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394节

将江南造船厂的造舰jiao给薛策与萨镇冰,他才放心的赶赴欧洲,帮助**实现那宏伟的主力战舰梦想。

他们并不清楚,在他们踏上邮轮的那一刻,整个世界为之瞩目,这代表着**重新走向复兴的第一步。

在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深知海军的重要。于是仍四处购舰,掀起了清朝第二个购舰netbsp; 但是,这还远远不能看到**海军复兴的希望,在这个战舰即为国家地位与实力体现的时代,只有主力战舰才是主流。

尤其是无畏战舰出现后,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也清楚的认识到了它号称世界第三实际世界第四的海军吨位,在时代的chao流之中,将会越来越不可靠,那一大排的前无畏舰,都将是坑爹货。

所以,**迅的开始了造舰之路,从自己毫无能力建造全部向英国订购,到自己半买半造第一款“河内”级战列舰,结果造到一半就成了激肋废品;一听说**有订造主力战舰的苗头,立即急吼吼的向英国订造了一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之后又追加了一艘,而且自己也紧急的动员了全国的力量,开始准备建造自己的真正无畏舰“扶桑”级。

中日两国隐隐有军备竞赛的苗头,让列强各国颇为关注,连**都忍不住要跳出来,向**兜售海军建设计划。

殊不知,**要真正走向复兴,并不能仅仅像西方国家忽悠的那样,先完成海军的复兴。

**要走的道路还很长,李安生也无法绝对把握总体脉络,只能说,用战列巡洋舰来作为战略巡洋舰,战略。

两艘战列巡洋舰是肯定要订造的,不仅能够刺激**,延缓造舰国产化的进程,同时1ang费**的宝贵外汇与资金,而且还能够拥有制衡**海上力量的能力。

将来在东北跟**开战是必定的,也许一战都不能挡住**的这种野心,必须未雨绸缪才行。

就在上个月,日、俄两国签订了第二次《日俄协定》,联手侵夺“满洲”利益。

不出意外的话,这次密约与后世也没多少区别,甚至说不定要更加的激进,主要内容逃不开以下几点:日俄两国进一步确认第一次密约所划定的势力范围和两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的特殊利益,并互相担保不以任何方式阻碍对方在其势力范围内巩固及展特殊利益。如两国特殊利益受到威胁,缔约双方将采取联合行动或提出援助,以捍卫上述利益。

这次密约具有明显的军事同盟色彩没,这是在李安生加引入**资本之后出现的,同时也是东北日益庞大的粮食贸易造成的,巨额的利润就此落在**自己的口袋里头,还促成了英国与德国两国同意为**建造主力战舰,这让**与俄国都感到了震惊,不得不为此想出对策。

这次密约势必要加快俄国侵略**北满﹑蒙古和新疆等地的步伐;使**加强了在南满的地位,并得以放手吞并朝鲜,甚至,处心积虑要分东北粮食贸易的一杯羹。

之前**死死的抵制英国,以盟友的身份,频频游说英国方面,拒绝为**建造主力战舰,但是英国方面因为殖民地粮食大幅减产,加上东北粮食的优质,拒绝了**的要求。

东北粮食作为**政府的一个新的财源,让近在咫尺的日俄如坐针毡,长此以往,那还得了,不仅是海军,6军军费都要从东北粮食上头得到一大笔,他们最怕的就是**展军备。

根据满铁的调查,目前东北已经是**赋税稳居位的地区,过了江浙等地。

味精、糖、皮mao、酒、烟草、yao品、保健品、染料、日化用品、大豆三品以及各种粮食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追捧,这几年这些行业一直在不断的扩张之中,**的许多达官贵人都纷纷到东北去投资办厂,加入到这一行列。

同一时期,东北三省任何一省新开办的工厂数目以及资本额都要过**其他地区。

锡良又是个清廉严谨的官员,对于李安生留下的好的治政方略都没有更改,反而在反腐、强军等方面做的更好,使得东三省出现了勃勃生机。

许多暴利产业由于都跟农业有关,所以李安生的农业计划无人敢于改动,就连奕劻与载沣等高层在东北兴办工厂与农庄,都要征求李安生的意见,听从黑龙江农业公司的指导。

再有数年,东北的工商业展,将会使得**迅强大起来,又有**势力的介入,日俄两国已经坐卧不安。

去年**的财政收入过了3亿4千万两银子,其中东北三省就贡献了5千多万两。

这还只是东北三省初步显示的力量,根据满铁的初步估算,东北三省潜力无限,很有可能在三到五年后,迅将财政收入翻番,这可是个相当惊人的数据。

而去年**的财政收入也刚刚突破两亿两白银,这还是在反复加税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

**的课税是全世界最重的,比**重四倍还多,比英国重近三倍,比**也要重两倍多。

而**的课税若是在战争年代大幅提升,财政收入也将大幅增长,战争潜力远比**巨大。

**唯一能够占优势的,是海军力量,以及完备的能够自给自足的军工体系。

不能让**东北三省继续再这么展下去,这个展势头再不打压下去,将来两国别说染指内外蒙古,连东北都很难控制。

为此,日俄两国不仅缔结了密约,而且还携手合作,接连磋商,希望想出办法,控制**的粮食生产。

可是,李安生用东北粮食换军舰计划,使得两国不敢轻举妄动,要是惹怒了英德两国,他们日子也不好过。

  ☆、第三百零五章 东北大事记

第三百零五章 东北大事记

针对东北的农业生产,日俄两国想到的办法就是搞破坏。

但是东北的农庄目前都是在朝大农庄化展,由于东北地广人稀,本来东北的移民开都是以宗族乡邻为单位。

东北各个农庄都训练有民兵武装,黑龙江兵工厂在许多道路枢纽以及重要城镇都囤积了军火,真要生什么事件,民兵们拿起枪来就能作战。

日俄的小股sao扰破坏根本就起不到作用,反而有许多的特工出师未捷身先死,被经过反间谍教育的老农民们nong死,小样,一身的**味。

真要精英特工,才能够彻底消除身上的**味道,将自己nong得跟**人一样,但是,东北到处都是农庄,这样的特工基本也混不进,你哪个宗族的?原籍哪里?口音呢?一个人出来闯关东的?好,一个人出来闯,有问题,关起来,审讯,测谎。

什么?你全家都出来闯关东,那好,总有人露出蛛丝马迹的时候,到时候也省了反间谍的力气,全家都抓起来,一抓一窝。

满铁可是派出了大批的特工,甚至将上千名**国内的知识分子培训为特工,紧急派到东北,想要窃取所有黑龙江农业公司等相当神秘的公司机密。

日俄两国国内都出现了粮食减产,唯有东北的作物毫无病虫害,让世界啧啧称奇。

可是,当日俄两国的特工将东北作物的种子、苗株甚至是成熟作物移植到两国国内的话,他们惊奇的现,作物很快就死亡,怎么救都救不回。

黑龙江农业公司成为了世界上最为神秘的组织之一,东北大部分高产粮食的种子都是由它来放,但是好不容易从农民们手中高价收到大豆小麦等种苗,哪怕他们在铁道附属地种植,同样会枯死。

这就充满了神奇与诡异,铁道附属地也是东北的土地,为什么出了铁道附属地种植就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他们很快又想出了办法,那就是高价收得良种后收买关内的流民出关来开垦,由他们提供所有的农具与畜力。

让他们感到沮丧的是,粮食是有出产了,但是产量低的惊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是这种方法也只能用一次,因为黑龙江农业公司放出来的良种都只能种植一年,是无法收获种子的,这就是基因作物的好处。

而且这些种子都是有数的,那些私自贩卖良种的农民以及替日俄粮商种植作物的农户,一律给取消了继续在东北种植的资格。

这些人被宣布为叛国罪,被处以刑罚,并且给配到煤矿挖煤,用劳力来偿还罪孽。

目前胖叮当回到了东北主持农业大计,他可是开了数千万种基因锁,根据东北每一块地方的土壤质量、环境、气候等因素,制定了不同的基因锁,指定这这块土地种植的种子,只能播在这块地方,种在别的地方就无法获得高产。

基因锁的好处还有很多,这岂是那些卑鄙龌龊的俄国mao子跟小**鬼子能掌握的了的?

满铁的特工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透到底是什么愿意,他们真的把头打破,也是无法的,这就是高科技啊。

日俄两国的特工们想尽了各种办法,进行了多次试验,一直找不到破解之法。

于是,在毫无办法之下,他们想到了直接闯入黑龙江农业公司,想要盗取秘密。

首节上一节394/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