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174节

原料很常见,红薯。

现在的黑龙江,流行一句话:红薯全身都是宝。

红薯加工后,可制成淀粉,淀粉可做成粉条、粉皮;加工淀粉后的副产品红薯渣可用来制酒精、可制成做酱油醋用的糖色,还能喂猪;红薯叶也是一道好菜,也有营养;红薯秧晒干、粉碎后是很好的饲料……

红薯由于淀粉含量高,纤维少,并有适量的蛋白质,利用红薯制造酒精时,加工容易,淀粉利用率高,因此,红薯是制造酒精的很好原料。

后世燃烧乙醇是**等大国的高等战略,用来替代石油,而且李安生没穿越那会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但在**却不行,毕竟耕地资源有限,在国家“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国策前提下,可想而知。

可这个却难不倒胖叮当,没啥,红薯尽量高产,耕地不足,咱们还可以到外国去抢。

李吉祥就利用许多淘汰技术向南美、荷兰等国出售,然后换来了在南美各国以及印泥等地许多的土地,用来种植粮食,形成了一个个的华人聚居区。

胖叮当想到这些,就忍不住哼哼起来,“一战二战快点到,让哥赶紧去抢些土地来,**这样多山多贫瘠土地的国家也真坑爹,耕地还不如印泥那种猴子国家,一个字,抢。猴子们根本就不配拥有这么多的优质耕地,这些都应该属于咱们**人。”

一想到南洋那些不争气的**人,胖叮当就来气。

据解冷所说,让他们帮忙买土地一个个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地,可卖枪支弹药给他们,却一个个掏钱掏的飞快。

这让他也生出了加快兵工厂建设的念头,尽快实现武器弹药的完全自产,并且加大枪支弹药的产量,卖到南洋去,倒是笔不错的买卖。

李四喜那边能够提供足够的优质钢材,要不是铁矿石开采还一时急不来,只怕黑龙江的钢产量早就来上一次大跃进了。

汉冶萍成功的改组,李安生拉着李莲英一同投了不少银子进去,并且也通过**那边提供了不少的新技术。

这其实是个幌子,除了帮助**的钢铁行业发展,李安生也可以以此来掩盖黑龙江那有些恐怖的钢产量。

双鸭山钢铁厂也在建设中,这是与汉冶萍合资的,可以说是李安生的钢铁冶炼人才培养基地。

将来主要的钢铁产量还是来自于秘密的钢铁基地,就在双鸭山深处。

合成氨也有些眉目,只是太过逆天,李安生暂时不想浮出水面,老老实实的跟德国与**洋行打好交道,进口硝石等原料。

一时之间,打造重工业体系还有些难度,但是集中到军工体系上,难度就小了许多。

后世许多国家都是先军工再民用,逐步的完善重工业。

做军火生意倒是好买卖,解冷跟南洋许多大族世家都有接触,能够直接面对市场,加上这边成本又低,跟洋行竞争也有优势。

南洋华人买枪支弹药一般都是到黑市上去买,或是经过洋行买办,价格要高上不少,这部分份额抢下来,也足够兵工厂发展起来。

黑龙江兵工厂也只能走这样的道路,毕竟,各**队列装的份额是肯定没有份的。

李吉祥倒是在**创办了白水安全公司,设计了几款枪械,能够争夺**民用市场,以及南美的各大武装,甚至能够跟南**家做生意。

与春田步枪争夺美**方的订单,除非是太过优秀,否则绝无可能,但**民间以及警用步枪却是个大蛋糕。

李吉祥提供的几种霰弹枪已经打开了**市场,获得了大笔的订单。

在李吉祥提供的技术支持下,多种炮弹基本能够实现自产,倒是让李安生直呼当时的决定多么英明。

其实抄底倒是其次,关键是购买下了几家将来相当有潜力的公司,另外,还获得了许多的技术,这些技术对李安生的工业体系很有帮助。

最大的收获,还是李吉祥加入了**化学协会之后,抢先发布的酚醛塑料专利,甚至,为了避免竞争,他还申请了其他几种塑料的专利。

目前吉祥酚醛塑料公司正在筹办之中,将来也是个生金蛋的金鸡。

李吉祥凭借在化学、机械以及内燃机上的成就,获得了**科学界的认可,以及**工商界的青睐。

几项专利的出售,使得李吉祥获得了大笔的现金,用于筹办塑料公司,以及,入股福特的汽车公司,创办振兴轮胎公司,吉祥钢丝公司等,积极进入汽车工业。

当然目前轮胎仍然是斜纹帘线技术,暂时并不需要子午线轮胎,还没有到钢帘线时代,创办吉祥钢丝公司并不仅仅为了将来的钢帘线,也是为了将来在一战中大发其财的钢丝制品。

至于橡胶,对于胖叮当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

解冷在海南买了大片的土地,开始种植橡胶,有了胖叮当派出的技术人员,很容易成活,成长也很快,在橡胶树本身根本不用操什么心。

有梁文达在黑龙江,解冷的忠心也能够保证,更何况,洪老六还派出了几名精干人员,到南洋等地创办安全公司,训练雇佣军。

有了武力做后盾,相信在海南、南洋等地的活动,也能够有所保障。

一不小心,只是为了橡胶,李安生就开始了海外布局。

**的白水安全公司也好,南洋的南华安全公司也好,都是为了军火等产业服务的。

海外布局,离不开武力,离不开地下势力,李安生从不信任素不相识的那些洪门之类,他只相信自己人,相信自己手把手训练出来的弟兄。

他也不相信南洋以及海外的那些所谓的会党,以及**者,他只相信那些一心期盼祖国强大起来的龙的子孙。

如何尽最大可能的壮大海外势力,尤其是南洋的洪水安全公司,李安生想了不少的办法,比如让金翰圣亲自到南洋坐镇,团结可以团结的南洋世家。

要想支撑一支强大的武力,金钱是必须的,但也需要生财之道。

作为雇佣军,名声还没有打响,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些见不得光的生意。

比如军火,打劫南洋洋商,还有就是毒品生意。

鸦片的提纯很简单,后世网上制作各种高纯毒品的方法多的是,一搜一大把。

将国内的鸦片生意尽可能的揽入怀中,然后再通过提炼高纯毒品,到欧美去牟取暴利。

这完全没有任何的良知不良知问题,李安生已经适应这个时代,深深的清除这个时代是弱肉强食的时代,没有人会同情弱者。

**是弱者,只能受欺负,任凭洋鬼子将鸦片弄进来祸害国人,在洋鬼子眼中,清国奴,豚尾奴都是最为低贱之人,与牲畜没有多少区别。

李安生可不会傻乎乎的跟这个时代的主流唱反调,玩什么以德服人,依靠毒品来牟取暴利,才能够支撑雇佣军的迅速扩张。

没有武力,在混乱的时代,什么都玩不转。

李安生只带了两个营的兵力赶往瑷珲,不是因为他托大,而是明面上的兵力根本起不了多少作用。

分为情报局与教导队两部分的原特种部队才是真正的王牌,这股隐藏于地下的武力,是李安生的最大依仗。

真要开战,打一场局部战争,沙俄在海兰泡三天之内能集中1万5千兵力,一周之内能集中远东4万多军队,如果还要打,那么能够动员起码10万的俄国农民。

黑龙江新军根本就不够看的,满洲里问题的解决,主要还是特种部队的各种恐怖行为起到了作用,震慑了那些沙俄高官。

首节上一节174/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