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 第438节

果兴阿入关肯定不可能自己一个人过去,护卫还是要带着的,可是这带多少人去得研究了。果兴阿带的人少了,只能防备些刺客什么的小贼,若是朝廷准备对果兴阿动手,这点人的意义肯定不大。但是若是带的人多了,又会惹起朝廷的惊惧,好好的一次会见,搞成几十万大军的对峙可的麻烦了。

“不用搞的太大,近卫旅是一直跟着我的,我带着他们是了!杂务科在出一些人,关内的武林高手和暗器毒药,也得防着点!”承德的那帮江湖人士,可给果兴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心有余悸,所以果兴阿对于武林高手的防备从来没有松懈过。

“嗯!如今杂务科的好手不少,医学院毕业的一批好手,更是在用毒和解救方面极有见地!”邹德归觉得动用杂务科的部署非常好,可以把一些暗地里的手段都给打发掉。

邹德归话一出口,场面便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不说话了。果兴阿在四处摸索找烟,皮润民则低着头眼珠乱转。邹德归眉头微皱,马便明白出了什么事,他犯了大忌讳了。杂务科是一个半公开的部门,是北满州最神秘的特工情报机构,除了果兴阿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过问杂务科的情况。杂务科是果兴阿的锦衣卫、血滴子,除了果兴阿之外,任何人向杂务科伸手都是找死。

杂务科建立的过程,邹德归出了大力,说他是杂务科的第一任负责人也不为过。可是同治八年之后,果兴阿已经把杂务科的大权给收走了,邹德归已经不再是北满州的头号特务头子了,要不然皮润民也不敢和他开战。今时今日,邹德归已经不是杂务科的负责人了,他再说出了对杂务科非常了解的话,可是非常犯忌讳的,尤其许多情况是他离任之后才出现的。若是在大清那个大臣对粘杆处很熟,他肯定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近卫旅是跟我进城好呢?还是驻留在城外好些呢?北京的这个大城墙,可是真心不好弄啊!把部队放在城外,我这里心里总是觉得不太稳当!”邹德归手指微颤的时候,果兴阿终于摸到了烟盒,然后打破了尴尬的沉默。

“近卫旅足有七千多人,若是都开进北京城,必然引起朝廷惶恐,大部还是得驻留在城外的。但是大将军的贴身近卫绝对荒疏不得,最少也得有一到两个营随在大将军身边。不管朝廷什么态度,这便是我们的底线!”皮润民很想给邹德归补一刀,让果兴阿顺势拿下了这个混蛋,但是果兴阿好像没听见一样,皮润民也不敢做的太过了。

“七千人属实是不少,我带这么多人入关,会不会把朝廷给吓炸毛了?”果兴阿的眼里一个旅不算太多,但是计算起人数来,七千人好像也不少。当年他兵临北京城下也是万把来人,如今带着装备升级的七千精锐再临北京,弄不好得把朝廷给吓着。

“近卫旅是底线,照理可是该把特战旅也带的,如今只带一个近卫旅已经很给他们面子了,他们要是在得寸进尺,大将军直接返回长春是!”皮润民现在可是处处以果兴阿的影子自居,他把果兴阿捧成了北满州的神,然后他成了神的使者,他可不希望自己的佛像倒了。

“也对,我都同意进关了,他们若是再加码,便是他们的不对!到时候这个扯淡的事,黄了也黄了!”果兴阿再次开始点头。

“怀远先生,您怎么不说话了!您觉得这事这么办适合吗?”果兴阿和皮润民聊了一支烟的时间,邹德归一个字都没有说过,这让果兴阿觉得很反常。

“哦……哦,甚为妥帖,甚为妥帖!”邹德归还在后悔反思,一下子愣住了。

“嗯!带着这么些人,又有杂务科的好手,这暗杀和下毒的事,是没什么了。可是万一我入关之后,朝廷直接玩大动作,该怎么办呢?”果兴阿并没有在意邹德归的失神,继续往下分析了起来。

“近卫旅是大将军亲卫,装备和兵员都是最好的,福全将军练兵也是没话说。当年乌第河谷一战,近卫旅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堪称我北满州第一强军。有他们在大将军身侧随扈,即便朝廷调集十万大军围攻,相信也不能伤到大将军分毫,大将军也能从容返回关外!”皮润民素来瞧不起清军,让近卫旅出战,他更有底气了。

“京畿附近,是咱当年鏖战过的地方,那里的地理环境我们都熟悉的很,朝廷想拦住我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旦真的发生了意外,下一步该怎么办可不好说了!”果兴阿也自信能冲回来,可是如何善后还是个问题。

“让西北的博日图,蒙东的纳什,辽西的李枝全都内倾戒备,一旦发生激变,立即挥军破口入关!”皮润民当即起身,挥斥方遒的劲头大了去了。

“那样岂不是和朝廷全面决裂了吗?”果兴阿总不想把事情闹大,即便朝廷给他添了点小麻烦,他也不想要朝廷的命。

“大将军,您这可太仁慈了!您和朝廷之间的恩怨,早该有个了结了!大清朝廷已经腐朽颓丧,如何还能继续执掌天下,您是时候该再进一步了,北京城的那把龙椅该您来做!”果兴阿若是灭清自立,皮润民是最大的受益人,虽然他不能当果兴阿的太子,但是他将成为整个东亚的实际当家人。

“大清还没到那个时候,我不能灭了她呀!”果兴阿连连摆手,他可没想过现在灭了大清。

北满州关于果兴阿废清自立的呼声,最近几年一直没有断过,但是果兴阿自己却一直很纠结。当年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他还没那个能力,如今有了这个能力,他却开始犹豫。大清的统治根基虽然出现了松动,但是下面依旧盘根错节,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强大的封建势力,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果兴阿接收个相对较弱的奉天搞出了大乱子,要是接手了整个关内,还不一定要出什么事呢!而且果兴阿现在很害怕改变世界的格局,如果没有了大清,果兴阿真的不敢想象天数气运会变成什么样子,万一大清的国运直接遗传到了自己的身,那他可到了大霉了。

“关内生民正在苦苦挣扎,而北京城里却只有蠢笨如猪的孤儿寡妇,这如何能够挽救民族危亡!大将军您接过的不是天子之位,而是亿兆黎民的生计,您早日登基,他们便早一日脱离水火呀!”皮润民一再劝进,好像大清已经被灭了一样。

“我……”果兴阿连该如何解释都不知道,他是不想灭清。

“皮相的安排颇为妥当,不过我们逼和朝廷,让他们回复原料供应即可,万不可灭了朝廷!”邹德归终于恢复了一些。

“我们留着这个朝廷还有什么用!”皮润民不明白了,为什么一定要留着这个破朝廷。

“让她为我们看家啊!”邹德归给出了一个很幽默的答案。

第七百零五章 大清的意义

皮润民一时不解邹德归的意思,果兴阿却是连连点头,许多事他心里有大概的印象,嘴却说不出来,邹德归的一句话,可是正好说到了他的心。 果兴阿也不想孤悬于外,他也想过统一国,彻底的改造国,但是他真心做不到,又实在想不到理由来和大家解释,怎么也说不明白,今天邹德归的一句话可是点醒了他。

“关内与关外的情况大不相同,大将军的方略和政策,在关内根本无法执行。所以我们一旦进入了关内,便会陷入泥潭,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还根本收不到什么成果!灭掉大清,接收关内,不仅不会壮大我们的实力,还会极大的减弱我们的国力。我们对关内的策略,只能是蚕食同化,等到关内的情况与我们类似或者接近一点的时候,大将军才能挥军入关一统天下!”邹德归治政以来,遇到的最多问题便是钱,所以他现在非常喜欢算经济账。

当年果兴阿怀揣大笔资金,走进如同宝库一般的白地满洲,还是入不敷出,军火、四号、募捐等等手段全都用了,才好容易把北满州发展起来。即便果兴阿拿出了无数超越时代的东西,还是靠着间发的几笔战争横财,才勉强稳住了北满州的财政。而且即使是这样,北满州的财政也是常年游走在破产的边缘,好几次都差点玩完。

如今虽然也有百项工程撑着,但是果兴阿已经拿不出什么太惊爆的东西了,北满州想再发横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关内的环境却北满州复杂几十倍,不仅人口众多,地理情况复杂,地方的势力也是盘根错节。北满州政府不拿出几十倍、几百倍的资金根本不可能搞定关内。同时大清朝廷可是欠着一屁股的债,一旦北满州灭了大清,这些债务可都得由北满州接手。欠了外国人的可以耍无赖不给,欠了百姓的可不能不给,单是还债便足以搬空北满州的国库。

“你别总是算小账,要着眼于大局,一统天下自有收益,我从没见过哪个朝代是因为统一天下而破产的!”皮润民系统和邹德归系统最大的矛盾便是钱,皮润民研究的是天下大势,最受不了的算邹德归带着一帮人天天算账,太小家子气了,而且耽误了许多的大事。

“以往的朝代只知农耕,他们占了地盘收税便是,最多也是个劝课农桑,哪里能和我们的了。大将军治下是要兴教育、办医疗、明司法、搞基建、建工厂的,这些可都是要花钱的,关内那么多的人口,这些要花多少钱?根本是个无底洞!”邹德归都懒得和皮润民争执,这位指点江山的大爷是个诗人,满脑子的气吞山河,根本不懂得经济。

“我们缓办是,先把地方占了是!拿在手里,总放在外人那里好!”皮润民看白痴一样看着邹德归,这些东西是大将军的恩赐,又不是必须得给的。

“也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动了朝廷,只怕这个国家会立刻分崩离析,我们吃不下不说,还会引来西方列强对国的瓜分!”邹德归略微词穷,果兴阿却补了一句。

“大将军所见甚是,如今的关内早已是群雄并起。有朝廷在还能表面维持,若是朝廷一倒,立时便会出现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邹德归刚才陷在自己的圈子里没出来,这才被皮润民给问住了,听了果兴阿话,他马反应了过来。

天平天国和捻军的一场打乱,把原大地给打了个天翻地覆,整个国家已经陷入了支离破碎的状态。表面还有大清朝廷撑着,实际私底下已经是藩镇林立了,只不过没有像唐末那样过火而已。汉族团练武装兴起之后,大清朝廷对国家的掌控能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可怕的地步,也是两宫太后和奕欣降龙伏虎按住了曾国藩等人,不然国已经碎了。各地军头的势力极为强大,得了台面的便有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不来台面的则有萃军、甘军、川军、庆军、毅军等等一大批小朋友。

各路军头关系非常复杂,有隶属于湘、淮、楚等派系的,有自己草台班子起家的,什么路数出身的都有。大清朝廷对他们还有一定的控制力,虽然不是生杀予夺,起码这帮人也不敢乱来。但若是果兴阿直接干掉了朝廷,下面这些小家伙,肯定要各自生火起灶了。果兴阿前世的历史,大清灭亡之后,各地便瞬间分裂,虽然也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但是这个时代留下的军头们,也是其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群乌合之众,何必顾忌他们,即便是湘军、淮军、楚军,也断然不是我们满洲军的对手!如果灭了朝廷之后,不能传檄而定,我们便挥军南下,一个个灭了他们!”皮润民还是不在乎,强悍的满洲军是他底气的保障,谁不服灭谁,实在是太简单了。

“武力不能解决一切的问题,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我们能得到关内的人心吗?”果兴阿还是很颓丧,他对皮润民江山一扫平的套路非常的不来电。

“我北满州之强足以傲视天下,人民富足更是关内不可想象,百姓怎么会不支持我们!”皮润民觉得果兴阿问了一个很好笑的问题。

“我们是很强大,但是我们真的富足吗?城里的工人还能凑合,乡野的农民呢?为了发展,这些年我们夺走了农民多少的东西,减免农业税赋说了几年,结果还不是一拖再拖!”果兴阿开始愧疚了,他真的很对不起农民,北满州农民税赋之重,绝对是世界之首。

“怀远先生,责成农业部赶紧把农业减负的事办了吧!一些工程可以缓一缓,我们不能再苛待农民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已经很苦了,结果我们却拿走了他们的八成收成,实在是太过分了。”北满州已经有了基本的样子,一些缺口也可以靠商税来拟补,果兴阿要让农民们喘口气了。

“大将军仁慈!”皮润民和邹德归赶紧赞颂了一下果兴阿的仁德。

“大将军心怀万民,实在令我等钦佩!不过农业税一事似乎与我们能否得到关内民心无关。再怎么说,我北满州也能让所有人都吃饱穿暖,他们在关内挨饿受冻,贫无立锥之地要强吧!百姓们怎么会不支持我们!”皮润民对于果兴阿的跑题很不高兴,而且对于减免农业税,他也不是很赞同。北满州的农业税是重了一些,可是农民们也都过得好好的,也没有人出来闹事,根本没必要去减免什么。

“升斗小民唯求苟且偷安,他们的见识又有限,除了戏台的东西,他们啥都不懂,自然畏惧一切的变革,他们哪里懂什么政治经济改革。虽然我们北满州的一切改革都是为了他们好,但是那些榆木脑袋哪里会懂,只要有变革,他们便反对!对于我们这些和他们不一样的人,他们会本能的排斥,怎么会支持我们!”邹德归的思路和果兴阿非常类似,关内的百姓根本不会支持他们。

“在他们眼里皇圣明,官吏清廉,是最好的世界,哪怕官吏贪的不那么狠,他们也能凑合。而我们这些要改这改哪,破坏他们那个稳定的世界观的人,是坏人,他们会坚决的抵制我们。”果兴阿也是这个想法。

“我北满州的人在归入大将军治下之前,不一样啥也不懂,现在不也是好好的,大将军太过悲观了吧!”皮润民觉得这似乎不重要。

“我们来这里的时候,这里只有几百万人口,也没什么传统不传统的,我们端着刺刀去,又给他们饭吃,他们自然啥都听我们的。后加入的关内移民到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大环境,他们总是少数人,自然也没什么变故。再经过大将军十年的训教,开化了大家伙儿的脑筋,这才有了我们今日的局面。”邹德归一边拨弄着盖碗,一边给皮润民分析着北满州的不同。

“只有新加入者是少数的时候,我们的同化才能进行,如果一次来的人太多了,便不灵了,我们接收奉天的时候不出了乱子。奉天人还不如关内百姓那样底蕴丰厚,人口也相对少一些,已经是搞得烽火遍地,若是在关内闹起来,只怕是接连不断的民变了!”果兴阿很不乐观,他估计统一关内,最少也得打十几年。

“关内是我北满州的根本,我们的人口、原料、市场等等,都在关内,所以我们决不能让关内乱起来,必须保证关内的安稳,所以渐进蚕食才是大将军统一天下的正路。这几年我们已经拿下了台湾、澎湖、奉天、舟山等地,受我们感染教化的地方更多了,假以时日必然能够得到更多的地盘。到那个时候,大将军再取天下,不但稳妥,而且可以真的做到传檄而定!”邹德归这次是稳赢了皮润民。

“嗯!这么准备吧!一旦有变,我们便逼和朝廷,让他老老实实的做我们的后院,替我们看守这份家业不乱。现在我们也瞎想,可能什么事都不会出的!”果兴阿似乎有些失落,他何尝不想一统国。

果兴阿等人计议已定,可刚开始准备,关内出事了,北满州的根本重地一下子有战云密布了起来。

第七百零六章 天津教案

长春的果兴阿安排了一切,而且给朝廷回复了奏折,表示自己会在同治亲政典礼的时候回京朝拜,并详尽的介绍了自己的入京路线以及所带护卫。 果兴阿以为自己可以在长春等朝廷的回复,然后等个一年半载的再去北京耍耍,却不想当天下午接到急报,朝廷出乱子了。这次的乱子看去是发生在天津,是一场因谣言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但是其离谱程度,以及造成的后果都是前所未有的。

首节上一节438/5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