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第285节

看来历史的轨迹虽然一定程度的被改变了,但是这位燕王的寿命却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呢。

赵丹正色道:“既然燕王已死,那么寡人觉得是时候讨论下一代燕王人选的问题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今天这突如其来的刺客,赵丹原本是打算明天再把大臣们召集过来商议这件事情的,不过既然今天人也齐了,那么就直接在今天商议好了。

听起来好像有些奇怪,这燕王要死了,和赵国有什么关系?

难道赵丹身为赵国的君主,还能够左右燕国君王的废立不成?

当然能。

在春秋战国时代,扶立他国君王的事情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大名鼎鼎,开创了晋国霸主时代的晋公姬重耳,就是在秦穆公的支持下率领秦国大军反攻晋国本土,杀死了晋怀公然后才成为晋国国君的。

齐桓公吕小白,在登基的时候得到了莒国的武力支持,而他的竞争对手、管仲当时效忠的另一位齐国公子吕纠则得到了鲁国的武力支持。

到了战国时代,这样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比如说重用乐毅、开创了一代燕国盛世的明君燕昭王,就是在子之之乱后,由赵丹的爷爷赵武灵王派兵武力护送回燕国继承王位的。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这样做其实是大有好处的。

比如说秦穆公在支持了晋公成为晋国国君之后,秦国和晋国的关系就进入了蜜月期,秦国因此而获得了东进扩张而无需顾虑晋国阻碍的机会,为秦穆公的称霸中原奠定了基础。

成语“秦晋之好”形容的正是这个时期秦晋两国的关系。

又比如说在赵武灵王支持了燕昭王上位之后,赵国和燕国之间就维持了长达四十年的同盟,期间更一起联合起来搞了一次轰轰烈烈的五国伐齐,将两国共同的强邻,一度称霸天下的霸主齐国干翻在地。

赵国也正是踩着齐国的肩膀,喝着齐国的血肉飞速的成长起来,才成为了战国第二强国,有了在长平之战中挑战秦国的资格和底气。

于是在赵丹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赵胜很快就接上了腔。

“若燕王晏驾,则大王欲要立哪位公子为新燕王?”

赵丹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对于赵国和赵丹来说,立谁为燕王,那当然不是看这个燕国公子的能力足不足以治理燕国让燕国更加强盛,而是看这个燕国公子当大王符合不符合赵国的利益。

这样的人选,赵丹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赵丹咳嗽一声,开口道:“寡人欲要立公子轲为王。”

“公子轲?”众位赵国大臣听了脸上都露出了茫然的神色,显然对于这位燕国公子颇为陌生。

过了几秒钟之后,虞信突然一拍大腿,道:“大王,臣曾闻燕后前阵子得过继一子,年纪不过二岁,莫非此子便是这公子轲?”

虞信此言一出,在场的赵国大臣们这才恍然大悟。

赵丹看着虞信一眼,微笑点头:“不错,正是此子!”

这个计划并不是赵丹临时起意的。

事实上就连燕后过继公子轲为子的计划,也是赵丹在让庞煖上一次出使燕国时带给燕后的那封密信之中所写的。

当时的赵丹就非常清楚的知道,这位谥号为“燕武成王”的燕王,其寿命已经是时日无多了。

只要这燕王一死,公子轲继位,两岁的公子轲显然不可能处理政务,那么赵丹的同胞姊妹、公子轲名义上的母亲燕后就理所当然的会临朝摄政。

考虑到公子轲和燕后孤儿寡母的处境,至少在几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里,这对母子都必须要牢牢的依靠赵国这个娘家。

如此一来的话,赵丹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让赵国主力西进南下,而不必担忧燕国还像历史上一样时不时的跳出来在背后捅赵国一刀了。

历史上的战国末期,燕国就是好像吃错药一样疯狂的背刺赵国,屡败屡战死不悔改,导致赵国名将李牧始终被牵制在北方,无力顾及中原战事。

否则的话一旦解放李牧南下,以李牧面对秦军全胜的战绩来看,说不定还真就有逆天改命的希望,至少给赵国续个几年命不成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固然历史上后来的两代燕王都是昏君,但是赵丹更希望的还是一个能够和赵国亲善,让赵国至少在干翻秦国之前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燕王。

公子轲和燕后这对孤儿寡母,正是赵丹所青睐并选中的最佳人选。

说起来这一招还是跟吕不韦学的呢,那华阳夫人能把赵异人过继当儿子,燕后当然也可以啊。

以史为镜嘛。

而且赵丹这说起来还真不算是趁燕后这个自家亲人之危,在历史上来说,燕武成王死后这位燕后就被软禁在深宫里,最终以不到三十岁的年纪郁郁而亡。

所以赵丹这一出仔细想想,其实还算是救了自己亲姊妹燕后一命呢。

其余赵国大臣看着赵丹这副模样,哪里不知道赵丹早就已经决定了?于是纷纷点头附和:“大王之见,甚善!”“便以那公子轲为王罢。”

在接二连三的事情之后,现在赵丹的威望几乎直追秦王稷,确实也很难有人敢反对了。

赵丹见大臣们纷纷同意,当下也不啰嗦,直接拍板:“既如此,那么繆卿立刻派人回复昌国君,转告寡人的命令,让其等到燕王晏驾之后,务必要第一时间护得燕后与公子轲之性命,若事有不逮,则将两母子送来赵国,寡人自会发兵,为公子轲讨回公道!”

“还有,命北方五郡先行集结一万兵马,中山郡再调集一万郡兵,屯兵两万于顾城之中,一旦事情有变,立刻进军燕国!”

“对了,那郑朱和苏代也不要闲着了,让他们都去寡人要他们去的地方!”

说了好几分钟之后,赵丹才终于说完了自己的命令,神清气爽的看着面前的大臣们:“都明白了?明白了就去干事吧!”

大臣们齐齐俯首,言语之间带着无比的恭敬:“喏!”

第二百六十一章 乐间传递的消息(第一更)

公元前259年12月10日,燕国下都,武阳城王宫。

雪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将大地映得一片银装素裹,武阳城的道路上行人几乎绝迹,偶尔有几辆经过的马车也纷纷拉上了布幔,以遮挡这来自冬天的风雪和刺骨的寒意。

燕国重臣昌国君乐间就坐在一辆马车之中,年轻的脸上满是凝重的神情,似乎是在担忧着什么,一直皱眉沉思着,完全没有要抬头看一看外面雪景的欲望。

随着时间的流逝,燕王病危的消息已经从一开始只有燕国高层才知道的秘密,渐渐变成了在武阳城大街小巷之中流传的秘闻了。

如果不是因为今年的降雪来得比较早,基本上封住了武阳城和燕国其他城池之间来往的话,这个消息怕是早就已经传遍整个燕国乃至是整个华夏大地了。

形势对于乐间来说,非常的不妙。

首节上一节285/119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