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火红年代 第916节

争议比较大的就是房产新政,这一点在中枢会议讨论时,同样也争议很大,不过他的理由也很有说服力。

既然要面临美帝巨大的压力,必须要尽可能的保证中枢的控制能力,所以中枢政府手里必须尽可能多掌握一些财源,通过房地产获得足够的资源,就是其中之一。

华国需要城市化,所以房地产业大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现在这样一拥而上,毫无规划的做法,简直是暴殄天物。

绝不能让各地向暴发户一样乱用宝贵的土地资源,等到真正与美帝摊牌,中枢有刺激经济需要的时候,房地产价格高高在上,那就惨了。

某种意义上,房地产的价格水平代表着华国政策的回旋余地,与美帝的抗衡,将是一场残酷的持久战,现在各地想过好日子,到时候就一定日子会过得苦不堪言。

现在收紧一些,攒点资本,等到日子难过了,再慢慢放出来,虽然过得不算很好,但至少饿不死。

另外房地产大发展的后遗症,大佬们事实上都看在眼里,适当的收紧一些,减少一些财富差距,很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孙祖杰在京师期间,大量收地,给京师留下了巨大的财富。京师按照孙祖杰留下的规划,有计划的不断放出土地,然后又不断增加新的储备地段,京师房地产业的财富绝大部分被京师政府揽入怀中。

所以京师才可以相对宽松的修了一环又一环,才可以完成京钢的大搬迁,才可以不断增加京东方的投资,让他们保持追赶的速度,这些巨大投资得以执行的背后,依靠的就是京师空前数量的储备土地。

当然在此过程中,肯定有这样那样想不到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经济适用房的投资比例一直上不去,这也可以理解,搞经济适用房就是京师政府让利,所以京师政府没有足够的动力。

当然了经济适应房出售需要补充足够差价的做法,相当于政府在炒房,这些年陆陆续续也有不少收益,所以才没有被京师政府彻底放弃,这块鸡肋也就勉强维持着。

现在孙祖杰将京师模式推广到全国,除了要求地方学习京师储备土地以外,中枢还将直接在一些中心城市控制大批土地,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事实上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有节制的使用土地资源,同样符合他们的长远收益,但是一任地方官顶破天五年,很少有人愿意长远考虑,那对不起,你们不考虑,只能由中枢考虑了,让你们再这么乱来,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中枢。

现在各地乱七八糟的企业,手里拥有的土地数量事实上相当惊人,比如TOP,他们从各地拿到的地皮数量让孙祖杰看着都眼红。

这个时候政策上来个狠手,扫一扫这些趴在政府身上吸血的蚂蟥,当然了拔出蚂蟥的过程,自然要流血,但是不能因为流血就不拔蚂蟥。

清扫的过程,各大国有资管公司就可以收集到大量的精华土地储备,这些土地储备将作为国家地产储备的一部分。

孙祖杰还计划通过央地共建的方式,组建几十个带有公益性质的大型房地产租赁企业,由各大银行提供专项贷款,地方划拨地皮,在这些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区建设空前数量的普通住房。

这些房子的产权归属这些国有的房地产公司,主要租赁给没有住房的外来人口,以外来人口家庭需要为主。这些房子位置不好,面积也不大,住着也不舒服,而且房租也不便宜,完全是市场价格。

需要住房的居民通过网络申请,递交材料,经过财务评审和网络公开后,确定入驻资格。每年收获的租金除了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以后,还可以继续扩张发展。只要当地的房地产租售比价格高于银行利率,这个生意就可以一直维持下去。

如果所在城市房价过头,这些兴建的住宅就将是一颗炸弹,随时可以大规模出售打压房价,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调控,比光出政策有用的多。

让地方搞经济适用房,地方没有好处,想尽办法乱来,没办法,只好自己下场。每年盖多少房子,采购多少物资,有计划,有指标,只有中枢在核心城市握有几千万套租赁住房,就相当于拿住了整个房地产业的七寸。

而一千万套住房,事实上并不贵,以总面积六亿平方米计算,地皮是国家的,国家可以特许免税,那么真正的成本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的价格。

总投资顶破天也就几百亿上千亿,不过几个大型钢铁厂而已,此时华国的国力绝对吃得消,只要连续搞个五年,有五千万套这样的住宅,就可以控制大局。

而这些超级小区的建设过程,事实上也在不断的创造GDP,这样也会促进房地产上游四十多个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同样有所贡献。

坦率的说,孙祖杰的做法确实是杨鲁所说的与民争利,中枢带着地方直接下场,建设一个个大型小区,然后享受房地产大发展的收益,但是这样做确实有其必要性。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民并不足以支撑社稷,这些人最大的兴趣就是挖墙脚。对于他们,孙祖杰缺乏足够的信任,除此之外,也有其他方面的考虑。

当然了,大量的廉租房对地方政府还是有危害的,但危害只是暂时的,因为在可见的未来,房价上升是必然的,地价上涨也是必然的,要不然华国没办法对冲巨大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孙祖杰的办法说到底就是控制房价快速上涨,转变为较为温和的上涨,以此减少对人民的冲击,尽可能减少人民的负担,但是人民该面对的东西还是要面对。

总之,孙祖杰的思路很简单,既然我制定的很多规则,到了下面都不听话,那我干脆自己直接下场。

论对房地产发展脉络的了解,没有一个人比我熟悉;而且我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又有着无限的资源,所以不管怎么斗,我都可以拿走最大的蛋糕。

孙祖杰的做法对于很多房地产公司而言,就是彻彻底底的釜底抽薪,他们本来可以获得的大量收益,但是现在却被这些讨厌的国有房地产公司抢去了。

到时候可以肯定什么王首富,杨首富很有可能都不会存在,甚至在这一轮政策大洗盘中吃免费盒饭都有可能,可以预见的是各种反对声音将会空前的巨大。

所以孙祖杰也不得不开了一些口子,同样会有好些家有特殊背景的民营房地产公司会被中枢认可,参与到这一轮大洗牌中,而这些房地产公司的背后自然是一些特殊人物。同样的,孙祖杰相信地方上也会有一些房地产公司活下来。

但是现在华国的成千上万房地产企业,在这一轮大洗牌中会减少很多很多,也许十不存八,十不存九,可以说孙祖杰的做法确实非常残酷,甚至于他的恩人老张那个房地产公司能不能存在也未可知。

本质上他就是用国家政策手段提高房地产业的集中度,事实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浪渣,但这是必须的,因为房地产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国家政权,有资格跟着国家政权一起鱼肉百姓的人,自然就应该是权贵。

现在外面不是有张图片吗,统治华国的什么什么五百家,五百家就五百家吧,不妨赤裸裸的告诉一些人,想鱼肉百姓,也是要分档次的。

这也是孙祖杰这一套宏观调控政策最后被接受的根本原因之一,因为这一轮大洗牌,收益者说所有参加会议的人,

杨老大拥有的爱华地产,背后力量强大无比,理所应当是这一轮大洗牌的受益者。所以在听完了孙祖杰的解释之后,杨鲁苦笑着说道,“我现在特别后悔搞了爱华地产,这样下去我以后肯定会被人指着鼻子骂祖宗十八代!”

孙祖杰笑着安慰道,“资本没有对错善恶之分,大哥,钱放在你手里,你可以帮助国家做一些国企不适合的工作;用来搞慈善,用来救助退伍战士,用来扶持高新产业,这些你都做得很好,大家都非常赞赏,所以你必须壮大,这是国家的需要!大哥,现在国家非常需要更多你这样的民存在!”

杨鲁听到这里,无奈的笑了笑,他明白他这样的民在壮大的同时,同样有一些人就不可能,而是应该完蛋,这同样是国家的需要,比如热衷于给美帝捐赠的某某地产商人;比如玩弄内保外贷的某某地产商人……

但是这么巨大的政策转变,必然会有无数的误伤者,对此孙祖杰只能抱歉了,谁让他们走上房地产这条路,这条路本质上就是一条不归路……

宏观调控不是政策一提出就行的,就在八月下旬,中枢召开了金融工作会议,当着银证保三会和各大商业银行、华投、华信、光大等金融集团头头脑脑的面,孙祖杰在这一次会议上,提到了十多年前,铁老板那一次让他印象深刻的银行工作会议。

孙祖杰恶狠狠的说道,“我为什么提那一次会议,就是告诉大家,银行的好日子到头了,从此之后,对各个国有商业银行的严格管理是常态!

我不妨明确的告诉你们,对各类表外业务的严格管理,不是一棒槌生意,必须月月管,年年管,谁敢在这个问题上敷衍塞责,不客气的说,那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更是对抗中枢!”

孙祖杰这番话说了出来,这些行长们自然噤若寒蝉,当然表面上是这样,内里是怎么回事,他们心里清楚。

孙祖杰接着说道,“各大银行的支行分行党委与地方党委脱钩,帮你们解套,让你们可以用更加商业化的方式来操作,而不用受到地方的干扰。

为了方便你们上市,国家也会向你们注入大量资本金,让你们减轻包袱。但是给了你们这么优惠的条件,不是让你们乱来的。

中枢同样也会加强会银行业的监管力度,银监会监管的重点应该定位于防范和处置各类金融风险,而不是做大做强银行业,你们一定要记清楚,不要本末倒置。”

尽管说的非常严厉,但是孙祖杰这一次操作,对于华国的金融系统是好事。做大做强国有银行,是目前的主要呼声,但是孙祖杰却不以为然。

原因就是华国的国有银行一直到后世,都不怎么样,别看规模利润一个个吓死人,但是实质怎么回事,谁不知道。就算是号称纯商业化运营的华投银行,也有无数问题,整天在池塘里混,战斗力不强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战斗力不强,还自以为是,跟着欧美亦步亦趋,学一些新鲜玩意,孙祖杰就不干了,那样风险太大了。他宁愿银行业保守,只赚取一点稳当钱,也不愿意他们搞东搞西,最后一屁股屎,那麻烦就大了。

中枢让他做主搞这一次宏观调控,那么银行业的保守是第一要务,别折腾太多。但是银行业保守了,大量的企业资金需求怎么办,孙祖杰在企业直接融资这一块开口子。

首先就是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块是沪深两市的老毛病,必须得到解决。此时华国也已经在准备这一项改革,这一块速度要加快。

与沪深两市不同,京市一开始就没有股权分置这些东西,原因就是上市公司规模不大,再要搞股权分置,就毫无意义了。

首节上一节916/11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