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 第338节

“放开他!”果兴阿终于说了一句话,不过谭绍光、承泰等人全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因为他们发现果兴阿的嘴角居然有了一些血迹。

“大将军,你不可以再动气了,还是回去休息一会吧!这些天您太累了!”果兴阿的天资本来一般,这些天又焦躁异常,熬了几个晚都没有成果,又急又累的他,身体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谭大哥,传我命令,命令各部集结,整军备战。行凤鸾台皮相、邹相,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全国进入战时状态。向俄方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于半月内退出侵占我国领土,逾期不退,便直接对俄宣战!”果兴阿说的很艰难,他感觉自己的胸口闷的厉害。

“大将军,不可一时冲动啊!我方还没有万全的准备,一旦战事迁延,后果堪忧啊!” 两国开战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如果能打,早打了。现在北满州的国库并不宽裕,兵力也不是特别充足,而且正值秋季马要入冬,桩桩件件都在说不适合开战。

“谭大哥,如果我们还在固安,哪有这么多的顾虑,洋鬼子杀我们的人,我们早了。不过是这几年日子好了,坛坛罐罐的多了,人也有了顾忌了。我们不能再坐视我们的同胞被人欺凌了,那是我们的同胞啊!打,我们能护住他们,只要人还在,没什么大不了的。老毛子远道而来,我们却是在为乡土而战,我不信我弄不过他们。”果兴阿的嘴唇也变得发白了。

“我军绝无战败之忧,只是担心战事进入僵持,虚耗国力而已,不如有了妥善的安排再做打算!”众人一直在为这事烦心,果兴阿不是不知道,谭绍光也只是点一下而已。

“我们妥善了,北方的百姓被老毛子杀光了,等不得了。干!我不信我本土作战,还耗不过他们从欧洲万里而来的。”果兴阿非常的坚决,他自己之前一直特别在意的点,也全被他自己给推翻了。

“眼下即将入冬,天气寒冷,不如等开春再开战,我们的各项准备也能充足些!”谭绍光退了一步。

“谭大哥,我们当初能携手,不是为了华民族,为了百姓吗?一个冬天要饿死多少我们的同胞?我们不能再等了,这是正义的战争,干吧!”果兴阿用手锤击着椅子的扶手。

“好,我马去拟命令,同时给凤鸾台发电。大将军,你去休息一会吧!”谭绍光也不再坚持,他也早想去揍老毛子了。

“我没事,你去忙吧!”果兴阿瘫坐在椅子里,明显很不舒服,但还是咬牙挺着。

“大将军,我要当兵,我跟你们一起回去报仇!”身还有伤的王大力又拱到了果兴阿的面前。

“吴科,你去安排一下吧!让他最好的军官速成班,一个月之后,我要他能带兵战场!”果兴阿毫不犹豫的安排了王大力。

王大力都被带走了许久,果兴阿才在几人的搀扶下艰难的从椅子站了起来,他不知道自己开战的命令是不是冲动了,他只是感觉有些空虚。回到寝室之后,果兴阿也没有休息,他找来了几个军乐团的骨干。果兴阿曾经抄袭过很多苏联风格的歌曲,如《喀秋莎》成了满洲军的歌曲。这次他准备最后再抄一次,他要鼓舞整个北满州人民的士气,所以他选择了非常应景的《神圣的战争》。

这首歌有版,果兴阿不用费什么事,把法西斯改成俄罗斯够了。当这首金曲传唱满洲的大地的时候,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在所有人都很意外的时候打响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 皮相(三更)

安排好了王大力,抄袭了经典歌曲之后,果兴阿又连续熬了几个晚,加急制定出了全面的北伐计划。 !当然因为实在是太急了,这个计划收尾相当草率,很有点打成什么样算什么样的意思。果兴阿弄了很大概的计划,便开始养精蓄锐,他是要做战前总动员的,总不能一脸疲惫的出现在公众面前,怎么也得精精神神的。结果刚一躺下,被承泰给叫了起来。

“出什么事了?”果兴阿躺下之前所有人都劝他休息,结果突然被叫起来,肯定是出大事了。

“大将军,皮相来了。”承泰也很困惑的样子。

“他怎么来了?什么时间到?”果兴阿很纳闷,皮润民应该坐镇大后方的,突然跑来这里干什么。

“已经到门口了,一会楼来见您了!”承泰给出了一个果兴阿怎么也没想到的答案。

“怎么这么突然?招呼都没打一个人到门口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这太怪了,皮润民可是总理大臣,他出趟门可是果兴阿都讲究的,怎么突然出现在瑷珲了。

“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没有任何的通知,下午皮相的专列突然到了瑷珲站。皮相到站之后也没做任何的通报,轻车简从直接过来了。”哪国的规矩也没有一国宰相到处乱跑的,尤其是突然跑来见自己的老大,除非是宰相造反了。

“什么情况?”果兴阿一头雾水,看了一眼吴科之后,还是披衣服起身出了卧室。

果兴阿刚到大厅,连脸都没洗,皮润民已经带着几个侍从走了进来。虽然是一身正装,但是皮润民多少也有点风尘仆仆的意思,好像他昨晚一夜都在火车,休息的不是很好。而且这次见皮润民,果兴阿有一种怪的感觉,他觉得皮润民好像有点腼腆。

“大将军要注意身体啊!多日不见,大将军瘦了,人也憔悴了!”皮润民的开场白很关切,但是让人听着那么假。

“泽远先生,您怎么突然来了,出什么事情了吗?”果兴阿可没心情说废话,他想知道皮润民为什么不在长春日理万机,突然跑到瑷珲来干嘛。

“大将军久离长春,学生颇为惦念,近日公务略宽,便特来……”皮润民磨磨叨叨的说着,一句有用的也没有,这是以往雷厉风行的皮润民从来没有过的样子。

“泽远先生,你我相识多年,有什么话你直说吧!到底怎么了?”果兴阿都想咬人了,皮润民这出实在是太怪了。

“那个……那个……不知大将军北伐的计划安排的怎么样了?”皮润民问出了一句越权的话。

北满州的内阁成立的第一天,果兴阿和全体阁员定下了规矩。全国行政的大权在内阁,果兴阿只是偶尔过问,或者给予技术支持,一切事务内阁都可以做主定夺。军事方面,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向果兴阿提出要求,但是全部的军情计划,内阁一概不得过问。皮润民是内阁总理大臣,他今天突然过问果兴阿的军事计划,是非常明显的越权行为,而且还表示他有心把手伸向军队。

“泽远先生,这次有英国佬给老毛子通风报信,咱们肯定做不到突袭,所以也不准备搞得太隐秘。正式宣战的时候,我还会在瑷珲搞一个出征仪式,具体的事情后续会通知内阁的。”果兴阿也算是有了个答复,不过意思很明显,不该问的,皮润民还是别问的好。

“乌里雅苏台方向会出击吗?”皮润民弄了个大红脸,可是纠结了一会之后,他又问了一句。

“泽远先生,你想干什么?”果兴阿的声音高了一些,吴科在果兴阿背后轻微的活动着手指。

“大将军不要误会,内阁在乌里雅苏台有些项目,将军若是有所部署,内阁希望能得个消息。”皮润民是明白了果兴阿的意思,但是他没放弃,而是又编了个借口。

“内阁在乌里雅苏台有什么项目,军方动作不会影响当地畜牧业的,你们该干嘛干嘛!”果兴阿最近都是烦心事,皮润民又来这么一出,他已经很不高兴了

“这个还是有些影响的,内阁希望大将军用兵的时候,最好能把北海(贝加尔湖)给收回来!”皮润民绕来绕去,弄得果兴阿都怀疑他有所图谋了,终于才把实话给说了出来。

“哪里以往好像也不是我国疆土,老毛子占了那里有一百多年了吧!你们要哪里干嘛?”果兴阿觉得皮润民的要求很怪。

“乌里雅苏台畜牧业虽然发展的不错,若是能得了北海,牧区扩大之后必然更加兴旺,所以内阁希望大将军考虑一下把那里收回来。苏武牧羊之地,怎么会不是我华夏疆土呢?不过是被老毛子窃据的久了些而已。”皮润民也真能说出些沾边的道理来。

“泽远先生,这是你一个人的意见还是内阁的意见?”果兴阿总觉得哪里不对。

“是全体阁臣的公议,我这里有全体阁臣签字的请愿书,请大将军过目。”皮润民今天格外的慌乱,连从公包里把请愿书拿出来都显得手忙脚乱。

果兴阿接过请愿书一看,还真是全体阁臣的意见,连邹德归也在面署了名字。但是果兴阿还是觉得不对,如果是内阁忽然看了某块土地希望军队配合去占领,直接发一封联名电报过来好了,完全没有必要让皮润民这个一国宰相亲自连夜跑一趟,这里面肯定有章。

“泽远先生,这么点小事,您何必亲自跑一趟呢?志在必得?”果兴阿随口猜测着,皮润民亲自过来,估计是怕果兴阿不同意,特意亲自来做说服工作的。

“此议事关国计民生,学生怕只发一封电或者派人过来会说不清楚。”皮润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他今天很掉价。

“不对,不对……乌里雅苏台一直是内阁财政的大包袱,你们怎么可能还想到扩大这个包袱,玄素宁怎么可能同意?怀远先生历来也都是主张南下新几内亚的,又怎么突然变了口风支持西进草原?泽远先生素来风度翩翩,这次可是局促的厉害,你实说了吧!到底为什么突然盯北海了?”果兴阿越想越觉得不对,他天资不高,但是发展的大方向是他定的,他自然很容易发现异常。

“还是次那批人?”皮润民声音很小的给出了答案。

第四百七十四章 满洲财团

果兴阿一直以为自己在满洲发展果有重工业,无论是军工、造船、炼钢、矿业等等,一切都是他果兴阿名下的,所以满洲境内肯定没有资本家。 但实际北满州不仅有资本家,而且已经形成了势力非常巨大的财团。

果兴阿自己根本没调研过民间资本的发展情况,工商部的总结报告,他也没怎么用心看过,行业发展情况全是他凭着对于苏联的印象自己想象出来的。他以为自己集了北满州全部的力量,以计划经济的模式疯狂发展重工业,会导致轻工业的萎缩,北满州会像苏联一样重工业偏科发展。但是他忘了,北满州的政策虽然很大程度借鉴了计划经济,但是因为自身存在的一些内部问题,并没有完全照搬计划经济体制,还是有一些漏之鱼的。

如果是全社会的计划经济,那么北满州肯定会按照果兴阿的猜想,走向严重偏科的发展道路。但是北满州的计划经济,主要是集在了重工业和农业,其他行业不过是以新技术投入建了一批试点工厂,后来也都转赠给了旧八旗旗主和蒙古王公。这些计划外的行业,可不像果兴阿想的那样,因为资源被大量抢占而萎缩,反而另辟蹊径,凭借着关内的资源发展了起来。

果兴阿没有搞革命,所以北满州的地盘里,有一大帮人是他必须拉拢安抚的对象,如荣休的固安旧部、黑吉两省的旧八旗贵族、蒙古王公等等。果兴阿剥夺了这些人的权利,只能大把的给钱作为补偿。后来又怕这帮老爷坐吃山空,把作为试点和专供政府使用的轻工业工厂都转给了他们,又对他们向轻工业投资做了政策倾斜,这些老爷可渐渐的混壮了。

北满州的物资都集到了重工业,不过关内可是有庞大的原料产地,只要有钱老爷们什么都不缺。单一的某个人,财力毕竟有限,还不足以支持行业发展,可是这帮老爷们原来可都是有组织的。固安系、八旗系、蒙古系、马三小弟系,这些人快速的结合成了财团,抱团发展不但让他们资金充足,也解决了管理问题。老爷们可不会管理工厂和公司,但是因为是集资,大家又都要脸面,自然不好亲自出面打理,所以他们得雇掌柜的,大批的职业经理人这样涌现了出来,成为了满洲轻工业的实际操盘手。

轻工业主要是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服务,只要人活着离不开轻工业产品,果兴阿可一直在往北满州大力移民。虽然广大农民倍受果兴阿盘剥,购买能力十分有限,但是随着重工业的发展,闲钱大把的工人们可有旺盛的购买能力。因为政府的钱都投给重工业了,外洋货进来的又有限,老爷们的轻工业产品可一点也不愁卖,只要他们把东西产出来了,有的是人买。罐头、膨化食品、方便面等方面,北满州又有绝对的技术垄断,这些食品行业的发展更加的迅速了。到后来连各地副食品供应的硬性指标,都不用各地政府去投资生产,基本都被这些财团投资的工厂给承包了。

因为满洲有庞大的工人阶层,果兴阿又在逐渐放松对农民的盘剥,让老爷们根本不用担心市场。财团资本家们的第一次发力,是七大联合会要求政府吞并乌里雅苏台,他们要去抢的不是市场,而是牧场这个牛奶、牛羊肉、皮革的原料产地。只有徐有福那种向西部进军的小商人,才会在意蒙古市场,财团老爷们关心的是如何满足满洲人民旺盛的需求。

首节上一节338/5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