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神级皇帝系统 第284节

第五百四十章 益州各方形势

  第五百四十章益州各方形势

  成、都!

  州牧府!

  刺史韦端与诸葛亮亮坐在一起,韦端道:“说真的诸葛先生,要不是你跟诸葛亮没有关系,我差点以为他是你的子侄辈了,你们长得太像。

  如果在年轻数十岁,我敢保证你完全可以以假乱真,我们的计划不用这么大费周章。”

  哪怕是与诸葛亮亮密谋见过无数次了,韦端还是有种错觉,感觉诸葛亮亮与诸葛亮有某种关系.

  这种关系绝对不可能只是名字相似。

  对面的诸葛亮亮约莫四十左右,头发灰白,头戴玉冠,一手拿着鹅毛扇子,轻轻煽着,嘴里挂着淡淡的笑,谈笑风声说道:

  “韦刺史说笑了,诸葛亮不过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学业未成,竟敢窃取州府大权,对着益州指手画脚,引他去江阳,不过一庄小事,如今他也该尝到苦头了。”

  “是呀!诸葛先生运筹帷幄,轻松就拿下成、都,与两大关卡,想必此时汉中也该拿下来了,如此我们双方也有了沟通的路径,不知道何时能北上助我八家。”刺史韦端同样含笑点头。

  诸葛亮亮道:“不急,说不定现在贵军八万士卒以在长安城内休息了吧,汉庭的援军一时也回不了关中,我这里,总要先清除了这些耗子,才能支援贵部。”

  原来诸葛亮亮一早就与韦端勾结在一起,而韦端赫然就是宇文泰等八大世家的人,双方勾结一起,互成同盟。

  八大世家取关中凉州,诸葛亮亮取益州。

  此时赵云云与姜维已杀入汉中。

  张鲁并不知晓成、都之变,一时不查被赵云云与姜维攻入汉中,汉中遂告失守,张鲁也被斩杀。

  正在第一路军南下的张任、阎圃此时已经光复了汉昌、宣汉,一路势如破竹,结果后方传来噩耗,惧是大惊。

  “怎会发生如此之事?这赵云云与姜维又是何人?”张任茫然问道。

  张鲁原来的谋士,现在的随军参将阎圃摇摇头道:“没有听说过此二人,不过张公死得冤枉呀,成、都方面定是发生了大变故,现在我军后方被掐断,得尽快打通宕集,与第二路的吴懿将军取得联系。”

  张任点头道:“现在只能如此了。”

  于是很快第一路军就在张任的率领下,猛攻宕集,那些依附谯纵(十六国蜀国国君)的人见汉军凶猛,很快献城投降。

  然后张任用阎圃之言,招抚巴东各城,巴东也迅速安定。

  接着张任一面安排兵力防守汉昌,防止赵云云与姜维从北面进攻他的后面,一面南下联系吴懿。

  而第二路军吴懿等人从广汉进攻更为顺立,直接拿下垫江,掐断了谯纵向南发展的路,随后以严颜为前锋顺汉水而上,攻下汉安。

  谯纵势力龟缩进充国、阆中一带,士气低落,人心惧散,聚起的士兵,纷纷逃散。

  当然这个时候,吴懿也收到了从成、都传来的消息,只能暂缓进兵。

  消息是锦衣卫带来的,原本锦衣卫是想北上出汉中传到关中的,但是赵云云与姜维的速度够快,拿下二大关,然后禁关闭城。

  锦衣卫见此,只能往东进巴郡,一面企图从巴郡北上传回长安,一面也算是通知吴懿等人。

  “将军!你招我们回来是为何事。”张松问道。

  吴懿道:“成、都有变,西蜀王勾结刺史韦端,谋取了蜀都大权,夺取控制了二大关卡……”

  “什么?”

  张松与严颜具是大惊,他们在前方征讨敌军,刘璋趁机在后方发动兵变,夺回了益州的大权。

  “他怎么敢?”张松很是气愤,要知道刘协入蜀,合平的把益州纳回了中央,可是给了刘璋很多实惠,为此加封他为西蜀王,以后会给他一块很大的封地。

  现在他竟然敢反叛,更出乎意料的是,刺史韦端竟然也参与了整个事件,这位可是中央派来的呀,我们蜀中的人都没有反叛,中央来的怎么反而造反了。

  严颜道:“那将军准备怎么做?我们是否尽早进兵剿灭了谯纵?还是直接领兵回成、都?”

  吴懿摇摇头道:“我军家小都在成、都,返回去不仅夺不回城池,士兵可能到时直接哗变投敌,现在不宜回去,先联系第二路军与第三路军。至于进攻谯纵……我军无粮了。”

  几乎是同出一辙,韦端对第二路军也做了手脚,等吴懿发现问题的时候,成、都方面早就掐断了他们的军粮。

  吴懿这一边同样面对无粮的境况。

  吴懿的言下之意,成都不能回,然后谯纵也打不了。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表示第一路军攻下了宕集,两军可以会师了,并且告诉他们汉中的情况。

  三人一喜,然后又一忧,汉中也被刘璋等人攻下了,张鲁死了。

  这下情况更加不妙呀。

  张松想了想最后说道:“将军!依松看来,还是先灭了谯纵为宜,不管以后是守是攻,解除这个祸患,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严颜支持的点点头,一直完好的巴郡在手里,才能与刘璋韦端等人抗衡。

  吴懿却忧心道:“粮草不足,何以进兵,那充国乃谯纵老巢怕是不好攻取。”

  张松道:“将军!如果是以前,自是不好攻取,不过张将军他们攻下了宕集,谯纵势力大面积缩水,人心肯定已经荒乱,担心我军两面夹击,此时宜拉拢分化充国的本地世家,只要他们交出谯纵的人头,一切就既往不咎,相信他们会愿意重回朝廷的。

  将军此事不宜久拖,当速决断。”

  吴懿想了想道:“行吧,就按你说的做,只要他们交出谯纵的人头,就不追究其它人的罪责了。”

  如果不是成、都出世了,吴懿是赞成这样做的,谯纵建国自封,肯定是得到本土土著的支持,不然哪来这么大的胆子与声势。

  依他的看法,就该趁机狠狠杀一批人。

  张松又道:“将军,不光不能追究他们的罪责,还应该重赏他们,乃至整个巴郡都应该以朝廷的名义施恩,大力选拔人才,以获取他们的支持,否则这些人可能会为敌所用,于日后的战事不利。”

  “这……!”吴懿很想说句MMP呀,对这些土著不仅不能狠杀,还得仰仗提拔他们,他都快憋出内伤了。

  说到底,吴家并不是传统的益州世家,是跟着刘焉进蜀的,老家是兖州陈留郡,是地地道道的中原人。

  不过眼下的情况,容不得他多想,也只好如此做才能让三军更有底气,他心有不甘道:“那就这样吧,此事由你来主持。”

第五百四十一章 刘璋称帝

  第五百四十一章刘璋称帝

  吴懿走了,严颜问道:“子乔,你这样逼迫吴将军不好吧,毕竟他是主帅,诸葛亮又不在这里。”

  张松道:“连严将军都看出来了,可见松并没有做错,此事不能有丝毫犹豫,更不能有缓和的地步,吴将军与刘璋有亲,现在我蜀中各世家与百官反而心向朝廷,他若投向刘璋,势必对接下来的战事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吴懿跟刘璋是有亲戚关系在,现在刘璋在成、都谋夺了政权。

  反而与蜀中世家并非是一条战线了,蜀中世家得了刘协的好处,又明白朝廷的强大,所以诸葛亮亮等人谋夺了成、都的权力核心,张松、黄权这些蜀中世家反而要反璋挺协。

  张松自然怕刘璋把吴懿拉拢过去,现在诸葛亮不在这里,吴懿就是最高统率,没人能压制他。

  如果他意志动摇,接下来就根本拿不回成、都的。

  所以张松自然要团结巴郡的世家豪强,为接下来的夺回成、都做好粮草与兵力的积蓄。

  而要团结巴郡的世家豪强,就要分出一些权力,提拔巴郡的人才入军也好,入政府也好。

  这才出此下策。

  事实上吴懿还真的在徘徊之中,他一回去,就收到了刘璋为署名写给他的信,表示让他支持自己。

  捏着刘璋送来的信,吴懿来回度步,最后像是做了什么天大的决断,然后烧掉了信,当没有这么一回事。

  张松的建议很有效果,消息传到充国,焦纵的手下们各怀鬼胎,纷纷与张松联络,最后在得到肯定许诺之后,直接把焦纵杀了,并献上人头。

  于是这位十六国的国君就像历史一样,憋屈的被手下干死了。

  充国遂告破,张松与严颜领军到了充国,接管了乱军,安抚了世家豪强,并且当既兑换了承诺,挑选人才,扩充兵力,提拔校尉。

  张任这一边联系上张松与吴懿,阎圃也表示张松的意见可行,是一计良策,于是张任这边也在巴中巴东选用征招良才,很快就有汉昌大族句氏响应。

  句扶领私兵投张任,张任让句扶当将校。

  接着巴东七姓夷部也表示出诚意,张任又挑选出一人叫何平,善于弓射,遂又让七姓夷部组建弓射营,由何平统领,何平遂改名王平。

  这边张松也选得两员良将,一人为阆中人狐笃改名马忠。

  另一人为充国人张嶷,乃是功曹出身。

  很快诸葛亮这才也与二军取得联系,诸葛亮听说了张松的计划,写信赞许,同时表示支持张松。

  虽然他也对吴懿不太放心,怕他投靠刘璋,但是长江这边走不开,并且他又得到了锦衣卫从成、都冒死送出的消息,所以只好让张松多盯着一点吴懿。

  原来锦衣卫带回来的消息就,刘璋这个西蜀王是一个傀儡,受韦端与诸葛亮亮控制,并非是主事之人。

  而且更为可气的是,诸葛亮亮等人在成、都宣言刘协已经死了,长安被乱军攻破,贾诩、荀攸、荀彧这些尚书阁成员被清君侧给砍了脑袋。

  中央政权瓦解吧,所以就以刘璋为汉室血脉又是西蜀王为由,登基称皇,继承大汉国祚。

  而诸葛亮亮自封丞相,韦端为太尉兼尚书令,赵云云为大将军,姜维为骠骑将军。

  又以张翼、吴班、丁咸、胡济、高翔、邓芝、陈式、吕义为八校尉,各统兵二至三千,驻扎接管各城各县各大关隘。

  “此事不要让其它人知晓,继续盯着成、都,我要知道那边的所有动向。”听完之后,诸葛亮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才打发了锦衣卫。

  锦衣卫带来的消息实在是太过于惊骇了,诸葛亮的内心无法平静,面向了北方长安城的方向望去。

  “陛下如此神勇,乃天之子,怎么可能会出事!长安城如此坚固,又有猛将良臣怎么可能会被叛军攻破!诸葛亮亮你究竟是谁?你一定是在招摇撞骗吧,我孔明是不会上你的当的,那就让我们在益州好好较量一下吧。”

  究竟长安是否被叛军攻破,时间拉回到宇文泰下令停止攻城那一天晚上说起。

  “黑泰!我军器械一刻不停的准备着,我觉得不能让城内的汉军就这样舒舒服服的等到明天我军攻城。”元欣掀开帐幕,看着里面的宇文泰三人说道。

  宇文泰示意儿子让坐给元欣,然后喝了一杯茶这才回道:“庆乐觉得要如何做?”

  元欣大大方方坐下,接过宇文邕倒好的茶水,一昂脖子喝了下去,啧啧一声道:“当然是夜袭,南、北、西三门不停的袭扰,让他们片刻不得安宁,待天亮我军真正攻城之时,一鼓作气来一次真的。”

  “哈哈哈……!”宇文泰听完大笑几声,捋须朝着宇文邕、宇文护道:“邕儿、护儿可听明白了,去通知今天没有攻城的四家家主,今夜的袭扰就由他们安排了。”

  宇文邕、宇文护对视一眼,露出笑意,这才报拳道:“喏!”

  然后二人去找四家通知他们。

  未攻城的四家家主听说是宇文泰跟元欣商量的好计划,于是也各自抽签安排去了。

  很快长安城的南、北、西就传来了喊杀声,世家军攻到城下数十米,然后又退了下去。

  汉军则急急忙忙的起身,射击的射箭,举盾的提盾,搬石头的抱上石头。

  “哼!算他们识相,知道退走。”

  很快贾诩三人就收到了三门的情况。

  “这是袭扰!他们想疲敌。”哪怕是荀彧不懂军事,主管内政,但是不妨碍他猜测对方的意图。

  荀攸道:“确实是疲敌,对方想让我军明天没有精神作战,不过这不要紧,我们也可以分兵轮流值守休息。”

  贾诩提醒道:“但是难保对方不来真的,任由他们这样折腾,我军不仅疲惫,而且容易形成惯性疏忽,一但敌人捉住机会,大兵趁机攻城,城门恐会失守。”

  “文和说得在理,只是我们要如何做。”

  荀氏叔侄看向贾诩。

首节上一节284/3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