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199节

  想到这里米夫也只得再挤出几分难看的微笑,吞吞吐吐地说出了斯大林的条件:“仲义同志,莫斯科方面其实……是没有什么恶意的,是真心要帮助中国人民的。不过眼下你的这种过激举动却使莫斯科和整个共产主义事业都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如果……你和你的红军能够撤出乌兰巴托,将它还给蒙古人民的话……莫斯科也愿意原谅你的过错,也不再追究……你进攻蒙古人民军的行为!”

  这事吧,就是斯大林自己也知道是没有指望的,肉到了狼嘴里还有吐出来的时候吗?不过程序还是要走一下的,等王仲义拒绝了,再好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属于斯大林的那间办公室的灯光,在这个夜晚又是迟迟没有熄灭。斯大林、布哈林、伏罗希洛夫三人整晚都在里面。此时,办公室里面的空气如同死了一般的沉寂,斯大林手里捏着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纸,低着头翻来覆去的仔细看。脸色则是铁青的可怕,一股股足以让全苏联人民胆战心惊的杀气从他的眼睛里汹涌而出。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斯大林才冷笑着将手中电报纸一团,丢进了办公桌旁的废纸篓里。

  “他想把蒙古据为己有!他居然想要蒙古!如果我们不答应……他就要加入托洛茨基派!这些中国人实在是太不可靠了!全部都是骗子!是骗子!”

  斯大林用他那格鲁吉亚口音很重的俄语大声咆哮着,他的愤怒甚至连整个克里姆林宫都在为之颤抖。

  “伏罗希洛夫,工农红军在西伯利亚有多少兵力?什么时候可以准备好出兵?我们要让这些中国人看看惹怒苏联的严重后果!”

  看了一眼暴跳如雷的斯大林。伏罗希洛夫似乎有些战战兢兢,不知所措了。沉默了良久,竟然一言不发,只是在那里皱着眉头叹气。

  斯大林看到伏罗希洛夫这般的熊样,刚刚想要发作。一旁的布哈林突然开口插话了:“斯大林同志,眼下蒙古理论上已经是中国领土了,连苏联政府都承认了,而且还在七月份签署的《亚洲和平条约》上注明了。中国在那里的主权受到了签约七国的共同保障,我们要出兵的话,有可能被他们制裁的。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马上就要开始,我们需要从帝国主义那里进口很多机器和技术。”

  “是啊,斯大林同志。咱们工农红军前一阵子接连遭受挫折,眼下士气低落……而且我们在西伯利亚的驻军现在也非常少,那里的部队现在都调往远东防备日本人了。此外……西伯利亚和蒙古的冬季马上就要到来,我们的军队如果在寒冬作战的话……”

  伏罗希洛夫看到斯大林的表情似乎有些动摇,赶紧和布哈林一块儿劝说。说实在的,他现在真的不想打这一战。目前苏联红军新败,还没有缓过劲来,前一段战争中损失的武器装备和兵员也没有来得及补充。特别是西伯利亚的很多部队,根本就是个空架子。

  斯大林被两人一劝,似乎也有些回心转意了。只见他从口袋里摸出烟斗,擦上火柴,点燃了早已经装好的烟叶,一口口抽了起来。此刻他的心里面却在反复盘算着得失。蒙古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对苏联来说似乎都是同样重要的。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的话,斯大林倒是情愿要蒙古!毕竟重工业建设推迟几年还是可以搞得。可如果让中国人在蒙古站稳了脚跟,以后再想夺回来就困难了,弄不好就会和满洲一样,永远失去机会了!可问题是自己放弃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就一定能打败中国,夺回蒙古吗?万一再失败的话……

第0356章 蒙古的民意(一)

  “布哈林同志,现在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斯大林抽完了烟,气也似乎消了一些,换上了一张笑脸儿,笑吟吟地看着布哈林。

  “斯大林同志,在我提建议之前能先请教一个问题吗?”布哈林注视着斯大林那双布满了血丝的眼睛,深深吸口气儿,微微一笑又问:

  “我们这次到底要对付谁?是中国共产党?还是这个王仲义?又或者是中国政府?甚至是他们所有的人?”

  斯大林轻轻点了点头,他当然能听出布哈林话里面的深意。这次的蒙古事变从表面上看,似乎就是一个偶然事件,是某个头脑发热的中共红军领导人,一时冲动不计后果所做下的。可是苏联真要想干涉此事,却要面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反对!因为这件事情涉及到了蒙古,这是眼下中国民族主义最敏感的神经!稍有不慎,恐怕整个中国都会起来反对苏联,甚至包括中共。如果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中国的完全统一!

  以苏联现在的实力,要对付盘踞蒙古的这几万中国红军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对抗一个已经统一了一半的中国,似乎已经有些吃力了。如果要对抗一个完全统一起来的中国的话,那恐怕是没有一点儿胜算的!毕竟苏联的重心还是在欧洲在西部,不可能将它的全部力量和精力转移到蒙古,来和中国长期对峙的。

  这时布哈林的话又在斯大林耳畔响起:“如果我们想要夺回蒙古那就势必要和整个中国为敌,这样的话就不能单靠苏联一国之力,而是应该拉上日本一起动手。如果我们暂时不打算夺回蒙古控制权的,而只是想铲除这个和苏联为敌的王仲义,那我们倒是有一些别的更巧妙的办法。”

  斯大林的神色已经和缓了不少,他站起身来,踩着厚厚的长毛绒地毯,在办公室里面踱起了步子。

  其实他的政治手腕远比布哈林高超,只是刚才有些气昏头了。现在被布哈林一劝解,头脑冷静了不少,思维也快速运转起来了。眼下的确不是和中国全面决裂开战的时候,而且要开战也不能和一个统一团结的中国开战,更不能因为苏联的进攻而促使中国统一团结。

  “斯大林同志,其实蒙古暂时被中共控制对我们来说并不全是一件坏事。关键是蒙古民族觉醒的过程不能因此而中断,不能让蒙古再回到过去,被中国人利用愚昧的宗教而牢牢控制。如果……能将中共控制的绥远和外蒙古合并,再将蒙古人民党也并入中共,由蒙古族的中共领导人来领导蒙古民族的觉醒……将来蒙古必然会有重获新生的那一天!甚至会比之前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更加强大。”

  布哈林一席话毕,轻轻冲着斯大林点了点头,便微笑不语了,神色中透着几分洋洋得意。

  斯大林则好像陷到自己的思绪里面去了,仍然蹙着眉负着手,在办公室里缓缓地踱步。

  眼下蒙古的问题的确不是回到中国,之前它就已经“回归”了。现在的问题是苏联无法再控制这片土地了!甚至连施加影响的可能性也在渐渐丧失。因此这个王仲义是绝对要铲除的,他“背叛”过苏联,苏联自然不可能再信任他……他同样也不会再信任苏联了。如果蒙古控制在他手里,一定会成为反苏的堡垒,蒙古民族觉醒的进程也会因为他而中断。可是要铲除此人,又不用战争,还有别的手段吗?

  屋子里面又是一片寂静,只听见斯大林缓缓踱步的脚步声。

  ……

  现下国民党里头的大人物们纷纷在北京购置了公馆,作为他们北上觐见孙大总统时候的居所。罗耀国自然也不甘人后,也在北京东堂子胡同弄了个富丽堂皇的公馆。

  这个公馆原是某个奉军将领的私邸,一到巷口便能看见一个好大的公馆门脸儿,挂着罗公馆的牌子。门口还有青衣小帽儿,打扫尘除的家人,看见罗耀国从轿车里走了出来,赶紧一个个弯腰行礼。

  “老爷回来了?”

  罗耀国刚刚迈步想往里走,就听里头传出来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子声音,紧接着就从大门里面迎出来一个明丽动人的妖娆少妇,这少妇穿一身剪裁得体的丝绸旗袍,手指一把象牙雕花折扇,身姿娉婷,正是罗耀国的四姨太林宜瑶。她现在就被罗耀国安置在了北京,一方面照看这所公馆,另一方面也替他留心北京城的最新动向。

  见了自家的美人儿,罗耀国只是微微一笑,将手中的公文包递了过去:“宜瑶,一个人住在北京还习惯吧?”

  “你说呢?”

  林宜瑶嫣然一笑,伸出雪白纤细的玉手,接过了公文包,又抛来了一个媚眼儿,娇嗲道:“你这冤家,坏透了,把人家一个人儿扔在北京,一个月也难得来几日,就不怕人家耐不住……”

  听了这话儿,罗耀国冷汗直冒,心道:“这小娘皮是什么意思?难道想给老子戴绿帽子不成?哼,看我待会怎么收拾你的屁股……”

  林宜瑶哪里知道自己的屁股会因为一句玩笑话有了危险呢?看见自己朝思暮想的男人来了,自然是喜不自禁,软绵绵地靠在他身边,一只柔若无骨的纤纤玉手轻轻伸到了他的手中,让他牵着自己朝房中走去。

  进了内堂罗耀国刚一坐定,便有丫鬟端来了香茶糕点,林宜瑶则笑吟吟挥了下手,让伺候在一旁的仆人们全都告退,然后便静静坐在了他的身旁。

  罗耀国也趁这个机会细细品鉴了林宜瑶一番。今天这美人儿还真是把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一头秀发梳得服服帖帖,淡淡峨嵋,浅浅红唇,一头秀发挽了个发髻,用一支翠玉发簪插着。本就洁白细腻的肌肤上还淡淡摸了些粉妆,使得端庄精巧的脸庞上又多了几分成熟的妩媚,果然也是个美丽到极致的女人。

  “今天北京城里面有什么消息吗?”罗耀国欣赏完了美人,便问起了正事儿。

  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成了权倾天下的大人物,吃用享受乃至陪伴在自己身边的美人儿都是最好的,就是一点不好,实在是太忙了。好像这天下大事一下子全都落到了自己的肩膀上,一点儿都粗心大意不得,生怕现在因为自己的蝴蝶效应而渐渐有了起色的国家,又一下子跌回到原来多灾多难的轨道中去,甚至……还不如原来!原来可不记得有日苏勾结这档子事,或许是有而自己不知道吧?

  林宜瑶也好想和自己的男人亲热一会儿,可是她也是知道轻重缓急的,只是向他盈盈一瞥,眼波欲流,甜甜一笑:

  “这段时间北京城里面就是大总统就职典礼的事儿,各地的头面人物不是自己亲自来,就是派了代表来,就连苏联和日本也都派来了他们的外交人民委员会外交大臣。苏联的叫什么契切林的,前天坐火车刚到北京,现在住在苏联大使馆里面。日本外相叫币原喜重郎的,是今天早上刚刚到的,眼下住在外交部迎宾楼里。对了,曾总理听说你下午要到北京,希望你也能出席明天中午,外交部举办的欢迎币原的宴会。眼下……你这个国民政府的军备部长可比他这个国务总理有实权,人家日本人好像也想见见你。”

  “币原喜重郎,币原外交。”罗耀国喃喃自语了几句,微微一蹙眉,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原来这个币原喜重郎在另一个时空也是大大有名的。此人是日本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是日本战后第一任首相,日本战后复兴的关键人物之一!还是日本政坛上少有的亲英美派和“鸽”派。此人在战前曾经担任过五届内阁的外相,号称是“币原时代”,这个时期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总体上还是比较“和缓”的。也能“尊重”一下中国的合理要求,还因此被日本军方和枢密院责难,称其为“软弱外交”。

  这次币原喜重郎是滨口雄幸内阁的外交大臣,这个滨口雄幸罗耀国的前世记忆里没有什么印象。不过听盛世才介绍,此人也是比较温和的日本政治家,对中国的态度也相当和缓。不知道日本在这两个人的主导下,能不能和已经开始崛起的中国和平共处呢?如果没有那场金融危机的话……或许中日之间的战争在这个时代也有可能避免吧?也不知道这个时空的中国崛起,有没有可能推迟那场金融危机的时间?

  ……

  再一次来到中南海,风景依旧,但是罗耀国的心情却是大大不同了。

  现在中南海大门口高高飘扬着的除了一面五色国旗,还有青天白日的党旗。眼下孙中山已经入主了这个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总统府。还不是那种说话没有人理睬的弱势总统,而是差不多一言九鼎的强人。之所以说是差不多,那是因为这个国家毕竟没有真正统一,人家只是摄于孙中山的威望和实力,不得不低头的。

  总统府的侍卫都是国民党宪兵司令部派出来的,自然都认得罗耀国,也知道他现在是“圣眷正隆”。一个个都端着笑脸,一路放行,不一会儿就到了孙大总统居住的居仁堂。

  站在居仁堂门口迎接他的是有国民党才子之称的戴季陶,他曾经做过一段时间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和罗耀国关系不错,见罗耀国快步走来,便迎上几步,微笑招呼道:“辅文老弟,请,快请进,大总统这些日子可是常常念叨你啊。”

  罗耀国微笑着拱拱手道:“季陶先生,您先请。”

首节上一节199/75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