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424节

  听到胡汉民的这个问题,罗耀国冷冷一笑:“我们可以继续按照共产党所颁布的税率向鲁北、直隶等地的农民征收田赋,然后扣除正常的田赋,用多余的部分建立一笔基金,专门用于安置被迁移的居民,以及补偿那些被没收土地的地主富农,不过需要他们出示合法的土地所有证明材料。”

  “可是共产党的税率好像很高啊?”胡汉民犹豫道:“让这些地区的人民按照如此高的税率缴税,好像不怎么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罗耀国冷厉而平静的说:“我们的体制是资本主义制度,必须要保护私有财产。所以政府有义务补偿那些失去土地的地主富农,而这些补偿金如果由政府来支付就等于是让南方各省的人民来承担损失,而直隶、鲁北的部分人民却获得不当收益,这是不公平的!再说了……直隶、鲁北现在已经没有了地主、富农,所有的农民都是自耕农,类似于中农阶级,他们可以承担较高的税赋。根据我们调查,共产党在那些地区除了要征收较高的税赋以外,还有大量的公债摊派和借粮借款,农民的负担比起过去也没有多少下降……如果我们只是收税而没有其他负担给农民的话,他们的生活还是能够改善的。再说了,这种高税率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到了完成补偿和迁移费用的回收后,我们就将税率调低到和其他省份相同的水平。”

  “辅文,你说的那个军政应该如何实施?难道要接管全部的地方基层政权吗?”胡汉民又问。

  “这倒用不着,我们可以在每个县的县城驻扎一个营的兵力,负责地方治安和戒严。同时将政权建设到乡和镇,而在村一级让村民自己推举村长,实行自治。”罗耀国淡淡的将既定策略说了出来。

  “那你就不怕村民们选出来的人是共产党的潜伏人员?”蒋介石提醒道。

  罗耀国沉沉一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直隶、鲁北等地150余县经过中共的土地革命以后,虽然非常贫困,但是却很平均,没有地主富农,也没有了佃农雇农。如果咱们在承认中共所分配土地之后,再实行军事管制,维持社会的绝对安定,就等于让那里的老百姓生活在既平均又安定的社会之中,他们的内心或许倾向共产党,但是绝不会抛弃安定和平均的生活去跟他们走的。”

第0607章 战后布局(三)不患寡而患不均

  听到这句“不患寡而患不均”,几个国民党大佬相互交换个眼神,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这个道理他们这些人当然是知道的,他们也知道中共现在搞得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而是“平均主义”。也就是他们最憎恨的孔子所说的“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实际上这种源自孔子思想的平均主义早就深入了人心,这种“均无贫”的社会就是大多数中国底层民众所追求的理想社会!

  而在眼下的直隶、鲁北,中共的土地革命做到了“均无贫”,罗耀国所提出的同时将中共的追随者和敌对者逐出则做到了“和无寡”,而严厉的军事管制就是“安无倾”。这样的社会不就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所期望的吗?只怕让马克思本人到那里去向农民伯伯们讲共产主义的大道理,也煽不起任何风浪来了。如果整个中国社会都能改造得像直隶、鲁北那样,国民党可就是铁桶江山了……不过这样的社会改造有可能实现吗?

  屋子里面一片沉寂,所有人都一言不发,良久,罗耀国才轻声道:“诸公,共产党的军事实力并不算什么,哪怕是算上托派,再加上苏联直接出兵助战,我们也可以打败他们!可问题是我们的社会却是共产主义滋生的温床,共产党在直隶、鲁北所进行的社会革命正是广大中国农民心中所想。现在我们想要直隶、鲁北的安宁就必须要承认这个社会革命的结果,而我们承认了直隶、鲁北土地革命的结果,那中国其他省份的农民们又会怎么想呢?”他沉凝了一下,又道:“诸公不要忘记我们用了七八年的时间所推行的六年义务教育,眼下中国贫苦农民的识字率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他们早晚会从报纸上知道直隶、鲁北所发生的一切!如果……我们不给他们以希望,他们就会在思想上倾向中共了。”

  “那你说说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胡汉民平复了下心情,有些复杂地看着罗耀国,似乎已经知道他会提出什么办法了。

  “展公,平均地权是先总理在反清革命时就提出的主张,现在是到了该实施的时候了,我认为,只有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我们的政权才能真正巩固下来。”罗耀国说完后,直盯着胡汉民:“而那些得到了土地的农民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成为我党的坚定拥护者,这对我党进入宪政期以后保住政权尤为重要。”

  胡汉民心中大为动心,进入宪政期后就要进行总统选举,而他自己到时候当然就是国民党所推选出来的总统候选人……不过他还是有点担心,毕竟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改革会得罪一大批人,甚至还会动摇眼下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辅文,这件事情不能急,只能慢慢来。”许崇智摇了摇头,淡淡地道。

  罗耀国心中直摇头,这个许崇智家族是广东数一数二的豪门缙绅,他本人也被视作为豪门利益的代言人,看起来还是这么回事。罗耀国想了下,便以商量的口吻说:“汝公,我计算过国民政府所持有的银行、军工、钢铁、造船、飞机、铁路、电力、煤矿、有色金属等大型工商企业的股票价值,大约也有七十到八十亿法币,而整个国民政府辖区内的需要重新分配的土地不过是五亿亩左右,如果一半大型工商企业的股票加一半长期公债赎买士绅手中的土地有无可能?”

  “这个嘛……”许崇智心思电转,很快就将土地的收益和股票债券的收益做了下对比,点了点头道:“那些小门小户的我不敢打包票,不过真正的高门大户应该是会同意,大户人家的租子轻,对他们来说土地的收益其实是比不上股票分红和债券利息的。只是一下子支付出去一百多亿的股票债券,国民政府每年的财政可就要损失十亿左右了,会不会有困难?”

  “财政应该没有问题。”行政院长罗翼群接过了问题,他笑了笑道:“十大银行的股票现在是由中央银行所持有,并不归属财政部,所获收益也没有上缴财政,而是用以充实法币的保证。而那些归属军备部掌控的工业企业的收益也由军备部用于促进军工建设,也同样不上缴给财政的。只有铁路、电力这些归属交通部和能源部所持有的股票的分红归财政所有。如果这部分分红拿不到手损失也不会很多,而且那些土地也不会平白送给农民,只是让他们分期付款而已。所以财政的损失也不会太大。”

  “说起来这个办法是可行的了?那么什么时候能够开始呢?”胡汉民细细一想觉得不错,如果真能在阻力不大的前提下推动土地改革,巩固政权基础总是一件好事情。

  “土地改革现在就可以开始了,不过要实现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罗耀国轻轻吁了口气,又道:“我的设想是改革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在建立乡镇一级的政权,要想推动土地改革我们必须要拥有乡镇政权,否则改革只能是一纸空文。现在国民政府的辖区已经多达二十一个省,两千多个县,数万个乡镇,要建立乡镇政权至少要雇佣上百万公务人员……每年要开支两三亿元的薪水,估计还需要两三亿元的开办费用。这项建设乡镇政权的工作估计就要耗时两到三年,可以从南向北逐步推进。”

  “第二步则是宣布土改目标,冻结土地价格和交易……在过去几年我们的各级县政府已经清查过各地的土地,并且规范了土地交易过户的手续,这也为我们的土地改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第三步是宣布减租减息,这要等到各地乡镇政权建立之后才能负责实施。在实行了减租减息之后……各地的地主有可能会抗缴田赋。不过好在他们现在没有了地主武装,大不了咱们动用保安团下乡收税就是了!”

  “第四步才是开展土地改革由政府出面赎买地主的土地,然后再将土地以合理价格转卖给农户,农户则分期付款的形式在十年内逐步还清欠款。并且还要规定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否则农户所购买的土地在付清所有款项十年内不得出售,也不得用于抵押。”

  “第五步则是依托乡镇政权开始建立渔农会,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服务,帮助他们出售农产品,以及推广农业新技术等工作。”

  “这么说起来这个农村土地改革需要耗费我们相当长的时间、精力还有财力才能实现的。如果真的要实施,那军费开支只怕是……”胡汉民稍稍一盘算就发现,根据罗耀国所提出的改革步骤,彻底完成农村土地改革,完全实现耕者有其田,至少需要七八年时间。而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因为要负担乡镇政权的开支,国民政府的财政只怕也会变得有些紧张了,而在国民政府的各项开支中,最大的就是军费了。不过要削减军费,胡汉民的心中却有些忐忑,生怕那两个军头会提出反对。

  “军费应该有削减的余地,现在对日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咱们不需要维持现在这么多军队。”罗耀国却平静地答道:“依我看陆军可以维持在二十五个步兵师和五个轻装师的规模,每个师都保持6成满员率,三十个师也就是四十五万人。再加上空军、海军、地方保安团和直属炮工兵司令部的炮兵旅、工兵旅,总兵力应该控制在65万。此外……晋军在战争结束后全部裁掉,山西开始实行训政,阎百川先生可以继续担任文职的山西省主席。”

  “这恐怕不好吧?”蒋介石摇头说:“晋军在这次东北抗战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咱们一下全都裁掉,就不怕外人说咱们国民政府卸磨杀驴?”

  罗耀国冷笑道:“早晚有这一天的难不成咱们还养他们一辈子?十万晋军每年也要花两千万军费,还是早早裁了吧。”

  蒋介石心中略微为阎老西叹息了一下,也就点头同意了。罗耀国提出的这个裁军方案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军委会早就在制定的方案了。根据这个方案,国民革命军的师并没有削减,仍然保持在30个之多!比起战前的23个还多了7个,特别是作为新兴兵种的轻型装甲师的数量从两个增加到了五个。空军和海军的规模也没有削减,特别是两个空军师和一个海航师所拥有的航空团都将逐步从两个增加到四个,也就是说飞机和飞行员的数量在未来几年内将实现翻番。真正被裁减的只有各师在平时拥有的步兵数量和阎老西的十万晋军!只蒋介石在裁减晋军的问题上想缓上一缓,而罗耀国却主张快刀斩乱麻!还是一下子裁掉拉倒。

  ……

  北京,天安门。

  站在黄色琉璃瓦覆盖下的朱红色城墙上,望着金水桥那边矮小的房屋和人影,毛泽东今天感到的却不是那种气吞山河的霸气,而是有些惆怅的感觉。刘少奇陪伴在他身边,他们两人将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里面最后离开这座古都的。中共的新首都已经选定为靠近苏联的东北重镇长春了。同时,北京中央政府也将改称北方苏维埃政府,毛泽东将出任这个苏维埃政府的主席。

  “我们好像没有考好啊。”毛泽东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了句话,刘少奇有点摸不清头脑,他小心地看了毛泽东一眼,毛泽东的目光似乎有些茫然。

  刘少奇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一回东北抗战胜利之后,中共的地盘应该是增加一些,现在已经拥有了吉林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陕北、晋北和黑龙江东部的大片地盘。可是中央的同志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国民党的地盘眼下已经扩张到了二十二个省(地方、区),占到眼下中国三十一个省级行政区的三分之二强!可以算得上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

  而在那剩下的三分之一天下里面,却还是由共产党、托派、青年军在三足鼎立,这个局面怎么看都不是太好了。照理说,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托派、青年军三方应该捐弃前嫌联合起来一致反对国民党,可是这个建议却谁也不敢说出口……联合青年党也就算了,联合托派!那实在有点大逆不道了。不能联合托派,那只能想办法在最快的时间内消灭托派!而且还要在南方国民党反应过来之前将托派的势力和地盘全部吞并掉,这样中共才算真正有了足够的本钱同国民党周旋下去。只要能周旋下去,刘少奇绝对相信中共必然是最后的赢家。

  看够了北京城的风景,毛泽东终于转过身,很大气的背着手,向城墙边上的阶梯走去。刘少奇也忙不迭紧跟上去,在天安门城墙下面,早已经有几辆黑色的雪佛兰小轿车等候在那里。这是国民政府赠送给中共的礼物……这个时代国共两党的关系似乎还是不错的。什么装饰豪华的飞机、汽车,名贵的衣料,精致的手表,各种各样美味的食品,国民党方面是源源不断往北京城里面送。周恩来和毛泽东自然是知道国民党想用这些好东西来“腐蚀”中共中央的高层,用心是非常险恶的,不过为了麻痹国民党,中共也从不推辞。

  毛泽东和刘少奇两人同上了一辆轿车,由于毛泽东不习惯坐飞机,而铁路又要进攻国民党所控制的河北省(直隶)和辽宁省,在安全性没有保障。所以他和刘少奇两人将乘坐汽车绕道热河前往长春。

  “少奇,你在满洲省委工作时和那个王仲义有没有来往?”轿车的车门刚一关上,毛泽东便用湖南话问道。

  “主席,你的意思是……”刘少奇闻言一怔,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开车的司机,发现是自己人才轻轻吁了口气,压低声音道:“我在满洲省委的时间不长,同王仲义也没有见过面,不过我知道有一位同志和王仲义挺熟悉的,她是张国焘从四川带到东北的。”

  毛泽东点了下头:“还健在吗?”

  “还健在。”刘少奇知道毛泽东为什么要这样问,这段时间两年的那个社会部可没少杀害同王仲义沾边的同志。他笑了笑道:“这是一位女同志,名叫李淑宁一直都潜伏在敌占区,所以肃反一直都没有波及到她。”

  毛泽东点点头,刚想开口再问些什么,秘书陈B达就急匆匆跑了过来,从车窗塞进来一张电报纸。

  “主席,是武汉,王明同志来电。”刘少奇拿过电文念道:“国民党方面已经同意实行扶助工农之政策,罗耀国表示,国民党正在制定土地改革计划,预计将在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上通过,然后再由立法、监察两院制定相关的《农用土地法》,预计最晚将在六月底以前完成全部立法程序。”

  刘少奇念道这里抬头看看毛泽东,见他面无表情,便继续念道:“据悉,国民党的土地改革将使用赎买政策,耗时可能超过七年,耗资预计高达150亿法币,此外还将在全部国统区建立乡镇一级政权。”

  念完电报,刘少奇面脸诧异的表情看着毛泽东,刚想开口,毛泽东却淡淡道:“少奇,你说国民党搞这套东西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其中会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当然是有阴谋的。”刘少奇想也没想就点头同意了毛泽东的看法,不过他却想不出国民党的阴谋到底是什么?

  此时轿车已经发动了起来,毛泽东望着大街两边飞快倒退的古老建筑轻轻叹了口气:“他们的阴谋就是想给我们一个托派开战的机会!国民党未来几年主要的财力和精力将用于建设基层政权和土地改革了,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彻底消灭托派,夺取蒙古和黑龙江西部……少奇同志,你说是不是啊?”

  刘少奇想了下,有些茫然地摇摇头:“主席,他们不会那么好心的,他们一定是想趁着我们和托匪大战的时候搞突然袭击,消灭我们。”

  毛泽东摇了摇头说:“只要我们和托派开战,他们的阴谋就已经得逞了,是不是要发动突然袭击都不重要了。”

  “可是如果我们消灭了托派,吞并了他们的队伍和地盘……”

  毛泽东摆了下手:“哪里有那么容易?王仲义也有二十万军队,内外蒙的几百万蒙古人都是支持他的,那个什么章嘉活佛和哲布尊丹巴活佛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而且在我们的背后还有青年军王自省的二十万军队可以和王仲义东西呼应……我们的地盘东西长三千公里,如果他们一个攻黑龙江,一个打陕北,我们怎么办?”

第0608章 战后布局(四)共存共荣?

  听到毛泽东的问题,刘少奇感到了为难。现在党内对于是否要进攻托派出现了一些分歧,部分中层军官反对武力讨伐托派军队,认为王仲义和陈独秀等人并不是真正的托派,而是被苏俄和党内的国际派逼到了托洛茨基一边,中共应该将他们重新接纳进来,而不是听从苏俄的命令将他们赶尽杀绝!虽然这种意见很微弱,可是却始终不绝于耳,刘少奇知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有真正的实力派人物在背后支持,那些中层干部都是拿来试探党内的空气的。这个背后的大人物现在似乎就坐在自己身边,而且还在试探他的态度。可是托派问题一直是国际共运内部最敏感的问题,几乎沾上就很难幸免,刘少奇不想卷进关于托派的争论中去。

  “从地形上看,我们是没有实力同时兼顾东西两头的,如果二王相互配合的话,我党就应该果断放弃不重要的陕北而选择黑龙江,只要我们在争夺黑龙江的战争中获胜,王仲义的二十万大军就没有出路了,依靠贫瘠的蒙古是养不活他们那么多军队的。”

首节上一节424/7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