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第410节

这老丈笑道:“还请先生不要见怪,某不过一小民,如何识得这些数算之法?这岁入总数可知,具体开支却是有些难算。”

赵丹闻言不由哑然,但很快就笑道:“无妨,寡吾可为老丈一算。”

然后赵丹就开始算了。

一百亩上田,亩产两石,那么一年的收成打成栗米就是两百石粮食,除掉十分之一的税二十石,那么就还剩一百八十石粮食。

由于赵国规定成年男子必须单独自立门户,所以通常来说一家子的人口数量不会超过五人。

以五人来算的话,一人每月的口粮是一石半,五个人一年就是九十石口粮,那么就还剩下九十石的粮食。

算到这里,赵丹忍不住有些惊讶的对着这名老者说道:“老丈,如此一来的话,汝的生活似乎颇为富足啊。”

老者呆了一下,苦笑道:“先生误会了,这九十石不过乃是扣去口粮之后的剩余。某还要将粮食卖出置换农具,逢年过节时亦要为家人添置衣物,加上还需上交赋税与国家,丧事喜事也需用钱。这一年下来能够有十石二十石粮食剩余便是丰年,若是有个天灾人祸,饿肚子亦是常见啊。”

赵丹的脸色渐渐的变得严肃了起来。

无论是从气色还是农田上奔跑的小孩,乃至是这位老者手中还算颇为崭新的农具来看,这老者其实已经是过得比较不错的那些农民,放在后世40、50年代可能都算得上富农了。

但就是这样一位富农之家,日子都过得并不宽裕,那么赵国之中的中农和下农甚至是贫农们,日子又过得是如何凄惨?

赵丹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国君似乎有点不合格啊。

自从穿越以来,赵丹的目光一直都放在了和秦国的争霸方面,各项改革措施也主要是围绕着军队建设展开,却在无意间忽略了农民这个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群体。

老农看着赵丹的神情,似乎猜到了赵丹心中的想法,笑道:“先生可是以为某家生活难过?”

赵恒忍不住插嘴道:“难道老丈以为这生活尚可?”

“当然!”老农笑道:“自老汉出生以来,赵国便是年年一小战,三年一大仗,若是赢了还好,被魏国人和秦国人打进来时,连一点收成都不会有,而且说不得还要死人哩!如今咱赵国对外连战连捷,老汉两个儿子也在军中立了功,前阵子才来信说在河东郡分了田,将家人都带去了河东哩。这赵国的强大啊,便是咱农人的福气哩!”

说着老丈又指了指自己正在农田旁玩耍的几个孙子,笑道:“这几个小子,等到长大之后也要去从军打仗,说不得还能够在关中分田哩!”

周围也有几名农人正在歇息,其中一名中年男子听了笑道:“季老所言极是,咱赵国现在强大哩,所以日子才过得好。要不然往年吃了败仗,谁家不得饿死几个人?”

众人纷纷附和。

在后世,可能很多人以为所谓的古代盛世就是人人吃得饱穿的暖,可能手里还有点闲钱。

其实这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饥荒,能够保证绝大部分的国民饿不死,这就足够称得上是“盛世”二字了。

赵丹似乎有些神思不属,又和老丈以及农人们闲聊了几句,信手塞给了一旁玩耍的老丈孙子几枚赵国刀币,得到一番感谢之后离开了农田。

当坐在马车上的时候,一直若有所思的赵丹好像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东西,用力的一拍大腿,对着面前的御者说道:“速速回宫!”

第三百六十四章 赵丹的农业大杀器(第一更)

在回宫的马车上,赵丹对着身边的赵恒说道:“恒儿,你要记住,虽然赵国的江山是由咱们赵家人统治的,但是这些子民们才是承托社稷的真正基础。

汝将来可以为了国家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的牺牲他们所应该享受的福利,但是一定记得,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保证他们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这是一名统治者所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赵恒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突然开口问道:“父王,若是这些子民们无法生存下来,那会如何?”

赵丹笑了笑,拍了拍赵恒的肩膀,道:“父王曾经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恒儿,汝可以好好思考一番这句话的含义。”

赵丹并没有很着急的将自己脑海之中的所有东西都朝着面前的这位长子全盘托出,因为在赵丹看来,别人告诉你的东西,往往并不如自己亲身去体验,去思考之后来得印象深刻。

就比如说早恋吧。都说早恋是青涩的,是会影响学习的,但是无论家长们如何苦口婆心,年轻的80、90后们也仍旧会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早恋之中去。

然后等到这些8090后成为父母的时候,他们又会苦口婆心的告诉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啊,早恋是不好的,是会影响学习的”

漫漫人生路,有些钉子是必须要自己去踩、去碰、去磨砺,最后才能够出人头地的。

事实上,赵丹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针对赵恒的锻炼计划,但是鉴于赵恒目前年纪未到,所以暂时还没有开始实施。

由于赵恒还有课业,因此这一次短暂的出宫之旅就此结束了。

回到宫中之后,赵丹在龙台偏殿之中忙碌了一个下午,然后召来了繆贤:“去,找几个木匠和铁匠来。”

“木匠、铁匠?”繆贤对于赵丹的这个命令显然有些不解,但还是忠实的执行了这个命令。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几名匠人战战兢兢的在侍卫们的带领下走到了赵丹的面前,噗通一声跪地朝着赵丹行了一个大礼:“见过大王!”

这些木匠和铁匠看上去皮肤黑黝黝的,人也是一个个精瘦精瘦的,手上都有着厚厚的老茧,年纪基本都在三十岁以上,个别应该有四五十岁的样子。

总的来说,这些匠人的形象,还真就和赵丹在没有穿越之前见过的那些后世农民工相差无几。

赵丹看着面前这几名衣着朴素,身上还带着不少灰尘和木料味道的匠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免礼平身吧。”

这几名匠人听了赵丹这番话之后慌忙站了起来,有一个因为过于紧张的缘故还险些撞倒了同伴。

赵丹笑着对匠人们招了招手,道:“汝等都且过来,看看寡人刚刚得来的这张图纸。”

在赵丹的再三命令下,匠人们总算是缩头缩脑的来到了赵丹的桌子旁边,打量着赵丹桌子上的图纸。

在这张图纸的最上方,由三个十分显眼的大字曲辕犁。

对于曲辕犁,赵丹可是一点都不陌生。

要知道在穿越之前,赵丹原本便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曾经在国家级贫困县的某个贫困村之中干了整整三年。

正是在这三年的生活经历之中,原本出身于城市的赵丹从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城市公子哥变成了一名对于农活颇为熟悉种田小能手,对于曲辕犁这一神器更是熟得不能再熟。

毕竟一样东西你在修过五六次之后,总是会很熟悉的,不是吗?

曲辕犁这样东西,在有记载的历史中应该是从唐朝开始出现,然后迅速的风靡了整个华夏大地,直至清朝乃至二十一世纪的华夏某些贫困地方都仍旧能够看到它的身影。

更令人叫绝的是,曲辕犁自从出现一直到被机械化彻底取代为止,它的形状和结构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不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艺的进步让材料变得更好,也更加耐用而已。

正是因为今天的这番走到田间地头之旅时看到那位赵国老者所用的超级简陋版的耒耜,这才让一直醉心于争霸的赵丹突然想起来,特么的,原来自己的脑袋里面竟然还有这样一个在后世并不起眼,但是如今这个时代却绝对是堪称黑科技一般的超级大杀器啊。

几名匠人们一开始还有些畏惧赵丹,但是看着桌子上的这张曲辕犁图纸,却慢慢的看得入了迷。

要知道这些匠人们都是世世代代当匠人的,一个两个都有着祖传的手艺,而且繆贤找来的不用说自然都是赵国之中最为出色的工匠,无论是手艺还是眼光那都是一等一的。

首节上一节410/11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