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238节

“安生贤侄,我料定你要来,故而没有睡下。巡警部已经定了你的罪名,只因你当日拒捕逃走。纵是有天大的冤情,为何不坦然辩驳?有我在,他们还不敢肆无忌惮。”

袁世凯开门见山,倒有几分真情实意。

李安生总不能说他打算将梅依云安全送走,然后逃出京城准备造反吧。

“袁公,这事透着蹊跷,我不能不防,故而保全己身,只为寻找办法洗脱冤情。此事都由前些日子收留的一名小丫头而起,对方是早就计划了阴谋,我怎能任凭摆布?”

袁世凯叹了口气,说道:“我也不瞒你,这事是有高人在布局,你一拒捕,更加坐实了你的罪名。庆亲王亲自过问此事,也是那个意思,你自求多福,我是使不上什么力气。只怕有人巴不得我出面,顺便能攀诬到我头上,心思歹毒无比。我也不敢做些犯忌讳之事,只是不敢苟同罢了。你也要谅解我这番苦心,我不便出头,但其他事情还是能做的,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或者要什么人手,我给你调拨。”

李安生倒是真没有想到袁世凯这位大枭雄会如此的坦率直接,倒是让他多出几分好感,虽说之前给老袁算计了一把,跟袁克定结拜,但此时倒还是真的挺够意思的。

老袁的确不容易,给权贵们逼得喘不过气来,能许诺到这些,已经相当不容易。

其实袁世凯也清楚,要是他什么都不做,必然会与李安生之间起了隔阂,他有预感,这事没这么简单,不会这么轻易的结案,故而,他还是想与李安生结个善缘。

“还请袁公代为照看梅宝聪与柳重光两家,莫要受了牵连,其他的,倒是没什么。我正想办法,看能不能找到证据,是被冤枉。要是实在不能,大不了我跟富贵寻求**公使出面,朝廷还是定不了我们的罪名。他们要的,无非是黑龙江那些产业罢了。有些产业,他们也拿不走。”

袁世凯叹了口气,说道:“也只能如此,但请你放心,要是事有不协,我让克定来联络你,能逃出去最好。”

他也不太抱什么希望,庆亲王与肃亲王两位联手办这冤案,岂是能够轻易洗脱的。

他袁世凯但求问心无愧罢了,也隐隐的对李安生有一丝信任,在他手上的奇迹多了,再多一回,也是说不准的。

接下来的两日,李安生一直在等着柔克义的动作,找到机会将消息递给李莲英。

只是外头却是吵翻了天,李安生不肯现身,引发了大部分人的怀疑,胖叮当与李安生是无疑。

朝廷一片震动,之前抗俄功臣居然是党,黑龙江从上到下都有失察之罪,加上袁世凯也举荐过李安生,朝中暗流涌动,又是一场地震前兆。

沙俄公使也向外务部提出,根据沙俄国内来的证据显示,李安生与胖叮当一直跟俄国国内的党有联系,他们都是党。

可恨的老毛子也跳出来搞风搞雨,实在是可笑可恨。

而京城也有某些官员比如巴义鲁之类的,也上奏检举,李安生在黑龙江多有谋逆之举。

黑龙江谣传李安生是真龙转世的传言也是沸沸扬扬,民间到处流传。

这天的报纸也刊登了胖叮当在狱中写就的一首诗,叫做《被逮口占》: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诧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这首诗一出来,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本来就对这个案子颇为关注的百姓们更是受到了感染。

许多党人都在各地掀起舆论,要求清廷释放英雄胖叮当,这样的伟人不能轻易定罪。

无形之中,胖叮当的形象无比高大,在党人中无比崇高,全国各地的党人都掀起了一阵向李富贵学习的风潮。

新军中也是蠢蠢跃动,为着胖叮当这样的先驱而振奋鼓舞。

  ☆、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恩喜的逆袭

柔克义果然没有让人失望,成功的将信送给了李莲英,而李莲英也让李成武感到了**公使馆,与李安生商议。

李安生之所以没有待在更加安全的吉祥银行,实际上是不想暴露这招底牌,吉祥银行是**背景的银行,自然可以与他撇清关系,成为他的暗招。

李成武毕竟是个纨绔,担不起大事,李莲英反复的关照他,务必让李安生稍安勿躁,等太后身体稍微好些。

这意思相当明显,那就是李莲英也将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了慈禧身上,要是李安生真的给冤案吞没,那么,他李家在黑龙江的产业也将被权贵们全部的吞噬干净。

李成武战战兢兢,连说话都说不利索,看来是没经历过什么事情。

李安生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怕什么?要是将我彻底惹毛了,老子立马找柔克义公使恢复我的**国籍,美利坚公民的财产不是那么好侵吞的,你家的那些产业,谁都夺不走。”

柔克义也在旁点头,**正需要借口插足东北,这点小事自然不放在心上,想清廷施压,这叫打孩子给大人看。

这大清就是坑爹,归国华人可以为国效力,但是得除了外国国籍,同样是个固执的不承认双国籍的国家。

也正是因为他归国华人的背景,才使得他的功劳都没有得到合理的报偿,一直这么不上不下,不然的话,凭借他屡次立下的大功,又有慈禧的看重,早就能够青云直上了。

如果这次李安生真的能够洗脱冤情,那么可想而知,作为补偿,李安生在东北的权柄会得到加强,对于**插足东北,非常的有利。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会知道,这显然是赤果果的冤案,凭借李安生的身家与地位,需要去谋炸奕劻扬名吗?

就算是李富贵临时起意,李安生就不能制止?

一手遮天啊,这真的是大清第一冤案,远超当年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啊。

当年那场冤案,也是慈禧亲自问案,洗清了冤屈,雷霆万钧,一下子罢免了数百名大小官员,要说青天,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所谓青天们都没有慈禧更青天。

谁会为了一个小老百姓的冤屈,而大动干戈,以至于将数百名官员问罪,使得余杭等地官场元气大伤,却依然不顾不悔?

**通柔克义自然研究过当年的冤案,也正因为如此,外国公使与夫人们没有不畏惧并敬重慈禧的,许多公使夫人嘴上说慈禧怎样,实际上都以与慈禧合影为荣。

这回的大青天正病着,不知道能不能力挽狂澜。

李安生详细的交代了李成武几句,并让他带上自己的亲笔信回去给李莲英,让李莲英谋定而后动,不须急着惊动慈禧。

惊动慈禧的方法很多,不需要如此的急切与生硬,要在最恰当的时机。

而这个时机,则是王恩喜提出来的,他始终在为营救胖叮当竭精殚虑。

就因为当初“救下”了王恩喜,结果对方如此真心真意的报恩,连谭鑫培等人都是反复奔走,利用那仅有的一点影响力,仅有的一点老脸,来报答那一丝善意与相助。

谭鑫培请求那桐出面,认为此案大有蹊跷,当时那桐满口答应,可第二天就让人给了回信,让谭鑫培在家安心休养别多管闲事,讳莫如深。

王恩喜却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这胖叮当准备“引刀求一快”了,怎能不让他心急如焚。

李安生也是又好气又好笑,胖叮当这厮,居然盗版了汪精卫还没有出炉的《被逮口占》,他是以为好玩,可纯粹是添乱。

不过好在胖叮当给他的讯息里头,已经有初步的脱罪办法,让他安心不少。

计策也是胖叮当自己想到的,只是需要王恩喜配合,说服谭鑫培进宫唱戏。

谭鑫培进宫唱戏只需要李莲英的安排便可,只能慈禧身体再好些。

其实这两天慈禧的身体已经好了许多,只是不敢太过动弹与吵嚷,李莲英才没有将李安生谋逆案说给她听。

谭鑫培与杨小楼托了李莲英向慈禧太后问安,表示刚排了新戏,想要立即给太后献演。

首节上一节238/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