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开工厂 第380节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施奕文并没有闲着,在工匠们造着船的时候,他一直在空间图书馆里搜寻着各种航海书籍,在那里研究着航海学,尽管那些航海学书籍里并没有告诉他,应该如何操作帆船,但是通过那些书籍中,他学会了利用六分仪测量纬度、利用钟表测量经度。也正如此,他才会特意在此期间回了一趟京城,将然后将石台庄的那个天文台——其实就只有从空间图书馆拿出来的天文望远镜等简单天文器材,作为本初子午线的,然后对地图进行了重新归划。

不过,在这次航行中,施奕文作了两手准备,一边是以石台庄为本初子午线的“新地图”为依据,一边又参考了另一个世界的地图。所以也算是有双重保障吧,自然的也就对航行充满了信心。

“试验?”

“对,就是试验,嗯,就是对最新航海技术的一种尝试……”

看着,施奕文试图说服他。

“这个新式的航海技术,并不仅仅只是六分仪、钟表这些导航工具,包括我们现在乘座的这艘飞剪船,也是新式的船只,它的速度至少两三倍于普通的船只,但是它的高速需要在深海中航行,以避开沿海地区的暗礁等风险,所以呢,这就需要更先进的导航手段作为补充,而现在,我们进行的试验,就是这一试验…首发

几乎是在施奕文的话声落下的瞬间,就有些激动的说道。

“可是,施总司,就是再试验,也不能拿弟兄们的性命冒险啊!”

面对的质问,施奕文并没有解释什么,而是抬起手腕看了下手表,然后慢吞吞的说道。

“李将军,如果我没有算错的过,再过一半个小时,我们就应该抵达澎湖了。”

“这根本不可能,你不可能知道这些……”

二十年的航海经验让显得很是固执。面对他的固执,施奕文微笑道。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不就可以知道答案了吗?”

第343章 抵达新天地

“发现岛屿!”

几乎是在时针指向正午11时的时候,整个“新希望号”上都响彻着了望手从桅杆顶部喊出的声音。

顺着了望手手指的方向看去,隐约的看到岛屿出现在海平线上的时候,的脸色变得有些异样,甚至就连看着施奕文的目光也发生了变化。

他,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怎么可能在海上这么准确的清楚自己的位置,难道就是靠那个什么六分仪?

面对这样的惊讶,施奕文甚至都没有去解释什么,他只是笑了笑,然后展开那张地图自言自语道。

“位置还是有点差距。”

随后,施奕文又用笔在台湾岛北部的基隆以及淡水画了一个圈,然后自言自语道。

“以后可以考虑在这两个位置设立据点。”

事实胜于雄辩!

面对施奕文准确的“预言”,几十年的航海经验完全被颠覆后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之余,同样也对这种新式的航海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竟,他很清楚在海上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当然,澎湖岛的出现,也让他就再不怀疑这种新式航海技术。

“将军,总司真的能知道咱们在海上的位置?”

王二喜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个,你可以去问问他。”

看着施奕文身边跟着的两个学生,说道。

“确实应该向总司好好的请教一下。”

其实,知道自己应该向总司道歉,当然相比于此,他更好奇总司是怎么知道船在海上的位置的,而在他主动的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施奕文便拿着手中的六分仪说道。

“这个是六分仪。”

这个六分仪是他从图书馆的展览室里拿出来的。

“六分仪用来测量远方两个目标之间夹角的光学仪器。通常用它测量某一时刻太阳或其他天体与海平线或地平线的夹角﹐以便迅速得知海船所在位置的纬度……”

六分仪的原理是牛顿首先提出的,现在当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所以理所当然的也就成了施奕文的发明。

“……它的组成部分包括一架小望远镜,一个半透明半反射的固定平面镜即地平镜﹐一个与指标相联的活动反射镜即指标镜。六分仪的刻度弧为圆周的1/6。使用时﹐观测者手持六分仪﹐转动指标镜……就像这样,”

施奕文一边操作着六分仪,一边解释道。

“使在视场里同时出现的天体与海平线重合。根据指标镜的转角可以读出天体的高度角﹐其误差约为±02°~±1°。六分仪的特点是轻便﹐可以在摆动着的物体如船舶上观测。缺点是阴雨天不能使用……”

最后施奕文看着说道。

“怎么样?想试一下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依照施奕文教授的办法去学习使用六分仪测量纬度时,尽管他的算术很好,但是一时间还是无法代入公式进行计算,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摸不着头脑,最后不得不放弃道。

“这用是会用了,可即使是量出来来了,又有什么用?”

见一脸茫然的模样,对此施奕文只是笑着说道。

“李将军,用六分仪测量纬度是离不开数学的,事实上,学习航海学本身就必要学习数学,孙久亮,你来测量一下我们的纬度。”

“是,先生。”

孙久亮是石台庄社学的学生,虽然只学了不到两年数学,可以现在他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六分仪计算纬度,毕竟,他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不过只是几分钟后,他就给出了一个所在的纬度,面对他给出的数字,不解的问道。

“总司,这个纬度是什么?”

面对的询问,施奕文便和他解释了起来,毕竟,往后的绝大多数时间都会在海上,这些都是他必须要学会,而且要掌握好的知识,在接下来的航行中,已经年过四十的,更多的时候就像是个学生似的,从施奕文那里学习着有关航海的知识,尤其是是经纬度的测量。两天后,当他第一次用了差不多半个小时的时间在六分仪的帮助下计算出船只所在的纬度时,在欢喜之余又问道。

“施先生,现在测量出了纬度,是不是就知道了船在海上的位置了?”

“这只是第一步?你看,就像……”

指着衣袖上的布匹,施奕文说道。

“就像这些布丝一样,现在我们知道了纬度之后,还不能够找准自己身处的位置,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还要得到经度,你看……”

手指着布料布丝经纬,施奕文说道。

“这茫茫大海,就像是一块布料,只要我们得出了经度以及纬度,自然也就知道了自己身处的位置……”

首节上一节380/4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