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火红年代 第668节

离开廖总的办公室,孙祖杰回到了高新中心,看了看高新中心这两年的投资情况,并对这五六年的总投资进行了一番总结。

随着美帝的互联网热和华国互联网骨干网的建成,华国的互联网从京师开始迈向全国,一个个后世耳熟能详的名字出现了。

与前世华国国家资金对于互联网的漠视不同,从一开始孙祖杰手下大大小小,或公或私的投资基金,比如高新产业孵化基金,华投投资基金,天翼投资基金,爱华投资资金,甚至邱家的投资基金,都非常重视互联网领域的发展。

孙祖杰的路数很清楚,互联网投资,欧美的资金可以进来,但是华国的资金也必须进入,一定的平衡是必须的,这是国家战略的需要。

每一个基金承担的角色不一样,比如产业孵化基金,孙祖杰的定位就很清楚,赚钱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比如投资门户网,最重要的不在于赚多少钱,而是保持一定的控制力,防止被国外反动势力控制,这是原则问题。

所以孙祖杰曾经很直白的告诉孵化基金的工作人员,凡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门户网,必须接受产业孵化基金的投资,董事会也必须有产业孵化基金的同志。

如果有企业不愿意接受这两个必须,那么就需要纳入监管的对象,因为孵化基金从来不干预企业经营,他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代表华国国家利益的孵化基金的加入。

所以此时比较有名的几个网站,搜狐,新浪,网易,263,都有孵化基金的介入,有的事情比如从一开始就介入,这样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至于未来这些网站竞争的结果,会不会如同历史上那般,孙祖杰并不关心。而对于其他类型的网站,产业孵化基金投资的并不多,因为此时真正让他看上眼的互联网企业十分有限。

孙祖杰看完了这两年的互联网投资之后,就比较满意,下面的同志比较完美的实现了他的意图,那就差不多了,其他的机会交给别人吧。

他接着开始研究孵化基金这五六年的投资情况,产业孵化基金因为其国有投资基金的属性关,大部分资金事实上投给了国有的研究机构,帮助这些科研机构进行市场化和产业化,这是孵化基金不容推卸的责任。

这些年孵化基金的投资取得了不小的收,华国无数科研院所获得了孵化基金的扶持,慢慢办起了一个又一个下属公司,很多发展的相当不错。

中枢这一次再次分批拨给他四百亿资金,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孙祖杰内心深处却有一些不足之感。

原因很简单,他搞孵化基金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华投的发展,结果搞来搞去,变成了现在这种状态,让他也有些无奈,可是又没有办法,利益均沾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要是都给了华投系,那到时候唾沫星子能淹死他。

管孙祖杰做了不少努力,但是投给华投系的钱并没有孙祖杰想象的那么多,无奈之下,这个扶持华投系下属企业的重任慢慢就交给了爱华投资。

爱华投资经过八十年代的边贸,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股市狂潮之后,逐渐羽翼丰满,因此他们有相当多的资金可以用于风险投资。

九十年代初,风险投资领域在华国尚属空白,那个时候国外根本不相信华国的研发能力,所以几乎没有什么风险资金投给华国企业,而国内的各种信公司则更钟情于铁公基房地产这些立竿见影的东西。

对于那些出来创业的科技人才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所以爱华基金几乎毫无阻力的进行了无数投资,而他们的资金主要投给了华投系。

这也很正常,华投的中高层拥有的投资基金,当然更钟情于自家人,这样更熟悉情况,也更加安全。

只用了五六年时间,爱华资金已经扶持了一大批企业,其中大部分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中小科技公司。这些科技公司与华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老基本都是华投人。

他们有的继续原来在华投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填补了所在领域的国内空白,甚至有几家公司的产品已经打入了国际市场。

有的则是项目失败,但是却成功的进行了转型,在其他相关行业站住了脚;当然也有的经营不善,或是破产,或是被人收购。

但是总体来说,当年出来创业的华投人大部分都有了一定的成就,原因很简单,华投相对于整个华国企业,不论是技术,管理还是经营,都比较领先。

耳濡目染之下,这些人在九十年代的下海大潮中更容易取得成功。就算他们失败了,出来创业的华投人也会想办法拉他们一把。

孙祖杰一页页翻过这些投资,先是充满了笑意,但是不久之后,他的眉头就紧蹙起来。就在欣喜之间,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不知不觉间放出了一个怪物。

当年为了团结华投的中高层,不让他们贪腐创造出来的爱华投资,现在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这些投资企业,再加上爱华投资账面上的钱,持有的股票等等,最起码已经有几十亿之多。

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到了新世纪之后,爱华投资将会成为华国最顶尖的投资公司之一,也许他们未来拥有的财富会达到五百亿,一千亿甚至更多,这就太吓人了。

有了这么多钱,华投的中高层确实没有必要贪,他们完全可以认真工作,不断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等到退休了,从爱华投资拿到的钱足够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晚年;

但是与此同时,爱华投资也把这么多中高层聚集在一起,有了经济上的密切联,华投就确确实实变成了一个整体,甚至不客气的说,华投已经变成了一个利益集团。

华投是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几乎可以自给自足,一旦这样的企业集团有了自己的思想,那就十分吓人了。

几乎是一瞬间,孙祖杰产生了一个冲动,这么庞大的华投系一定要拆分,爱华投资也一定要取消,而且是越早越好。

但是冲动之后,他却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华投和爱华投资确实有存在的价值,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利大于弊,他绝对不能破坏华投已经形成的成熟模式,否则就有可能对华投形成严重的冲击。

这是1998年,华国现在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国企改革。随着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不断退出,一个又一个悲喜剧不断出现,这里面的是是非非,也许三十年,五十年都说不清。

如果没有爱华投资,如果没有华投,那么分开的一个个子公司,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好,毕竟欧派三大电器,联合医药都是明明白白的竞争性行业呀!

所以冷静下来之后,孙祖杰觉得他需要做的不是拆分华投,而是要进一步加强华投的凝聚力,光光中高层团结还不行,华投的基层也必须团结在一起。

这几年随着华投资金的充裕,已经有几年没有进行职工集资了吧,这也太不应该了。华投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如果能从职工那里得到一笔资金,投入研发不是更好吗?

想到这里,孙祖杰给郑老打了一个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意思,郑老听完之后,欣喜不已,“孙总,我等您的电话已经很久了!”

第803章 华投基本法

孙祖杰也许后知后觉,但是在一线的郑老早已经意识到了很多问题,所以两人进行了长时间的电话沟通。

电话沟通还不行,到了第二天,郑老飞到了京师,他带来了一份档案。对于这份档案,孙祖杰十分熟悉。

里面的内容有的孙祖杰明确说过;有的曾经提到过,并不完整;有的则是郑老和其他华投中高层的经验总结,后来被孙祖杰下令推广。

这些内容经过整理加工后,就变成了这份华投基本法,括弧初稿。孙祖杰认真阅读了三次,就其中的内容细节,甚至一字一句,与郑老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两人连续讨论了好几天,最终得出了第一份草案。孙祖杰想了想说道,“老郑,我们身处竞争激烈的行业,我们的对手不仅仅在国内,更在国外,遍布全球。。

我们无论怎么改革,都不能改变一个宗旨,那就是必须能够不断壮大华投的国际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认为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必须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只有我们两人沟通不行,严总助也要参与进来。

参股华投的各个地方部门院校,华投下属的各事业群,各分公司,华投的高层,中层,基层都要有代表参与进来,大家坐下来一起商讨华投基本法。

华投基本法必须能够有利于华投的发展,必须能够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必须能够有利于华投几十万职工。只要这样,我们制定的华投基本法才是成功的!”

孙祖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之后,就放手不管了,剩下的工作由郑老来安排。作为华投最后的决策者,孙祖杰并不适合过早下场,要不然就缺乏足够的回旋余地。

只不过他会随时随地关注这本华投基本法,一旦定稿,也就意味着未来华投有了自己的主心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当然前提是华投的法要听国家的法。

孙祖杰与郑老仔细交流后,就一直等待着中枢的调令,可是左等没有,右等还是没有,他也不着急,上面不满足他的条件,他下去意义也不大。

孙祖杰的要求确实太不可思议了,中枢常务会议知道孙祖杰的讨价还价之后,很是争论了一番,闵总最后拍板,这项人事任命暂时搁置。

但是辽东那封举报信也必须快处置,所以中枢就责成监委派出工作组,先把马向西双规起来再说,其他问题再谈。

中枢决定下达之后,候老很快就知道了,他笑着摇摇头,“这个孙猴子,滑头的很!”

“老爷子,您为什么这么说?”

首节上一节668/11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