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522节

对面上百骑兵已经秣马厉兵,惹得同在阵列侧后的牛皋部马军全神贯注,全神贯注的盯着对面的骑兵。自然就忽略了随州败兵。

而后,而后他们就全完蛋了。

当看到数十匹发狂的战马被人赶着、引着,直冲牛皋军后阵的时候,彼处的士兵只得发出近乎疯狂地喊叫,以发泄着心中的恐惧!

他们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那伙随州的败兵,在那个灰头土脸甚是狼狈的将官的带领下,干净利索的把他部骑兵,尽数干掉了去。而后几个人跳上马背,打起呼哨,其他人则纷纷用刀枪去戳战马的臀部,而后数十匹战马就疯了一般直冲后阵奔来。

本处的军官手足无措,面对这骤然发难,他简直毫无抵抗之力。坐视数十匹疯狂的战马,浑如一道激流,将整个后军冲的七零八碎,甚至都波及到了中军。

周春来是狠狠地舒了一口气,心中猛地升起一股由衷的畅快感。

自从颍州一战丢了颜面后,他就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找回场子来。也万幸那兵马副使赵安是他一手提拔来的老部下,并没借机发难,可方城时候诸军汇聚,那一道道嘲笑嗤笑的目光,也叫周春来羞得无地自容。即便义兄周大明……,虽不见多言,却也颇是怒他不争!

现今他克枣阳、唐城,取随州,然都不见真本领。唯独现在,这一阵他是得手,方才好手段。

此乃他雪耻之战也。

牛皋也懵逼了!

猛的侧头,看到后阵的乱局,甚至中军也乱了。牛皋就知道,他中计了。尤其是前方的尘土飞扬中,又见一支上千人的军兵在向着战场急速赶来,牛皋便知道这一战败局已定!

此刻他能怎么办?

若是那没脸皮的人,必然是拍马就逃。但牛皋不一样,把牙一咬,目光变得凌厉起来,一张黑如锅灰的脸上,全是坚毅和无畏!

“杀,杀。今日我牛皋与众将士共存亡……”拍马舞起双锏,牛皋就直冲进第一线。

杀吧!

除了这一法子,牛皋想不出第二个法来。至于死,他可不怕!

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的碰撞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一起,震耳欲聋。

双方士卒激烈搏杀,地面上,一具又一具尸体倒下。

士气高昂的梁山军压着宋军痛殴!

这并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若是,那战场上就该是比现在更激烈十倍的拼搏。双方将士会踩着敌人或是同伴的尸体前仆后继,无论前方死去了多少人。而后谁能坚持到后,谁就是胜利者!

现在却不是。

乱阵之中,眼见身边士兵一个个倒下,梁山军则不断的推进,将自己余下的军队渐渐挤压一起难以展开,牛皋已经无心去哇哇大叫。

这一战早在他毫无防备的让‘随州败兵’撤到阵后时候,就一切都决定了。

于此同时,大批的梁山军也从樊城沿汉江向鹿门山进发。

陆谦已经抵到了军前,对于樊城,他并不以为意。甭管它是否有内外两重城墙,是否有雁翅城等等,都不被陆谦放在眼中。

因为樊城的城市不止太是可笑了。

后世的百度地图上都能清楚的看到襄阳古城遗迹,那是一个近乎于方块的四方形,几条护城河都笔直的很。

可是樊城呢?这是一座矩形城池,它的城市布置是沿着汉水而设的。东西长而南北短!

陆谦觉得,将梁山砲至于城外,一发是否都能将砲石打到南城去。

是以,樊城不是重点。

相比起鹿门山来,这里都不值一提。

徐宁曾派出雷横领兵进攻鹿门山的宋军营垒,结果对岸襄阳宋军乘船增援,让雷横无功而返。这一次,陆谦却是将秦明都派了过去。

悠悠千载古刹鹿门寺已然成为了宋军的军营,落座于半山腰的鹿门寺非只有极佳的地理优势,且水源、房屋等皆不缺乏。

如今可是鹿门寺最兴盛之时,有佛殿、僧寮、斋堂、方丈室共560余间。

宋军守将正是张琼!

第553章 俺也落得爽利

太阳的余晖照洒在山峦上,将山野照得金光闪闪。远处的汉水随地势拐了个弯,呈九十度角,从向东转为向南。

其北岸就是鹿门山。

昔日热闹的山脚已经是另一幅模样。这鹿门山下的好几处村庄,这儿土地佃户都属于鹿门寺,数百户人家,几千号人,现下却是已不见一个,连一口水井都没有,连一处健全的屋舍都没。只有满地的残屋烂瓦,焚烧后的草垛柴堆,数个村庄都已经尽数被烧成一片白地。只是一片瓦砾场上,并无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罢了。

大批的梁山军汇聚这里,一面秦字将旗招展。

霹雳火举目打望着半山腰处的鹿门寺,脑子里只想到当年青州绿林三寨中的二龙山宝珠寺。

后者是端的险峻。两下里山环绕将来,包住这宝珠寺。山峰生得雄壮,中间只一条路上山。而现下的鹿门山呢?亦是被山峦环抱,四周有狮子、香炉、霸王、女娲山等山头,诸山各具雄姿,远远望去,五山即如仙女,云遮雾绕,忽隐忽现,直叫人心驰神往。可近观诸山,林木茂密,山势缭绕,也是难寻道路。

虽然这险要处是不能与宝珠寺相比,却甚是相似。

一条石级直通半山腰,沿途宋军设立了三道关卡。三重关上,摆着擂木炮石,硬弩强弓,大枪长矛密密地攒着。过了这三关便是鹿门寺了,三座殿门前一段镜面也似平地,周遭山石木栅为城。

梁山军再次逼来,宋军占着地势,居高俯下,刺探的情报如雪片般陡然密集起来。

但张琼只看不动,他手中兵力有限,战力更是有限,不敢去以弱击强。直叫人密切注视梁山军的一举一动,坐视秦明分兵两路,一路进抵鹿门山下,一路进抵汉水江畔。

两路大军刚刚抵到,便各自分做两截,一部警哨,一部构筑工事营垒。

以秦明部为例,四个正兵营在山前列阵,做出一条半弧线的防御阵列,各营之间露出二十步的通道,通道后侧是一个满编的骑兵营。

没有斥候游骑,就是五个营列阵,只是一条很简单的一字长蛇,似乎一捅就破。但张琼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就那么张大眼睛看着。

而这条防线的背后,大批的军兵民壮正奋力开始构筑营寨。

在古代中国的军事史上,是看不到专业的工兵部队的。梁山军纵早就设有专职的辎重营,那严格意义上说也算不得工兵。

他们是集工兵、运输兵、后勤守备等诸多职能于一体的部队。并随着陆齐的建立与扩大,还有大批的骨干从军兵转为政府官员。

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是有着根基的辎重营也在自我造血,到今日实力不说恢复从前,也不能小觑。至少在修桥铺路和构造营垒上,比起宋军来,强出不止一个等级。

首节上一节522/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