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411节

十三人中,满洲贵族九人,汉族官僚仅四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七人。这是一个以皇族为中心组成的内阁,人们称之为“皇族内阁”或“亲贵内阁”。

李安生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载洵与梁敦彦赶去京城是因为这么一档子事,历史的惯性依然无比巨大,当然他这只蝴蝶也阻挡了一下,将皇族内阁延后了两个多月。

大概是在英国与德国相继订造战列巡洋舰之后,清廷觉得威望大增,又有东北的大丰收,所以有些飘飘然了。

皇族内阁的成立表明清政府根本无意实行君主立宪,只是借“立宪”之名集权皇族,抵制革命。

载洵居然在李安生跟前屁都没放一个,看来,还是不相信李安生。

那倒好,既然你们做的出,那就别怪老子不客气。

李安生亲自坐镇上海,立即暗中通知潜伏出去的特工们,不断的制造事端,这辛亥革命也该发生了。

本来**推动立宪已经是水到渠成,可是,清廷丝毫不顾民间的意愿——主要是载沣太没有主见,强行逆时代潮流,这一步是走错了,大错特错。

这招臭棋可是将大部分的政治力量都推动到了革命党人那边,即便没有铁路国有没有财政危机,今年发生革命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最迟也拖不过明年。

比如立宪派本有两个要求,一个是速开国会,一个是责任内阁,但速开国会的要求被打了折扣,而皇族内阁就更是让那些立宪派至为的失望。因为在这个极为敏感的问题上,清廷在不经意间犯下的巨大错误,这等于是证明了革命党人反清排满和实行种族革命主张的正确性,这等于是在给革命党人加分助力的愚蠢之举。

程德全与李安生两个都没有得到任何的风声,想必其他的地方督抚大员也没有被信任,这让整个地方上的离心离德更加的显著。

“皇族内阁”剥夺了地方督抚直接向皇帝上奏入对的权利,改将各省交由内阁统辖,而这是早已坐大的地方实力派完全不可接受的。要看书网 www1kAnsHucom

对于李安生来说,奕劻领衔的内阁要是想要掣肘他的大计,那么就小心点,别怪他不客气。

锡良虽然是个千古名臣,但是却有着致命的缺陷,他不会犯上,为了确保东北的事业不受影响,他也应该迅速的行动起来。

8月29日,江苏圩堤溃决成灾,浙江杭、嘉、湖等低矮平原也是泛滥成灾,民众苦不堪言。

李安生迅速制定了救灾事宜,借着救灾的名义,将手伸入了浙江四府。

同时,李安生也上奏朝廷,要求将徐州的新军第十三魂成协升格为新军第十二镇,请调刚回国的张孝淮为统制。

这立即引起了朝廷震动,这责任内阁刚出炉呢,奕劻这个总理大臣还没觉出个味道来,李安生就来逼宫了。

“他娘的,这李二愣是我们欠他的?一天到晚的逼债,这也太过分了些吧。”

事实上,奕劻自从坐上了这总理大臣的位子之后,就是骂声一片,全国上下反对声音此起彼伏,让他很是头痛。

即便他为了表示自己的开明,提倡什么三权分立,仍然应和者寥寥无几。

这才刚“立宪”呢,李安生就来逼宫,到底是什么鸟意思啊。

这江苏已经有两镇新军了,李安生抓着江南制造局,又抓紧了两镇新军,这倒是罢了,现在又要新军第十二镇的编制,驻扎在徐州这个雄城的一镇兵马可不是闹着玩的。

奕劻一连骂了几天的娘,但是却无计可施,这李安生的意图很明显,是在要官要权,还不能不给他。

奕劻想要试探天下督抚的态度,但是天下督抚何尝不想试探内阁的态度。

现在都是在小心翼翼的试水,步步为营,万分马虎不得。

头痛了好几天,奕劻这才想到,东北跟**签署了协议,由**方面提供军费,武装四个镇的兵力,并且进行军官培训。

锡良急着要成立新军第二十七镇,倒不如先满足了锡良那边,张孝淮就让他去锡良那边,当个第二十七镇的统制,看李安生怎么说。

这张孝淮虽然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4年,除精通日语外,还懂德语、英语,能力也相当不错,但是也并不能一下子就提拔到了统制位子。

要是奕劻驳回,那么张孝淮说不定会生出怨念,深怪内阁阻了他的升官之路,而对李安生感激涕零。

让张孝淮去锡良那里,也是招妙棋,省的李安生一天到晚想要挖墙脚。

不过,李安生很快就提出,让之前一直在东北松花江与黑龙江等地负责河上缉私以及边境缉私的高金虎出任第十二镇统制,这是在赤裸裸的任用私人,直接挑战奕劻。

奕劻没有想到李安生会走出这么一招狠棋,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恨不得宣告天下,他李安生想要搞什么割据。

李安生想要割据江苏,必须要拿下徐州,将江北之地尽数掌握,北望山东。

江苏并不是个适合割据的地方,但李安生伸手想要浙江四府,又有程德全为靠山,有安徽为纵深,古代两淮历来是整体防线,能够掌控安徽与江西,对清廷来说并不是件好事。

可是程德全与李安生羽翼已成,一时之间倒是难以压制。

载洵一连几天都在与载沣紧急磋商,这皇族内阁是否太过失了民心,李安生与他在同行大半年,互相也有所了解,李安生并不是有大野心之人,只是对于**富强的渴望比谁都强力,要是他认为皇族内阁有损于**的富强道路,那么说不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站在对立面。

当务之急,是尽快安抚地方督抚的情绪,让地方不要对**生出背离之感,尤其是李安生这样对朝廷有的臣。

不过,李安生很快就有质疑传到了京城,而且这次的言论震惊了整个**。

“大清朝廷仍将国家权力视为一家一姓之私产,不仅不信任汉人,甚至也不信任无血缘关系的满人,而只信任自家那一小撮宗室亲贵。他们死也不会放权,其公然蔑视皇室不入阁这一源于英国宪制的惯例,等于坐实了革命派对它的严厉指控:满清王朝分明就是骑在汉族头上的‘鞑虏’,是一个**排汉的异族压迫**,若要去除此压迫,舍革命而无二途。”

这番言论如同炮打京城一般,将整个北京城震的嗡嗡响,这是要公然造反吗?

江苏巡抚公然喊出了舍革命并无它途的口号,实在是当世少有,极大的鼓舞了革命党人。

朝廷很快就给出了回复,除了严厉申斥李安生不注意言辞,也没有实质性的惩罚,只是反复安抚劝说,希望李安生能够消停些。

载沣等人始终认为,李安生与革命党人是不一致的,只是这次皇族内阁之事,的确有些太过了些,招致全国一致反对。

要是李安生不反,那么朝廷还能从容的宣布“五年立宪”,否则的话,必定天下大乱。

朝廷也派出了载洵为首的钦差大臣,到江苏来慰问灾区,同时也是在抚慰李安生,希望这位激进派领军人物不要给朝廷惹什么麻烦。

李安生这段时间忙着赈灾,由于粮食与物资充足,倒是没有什么难为的地方,而且这次灾情更是得到了洛克菲勒的支持。

洛克菲勒现在无事一身轻,整日间就忙着慈善活动,这次江苏洪灾,自然要伸出手援助一把,以示友好。

实际上,**最高院肢解的标准石油公司早已经是没有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了,早在1896年洛克菲勒就金盆洗手光荣退休。标准石油被判解体反而让洛克菲勒收回了大量股份,他用这些钱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全力投入了慈善事业。

他对全球医疗事业所做的贡献比他对石油产业的影响更加久远和广泛,后世著名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就是洛克菲勒捐助的。

这次保罗成为了天使慈善基金会的最大出资者,投入了两千万美元,用于整个江浙的慈善活动,首要目标就是在这次洪灾之中树立洛克菲勒家族的正面形象。

这其实是对李安生之前力挺标准石油的回报,虽然李安生因此收获颇丰,但是,当时墙倒众人推,只有李安生领衔的华人资本坚信标准石油的垄断是符合产业所需,时代潮流。

结果,事实证明,李安生的分析没错,标准石油步入了进一步的辉煌。

安琪作为天使慈善基金会的执行董事,每天忙的脚不沾地,但是她觉得很有干劲,这在**是接触不到的。

首节上一节411/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