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开工厂 第378节

“这个事情简单,但凡是当这个协理的,谁在军中没有几个亲信?只要他们愿意参与其中,这件事自然也就成了。”

确实,在官场在闯荡这么多年,他们又岂不知道这一点,谁都会有几个心腹,只要让他们把兵领进来,那么一切自然也就好办了。

“只是,这,这么做,会不会太过、太过……”

“太过什么样?这个时候,可不是说什么妇人之仁的时候,他姓张的没有给咱们留活路,咱们要是不拼死一搏,非但性命难保,恐怕就是大明江山最后也得落到他张居正的手中,他张居正就是我大明的王莽!要是不断然行事,我等又岂能对得起先帝,对得起天下!”

任何时候,“大义”都能让人们为之激动,这一番义正词严的话语,更是在人们心中燃起了冉冉的斗志。其实,现在众人也都很清楚,如果他们想要自保,或许这是最后的选择了。

只不过,很快,他们就从如何“清君侧”的问题上,在那里讨论起了将来皇位继承人上。而这个问题刚一开始讨论,就显得火药味十足。

“要是没有藩王宗亲起身牵头的话,只恐怕难以让天下人信服!”

立即又有人指出了想要做成这件事的另一个需要解决的事情。

“是啊,应该有藩王宗室牵头才是!”

当大臣的当然不能够“清君侧”,但是要是有藩王牵头的话,这件事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毕竟当年成祖皇帝不也就是这样起家的?

既然当祖宗的可以这么做,那么当子孙的同样也可以这么做。至于他们这些大臣,不过只是……听命从事而已。

在史书上绝对不会落下他们是“乱臣贼子”的字样,电视有什么罪名,那也是当皇帝的那个人来担。

“不,应该先废昏君,再拥立新主。”

“即便是如此,也应该先定下新主的人选。”

“可是,今上无子,且世宗一系,只剩下了今上一脉,这新主又该选谁?”

“按道理自然应该是益王,他是宪宗第六子,当年世宗在武宗驾崩后继承大统,不正是因为兴献王是孝宗的的弟弟,是宪宗第五子,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皇明祖训,按理应由宪宗第六子益王系继承大统!”

“可是益王朱翊鈏已经年迈,是不适合继承大统的。”

“荣王宽厚仁德,亦是合适的人选。”

“荣王也不小了……”

“那就衡王吧。”

“衡王……他的年岁也不小哇……”

这个提议又被人反对后,众人无不是一阵哑然,因为除了这三位大王之外,就再也没有其它更合适的选择了。

尽管宪宗有十几个儿子,可是封国的除了兴献王一系是帝系之外,也就只剩下几下益、衡荣三藩,其它像岐、雍、寿、汝、泾、申几国都因为无子而除国,自然的除非了他们三藩之外,再往前找,也就只有宪宗他叔叔那辈也就是仁宗皇帝儿子那辈封藩的宗亲里寻找了,这未免也太远了。这都是想隔几代人的仁宗皇帝帝系了,这显然无法说服天下人。

可问题宪宗世系的这几位都不适合啊。年龄太大,不好掌握啊!

恰在这时,有人于一旁轻声提醒道。

“依老夫看,衡王之孙虽然刚满三岁,可却素有神童之名,且性情温和知礼,实乃是新主之选。”

好一个温和知礼。

好一个素有神童之名。

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是神童?是不是温和知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只有三岁!

三岁的皇帝……

这意味着,在将来的十几年里,他们都有机会把持朝政。都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制定法律。让大明朝完全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这才是最重要的。

尽管先前这一个人选那一个人选大家都觉得不合适,可是当这么一个人选被推出来的时候,没有任何人会觉得他不合适。

年龄太小不是问题。

正是因为年龄小所以才容易掌握。

“可是,他年龄这么小,又怎么可能站起来做那件事情呢?”

“他是不可以,但是他爷爷他爹都行。你们就没有听说过功成身退这个词吗?这几十年的书都读到什么地方去了?”

终于,在这间密室之中,密室里的人们终于达成了共识……

第341章 飞剪船

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是风平浪静!

对于施奕来说,他似乎远离了大明朝局的暗潮涌动。毕竟,天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远离了大明中枢朝廷的,他之所以到这,完全是因为张居正。从二十天前,张居正让他想办法解决流放地的问题起,他就一头扎在海河边的船厂中,在这里造起了船来。

其实原本船厂里已经造了两艘大船,与传统的中式沙船或者鸟船不同的是,这两艘大船是“老闸船”,这是早在几十年前的葡萄牙人在澳门发展出来的一种帆船。有传统中式帆装和流线型的西式船身,比传统中式帆船快,比西式帆船需要更少人手,建造维修也较简易,比传统的中国帆船适应远洋航行。

只不过施奕让人建造的“老闸船”,是19世纪中期的船型,结构更坚固,载重量更大,而且为了阻挡海盗袭击,它还可以配置二三十门火炮,这种武装商船在这个时代倒是再合适不过。

但是现在施奕需要是速度更快的船,毕竟,他并不愿意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必须要速战速决,所以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他就从空间图书馆里找到了适合完成这一任务的船只。剩下的问题就是建造这艘船,其实在大航海时代,木船的建造速度很快,只要有充足的原料和工人,有时候,只需十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建造一艘上千吨的大船,经过十六天的紧张施工,在海河边的造船厂的船台上停着两条新造的式样十分新颖的帆船。

这两艘船并不是很大,排水量也只有千吨左右的样子,但是船型却极为优美,船舷低矮,它的船型极为新颖,可以说是一种完全新型的船型。这艘式样新颖的帆船,长宽比很大,其水线部位特别优美,首部水线面有内凹,长长而尖削的曲线剪刀型首柱呈一种可以在海上能劈开波浪前进,以减小波浪阻力的形态。

这两艘造型优美都拥有三个船桅,从横桅的宽大尺寸可以看出来,它能够悬挂面积非常大的船帆,远远超出了船体的宽度。而且船桅很高,基本上可以达到船只总长的四分之三,是一种罕见的高桅,而且因为船体比例较长,三个船桅之间相互干扰会比较小。

当然,这条船的武装看起来并不是很强,只有上层甲板安置有火炮,似乎它压根就没有考虑自卫的问题,不过因为船体很长的关系,所以这条船尽管只有上层甲板安装火炮,但是左右两舷的炮位仍然多达四十二门火炮。所以它的武力仍然不算弱小。

此时,尽管这两艘船还没有下水,但是任何人在见到它们之后,第一印象就是它们肯定是速度很快的船只。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这样航速在大海上有什么意义,至少对于来说,他并不觉得这样的快速船能派上多大的用处。

“总司,其实,我觉得,即便是船速再快,到了海上其实也没什么大用,”

抿了下嘴,看着身边凝视着两艘大船的钞关总税务司,就是他把自己招到了京城,招进了这家西洋公司里,可对他做的一些事情,很难理解。

其实,相比于这两艘船,他更喜欢那两艘“鸭屁股”,相比过去打倭寇时用的福船,它的船身打造的非常坚固,船板厚达一尺,和福船单薄的船体截然不同,而是相比福船,它行驶更为灵活,在海上非但能够抵御风浪,而且凭着坚固的船身以及火炮更能抵抗海盗袭击。但是现在,总司却让他改用这两艘什么“飞剪船”。

“哦?没什么大用?怎么说?”

施奕不解的反问道,对于曾经多次在海上重创倭寇的,虽然谈不上言听计从,可是作为一个外行人,总需要尊重内行的意见。

“总司,这船到了海上,无非就是靠牵星板、罗盘指明方向,再就是顺着水流和风向航行,速度快了,反倒不利于掌握航向,况且从大沽出海后,一路南下要尽量沿着黄水洋和黑水洋航行,这样可以避免迷失航向,可是这里水浅且多礁石,速度快了,万一碰到礁石,就是船毁人亡”

首节上一节378/4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