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 第86节

果兴阿举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战场的局势,他并不责怪孔震,起码现在有了结果,他不需要再继续纠结。不过除了炮兵,各部的表现他并不满意,前膛枪的射速让火力有些稀疏,精心准备的口袋阵并不严密,当然这不是士兵的责任。

太平军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曾经数次击败数倍之敌的他们不是浪得虚名。被火炮霰弹把阵列打得千疮百孔的太平军前队,并没有退缩,反而快速的组织了兵力,向仅仅数百米之外的清军炮兵阵地发起了冲锋。火炮的威力虽然巨大,但只要能够靠近它,那不过是一堆沉重的铜块而已,太平军曾经凭借自己的勇气从清军手里夺取过许多这样的铜块。

一连的齐射打倒了一片的太平军,但是装弹的空隙,让更多的太平军找到了冲锋的机会。他们端着刺刀怒吼着,悍不畏死的发起了白刃冲锋,清军会畏惧退却的,他们太了解清军了。这些只会放箭、放火铳的家伙,是那样的懦弱,只要冲近他们身边,清军尤其是八旗军,会哀嚎着逃窜了,每次都是这样。前队没有冲锋的太平军战士,也给自己的步枪装好了子弹,开始和战壕里的清军对射,为冲锋的袍泽提供火力掩护。

果兴阿暗自庆幸,为了狙击黄达平,他把特战小队放在了一连的阵地里。如果没有特战小队,面对太平军的白刃冲锋,一连的前景绝对堪忧。特战小队的左轮步枪和左轮手枪,绝对可以算是这个时代的冲锋枪。他们持续而密集的火力,在这个时代绝对可以算是异常的凶猛。特战小队在四十到八十米的距离组成了一道火,步枪子弹打光了换手枪,牢牢的挡住了太平军冲锋的步伐。一个接一个的太平军,倒在了他们密集的弹雨面前。

不过形式却不容乐观,久经战阵的太平军的攻势如同暴风骤雨一般,没有丝毫的停歇。特战小队没有时间给步枪装填弹药,他们全都换了手枪,而且果兴阿已经在望远镜里看到,有士兵随手抛开换下的转轮。他们被压的太紧了,平时视若珍宝的转轮,现在也不过是可以随手丢开的消耗品了。

还好孔震也看到了一连阵地的危急,再次装填完毕的火炮全部对准了太平军的前队。八门实心球形弹,十四门霰弹,二十二门火炮发起了齐射。球形金属组成的风雨在一连的阵地前吹过,实心的铁球将人体撞的血肉模糊,而密集的霰弹却足以将人生生的撕成碎片。冲锋的队伍一瞬间只剩下几个茫然无措的身影,提供掩护的太平军也被压制得抬不起头来。一连再次齐射后,太平军放弃了冲锋。不过他们并不退却,而是地寻找了掩体,开始在绝对劣势之下和一连对射。

利用太平军攻势稍减,特战小队停止了射击,开始寻找刚才被抛开的转轮,并重新装填弹药。适才太平军的冲锋只有几分钟,但特战小队已经打光了全部的弹药。许多手枪和步枪的枪管都已经发红,有几个士兵还被枪管烫伤了手掌。

“厉害!”看着太平军前队的表现,果兴阿不得不由衷的赞叹,身经百战的太平军精锐果然名不虚传。

前队的坚持必然给自己带来极大的伤亡,毕竟他们的地形不利,冲锋也被打退,而且还需要直面火炮的威胁。但是他们的坚持,却给后面的队及后队赢得了机会。只要他们在,清军的火炮无暇他顾,而且也为太平军再次攻击清军火炮阵地留下了希望。如果他们退去,太平军再想抵近清军火炮阵地必然千难万险,可如果不能打掉清军的火炮,太平军很难扭转被全面压制得劣势。

黄达平也的确很好的利用了前队给他争取的机会和时间,后队快速向队靠拢,合成了一队。而且组成了步兵方阵,开始以持续火力向清军还击。太平军虽然没有火炮等重火力,但是人多枪多,一旦组成方阵,分段射击的火力密度极大。密集的弹雨,像有人拿着碗向清军阵地泼洒黄豆一样,一阵一阵的打在清军的阵地。而且太平军的军方阵,正在缓缓的移动,逐步再向前队靠拢,试图从正面打开缺口。

有些人遇到伏击第一反应是跑,认为跑出伏击圈是胜利。清军的大部分将领都有这种想法,所以清军每次被伏击,死伤都极为惨重。一遇到埋伏调头跑这种事,只会出现在三国演义这种以斗将为主题的演义小说里,也只有熟读三国演义的清军将领才会信。

军队行军的时候,将领一般不会傻乎乎的走全军第一个。大部分军队在被伏击的时候,进入埋伏圈也肯定不会只有打头的那几个人。一般不是大部被围,也得围住你二分之一左右。这个时候你调头跑,那被围的那部分人基本完活了,支援都跑了,他还不歇菜。而且你也未必跑得了,被伏击突袭的时候,军队必然慌乱,如果是组织战斗,士兵脑子里想的都是战斗,或许还能维持局面。一旦部队调头跑路,那可不是有次序的撤离了,后面子弹在追着咬屁股,必然军心大乱,突围会变成溃逃。吃掉你前部的敌军再从后面一追,跑个十几二十里你没人了。所以一旦遇到伏击,正常的军官都会组织反击,力图击溃敌军,或者在战斗有序突围。

第一波突袭,清军的战果不错,太平军伤亡不小。目前一连阵地前太平军的前队残部还有四五百人,而黄达平的军方阵大概也只有一千八百人左右。不过果兴阿对于各部的表现,尤其是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可不是都很满意。毕云涛的一连完全被太平军压着打,是敌人太强不算是他的毛病。福全的新兵连也算没给果兴阿丢脸,打的颇为灵活。福全不仅在阵地内进行交替射击打击太平军,而且安排了部分兵力前出,构成了多个火力点,同时向天平架侧后延伸。但二连的佟佳可有点太死板了,一直在预设阵地里一动不动。突袭时还好,现在太平军组成了方阵,二连已经被压得抬不起头了。而且因为没有外延动作,果兴阿的口袋阵在二连方向出现了不小的缺口。

承泰的突击连更是让果兴阿无语,果兴阿安排承泰截断太平军后路,但是承泰和突击连却好像失踪了一样。炮火连天枪声阵阵,两军打的热闹无,突击连方向却迟迟没不见任何反应。

第八十七章 扭转

“丰升阿,你去二连看看佟佳吧!他是块木头啊!这也打得太死了。你过去之后立即安排火力延展,尤其要注意向敌人侧后方向的火力延展,分散敌军火力,牵制敌人向一连阵地的进逼速度。”找不着承泰,突击连只能先放在一边,果兴阿只能先派丰升阿去二连督战。

“嗻!”一直陪着果兴阿观察战场局势的丰升阿,也看出了佟佳的二连的问题。丰升阿在几个亲兵的保护下,在山岭间绕着大圈兜向了二连的方向。

丰升阿攀山越岭赶向二连方向且需要一些时间,但战局却不等人。太平军的军方阵排枪递进,一步步稳稳的向前逼近。所有人都知道,一旦两股太平军汇合,太平军定然可以通过白刃冲锋,突破清军薄弱的正面防线,同时摧毁清军倚仗的火炮阵地。等到那个时候,不是清军包围太平军了,而是太平军分割包围清军了。

果兴阿在望远镜里可以清晰的看到,太平军的齐步走和英军差不多都是高抬腿。第一排开枪后原地不动,然后第二排向前开枪,再然后第三排、第四排依次递进,直到第五排也开枪之后,原来的第一排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太平军这样走一步开一枪,一步步的逼近清军的防线。甚至可以看到整理队列的军官,在队列的两侧呼喊口号,或者直接用刀鞘之类把越位的战士推回到队列里。

炮兵也曾尝试过轰击太平军的军方阵,实心的球形弹效果爆破弹的效果还好,一条血胡同可以带走几十条人命。但是太平军的前队也在对炮兵阵地做概略射击,流弹不时在阵地飞过,炮兵们瞄准的环境并不好。同时太平军的前队也紧盯着炮兵阵地的一举一动,只要炮兵的重点略微出现变化,他们马对一连阵地发起冲锋。被一连拖了后腿的炮兵们,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太平军前队的身,而威胁更大的太平军军方阵,许久才会得到一颗没什么准头的炮弹的关注。

太平军前队指挥黄浩俊举着望远镜隐蔽在一处树桩后,他和黄达平并不熟悉,只是临时调配过来归属黄达平指挥而已。不过他相信两个人对于目前战场形势的判断还是一致的,如果连这点默契都没有,那这仗没办法打了。

只要前队盯死清军的炮队,给军争取到进入前队阵地的时间,然后合兵一处拿下清军炮队这个仗赢了。所以几次冲锋失败的黄浩俊并不着急,对于他对面清军步兵阵地的情况他也不是十分在意。而是一边吃着行军散,一边举着望远镜死死的盯着清军的炮兵阵地。

黄浩俊的望远镜里清军正在调整着七八门火炮的朝向,他们再次把炮口对准了军方阵的方向。黄浩俊知道清军的企图不会成功,但是他的部下又要死几个人了。无奈的摇了摇头,黄浩俊对两个卒长发出了进攻的命令。

清军的火炮刚刚调整了朝向,太平军发起了冲锋,两百多名太平军将士,发起了两轮齐射之后,端着刺刀冲向了一连的阵地。一连也齐射还击之后,炮兵无奈的开始了炮火支援,六门火炮分两轮,装填霰弹进行了齐射。不过太平军显然早熟悉了清军的模式,他们冲锋的时候也都盯着清军的炮兵阵地,一看到有人?绳子,他们纷纷卧倒躲避。可惜人怎么也不可能快过炮弹,还是有几十名太平军的战士被霰弹打成了筛子。

其他的太平军战士继续冲锋,清军的炮兵却没了反应,不再继续对冲锋的太平军开炮。黄浩俊揉着自己的人开始运气,清军这次没按套路出牌,赌一次的时候又到了。

正常的套路应该是清军调转炮口,太平军冲锋,清军步兵告急,清军第一次炮击,太平军死伤一部分继续冲锋,清军第二次炮击,太平军决死冲锋,清军把调转的炮口再调回来,第三次炮击冲锋的太平军,太平军死伤惨重被迫撤退。这个战场胜负的关键点,是太平军前队伤亡与清军火炮杀伤的拼,太平军能顶住伤亡则清军炮兵无暇他顾。清军炮兵能杀伤到太平军前队无以为继,则可以放心大胆的轰击正在移动的太平军军方阵。

但现在清军突然不按套路出牌了,黄浩俊能感觉得到,清军准备赌一把了。可正在冲锋的太平军战士,还是习惯性的放慢了脚步,他们在等待着第二次的炮击,可是炮击却迟迟没有来到。

“轰、轰……”炮声轰鸣,战场的太平军战士快速的卧倒在地,但是头顶却没有热辣的风吹过,身边也没有袍泽凄厉的惨呼传来。本能的压低了身体的黄浩俊,也没有感觉到前方或者身边有霰弹扫过的感觉。

“冲啊!”再次抬起头,黄浩俊看到了让他惊讶的画面,清军的确开炮了,但是不是对他的前队开炮了,而是八门火炮对着太平军的军方阵开炮了。清军只剩下八门火炮还能齐射一次,此时不冲更待何时,黄浩俊干脆的发起了全队冲锋。

胜负的关键在于正面战场,正面战场的关键在于清军火炮。只要打掉清军火炮,这仗赢定了,黄浩俊没必要再等黄达平了,他不管不顾的发起了冲锋。

“稳了!”看着黄浩俊全队冲出了阵地,果兴阿也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一少围多,被逼梁的一连,终于可以解脱了。

黄浩俊对于清军炮兵情况的判断,是他通过数次观察清军炮兵总结出来的套路,最后他也败在了这个套路。所谓习惯成规律,当清军炮兵的攻击出现一定的规律的时候,太平军冲锋的士兵也渐渐适应了这种规律,并且形成了自己的习惯。因为所有冲锋的战士都知道清军会有三次炮击,所以躲过第一次炮击之后,太平军会明显的降低冲锋的速度,等待第二次炮击的到来。像有人在门后准备恶作剧,明知道门后有人的你,到了门口会本能的降低速度,这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太平军的士兵们也是一样。

发现清军炮击军方阵之后,黄浩俊果断的发起了全队冲锋,在他的计算了是没有错的。清军一共二十二门火炮,已经对着自己打过了六门,又对着军方阵打了八门,现在还剩八门。但是他少算了一样,是清军火炮的装填速度。黄浩俊算准了之前清军都是来不及重新装填的,所以这次他也认为清军无暇装填。可是这次清军第一次炮击之后在玩命的装填,而且利用太平军对于第二次炮击的等待还有卧倒的时间,清军已经争取到了其他几次多得多的时间。

太平军前队近五百人发起了决死冲锋,从他们的统帅黄浩俊到每一个士兵,都知道清军倚仗的火炮只有八门了。他们用火枪压制着战壕里的清军,但是冲锋的路,他们还是谨慎的盯着清军的火炮阵地。

“轰、轰……”四门火炮发起了齐射,太平军前锋瞬间被扫到了一片。黄浩俊也带着人快速的卧倒在地,躲避飞散的霰弹。

“轰”当他们再次起身的时候,一颗爆破弹真好在太平军阵势心爆炸了。纷飞的尘土和飞溅的血块碎末,许久之后才慢慢消散。

“轰”太平军再次起身的时候,又一颗爆破弹打入了太平军的阵列。

“全队冲锋,他们在拖时间。”挨了两个单发的黄浩俊立时明白了过来,太平军也只是躲避多门火炮齐射的霰弹而已。

“杀啊!杀清妖啊!”太平军齐声怒吼,一起冲向了一连的阵地,清军的火炮也的确没有再次开火。

“嘭、嘭……”一连进行了最后的齐射,太平军已经冲进了防线百米的距离。特战小队把准备替换的转轮都放在了触手可及的地方,一连也开始刺刀准备手榴弹。

“轰、轰……”八门一字排开的拿破仑炮,在不到三百米的距离进行了霰弹齐射。

“嘭、嘭……”特战小队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将刚刚辛苦装填的弹药全部打光。

黄浩俊带着仅两百人下的残部退了回去,清军利用种种拖延时间的办法迷惑了他。种种表象之下,清军的目的只有一个,将太平军前队引诱至阵地前,以预设饱和火力痛击。很不幸他计了,虽然仍有两百余人的残部,也还能赖在清军阵地前不退,但是他已经不能再形成对于清军阵地的压力了。他有两百人,清军也有一百七八十人,而且清军有战壕防御,他却需要被火炮轰击。黄浩俊败下去之后,孔震的炮兵终于解放了出来,留下两门炮看着黄浩俊,清军集了二十门火炮开始轰击天平军军方阵。

在火枪对射,黄达平虽然也偶有损伤,但是军方阵整体还是较飘逸的。他们军容整齐,步伐坚定,走位风骚,一阵阵排枪,把阵地里的清军压得头都抬不起来。可是二十门拿破仑炮介入之后,黄达平的好日子到了头。清军也放弃了其他弹种,太平军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铁球砸进自己的队列里。看到了前队的损失惨重,黄达平只能无奈的下令方阵解散。

太平军的方阵崩解,士兵们快速的开始在道路四周隐蔽,利用草木土石开始构筑防线。连前队的黄浩俊所部也街道了军的命令,放弃了阵地,退后与军汇合。

果兴阿举着望远镜然后傻眼了,太平军居然在清军的火力之下,构筑了营盘,开始进行防御性还击。两千经验丰富的火枪手组成的防御,果兴阿真的没办法用火炮把他们都轰死,即使可以,这也是一个旷日持久的工作。

第八十八章 突击

清军二连的方向也有了起色,显然是穿越了枪林弹雨的丰升阿已经到位,从过于死板的佟佳手里接过了指挥权。三个连的火力形成了包围圈,像一顶大帽子一样套在了太平军的头,从三个方向对其实施打击。但炮击对于太平军的威胁正在渐渐降低,方阵分解后,太平军也很好的利用了杂草树木来掩护自己。

球形实心弹已经不再有显眼的目标可打,太平军不止人员都很好的散了开,连孔震几次瞄准的三军司命的大旗,太平军也主动的放倒了。爆破弹虽然尚可建功,但是每次只能伤到一两个人,实在算不是什么优秀的战果。

看着炮弹在太平军放大了几倍的阵列里爆开,果兴阿心里即觉得焦急又颇为无奈,火炮已经失去了大面积杀伤敌军的作用了。通过望远镜果兴阿发现太平军的阵列正在缓缓地后退,他们正在有序的拉开与清军的距离。战至此时,损失了数百名精锐的太平军,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战法。既然从正面突围无望,黄达平果断的选择了后退。

太平间利用兵力优势,向三个方向的清军密集射击,压制清军本有些稀疏的火力,同时有序的缓缓后撤。清军的火力过于单薄,没有办法歼灭移动的太平军,同时也起不到遮断太平军归路的作用,而且清军还没有办法追击。清军目前的优势是通过打伏击得来的地形优势,一旦清军追出战壕,面对兵力占优的太平军势必处于劣势。而清军倚仗的火炮,算再怎么机动灵活,也很难跟得步兵冲锋的步伐。霰弹的杀伤距离无论如何也无法超过七百米,太平军又采取了分散的队形,不能近身的火炮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大人,要不要让新兵连出击一下?”战局已成了狗咬刺猬的局势,焦急的显德也开始提出建议。

“算了,放他们去吧!省点力气一会打扫战场吧!”看着退去的太平军,果兴阿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自己的伏击圈本身有问题,黄达平脱身而去,果兴阿也没什么好说的。好在这次伏击也打掉了黄达平近五分之一的人马,太平军也无力再继续追击,也算是达成了战略预期。

清军对于全歼太平军已经不抱希望,太平军交替掩护后退的战术动作也颇为完美,局势开始向着双方都认同的方向发展了下去。太平军的队伍好像正要摘下紧箍咒的猴子,铁箍马要离开脑袋,差最后一缩脖子的时候,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意外发生了。

首节上一节86/5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