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尽汉歌 第205节

王寅等人睁大眼睛看着,如此招降,岂不是过于儿戏?这等刚刚被俘之将,即便是口中称降,又岂能轻易信之?

就看文仲容先就对着陆谦一拜:“当日斗将,大头领饶命之恩,已叫文某感激不已。今日不弃我兄弟是那败军之将,这般礼遇,文某更是感激。我辈亦早就听闻梁山泊大名,那时兄长唐斌便欲奔投大寨,只因无个门路,不获拜识尊颜。今天假其便,使我二人得随鞭镫,实满平生之愿。”

崔埜深深的看了文仲容一眼,似是在判断他说的话是真是假,紧随在文仲容后,亦拜倒地上,“崔某有缘,得侍大头领麾下,愿效犬马。”

陆谦是登时大喜,答礼不迭,慌忙扶起道:“两位好汉入伙梁山,今后便是一家兄弟。”

不仅看的旁边的丑郡马张口结舌,就是那摩尼教众人都呆住了。

待到陆谦举起酒盏,邀请众人满饮之时,宣赞抓起那酒盏就要砸向文仲容。可不想,恰恰是这时候,帐外一声禀报叫他不得不顿住了动作。

“禀大头领,寨外有敌将喊叫。”

数十位好汉齐齐转头去看这人,陆谦都忘了将手中的空盏放下。“寨外有敌将叫阵?”这是老寿星吃砒霜,自己找死么?

“大头领,那不是叫阵,是叫喊。来人姓唐名斌,要与您搭话。身旁还有那使大刀的敌将。”

唐斌两字一入耳,文仲容与崔埜是腾一下挑起来,宴席上都哗然一片。刚刚文仲容说他家老大唐斌早先就有投效梁山之念时,无数人心下还自冷笑。不想人眼下就来了。更出乎意料的是,那关胜也到了。

这且不提他是否真的早有打算投奔梁山,只是未能成功。就只说这人的义气,叫谁人不竖起个大拇指?便是陆谦也先是震惊,继而手一挥,“两位兄弟何不去请来一叙?”

那不仅是唐斌、关胜讲得真义气,陆谦也大气的很。

王寅望了一眼满面感激拜辞下去的文崔二人,满面感慨:“此便是北地豪杰乎?恁地义气。”

第243章 俱是好汉

手捏着一杆钢枪,背后立着七八心腹。左右分别是关胜与郝思文,唐斌望着眼前灯火通明的梁山大寨,心里只觉忐忑。

他白日里与关胜、郝思文奋力杀出县城,再回头时候,发现自己的两位兄弟不见了。询问左右得知,文仲容、崔埜二人在突围途中落马了。那当下心里就如刀割一番。

懵懵懂懂的跟随关胜、郝思文走着,走了半天那都不知道自己要去什么。是的,文仲容、崔埜二人与他交往不过是年许时间,可兄弟情义不再时日长短,且这潭浑水是他带着二人来趟的啊。

唐斌清醒来后,心中就有了决断。这条前往濮州的路,那不止是一条路,还是一把刀,一把斩断他心中义气的刀。当他真这般走到濮州时候,他心里的义气就也‘死’在刀下了。于是唐斌选择了掉头,他对关胜、郝思文直言相告,谁叫他本身对梁山泊就有好感呢?谁叫没人能分清楚文仲容与崔埜是是死是活呢?

关胜听了自然不同意,梁山贼军里高手如云,唐斌这小身板去了,那是送羊入虎口。但唐斌执意要去,文仲容与崔埜生死未卜,叫他心如刀割。一如原著上飞天虎闻之小妹被俘后的心情,对梁山泊已然无有战意了。

梁山营寨前,关胜右手紧紧攥着刀柄,但总体好保持着镇定。唐斌更不用多说,只有井木犴有些坐卧不宁,屁股下如同生了荆棘。

他们这一遭儿着实是在犯险,但为了兄弟情义,也只能如此。白日里关胜带着他们杀回县城去救宣赞,不便是如此么。现下轮到抱犊寨三人了,自然也需得此般才是。

郝思文的眼睛如同雷达一样,扫描着周边,唯恐稍不注意,被梁山贼军包了饺子。

就这时候,他耳中听到马匹奔驰声音出来,就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打马驰出梁山军营寨。就在郝思文为之诧异的时候,一股子凌厉的杀意猛的叫他惊醒。不用扭头他就知道这股杀意来自何方,郝思文与关胜相交多年,岂能不晓得?

只是他感到糊涂,关胜这股凌厉的杀意来自何方?

别说郝思文,就是唐斌都有不解了。转过头惊诧的看着关胜。

“文崔二人非是投效了贼寇,陆贼何以容他们打马出营?”那身后更是不见一个贼兵跟随。

关胜想到自己白日中见他两人义无返顾的跟随着杀去县城,营救宣赞,好赞叹了一声好义气。现下兄弟们冒着天大风险来寻这二人,可这两人刚被贼寇俘获,却就转而降贼。心中的气氛大了。这是一股被辜负的背叛感,这是贪生怕死。

唐斌脸上有些尴尬,关胜与文仲容、崔埜联系不深,冒此大险全是因为自己。只能小声辫说一句:“内中或有隐情。文崔二人绝非贪生怕死之辈。”

这时候文仲容与崔埜也奔到了近前,是翻身下马就拜。不仅拜唐斌这老大做的恩义,也拜关胜与郝思文。

关胜心中的杀意按捺下了不少,但一时半会儿还有点拉不下脸,还好文仲容与崔埜已经习惯了他板着一张脸的范儿。且这时候二人关注的重点也更多在于唐斌。

一番恩义诉过,唐斌终于开口问他们现下情况,那语气自然是和缓婉转的。文仲容与崔埜对视一眼,才开口说道:“好叫哥哥们知晓,俺们二人感梁山泊陆大头领恩义,已愿效力麾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陆大头领闻听哥哥们前来,特地叫小弟二人前来相请。却叫哥哥们安心,梁山泊光明磊落,必不会行那趁机留人的龌龊之事。”

唐斌脸上露出了遮掩不住的失望,这文崔两人也太…太……,他都找不出词,说不出话来了。

旁边立着的关胜与郝思文都不禁握紧了手中刀枪,关胜犀利的目光看着二人,最终一言不发。可郝思文就说道了:“既是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你二人既已经从了梁山,那今后道不同不相为谋。官匪有别,战阵之上再叫撞见了,须晓得刀枪无眼。”

郝思文很气恼,文崔两人好没道理,邀请他们入营寨,到时候还不是任凭梁山贼子摆布?亏得他们是来探望他俩的。且这二人现下无有约束,全可以放马与他们一同跑路,竟然……。这是铁了心的要入伙梁山泊啊。

文仲容与崔埜是很感激关胜和郝思文的,盖因为他们彼此并不熟络,抱犊山三人里真正与关胜熟络的是唐斌。可现下这二人能陪着唐斌来梁山军营寨外探望,这等情谊两人会记一辈子。但却已经忘了自己二人之所以被俘虏,全是为了义气,跟随关胜返回城中去就那素不相识的宣赞。可是江湖男儿,绿林好汉,只看人不见己,也是常态。

只是关胜眼睛里的这股蔑视叫二人受气,再有郝思文说的这番话,那话里头的意思且不去说,只说这居高临下的姿态,就叫二人受气。别说文崔了,便是唐斌都觉得脸皮难堪。

只是关胜这时开口将这股子尴尬给掀了过去,却是询问宣赞如何了。

“关将军放心”,文仲容却是连哥哥都不叫了,“宣赞还好好地,梁山泊可没伤他一根毫毛。关将军如果愿意进营赴宴,筵席上还能做到一起说说亲近话。”悄无声息的怼了关胜一波,他是在告诉关胜,你不是看不起俺俩么,你那好兄弟也在梁山泊筵席上吃酒呢。就是不说宣赞可没入伙梁山泊。

关胜脸上瞬间变色,郝思文嘴巴都张大了开。

崔埜也开口说道:“哥哥早就仰慕梁山泊仁义声名,当初只因无个门路,不获拜识尊颜。现在放着大好的机会,何不就此上山入伙来。既不违心与那贪官污吏做门下鹰犬,亦能实满平生之愿。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岂不快哉?”

“就是,就是。”文仲容也一同劝道:“当初我与崔埜聚啸在抱犊山,那便是厌透了这肮脏世道,漆黑天下。哥哥为人勇敢刚直,当初要投奔梁山泊,不也是被势豪陷害,愤而杀之,走投无路下给逼迫的么?这赵家天下尽是贪官污吏,大官大贪,小官小贪,上梁不正,它下梁就是歪的。”

“如此这般朝廷,哥哥随关将军去与之效力,何若在山寨聚啸,在水泊结义?”

“这等世道,偏要闹个天翻地覆才是真好汉。去于朝廷做鹰犬,且去万千百姓口中打探一二,是梁山泊祸害他们深重,还是这官军来了后叫他们吃苦?”

文仲容对着关、郝二人冷冷一笑,“人心都是肉长的。百姓固然势弱,可他们的眼睛不瞎。”

唐斌垂着脑袋半响没言语,他对老赵家没有忠诚,但就这般投效梁山,却觉得对不住关胜了。可要是不投梁山,接下来的日子他觉得甚是难熬。

那官军里头,他呆的憋闷。潘袞那样的废柴,没两分真本领,却轻而易举的身居高位。何灌身边一波他掂起枪,三五枪就能戳死的货色,自己见了却要每每都恭恭敬敬的行礼。且这些人还每每都要压自己一头,只因为唐斌武艺不凡,得何灌的看重。叫何灌身边本来的一干人生出了危机感。

还有那特意来拉拢他的。比如那个刘光世,言语里许他了不少好处,倒是本钱下的最大的人。只是这鸟厮说话中始终都带着一股高傲感,叫唐斌听了就不爽。且这厮几次在言语里炫耀他父亲与殿帅府高太尉关系密切,让唐斌好险没叫骂出来。高俅那个撮鸟太尉,恁地光彩么?唐斌听到了都觉污耳朵。

作为前河东军官,唐斌本以为这刘光世是刘仲武的儿子。他人在河东,临近关西,可听过不少刘仲武与高俅的言语,却不料这厮的父亲是刘延庆。叫唐斌暗骂高俅奸猾,竟然把西军二小刘都给搭扯上了。就是不知晓他与那大刘——西军神将刘法是否也有瓜葛?

据传童贯这阉狗的功劳,就大半是刘法替他打下来的。后者在西军中威望深重,大小种比之都有不如。那西军中有“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之说。而深受鲁智深佩服的种师道、种师中两兄弟,其名声自然不差,却也只可压过二小刘去,与姚雄、姚古、折可存、折可适等并列。

唐斌对于朝廷的印象不好,连带着在军队里也呆的不舒服。

但要他此时来投梁山,却也不是能轻易下定决心的事儿。若是关胜不在边上,这反倒好了。

就在这时候,一片马蹄声从营寨传来,就看到陆谦引着一干头领俱来到寨门。再一挥手,叫诸头领止步,他自己则引着武松打马过往来。

陆谦没有带兵刃,他腰间连口佩刀都没带。这是相信武松的勇力,也相信关大刀不是那趁人之危的小人。更是相信抱犊寨三人不是木头。

“关将军请了。既然来到寨前,何不入内一叙?难不成还真怕陆谦仗势欺人不成?”

首节上一节205/9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