候是每户出10000块钱,后来出了新的钞票,相当于现在一块钱,那时候还可以吃不少东西。”

“后来人越来越多,也不按一户人出钱了,按人头出钱,去年已经是一个人三毛钱,可是我们这些孩子多的怎么出?

关键是我们出了,小孩子能吃多少东西?而有些人可以不出钱,比如贾家,他们就可以不用出钱,说什么家里困难,谁家里不困难啊?”杜远征不爽地道。

姜大军也说道:“就是,吃饭的时候还美其名曰尊老爱幼,三位大爷跟聋老太太、傻柱他们一桌,上的菜明显比较多肉,分量也大,我们出了钱的都没吃到什么东西,就那个棒梗,一上桌就先把肉菜扫进自己的碗里,你要敢说话,贾张氏立刻就给你撒泼,三大爷一家子也差不多,跟饿死鬼投胎似的,这几年聚餐孩子都吃不饱,最后一肚子火。”

陈晋大概知道这个国庆节聚餐是怎么回事了,这样的全院聚餐岂不是变成了某些人的福利?

这时康国忠拿着一张弓和一个撒袋高兴地走进来,把弓递给陈晋道:“陈组长,要不您试试?这是我爹的弓,说是一石弓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陈晋也很有兴趣,站起来接过弓拉了拉,这一拉不要紧,直接把弓给拉满了,弓身已经发出吱吱的声音。

康国忠惊道:“陈组长,不能再拉了,再拉弓就要断了,到时候弓弦容易伤人。”

陈晋放下弓,道:“好像还太轻了一点。”

康国忠赞叹道:“陈组长,您这力气也太大了,我爹用这个弓算是力气挺大的了,没想到您轻而易举就拉开了。”

陈晋把弓还给他道:“谢谢你了,康大哥。”+

康国忠想了想道:“陈组长,您要是想要好弓,我知道有一个人有,不过他不一定会卖。”

陈晋心里有些痒痒,道:“那麻烦康大哥过几天带我去找这个人看看,要是能卖给我就最好了,不行那也没办法了。”

“行,没问题。”康国忠有些遗憾地收起弓箭道。

第109章 我就不参加了

八点钟,全院大会如期举行,大家都来到自己固定的位置坐好,等着刘海忠开始开会。

刘海忠坐在四方桌的主位上,扫视了一下周围,看到一大堆人围在陈晋周围,让他刚才还豪情万丈的心情一下子郁闷了许多,心里暗骂,这小子怎么总是和我作对?周围串联了一帮子穷鬼,是想干什么?和我这个一大爷对抗吗?

当然,这话他也只能心里骂几句,说出来是万万不敢的。

感觉积蓄了一下自己的威势,刘海忠轻咳一声道:“各位街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在这个普天同庆的节日里,聚餐是我们院一直以来的传统了,也是大家好好坐下来联络感情的好机会,吃什么喝什么不重要,睦邻友好、团结和谐才是最重要的。”

“嗯,这一年来呢,我们院发生了不少的事情。但总体来说还是积极向上的,所以我建议,今年国庆节聚餐,咱们提高一下标准,按照每人5毛钱的标准,大家过一个欢乐美好的国庆节,怎么样?”

回应他的是一片沉默。

每人五毛钱,家里人口少的还行,人口多的,比如李菊家里,四个孩子加上她自己还有她婆婆,就是三块钱。

对于她一个月还不到20块钱的工资来说,怎么承担得起?为了吃一顿,花了六分之一的工资,她孩子都这么小,能吃多少东西?

姜大军、康国忠、杜远征他们家里孩子都不少,算起来也要十分之一的工资。

刘海忠看到没人回应,其实就是不同意,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喝道:“大家倒是说说意见啊?”

他看着一脸淡然的易中海道:“老易,你是院里的老人了,以前聚餐都是你来主持,你先说说你的意见?”

易中海淡淡道:“老刘,现在是你管事了,我就不发表意见了,只要大家同意,我都可以。”

这话说的有些傲然,因为八级钳工每个月99块钱的工资,就是一个人一块钱对他来说也是小意思。

碰了个软钉子,刘海忠对阎埠贵道:“老阎,你的意见呢?”

阎埠贵皱着眉头道:“老刘,一个人五毛钱会不会太多了?咱们全院上百口子人,一个人五毛钱就是50多块钱,买肉都可以买五十斤了,吃得完吗?不要浪费了,我建议还是维持原来的标准,每个人三毛钱就够了。”

阎埠贵这个意见他是认真考虑过的,以前每个人三毛钱,他们家六口人除了阎解旷和阎解娣还在读书,其他四个人都是大人了,就算是阎解旷和阎解娣也十几岁了,每个人三毛钱可以吃一顿好的,他们不会亏本。但是涨到五毛钱的话,要多出一块二,他就觉得吃亏了,划不来。

李菊喊道:“是啊,一大爷,每个人五毛钱太多了吧?”

接着又有几个人说五毛钱太多,让刘海忠脸色越来越难看。

刘海忠看到人群之中的陈晋,他知道陈晋不差钱,以为少年郎贪吃,又喜欢热闹,肯定会参加聚餐,便问道:“陈晋,你说说你的意见吧?你刚搬进来,是第一次参加聚餐,说说你有什么看法?”

陈晋站起来道:“既然是聚餐,我想肯定要突出一个聚字,如果这样强制摊派,那还是聚餐吗?所以我的意见是,院子里的聚餐,要让所有人都积极热情地参与,工资高的人多出钱,家里东西多的多出东西,两位大爷起带头作用,家里比较困难的,那就多参与,多干活,你不嫌弃我出的少,我也不怨你少干活,大家一起乐呵乐呵就行。”

首节上一节51/7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