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 第41节

“你们都是佯攻。”黄达平高深道。

“村北的伏兵?”卡尔疑惑道。

“也是佯攻。”黄达平笑的更加高深莫测。

见太平军围三而阙一,单独留下了村后一条通路,果兴阿到不觉得有什么意外。国古代围城一般都这么打,果兴阿早有预见。果兴阿虽然没有城,不过好歹还有个土围子嘛!至于太平军利用围困动摇清军军心,果兴阿也不担心,各连的政工干部们正卖力的忽悠呢!而且自家刚打了胜仗,又有逃者立斩的规矩在,傻子才想当逃兵呢!果兴阿还和赛尚阿打了赌,赌了十两银子,村后肯定有伏兵。

除了太平军的分兵后,清军调整了防御部署。整个下午清军什么都没有做,果兴阿亲自带队,清军全体傻小子相亲一样,趴在墙头,看着黄达平和太平军的主要将领在外面散步。长禄曾提议,侦察排派几个尖兵出去,搞个斩首行动。不过果兴阿觉得成功率不高,想了想放弃了。

入夜后清军不能扔下外面的太平军回营房睡觉,只能在战壕里委屈了一宿。不过除了轮值站岗的哨兵,所有人都睡的格外香甜。终于不用担心果兴阿半夜搞紧急集合了,果兴阿再疯,也不会大敌当前的时候搞演习。真的有紧急情况,是真的开打了。

第二天一早,果兴阿正端着半碗小米粥吸溜的时候,太平军发起了进攻。一轮猛烈的火炮齐射,打乱了清晨的宁静。虽然清军已经在果兴阿要求下,养成了没事在战壕里蹲着的良好习惯。但还是有一个来送早餐的杂物兵,连着两桶小米粥,一起被开花弹给炸飞了。金黄的小米粥在半空画出一道金色的瀑布,而地的士兵已经被拦腰炸成了两截。一条腿被爆炸恐怖的威力,生生的撕了下来。胯骨附近只剩下一个血窟窿,鲜血混合着内脏,如小溪般涓涓流淌着。

“防炮啦!”这次没用果兴阿招呼,防线各班排长都呼喊了起来,所有人都快速的蜷缩到了战壕里,然后直愣愣的看着血肉模糊的杂务兵。

“嗖、嗖……”炮兵排这次没有被火炮压制,两具火箭弹发射车,在构筑好的战壕里快速反击。

不过火箭弹的准头依旧让人肉疼,不但没能压制太平军的火炮,连太平军的步兵也没受什么太大的影响。第一波的四颗火箭弹,只有一颗打到了人堆里,其他三颗都偏出去了几十米。不过也算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太平军也不再单纯的依靠火炮,在火炮开始轰击的同时,三百名火枪兵排列成整齐的三个方阵压向了果兴阿的村口防线。没有欧洲战场常见的鼓乐配合,不过太平军的步伐还是整齐而稳健。三个方阵成品字形推进,相互掩护相互支援,显然经过长期的训练。

“操!排队枪毙!”果兴阿忍不住骂道。太平军这阵型,果兴阿再熟悉不过。这个阵型曾经无数次的,出现在果兴阿喜好的各类影视作品。如果再给太平军换一身红色的制服,再配个风笛版的背景音乐,这是一支红衫军。

太平军多少有些让果兴阿失望,没能向红衫军一样前进到三十米左右,而是在八十米左右停下了脚步。队伍段一名军官模样的太平军举起了腰刀,第一列的太平军端起了火枪开始瞄准。随着腰刀挥下,密集的铅弹劈头盖脸的打了过来。一轮射击完毕,第一列太平军快速后撤,第二列补,又是一轮密集的弹雨。如是往复,每个方阵五列太平军,熟练的完成着射击动作。而且三个方阵的太平军形成了交叉火力,几乎没有死角。土墙防线经历着,一阵又一阵弹雨的洗礼。

“一至四排交替射击!”没用果兴阿指手画脚,阿克敦已经命令驻守土墙防线的一连开始还击。

清军还是各排交替射击,以此来形成持续火力。虽然火力密度太平军低了一些,但好在果兴阿曾经毫不吝啬的训练实弹射击,清军的射击精准度远高于太平军。双方一轮火枪对轰结束,战场满是黑火药产生的白烟。不过透过还是能够看到交换的结果,太平军的三个方阵几乎都失去了他们的第一列,而清军方面也有十几个人躺在了战壕里。

双方直接阵亡的人都不多,太平军十几个,清军只有两个。但倒下的伤员待遇可有天壤之别,太平军的伤员们只能在混合着自己鲜血的泥土里打滚。而清军的伤员们刚一倒下,有杂务队的医务兵冲过来护理,一颗止痛丸喂下去,直接抬出战壕,到后面相对安全的房子里接受治疗。虽然清军也没有外科医生,不过好歹伤员们可以止血包扎,可以吃点鸦片不那么痛苦。伤员们最后的结局双方都是听天由命,看老天爷能不能给条活命。不过清军有鸦片缓解痛苦,有干净的床铺可以躺,太平军只能在血泥里打滚了。而且清军不用看着受伤的战友哀嚎,心理压力小一些,太平军得直面血淋林得真相。

太平军的前线指挥明显久经战阵,迅速调整了队形。三个方阵都由原来的五列,调整成了三列。而且也不再各列交替射击,而是一个方阵一个方阵的齐射。单一方向的火力密度,瞬间有了恐怖的提升。土墙土屑纷飞,清军完全被压的抬不起头来,果兴阿也只能趴在土墙后面骂闲街了。

太平军这套线列战术显然不是第一次见人,也是经过实战锻炼的。面对劣势敌人的时候,采取一个方阵内多列轮流射击,以火力持续压制敌人。如果敌我均势,快速的调整为三列齐射,以最大的火力输出打击敌人。同时利用多个方阵的配合来弥补火力空隙,保证压力火力持续。

“福全,让哈坦调一个排过来吧!”果兴阿估计以这种火力密度,想和太平军搁着百十来米对射,恐怕是不可能。只要再打一会,一连的伤亡达到一定程度,太平军会发起冲锋。不安排预备队参战,恐怕是顶不住了。

福全顺着交通壕跑去传达命令,果兴阿则开始观察起一连的伤亡情况。枪林弹雨,没有出现果兴阿想象的哀鸿遍野。确切的说,一连几乎没啥伤亡。除了第一轮对射后,被抬下去的十几个倒霉蛋,一连所有人都像鹌鹑一样,安全的蜷缩在战壕里。

“齐射还击!”果兴阿还弄清楚情况,阿克敦已经再次下达了还击的命令。

“嘭、嘭……”借着火力的掩护,果兴阿也探头看了一下外面太平军的环境。毫无掩护的太平军,正向在屋檐下躲雨的人一样,缩头缩脑的躲避着看不到的子弹。一次齐射过后,又有近五十人的太平军横尸地。

“战壕!”果兴阿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这不扯淡嘛!同样是对射,自己人都躲在战壕里,太平军却毫无掩护的站着挨打,自己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再仔细看看,太平军的火力虽然强悍,但大多数都打在了土墙,其他的都不知道飞到那里去了。战壕里正忙着装弹的清军们,则屁事都没有。

“老子有战壕,哈哈哈哈!”果兴阿仰天长笑。

“轰!”果兴阿还没有笑完,一颗实心炮弹正土墙,直接在土墙打出了一个缺口。而土墙后一个正在长身起来的清军,被炮弹直接命。恐怖的实心铁球带着清军的半身飞了出去,只把他的胯骨和两条腿留在了战壕里。果兴阿甚至可以看到,留在战壕里的残肢的腹腔内,还有肠子在蠕动在颤抖。

第三十三章 战壕时代的降临

不只果兴阿像被人捏住脖子的鸭子一样,笑声戛然而止。 其他人也都缩了脖子,把身体紧紧的贴在了战壕里。直到杂务队的医务兵抬着残肢走的远了,大家的眼睛还是看着医务兵远去的方向。

不过还好,这个时代的火炮还是以杀伤暴露的软目标为主,对于躲在战壕里的清军影响并不大。除了极个别人,人品逆向爆发和炮弹撞了个满怀,大部分清军还是安全的。清军几次齐射反击以后,太平军的火力也变得稀疏,不得不开始后撤。

正所谓武器决定战术,拿什么样的枪打什么样的仗。抱着机关枪你可以突突,抱着烧火棍你只能嘟嘟了。步兵线列战术完全是为了配合十七到十八世纪欧洲流行的燧发滑膛枪,才搞出来的。密密麻麻的站成方阵,一是为了对抗欧洲流行的冲击型重骑兵,二是为了集火力。滑膛枪没有膛线,不只枪膛滑,弹道也滑。圆形的铅弹,五十米以外不知道飞到那里去了。所以大家聚集到一起,一起开枪,这样不只火力密集强悍,打不准还可以拼概率。后来大家都使用步兵线列战术,一堆人打一堆人,这种打法更可靠了。瞄准张三打到李四,指着王五干倒了赵六,也算没白开一枪不是。

个别不开眼的国人曾经提出,因为欧洲步兵线列战术盛行而国只个别出现过,所以欧洲人国人勇敢,而且国人有纪律性。这种说法好像是,因为我张三长的胖所以我李四脾气好,完全是神逻辑。根本是看去很像,所以我相信。因为不懂,所以胡说。

欧洲人会密密麻麻的站成方阵对撸,不是因为他们勇敢,而是因为枪不靠谱。蓝天白云之下,碧草青葱之间,两队欧洲战士相对而行,在距离一百多米的位置站定,随着军官的口令,一起举枪搂火对射。这是线列战术常见的场面,不开眼的人看到以后便开始盛赞欧洲绅士的勇武。可以为了祖国毫无畏惧,丝毫不会闪躲,排着队枪毙,多勇敢啊!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一阵枪声响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站着,他们应该以及带着荣誉去见帝啦!

秘密在他们手里的武器,能有一多半子弹飞去见帝了,这滑膛枪这玩意儿根本打不准。所以更多的时候,欧洲绅士们拼的是人品,的是运气。一轮又一轮的对射,像俄罗斯转盘一样,两边其实是在拿运气赌博。直到一方勇气耗尽,士气崩溃,然后才是骑兵和刺刀的收割季节。最好的证明是欧洲战场的伤亡一直不是特别高,例如奥斯特里茨战役,这是双方拼死的战役,而且是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血战。但奥斯特里茨战役,双方十七大军从早七点狂殴到下午四点半,阵亡不过一万六千余人,而且法军才阵亡一千三百多人。大部分的联军都不是死于火枪对射,而是溃败的骑兵追击。真实情况是,欧洲绅士们很勇敢,但其实还没想象的那么狠。

国没有大规模的出现线列战术的原因很复杂,不过如果有人想在国复制欧洲线列战术,则肯定行不通。不说别的,欧洲战场可是绅士战场,一般都不会瞄准军官的。放在国没二话,老子打的是军官。没了军官,还怎么列队作战,没了队列还怎么排枪射击。国人是世界最勇敢的,“全军阵殁”这四个字在那本史书里都找得到。唐宋元明不说了,最窝囊得清朝,最废物得八旗兵,也有镇江驻防八旗全军死城,马尾八旗驻防孤军奋战的事迹。旗人老太太都抡着菜刀冲向火枪阵虽然滑稽,八旗兵也虽然没打什么胜仗,但他们的勇敢也一样值得尊重。

太平军现在搞出欧式线列战术,不只不合时宜,而且已经落伍了。滑膛枪因为打不准所以才只能聚成一堆,排着队的对撸。但现在已经是线膛枪的世界了,枪枪都打得准。再这样站在那里排队,真的是排队枪毙了。线膛枪一阵对射之后,估计场剩不了几个人了。滑膛枪开十枪才能打到一个人,所以十个人一起开枪。现在线膛枪一枪可以打到一个人,大家还是站开点好。别说欧洲人也还在排队,人家可是也微调了的,人家现在玩的是步炮协同的空心方阵。而且经验是要从实践取得的,美国南北战争以后,你看还有那个傻冒国家玩过排队枪毙。果兴阿虽然没实践过,但他“曾经”看别人实践过,所以哥们儿挖战壕找掩护吧!再排队真枪毙啦!

战壕的时代已经降临了!躲在战壕里隐蔽效果好,而且不耽误前装枪装弹。可以在保证射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刚刚的一战,太平军至少扔下了一百五十具尸体,而清军不过阵亡两人,伤者也不到十人。三一的兵力,打出了十五一的交换,太平军完败。

果兴阿正准备搞个战斗总结的时候,警讯却突然传来,两翼的太平军开始了动作。果兴阿搞不清楚太平军是如何联络的,但两边动作相当一致,几乎同时发起了进攻。兵法不怎么行的果兴阿,怕太平军有什么阴谋,急忙和丰升阿各从作为预备队的突击连,抽了一排前去增援。果兴阿去增援佟佳,丰升阿去给纳什帮忙。

两翼太平军的打法,相当的国化,都是一个百人火枪方阵开路,后面跟着四百冷兵器的步兵。不过太平军遇到的第一个障碍,不是土墙防线,而是地雷。黄达平赶路的时候,果兴阿在埋地雷。不过果兴阿没埋在村口,因为大路光溜溜的,太容易暴露,毕竟不是触发的嘛!其他三个方向没这个顾虑了,本来荒草丛生,盛夏时节更是草木茂盛。别说是埋地雷了,藏俩活人都不容易被发现。果兴阿没有又细又长又坚韧的绳子,所以地雷的引信都是挂在草木的,太平军走路时绊到引信才会爆炸。

两边的地雷不断的炸响,不过果兴阿不是特别满意,因为炸到的都是一般的步兵,火枪兵都从地雷走过去了。也得算果兴阿倒霉,这批太平军的火枪兵,应该受过完善的西式训练。不只排队枪毙玩的溜,人家齐步走都是高抬腿的。不在地趟,当然挂不到引信了。后面的步兵可没这洋毛病,所以才接二连三的奖。

黑火药地雷的杀伤力也十分有限。虽然给太平军的造成了不小的混乱,但其实没炸死几个人。不过地雷也有地雷的好处,那是无法预测,太平军可没有排雷的工兵。只能自己去趟雷的太平军心里压力巨大,行进的速度大幅度的下降。

果兴阿观察了太平军的装备以后,一度非常轻视敌人。两翼的太平军虽然人数正面多,但是火枪兵不过区区百人,其他人都是冷兵器。装备水平和训练程度,完全和正面的三个火枪方阵没法。不过真正打起来以后,果兴阿眼珠子差点没掉地,这帮家伙也太猛了。

侧翼的太平军的确没有先进的装备和良好的训练,没有洋习惯的同时,他们也没有洋毛病。那个傻子才站成方阵和你对射呢!扔下火枪兵在百米左右和清军对射,四百步兵像出巢的蜜蜂一样炸开了。十几人一队的有之,三五人一队的有之,个别悍勇之徒单人独骑的亦有之。四百多人快速的分散成了无数的小队,散落在了杂草灌木之。即好像是某种阵法,又好像杂乱无章,乱哄哄的那都是。而且杂草和灌木甚至是清军设置的障碍,都成了他们的掩体。这些人又散开的非常彻底,射击难度骤增,三五枪都打不到一个人。

果兴阿不怕太平军搞火枪对射,有战壕做屏障,拼消耗都打得赢。可太平军搞散兵冲锋,果兴阿抓瞎了。毕竟还没有后装枪的射速,没有机关枪的持续火力。不用多,只要有一二十个太平军冲进战壕,交替射击的节奏一被打乱。那没得说了,太平军一拥而,除了白刃战拼刺刀,没有其他办法了。

土匪也搞过冷兵器冲锋,可土匪也是集群冲锋,目标大射击难度低。而且村口的地势开阔也没有东西给土匪提供掩护。在果兴阿密集火力的打击下,土匪的冲锋是飞蛾扑火。太平军不同了,他们是散兵冲锋目标小,而且有大量的掩体可供藏身,果兴阿的火力并不能给他们造成大量的杀伤。

而且打土匪时除了骑兵,果兴阿几乎投入了全部的兵力,火力密度较大。而现在只有一个步兵连和一个突击排,总体火力是下降了的。另外打土匪的时候,土匪没有远程火力。清军可以像打兔子一样,从容的瞄准射击,现在太平军却还有一百火枪兵提供火力掩护。清军把头伸出战壕,也只能看到谁算谁,多停留一会,对面的子弹招呼过来了。

“通、通……”果兴阿还在苦思冥想的时候,耳边已经响起了霰弹枪的枪声,混杂在小口径的步枪声十分刺耳。已经有太平军抵近到五十米左右了,或者已经冲的更近了,不然射程有限的突击排不会投入战斗。

果兴阿探头看了一下,的确有几个太平军的前锋已经冲到了三十米左右。而且这几个人十分聪明,面对清军密集火力的压制,他们并没有一味的奔跑冲锋,而是利用一个土坡隐蔽了起来。清军对着土坡连续射击了几次,但还没能伤到后面的几个太平军分毫。趁着这几个人分散了清军的注意力,更多的太平军冲到了清军三十米左右。或是利用树木,或是利用沟壑,都躲的严严实实。

果兴阿暗暗庆幸,也不用有什么先进武器,这帮人一人有一颗手榴弹,自己的防线算完了。万幸太平军没有啊!

“大人,丰升阿营长那边告急,有发匪已经抵近防线了。请大人派兵增援。”果兴阿正没辙的时候,一个一身灰土的清军跑到了果兴阿的身边。

“福全,让哈坦带着突击连剩下的人,都去支援丰升阿吧!”果兴阿认出了灰头土脸的这位,是丰升阿的警卫员,看来丰升阿的处境自己还差。丰升阿去支援的村东,地势坡度略大些,但坑坑洼洼有很多起伏,可供太平军隐蔽的地方更多。没有办法的果兴阿,只能把剩余的预备队,全部派给了丰升阿。虽然他这也已经遇险,但果兴阿还是不想让部下举得自己太过自私。

“大人,村后有发匪冲来了,慕顺营长已经带着骑兵连顶去了!”这次跑来的是警卫班的韩玉,他原本是跟在赛尚阿身边保护赛尚阿的。

“他妈的!”果兴阿咬牙道。

第三十四章 慕大侠

这个时候来报信的人,居然是本应该陪在赛尚阿身边的韩玉,只能说明慕顺连求援的人都没来得及派。

首节上一节41/5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