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1906 第161节

而经过多次蒸馏的原渣出酒也能过6o度,作为高度烈酒来卖,差不多每吨鲜红薯最后能得2oo公斤不到点的高度烈酒。

这回出口到沙俄的烈酒大多是两斤装,出厂价12戈比一瓶,也就是说,一公斤卖2卢布,约等4两银子,一吨鲜红薯能够产生64两银子的产值,成本也不过是十五两银子出头些倍利润还不止的暴利。

李安生让人mo过底,去年沙俄烈酒消耗,也就是吞到所有俄国人肚子里去的烈酒大概在9o万吨到12o万吨之间,相比沙俄8年1亿3千多万人口,这个数字还是保守的。

即便沙俄是粮食进口大国,对造酒以及酒类进口有所限制,在酒税上也大费心思,但无法阻挡整个国家对烈酒的需求。

大多数的俄国男人的烈酒饮入量都在3o公斤以上每年,这是过身体健康标准的,每年有大量的人酗酒而死,可是喝酒的人还是越来越多,包括女人也加入这个行列。

高度烈酒是有瘾的,经常喝的人根本就戒不掉,尤其是过58度的高度酒。

大部分的伏特加都没有**产的58度以上烧酒烈度更高,所以其实**产烧酒也是很受俄国人欢迎的,只是**烈酒产量太少,根本就喝不到。

如今有大量针对他们口味的**烈酒,又比伏特加便宜,如何选择,这是毋庸置疑的。

李安生估计将来稳定后,每年向沙俄输送这种低档烈酒十万吨,还是可行的,这还是保守数字。

加上其他售价更高的中高档烈酒,每年光是在烈酒上头,就能从沙俄搜刮接近千万两银子的利润,这是何等的规模。

低档烈酒产量很容易就能提上来,用薯渣酵制白酒,一般仅需3个人、1个甄桶,即可土法上马。

到时候李安生的烈酒公司只需要将订单分包出去,挨家挨户的去直接收成品,然后统一灌装即可。

这也是在为丰收的东北农户创收,一户人家每年制公斤酒还是不成问题的,也能有个几两银子的额外收入。

也不光是低档酒,也不光是出口到沙俄,包括朝鲜、**,以及关内,都有着广阔的市场。

凭借成本优势,无往不利。

李安生并没有向宋濂隐瞒这些,将来满洲里将是重要的烈酒集散地,当然要拉宋濂入伙,保证烈酒生意的顺利进行。

“藏富于民,自然是好事。姜子牙曾曰:王者之国,使民富;霸道之国,使士富;仅存之国,使大夫富;无道之国,使国家富。明为何亡,便是因为王公权贵财富占了大半却不肯拿出来整军备武,才有义军四起。今日国家,何其相像。关外富庶却急需移民实边,这藏富之策还要多多掘,多多应用,才能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前来关外开垦安居。关外,虽有日俄豺狼虎视眈眈,可也有望成为片乐土。但为此乐土,虽死而无憾。”

宋濂也有些醉了,却是说的明白话,也将李安生当成了亲近之人。

在这片土地生活奋斗了数十年,他爱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早日将豺狼赶出去,让这片富庶的土地上的人民幸福的安居,是他最大的心愿。

李安生的种种做法,让他很顺眼,也很满意,故而没有干涉他的作为。

比如这次伏击俄军,换做其他人来,都是惊世骇俗的胆大包天之举,这是要引起两国交战的大事。

可是宋濂还是选择了支持,选择了默默的为他提供后勤等帮助。

他们都是为着同一个理想,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了烈酒这个由头,李安生又兴高采烈的聊起了黑龙江目前的制糖产业。

  ☆、第一百四十章 冲突升级

第一百四十章 冲突升级

电脑还没修好,这章是重新写的,哎,没办法啊。

这几天更新的少了,抱歉,下个月开始我会尝试下万字全勤,作为补偿。

~

去年的甜菜同样获得了大丰收,而且不是一般的丰收,李安生将制糖看的极重,所以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在没有农药化肥以及机械耕作等手段的情况下,可以说他在甜菜上头试验了无数的土办法。

由于甜菜是二年生作物,李安生也暂时不想太过逆天的培育一年生品种,那么单亩4000株到6000株的垄作能够收到多少产量便成为了关键。

出于谨慎,李安生没有选择胖叮当推荐的品种,首批挑选出来的三个品种的幼苗都是后世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得到过惊人高产的,其中有一个制糖用的根用甜菜,有过平均亩产6吨多的记录。

李安生不仅自己拉人合股成立了甜菜垦殖园,专门开辟了5万亩用于种植甜菜,更加鼓励黑龙江农民种植。

没说的,虽说还没有到春播期,但是早期准备还是要做的,粮食交易所也专门为此单列了项目,在李安生有心的推动下,甜菜期货水涨船高。

与农业银行签订统购统销合同以及粮食交易所提前预定期货的甜菜种植亩数,已经超过了10万亩,

目前李安生所能动用的工业技术还不能保证后世的制糖工艺,但是许多地方都能用土法替代,甜菜品种又好,含糖量高,估计6吨左右甜菜能制一吨糖,这要比原本历史好上许多。

正因为如此,才能够与洋糖竞争,通过累计资金来完成制糖设备与工艺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去年**进口洋糖2300多万两银子,其中粗制糖也有一百多万吨,李安生暂时不去争精炼糖的市场,在这粗糖上头也能狠狠的阻击一把洋糖。

没别的,哥就是成本低,哪怕洋鬼子不卖机器,大不了自己造,这个时代**民族机械工业正需要需求刺激。

更何况,在精炼糖上,将来设备与工艺提高了,被进口精炼糖更加有成本优势。

宋小濂也是个锐意革新想要做些实事的,将这些说与他知道,也是件好事情。

至少呼伦贝尔也能加入到这个甜菜种植中来,一味垦荒种粮对于呼伦贝尔草原来说容易破坏生态,种植经济作物要好上很多,比如额尔古纳河等流域的可耕地。

宋小濂也听闻了黑龙江去年年底到处在找适宜建水泥厂的地方,就连南边江浙也有富商参与其中。

黑龙江有石灰岩与粘土资源的地方有不少,很适宜水泥工业。

这个时候的水泥公司兴办,也如同狂潮一般的刮了起来,无他,李安生与周学熙联手推出了多种水泥船的实际效果。

水泥船建造周期很短,尤其是小吨位的,李安生直接从后世得到了建造资料,而且许多还不受这个时代工业的限制。

那个时候农村到处都是水泥船,更有几个农民自制的,好造好用。

也不怕这些技术会传出去,就算沙俄、**、英国等控制了**内河与近海航运的列强国家也造水泥船,也敌不过李安生的“水泥船海”,总不见得让人家将现成的铁壳船都报废不是?

对于**这样资源短缺的国家,固然会喜欢水泥船,,但**以远洋航运为主,多造水泥船对他们的钢铁行业也没好处。

李吉祥在**成功的取得了几种水泥制造技术的专利,黑龙江这边可以直接免费使用,而且偷偷的试验后世各种产量惊人的水泥制造方法,更加能够促使“水泥船海”的尽快形成。

黑龙江一片百废待兴的繁荣气象,不仅是加速了垦殖,而且连工商业也有迅速发展的苗头。

宋小濂感慨万千,“怪不得老毛子急吼吼的要越境杀人放火抢粮食,还急要争满洲里,原来是黑龙江的新气象惹了他们红眼。如今也要小心他们狗急跳墙,毁了黑龙江的大好前程。”

首节上一节161/59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