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31节

墨尔根虽说自然环境恶劣了些,但是嫩江平原土地的肥沃,谁都清楚。

如果到墨尔根的驿道真能彻底重新修通,那么以胭脂沟为酿酒基地,以墨尔根为产粮区,在嫩江平原壮大实力,谁说不能成为土皇帝?

在偏远之地就是这个好处,前提是能聚集起人口,没有密集的人口,什么都无法做成。

黑龙江目前就人口最多的便是龙城(齐齐哈尔),这时的哈尔滨还是属于吉林的地盘。

如果控制住墨尔根,南瞰龙城,并且沿着嫩江继续南下辐射,加上中东铁路的横向贯通,有一整片广袤的地区等着去开发并控制。

李安生打定了主意要狙击张作霖,即便不能跟他抢东北王的名头,也要在黑龙江当个军阀。

他急于掘到第一桶金,所以劝说着韦明同与陈中亮等人都加入进来,不惜暂时出些点子,让韦明同与陈中亮得些好处。

众人讨论着酿酒的事来,热火朝天,的确,这事能成的话前景很美妙。

不过,也有人赶到前景大大的不妙。

王道清一路走一路思索,越想越不对劲,急着去见王飞雄。

“林虎的性子我清楚,做了决定便轻易不会改变。他向来体恤穷苦百姓,如今更有替那些拐卖妇女主持正义的意思。恐怕他是不会轻易放过我们,妓院与赌档停业整顿,这是必然。关键是我等从此被排除在外,胭脂沟成了林虎他们的一言堂。”

“这样下去可不行,人心都到了他们那边,趁着刘竣信任他们,他们必然要牢牢把持权力,到时我们的立足之地也没了。”

王道清这次在扫黄打非中损失惨重,现在他可是过惯了安逸日子,差点忘了安逸日子是用钱买来的。

“我想着,要尽快采取行动了,要是刘竣完全依赖林虎他们,我们就如同摆设,要尽快离间他们的关系。”

王飞雄久久的沉默着,只有赶走林虎,他才能继续呆在胭脂沟的权力岗位上,必须要使出种种手段,比如离间。

“不如照以前的老方案实施,仔细些,务必要万无一失,让他们翻不了身。”

不用王飞雄催促,王道清也准备使用阴招,狠狠地干上一票。

“这事就交给我,我保证林虎他们彻底的失去刘大人的信任,倒是任我保持权力。”

王道清在昏暗中咬牙切齿,活像个怨气冲天的恶鬼。

  ☆、第二十七章 王道清的毒计(2)

感谢爱极爱依的打赏,多谢支持。

这章有不少叙述性的专业东西,不得不交代下,所以等会还有一章。

~~~~~~~~~~~~~~~~~~~~~~~~~~~

整顿妓院与赌档进行的很顺利,清除了地方黑势力之后,顺藤摸瓜牵出了许多劣迹斑斑的妓院与赌档老板,刘竣也是狠下心要还胭脂沟一个朗朗乾坤。

彻底的清除老毛子留下的遗患,并且打击那些依附在胭脂沟吸血的奸商,才能保证胭脂沟尽快的恢复元气。

刘竣也明白胭脂沟百废待兴,除了要依靠林虎等人支持,也要照顾矿丁们的利益,破除过往的陋习,才能迅速从低迷中崛起。

李安生提出的建设胭脂沟,使之成为北地的一大人口密集的贸易集镇,让他感到很满意,只有扩大胭脂沟的影响力,才能使得朝廷能同意改善胭脂沟的交通状况与政治待遇。

有林虎在,能够压住矿丁们不被蛊惑起来反对整顿妓院与赌档,只是拐卖妇女到胭脂沟的罪行是暂时被遏制了,但无数妓女却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她们中大部分都是被拐卖来的,即便能回家乡,多数人也不愿意回去,这么多人要生存,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稍有良知的人都不愿意看到这些苦命的妇女忍受饥饿与寒冷,相比卖身,从一种沉沦步入另一种沉沦。

李安生倒是主动负责起来,积极安排这些妇女们上山采草药与山货,并且在韦明同与陈中亮等商人开办的产业中工作。

一时间也安排不了的仍有上千人,李安生便组织她们屯垦。

由于女人细心,倒是在种田上也有优势,比如甜菜与谷子等。

这个时间种甜菜是适宜的,只是种甜菜虽不需要多少力气,但最需要耐心与毅力,趴在地上间苗,还是以后给苗株上捉虫,就像女人的“绣花活”一样。

种甜菜极为适合妇女,而且这个时代甜菜回报高,除了甘蔗,甜菜便是北方制糖主要来源,糖也是价格居高不下。

每年进海关的糖不在少数,大把的银子给洋人赚去。

李安生估摸着,凭借甜菜高产,来弥补制糖时由于设备与工艺落后而在成本上高过进口糖,还能有不少的优势。

制糖坊能办起来,也是一大敛财利器。

只是他还没有在这上头做出成绩,空口说白话,就这么画画大饼,人家也不会信,即便是韦明同与陈中亮如此信任自己的人。

整顿胭脂沟妓院与赌档,已经与金立端等人彻底撕破了脸,金立端更是放出了请京城本家出面施压的狠话,刘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抄没了这些黑妓院与黑赌档的财产。

这些抄没所得,林虎与李安生藏匿了一部分,分了刘竣一份,其余的便充作胭脂沟金厂公用。

刘竣也不是迂腐之人,离开京城繁华之地,虽说是冲着能来总办之位镀下金,但也要有些实际的好处才行。

让他主动去贪什么是不肯的,毕竟胭脂沟如今还只是刚平稳下来,需要发展,但白送到眼前的资财,不要是真的傻,至于金家,他还不放在眼里。

李安生也跟林虎商量着,将大家手上的资金都拿出来,筹办垦殖园。

林虎考虑到这么多老部下与家属要吃饭自立,种田是最务实的,也激进了一把,跟弟兄们商量着将手头的钱都投了进来。

东北地广人稀,生存环境恶劣,如果想要开发有成效,必定要大规模的开发才行,就像后世开发北大荒那样的**与人民大能量的投入。

大农场垦殖才是李安生所希望的,就跟闯关东的许多人都是整族整村得迁移,许多人也自发组织了垦荒庄园,便是因为个人的力量在广袤的关外多么的渺小。

制糖坊什么都暂时是浮云,如今的垦殖都是实打实的要投入钱进去。

李安生许诺垦殖园包揽屯垦的前期所有投入,并支付一定的工钱,但垦殖五年后的土地全归种植者所有,这样一来,就能省下不少钱来。

让农民们信服的是,垦殖园如今所实施的种植技术全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比如大范围的间种套种,轮作制度已经严密的拟好。

甜菜的茎叶能肥地,苜蓿作为超强力饲料根茎叶同样能肥地,玉米与大豆、蔬菜等十余种小作物、蔬菜间种,有的作物能密植,有的作物要稀植,许多的知识他们过去有点认识,如今都得到了详细的解释。

整个开垦出来的田地间全是像八卦阵一样的乱纷纷的景象,不是传统的种植法,常常是一亩地上种有十数种作物。

李安生还组织人力,在山上采摘各种野花野草野菜,准备自制土药水,用来杀虫杀细菌除草。

土药水虽然效果远远不如后世大化工时代的各种农药,但是胜在纯天然,而且就地取材,这个时代可没有有机化学。

首节上一节31/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