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315节

其实制造局军备生产成本的高涨,可归因于几个方面:一、所有的生产原料几乎都靠进口。二、人员薪水偏高。三、申购物资浮滥。四、人员人数过于浮滥:除了外国顾问日渐增加,**官员、职员有不少人是利用关系进入,坐领干薪。

求新机器厂要是能够收购江南制造局,说不定能够将江南制造局扬光大。

不过这只能暂时想想,几乎不能实现。

一家xiao工厂要收购官方国有企业,而且是大型企业,谈何容易。

“朱老板,不知可能造排水量两三千吨的海船货轮?要是能造,我在你这里下两艘订单如何?”

李安生的一句话石破天惊,让朱志尧惊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几乎以为是自己的耳朵有问题,听错了。

三千吨的海轮一艘国际市场上价格在5o万两银子左右,虽然求新机器厂的成本较高,但只要能买到廉价钢材,还是还能有几万两银子赚的,更何况还是两艘。

这十余万两银子的利润能够直接将造船规模扩大两倍,要是订单能够源源不断,那么求新机器厂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展良机。

李安生并不是虚言,而是他的确想要购买货轮,跑跑近海,将江苏与东北的海运跑起来,有些生意还是可以做的。

哪怕是买了不赚钱,李安生也是情愿的。

不说朱志尧人品不错,光说这两艘货轮的订单,能够对求新机器厂造成多么巨大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周围其他机器厂的连带作用,这百万两银子hua的就值,非常值。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不仅是各种民族工业展的良机,也是航运业展的大好机会,别说是因为战争而导致的全世界航运热chao以及造船热chao,光是列强退出而**自己能掌控的份额就很可观,甚至对**的工业也能造成打击。

xiao**趁着列强退出**的良机,各种展,各种强大,要是不予以压制,将来很难对付。

眼下未雨绸缪,为**多上几家造船厂,多上几家机械厂,将来说不定功德无量。

朱志尧的眼睛里全是xiao星星,许久才定下神来,沉默盘算了片刻,说道:“两三千吨的海轮还是能造的,但只能一艘先开工,另一艘晚上些时日。”

“不妨,不妨。”

“真要造的话,合同中不妨定明,预付款必须要一半以上。还请原谅,我厂规模较xiao,资本薄弱,更何况还欠着洋人的贷款。”

李安生很是佩服这家伙的算计,一艘先开工,一艘晚开工,凭借两艘船先后拨付的预付款,能够不用多少成本就先造好一条船,然后用第一条船的尾款来继续建造第二艘船,厉害,高,牛逼。

“理所当然,理当如此。洋人的贷款,可以先从预付款中扣除。另外,我也可以代为联系洋商,提供最为价廉物美的钢材,如何?”

朱志尧简直喜出望外,但是又很快冷静了下来,对方条件这么宽松,甚至可以说是在帮忙,到底是为何?

难道是骗子?可说是骗子,又不像啊。

李安生从口袋中掏出了几张吉祥银行的存折,在朱志尧眼前晃了晃,放在他的手上,笑着说道:“我倒不信,咱们**人造不出比洋人好的船来,好好造,说不定将来朝廷也找你造兵舰呢。”

从民用货轮到军舰,这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但是却又并不是绝对的沟壑无法逾越。

只是大清哪里会自造军舰,江南制造局会,但还是要出去找洋人订购,求新机器厂想要造军舰,那简直就是做梦。

朱志尧仔细的看了手上的存折,确认是真的,吐了吐舌头,将存折jiao还给对方。

这些存折上的数字太惊人了,足够买上许多条海轮了,哪里会是骗子。

“朱老板,要是可以的话,咱们现在就能签署合同。”

朱志尧简直就是要幸福到死过去啊,这是多么的幸福啊,天上掉馅饼。

“不过,有一点建议我要提出来,还请接受。”

朱志尧心一沉,不会是像洋鬼子一般的苛刻条件吧?

“我的建议是,从今往后,无论是任何国家或者个人前来订购轮船,订立合同的时候,合同价并不能定死。而是跟随钢铁价格的涨跌来到时弥补,如何?”

这个建议有些怪异,但是却并不突兀。

也就是说,从今往后,钢价会一直升,不会跌吗?

钢价的确在升,一直在缓慢上升,这样一来,只怕许多人都会望而却步啊,哪里敢来订购轮船。

会的,到时候,只怕许多人哭着喊着要求上门来订购呢,只要你的轮船名气打出去。

李安生哈哈大笑起来。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的航运集团

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的航运集团

朱志尧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创业型人才,严谨的同时带些耿直的经商风格,他对于突然之间冒出来的李安生有些怀疑,不敢相信会有这么好的事情找上门来。(看小说就到叶 子·悠~悠 wwwYZu)

就像李安生所说的,两张三千吨排水量海轮的订单,足够让求新机器厂真正的能改名为求新造船厂,对于企业的展极为重要。

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他咬紧牙关向洋人的银行贷款,正是为了想要让工厂进一步扩张,脱离过去的作坊式或者是xiao工场拼凑型经营。

有了这份订单,求新机器厂能够一跃而为上海滩屈指可数的华人工厂。

他的眼睛中透出热切,但是理智告诉他,要谨慎,天上不会掉馅饼。

李安生让洪老六将他的官文告身等拿出来,摊在了朱志尧的办公桌上,微笑不语。

朱志尧哪里见过这个,颤抖着双手,打开了那轴告身,晕黄的颜色透着沉重,质地一看便是上等货,官印清晰,制作精良,再看上头的诰命,那晃眼的皇家口气,卿命江苏巡抚,从一等品阶赠双眼hua翎,加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江南制造局总办。

再看那官印,入手沉重,也是有些年代的了,的确是制式官印,属于上品,跟江苏巡抚这名头极为相符。

朱志尧无心再去品鉴这告身官印的真假,他的眼睛只为那几个字专注,江南制造局总办。

照道理,这江南制造局总办是上海道台,也就是苏松太道道台兼任的,就连江苏布政使兼这个总办也是高配,为何由一个巡抚来兼任。

难道,朝廷有意大力整治江南制造局?

江南制造局的确沉沦不起,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在造船上头,却是出了些成绩,经过几十年的风雨飘摇,终于还是在江南制造局实现了军舰的自造。【叶*子】【悠*悠】

朱志尧是内行人,知道这份成绩已经相当不易,当年李鸿章开始就力主造不如买,后来则是尽数外购洋炮洋舰,数十年未有寸进,反而将所有造舰上的人才与技术埋没掉,毁了整个**的造舰工业。

几年前江南船坞从江南制造局中半独立出来,实在是神来之笔,摆脱了江南制造局的桎梏,果然出了成绩。

江南制造局最初是向上海租界的**公司旗记铁厂购买机械厂房和船坞而成立,将原本苏州洋炮局和由容闳向**买的机器设备抵达一起并入而成。

首节上一节315/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