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317节

  “……真是爹亲娘亲不如党亲啊!为了这样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付出全部精力和整个生命也在所不惜!不过现在还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有幸沐浴在党的恩情之下,全国五分之四的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时每刻都留着眼泪盼望着伟大的人民军队来解放他们!当今世界,更是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们被帝国主义所压迫奴役着,看起来只有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才能承担起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使命……”

  张少尉的感慨还没有完,突然两边安安静静的丘陵山岗上,突然传来了一声唿哨声音,接着就是白烟升腾,噼噼啪啪的枪声响了起来!

  两粒步枪子弹打中了张思诚骑着的马,这匹跟随了他好些日子的蒙古种战马长嘶一声就软倒下来。张思诚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摔落马下,他重重落在地上,下意识的将29式步枪紧紧握在了手中。

  民工们发出了惊慌失措的喊叫声,独轮车平板车撞在一起,人马的嘶叫呐喊声也不可遏制地响起,现场一片混乱。

  遇袭!

  军官学校严格的训练让张思诚在第一时间做出了最正确的反应,他立即将整个身体隐蔽到了倒伏的战马尸体后。然后放眼四顾,两边丘陵不断的喷吐出阵阵白烟,措手不及的中央军骑兵人仰马翻,他大声呼喊道:“开火!还击!”

  喊声未了,他便骇然地看见对面丘陵上的树丛里已经有一百数十名穿着老百姓衣服的土匪,举着步枪一边胡乱开火一边呐喊着冲了下来!当先的是一个高大的汉子,脱掉了外衣,只穿一件短褂,露出肌肉贲突的胳膊,抱着一支花机关枪,向着这里,怪叫着扑了过来!

  看到对手压倒性的数量优势,张思诚马上就意识到事情要糟!不过身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此时已经容不得他退缩,而且也没有时间考虑这个问题。他端起步枪用最快的速度打掉了弹夹中的五发子弹,也来不及再装填了,而是立起身,拔出了腰间的西洋式马刀,大喊道:“同志们!跟我冲!”然后便迎着敌人义无反顾地冲了过去……

  二十几个中央军骑兵,在遭到绝对优势力量突袭之下,转眼间就全部光荣牺牲!没有一人退缩,也没有一个人求饶!所有的人都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沉重打击了这伙武装匪徒的嚣张气焰,也为数百名支前民工赢得了转移的宝贵时间。

  这样的景象,还在晋北各地不断地发生。在以国民党反动派和新兴的中国垄断资产阶级的财力物力支持之下,晋北各地贼心不死的恶霸地主们纷纷纠集起土匪武装。或是占山为王称霸一方,或是成为响马流寇,流窜作乱,所过之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同时也对晋西北各地新生的红色政权、中央军的后勤运输车队、征集粮秣的小部队展开了疯狂的袭击!中央陆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部,惊讶地发现,从三月十二日开始,在一时间他们和很多分散出去保护后勤线的部队失去了联系。烽火在刚刚被他们攻占的晋北各地,处处燃烧起来了。而且到处都有谣言说国民党军马上就要开始北伐了!

  而与此同时,晋北剿匪和太行山区的作战却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由于阎锡山在去年曾经在太行山和晋北部分地区开展了减租减息的改良运动。又在中共发动山西平乱战争前宣布免除晋北、太行山区五年田赋。所以尖锐的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和,同时也有部分恶霸地主看到了直隶和晋西北土改的威力,主动减租减息收买人心,而且还搬出了族谱和贫下中农们攀起了亲戚,用宗族血亲关系迷惑了相当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使得剿匪作战变得异常复杂和艰难……

  (注:类似的情况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中共早期土地革命的过激政策,和部分土豪劣绅摄于农民战争的威力而主动改良,甚至用地域矛盾、城乡矛盾、宗族冲突等当时普遍存在的矛盾来转移阶级斗争的主要矛盾。结果也给中共的土地革命战争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使得国民党反动派可以利用这些地主武装和“赤白间的非阶级对立”来封锁苏区……而在这个走上了岔道的历史中,出现类似的情况也不足为奇,当然在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之后,敌人的阴谋就自然而然地被识破了。)

  ……

  晋北和太行山前线的战报送到北京之后,中南海西花厅在这一夜灯光闪亮,在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全都在西花厅的会议室里,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周恩来刚刚宣读完第三集团军司令部和第四路军军部的电报。第三集团军在电报里请求中央向晋北派遣更有利的地方干部和地方武装,好让主力部队尽快从没完没了的剿匪战斗中解脱出来,好集中精力发起新的进攻。同时也要求中央将进攻时间再推迟几天,以便让部队充分休整和补充物资。而第四路军的电报则是通报了一连串剿匪作战的胜利,不过也委婉地指出目前太行山区匪患极为严重。而且土匪们往往以小恩小惠收买当地老百姓的民心,给剿匪作战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第四路军的政治委员陈毅还在电报中建议中央是否可以宣布免除太行山区农民五年的公粮,以此来和敌人争夺民心。

  同时也报告中央,太行山区的土匪很明显受到了武汉的支持!第四路军在审讯部分被俘的匪首后得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杨永泰和国民党中央党务调查局局长封子冰现在都在太原。这些土匪就是从他们两人手中得到的资金和武器弹药,甚至还有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部编写的《游击战手册》,据说还有一家代号为“基地”的游击战秘密学校正在从这些土匪中招募学员……看起来事情有点扎手!

  “同志们,现在的形势大家都清楚了,山西之战恐怕要有持久的准备了。”周恩来神色严峻,扫视了会场一圈:“国民党反动派居然采取了这种非常手段来和我们对抗,看来他们的阴谋是将山西之战变成持久战,同时把山西变成一个泥潭,以此来把我们拖瘦拖垮。然后再发起北伐战争……”

  “恩来同志,你看我们能不能采取同样的办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毛泽东也拧着眉毛,大口抽着香烟:“他们可以用游击战来对付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游击战来回敬他们呢?”

  虽然国民党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财政实力,而且治下的地盘民生情况也还过得去,但是也远远谈不上无懈可击。在毛泽东看来,国民党统治的漏洞还是非常多的,比如他们的军队数量不足,又被日军牢牢牵制在沿海地区。广大的内陆地区只有少量的保安部队,而且除了河南、山东、陕西三省已经在开展土地改革之外,其余省份的阶级矛盾仍然非常尖锐,完全有可能被煽动起来,形成燎原之火!当然,在南方发动游击战争的困难也是有的,主要是武器弹药很难获得……国民党每夺取一个省份就马上收缴民间的枪支弹药,而且边境口岸对枪支弹药的管理也极其严格。没有枪支弹药要想发动农民起义,让他们用镰刀锄头去和国民党的飞机大炮作战似乎也不太可能。

  “可是那样一来会不会引起南北间的全面战争呢?我们现在连一个小小的山西都摆不平,如果国民党再打过来……”王明冷冷地说道,他对毛泽东的那一套游击战理论一直看不上眼,认为那就是流寇思想,革命胜利根本不能依靠种游击队,而应该依靠工人运动。他沉沉一笑:“我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应该充分发动和运用工人的力量!而不是依靠农民。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和现在我们在山西遇到的问题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农民的觉悟完全不能和工人相比。他们在得到地主阶级和统治阶级的一点点让步之后就会兴高采烈投靠过去!只有工人会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所以我建议在南方发动工人总罢工来抗议国民党反动派支持山西反动军阀阎锡山!”

  周恩来微微摇头,王明的这个办法更不靠谱。眼下经济大萧条,南方的工人们有份工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敢罢工?你不想干有的是人要干!而且还是为了抗议国民党支持阎锡山……这种事情和工人们有什么关系?朱德也是缓缓摇头,他心里面不太愿意和国民党发生正面冲突,毕竟对方在军事上拥有压倒性优势,一旦开战部署在南线的第八路军很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敌人重创!到时候中共就失去了维持北京统治的军事实力了。而且现在最关键的问题也不是报复国民党,而是尽快打结束山西之战。

  “恩来同志,我们应该尽快想办法解决山西的匪患,以保障大军后方的稳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夺取山东之战的胜利。”朱德面带忧色地看了一眼周恩来:“山西的匪是地头蛇,他们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而且又和我们党誓不两立……招安看起来也不可能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派大军围剿,肃清匪患,可是我们正规军的兵力却不足。依我看,我们能不能充分发挥赤卫队和民兵的作用?利用这种非正规部队来对付土匪?”

  “可是这些土匪战斗力不弱,靠赤卫队能对付的了?”毛泽东反问朱德:“赤卫队的主要问题是武器装备太差,现在能不能从主力部队抽调一批武器武装赤卫队呢?”

  朱德淡淡地点头:“步枪是有富裕的,可以给一些,不过……子弹不足。包头厂现在一年的产量不过三千万发而已。而且多数都是7.62mm口径的子弹,而我们能给赤卫队的步枪大多数都是7.92mm和6.5mm口径的,这种口径的子弹我们不生产,只是靠复装弹和库存在支撑着使用。”

  “可不可以让赤卫队防守住太行山的各个山口,把那些土匪堵在山里面呢?”一直不怎么发言的中革军委主席项英试探着建议道:“我们的赤卫队进攻可能不行,不过依托堡垒防御应该没有问题吧?眼下我们首先要确保的就是直隶平原的安定,不能让那些土匪从山上下来搞破坏。我们能不能从直隶省和鲁北调集大批的赤卫队,将他们部署在太行山沿线,并且让他们修筑堡垒固守,再辅以少量精锐主力部队,应该就可保无虞了吧?”

  “用堡垒来封锁太行山通往直隶平原的道路?”朱德拍了拍手,笑道:“这个办法好!我们还可以让第三集团军也采取同样的办法,在大同到忻口前线的交通线上修筑堡垒。不用多,每隔一公里修一个,有二百多个堡垒就可以了。每个堡垒里部署一挺机枪和一个步兵班就足够了,这样有两千多人和两百多挺机关枪就能保证后勤线畅通了。至于晋北的匪患,我们可以等打败了阎锡山以后再慢慢清理。”

  周恩来浓眉微皱,用堡垒战术来对付这些土匪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可是这样一来战局又要延误下去了。至少要等到这些堡垒修好,才能将主力部队从剿匪前线抽调出来吧?而且在晋北一带还有许多的城镇已经在中共的控制之下,这些城镇又该如何防守呢?

  “恩来,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我看就先这样安排吧。”毛泽东掐灭手中的烟蒂,沉沉一叹:“我们现在的困难是兵力太少,而且又分散使用,所以没有办法捏成拳头来打击敌人。这一次攻晋之战,我们能用的兵力不过是十五万人,和晋军差距不大。他们又据险固守,还武装了那么多的土匪来和我们为敌。我建议……咱们应该把八路军从和南方对峙的第一线撤下来,投入到山西之战中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解决掉阎锡山。”

  周恩来明白毛泽东的意思,把正面的兵力抽空,唱个空城计。就赌国民党忙于经济建设,不会发兵北伐。万一国民党打过来,那就干脆弃了北京城和直隶平原,依托陕北、绥远、山西和国民党周旋到底。

  “不行,现在还不是时候。”周恩来摇了摇头,随后又郑重地说:“我们现在虽然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胜利的希望。毕竟我们的军事力量比起晋军来要强大许多,只要我们在正面战场击溃晋军主力,那些匪患终究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就这样,山西之战又一次靠近了持久战的泥潭。中共居然鬼使神差一般祭出了堡垒战术来对付蒋介石支持的土匪武装……而又赢得了一点儿时间的阎锡山则积极开展了“内交活动”,试图劝说“四方同盟”中的另外三家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

第0490章 持久战(三)

  在忻口会战打响后的一个月,西北军阀王自省的第五集团军终于扔掉了中央的番号,以青年军的名义加入了战争!

  公元一九三零年三月二十五日。

  甘肃,平凉县城。

  一场突袭战刚刚结束,激战之后,平凉城墙一片残破的景象,城头壕沟,满满的都是紫黑的血色。浓烈呛人的硝烟味在平凉城左近弥漫不散。

  才被过破晓时分,青年军第二师的官兵就开始修补工事,清理战场了。

  平凉战事,是两万人的青年军第二师攻城,中共方面则是一个生产建设兵团的独立团两千多人守城。双方伤亡基本是一比一,各有千人左右的损失。激战从二十四日凌晨持续到二十五日拂晓,差不多二十四小时,一直苦苦支撑的中共军独立团在久等援兵不至的情况下无奈选择了突围而走。不过青年军却没有追击,而是枪口抬高三寸,放人一马,或许王自省并不想把事情闹大,他的目标也仅仅是陇东这块小小的地盘。因为就在平凉激战的同时,宁夏和陕北交界的地方却是一派西线无战事的安静局面,虽然也有一个师的青年军在和对面的中共军对峙,不过双方都克制的没有打响第一枪。

  虽然首战告捷,可平凉城头上,王自省的脸色却仍然铁青着。这一战中共军队所表现出来的顽强却大大出乎意料。仅仅是一个以生产为主的屯田兵团,在兵力火力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仍然打得有声有色。即使在城墙被突破之后,竟然还依托平凉城区同青年军巷战了一夜,只到天蒙蒙亮才突围而走……一向自认为是中国第二强兵的青年军在此战后也不得不承认作为对手的中共军才是真正铁打的精兵!

  或许是出于对英勇顽强的敌人的尊敬,平凉城远处的空地上,已经挖了一排排浅坑,青年军阵亡将士的遗骸在右,中共军牺牲烈士的忠骨在左,就像他们生前的政治立场一样!不过包裹尸体的却都是一样的白布。青年军将战殁者的尸体尽量地安置好,还立好墓碑,青年军阵亡将士则注明身份籍贯,中共军的英烈们则只能在墓碑上注明部队番号了。

  从平凉城头朝外看去,木头做的墓碑,如同这两支军队生前一样,整齐排列在左右两边,直到远处。一面四色的青年党党旗和中共的镰刀斧头起在两片墓区前相迎风猎猎飘动。仿佛要引领着双方烈士们的忠魂在另一个世界,再来一次惊天动地的厮杀一般。

  陆续赶到平凉的军队太多,青年军的统帅王自省可从来没有轻视对手的习惯,为了夺取陇东这块巴掌大的地盘,他调动了整整五个师将近十万大军!那么多军队,城里早就安置不下了。一片片的帐篷营区在城外搭了起来,野战厨房也开始冒起炊烟,从西北各处千里迢迢赶来的大军将在平凉城下进行短暂的休整。当然也是将家底亮出来,如果能迫使对手收缩兵力放弃陇东,那自然是再理想不过的了。王自省想要的,可不是同中共两败俱伤。

  军队能够休整,可随军而来的青年党干部们可不能休息。他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新夺取的地盘必须立即建设政权,对于中共留下的那些人员,也要设法甄别,看看是该驱逐还是该留用。至于……打靶,王自省可不愿意把事情做绝。如今中国的局势可以说是风波诡异,今天的敌人或许就是明天的盟友,而现在的盟友,或许在明天就要将枪口对准自己!

  国民政府现在实在是强大得有点过了头,南中国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他们鼓捣成了列强了!眼下北方群雄们所面对的绝不是一个占有了大半个国家的割据政权,而是一个在国际上都排得上号的列强。那些在外国报纸上发表文章的军事观察家们都将南中国列为世界上五大军事强国了!和英、美、法、意排在一起,挤掉了日本的位置。

  而且这样一个“世界五大军事强国”驻青年军的首席代表高少杰,已经不止一次像王自省暗示青年军最终出路的问题……青年军之所以会存在,就是因为国民党不愿意过早直接面对苏联,而要搞出这样一个缓冲出来。可眼下,他们都已经是“五大军事强国”了,苏联估计也拿捏不了他们了。那青年军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甚至在青年军内部,一干黄埔系的将领也都流露出回到国民党内的意愿。

  这些人现在大多有了中将少将的军衔,又是黄埔一期的老大哥。回到国民党阵营里面,绝对可以保住自己的军衔和地位,拿到一份丰厚的薪金。接下来只要安安稳稳熬资历,到最后总归少不了一个上将的。

  可王自省自己的地位就比较微妙了,他如果举三省来归,功劳自然是泼天的,三省之地,二十万虎贲,顺带还清洗了西北的民族分离分子,将所有的西北民族都融合进了汉族大家庭。这份功劳对国家对民族而言可绝对不输给山东之战!山东之战最多可以保住南中国在未来十数年不被入侵。可将西北彻底融合到汉族文化圈中,则可以永远为国家保住这片辽阔的国土。因此,现在的王自省可已经隐隐是黄埔同学中的老大哥了,如果回到国民党那头,大将军衔,军委委员,国民党中常委,陆军部或是参谋部的副部长是决计跑不了的。在将来凭着黄埔老大哥的地位和罗耀国心腹嫡系的身份,再进一步,以国民党副主席、陆军元帅、军委会委员长或副委员长的地位走完他的军人生涯应该也是预料中的。

  不过王自省对这样的前途似乎还有所不满,一个列强的副总参谋长能和称霸一方的军阀相比吗?而且……据他推测,南中国最终的发展方向很有可能是民主宪政国家!到时候,就是让他去当选了总统,就能和现在的独裁专制魔王相比?他可是在欧洲留过学的,知道民主宪政国家的总统或总理是个什么玩意。论起实权和利益来,未必能比得上独裁专制下的一县之主!

  还好现在这个问题,并不是立即就要给出一个答案来的。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如何将已经开始纷乱的北国局势安定下来。青年军的进攻并不是以讨伐中共的名义进行的,而是打出了“武装调停”的旗帜,自称是要恢复北国的和平安定局面,促使中央和山西立即实现停火。只是不知道中共会做何反应?如果他们不予理睬……那青年军下一步,到底应该怎么办?

  山西的局势,现在也一样非常微妙,阎锡山虽然暂时守住了忻口,而且晋北和太行山区又冒出来不少“地主武装”来和中共周旋,看起来也牵制了中共相当的实力。不过谁都不会认为,这点小小的困难就会使中共放弃山西攻略。随便找一份地图一看就知道了,中共只有得到山西,至少是山西大部分,才有可能拥有足够的战略回旋空间。从军事角度上看,山西对中共的重要性绝对在直隶平原之上!所以中共是不可能轻易放弃山西的……可阎锡山也只有山西这一块地盘,而且又是他的老巢,除了死守下去好像也没有退路。至于加入国民党去当个空头委员。不到最后时刻,估计也不会松口的!品尝过权力滋味的人,又有几个肯甘于寂寞呢?

  ……

  “立正!”正在城外挖掘战壕的青年军第二师的一个军官大声下令,大约一个营的棒小伙有的穿着青年军的黄色制式军服,有的则脱了外套衬衣,光着两条膀子挥动着工兵铲在铲土,还是大清早,这些人就已经忙得满头大汗了。现在听到自己上司的口令,一个个赶紧挺直了腰板,眼睛不敢斜视。

  就瞧见两个三十岁上下的高级将领和一个西服革履的书生从面前走过,其中一个穿着和青年军略有不同的笔挺军服的将领走在前面,另两人落后半步。不过让这些青年军的官兵没有想到的是,落后半步的两人之中,竟然有他们的最高统帅,王自省上将!这会儿王统帅面容英挺,嘴角紧紧抿着,眼睛里面寒光四射,扫视着这些官兵们的军姿。

  走在前面那个军官,和他们的伟大统帅王上将差不多的年纪,看着这些青年军的官兵,笑容可掬,频频点头。

  妈呀,能走在伟大统帅之前的人物!这个该伟大成什么样啊?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人物!这些青年军下层官兵们一下子都有点懵了。在他们这些年所接受的洗脑教育里面可不知道在王自省之上还有罗耀国这号人物。不过和王自省并排走着的那个黑脸书生他们却是认识的,那不正是青年党的前任党魁曾慕韩先生吗?这个过去都是在挂在墙上的像片儿上见过的,今儿总算是见着活的了!

首节上一节317/7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