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八旗 第307节

弄明白了这些事之后,曾国藩觉得自己明白了,谭绍光是被派来吓唬自己的,他可以不断的刺激湘军,但是根本没有对湘军动武的授权。只要湘军不先开第一枪,满洲军绝对不会对湘军动武。谭绍光劫持曾国荃,强抢李秀成,则可能是满洲军的阴谋,朝廷想拿下李秀成这样的太平天国重要人物,然后让他们指证曾国藩治军不严、纵兵劫掠等问题。有了这样的口实,朝廷可以以此为借口,削减曾国藩的封赏,裁撤湘军的兵员,威逼湘军缴金银缴获,甚至把湘军的各部将领拆散安置。

老谋深算的曾国藩看穿了朝廷和满洲军的用心,自然很快想出了应对的方法。首先是严令湘军各部不得对满洲军动武,坚决不给朝廷暴力清场的借口。其次便是调集各部主力,把紫金山的谭绍光所部数百人团团围困了起来。谭绍光也不敢先开第一枪,只要派出优势人力,很容易能困住他们。谭绍光身边是几百亲兵,又是突然的急行军,能带多少干粮在身。只要困他们十天半个月,谭绍光没咒念了,除非他舍得火并,不然只能交还曾国荃和李秀成。没有了李秀成这样的人证,朝廷很难把劫掠民间等罪名安到湘军头,虽然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说法,但是朝廷也得顾忌其他功臣的想法。

打定了这个主意,曾国藩不再理会江的巨舰重炮了,专心致志的搞起了对谭绍光的围困。这一困是小一个月,富明阿代转的谕都到南京了,谭绍光还劫持着曾国荃在紫金山下当野人。不但没有任何交人服输的意思,反而过得还挺滋润,大有和曾国藩靠到年底的意思。

富明阿转来的谕,属实让曾国藩有些寒心,朝廷提都没提封王的事,只是给了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太子少保、一等伯爵的恩赏。而且谕的措词很有些问题,话里话外一直在暗示曾国藩裁军,而且还暗示曾国藩,朝廷不喜欢他久驻南京。曾国藩虽然不想谋反,但是心里憋屈却是难免的,同时他也在纳闷,谭绍光在紫金山里是怎么坚持这么久的。

谭绍光能坚持这么久的秘密,源自于果兴阿前世的第一份工作,果兴阿前世的第一份工作是卖泡面的。因为有在大型泡面企业工作的经验,果兴阿对于泡面的历史和制作工艺非常熟悉,在搞不出特别优秀的压缩饼干等军粮之前,泡面成了东北军军粮的不二选择。蒙古有牛肉干,北疆人民还掌握了红肠的制作工艺,所以陪着谭绍光吃泡面的曾国荃,还有很合适的泡面伴侣吃。

因为没有塑料,所以无论是泡面还是调料都是用油纸包装着的,保质期短了些,但基本和现代的泡面差别不大。这开水一泡能吃的神食品,深深的震撼了曾国荃。这宝贝不仅重量轻、携带方便,而且烹调过程极其简单,实在没时间还可以干嚼,味道也很不错,绝对是行军时最好的军粮,曾国荃实在想不明白满洲人是怎么搞出来的。

而且猜到了大哥想法的曾国荃,心里有些绝望,这小小的泡面,注定让曾国藩的一切谋划落空。满洲军每个士兵的行军包里都有九包泡面,这是他们三天的干粮,除了这些之外,谭绍光的亲兵辎重里,有足足一大车的泡面。大伙儿省着点吃,再和曾国藩耗两个月都有富裕,两个月之后,怕是奕欣、果兴阿等人都亲自到南京来了。

“九帅,来吃饭了!委屈一下吧!等到了江边,我摆酒给您赔罪,请您吃江鲜!”谭绍光端了一碗泡好的三鲜伊面送到了曾国荃的面前,配套的还有半根红肠和三块牛肉干。

“谭将军,你们吃的不错嘛!你们满洲人卖军火,这面条和腊肠卖吗?”因为谭绍光在太平天国还没成名被果兴阿给弄走了,所以曾国荃并不知道谭绍光和李秀成的关系,当然也弄不明白谭绍光劫持他的事了。但是大家在一起混了好些天已经非常熟悉了,谭绍光还非常尊重他,所以说起话来也是非常的随意。

“卖,卖、卖,吃穿用度我们全都卖。九帅若是喜欢,这泡面、肉干、红肠,我可以给您牵线,你要买多少都有。而且您看我们士兵脚的胶鞋,等到了江边我给您弄双新的试试,又轻巧又灵便,这也是我们北满州最新的产品,您想买,我们一定卖!”果兴阿一直在想发展轻工业,谭绍光若是能把泡面、红肠、肉干卖出去,果兴阿肯定不会追究他劫持曾国荃的事。若是他能把胶鞋卖出去,果兴阿肯定愿意出面帮他解决被困的事了。

“早见了,的确不错,不过你们哪出的东西,没有不贵的!”曾国荃也注意到了满洲兵脚又轻便又结实的胶鞋,不过买军火已经花了他们曾家兄弟一大笔钱了,这买零碎的钱可不敢再花的太狠了。

“来,来,抽一支,不是着急的事,咱们慢慢聊!”谭绍光又拿出了他前天刚刚推销给曾国荃的商品,果兴阿亲自督办的长白山牌过滤嘴香烟,以及长春产的光明火柴。

“咝……噗!你们这个烟和火柴真是好东西,别的我考虑考虑,这个烟和火柴,我绝对买!你放心是了!”曾国荃把行军饭缸和筷子交给了谭绍光的亲兵收拾,自己神仙一样抽起了饭后烟。

郑峰在北满州,马三在关内,一直都在推广这些产品。不过也是有政策倾斜的郑峰发展的不错,马三在关内可是举步维艰,根本打不开关内的销路。谭绍光也是在山里无聊,忽然灵光闪现,才想出来的主意,若是有钱暴富起来的湘军,都开始用这些东西,关内的销路必然会打开。

谭绍光在曾国荃面前当奸商的时候,南京周边的各种情况,已经通过电报络发回了长春。不能让谭绍光和曾国藩干耗的果兴阿,乘专列到了大连,带了刚刚披挂铁甲,还没有完成武器系统升级的渤海舰队直奔南京。果兴阿要亲自去把谭绍光和李秀成救回来,同时果兴阿也想见一见大名鼎鼎的曾国藩。

足足有九艘型战列舰的庞大舰队开进海港的时候,整个海都沸腾了,百姓官员争相观看,都要看一看大清不输于洋人的舰队。洋人们也是惊骇不已,除了知道内情的英国人,美、法、俄等国的所有人,都因为这支庞大的舰队,开始重新考虑对大清的态度问题。骄傲的英国绅士们,鄙视的看着和自己长得一样的白种人,非常鄙视他们的观察能力,他们没有发现,战舰飘扬的不是大清的龙旗,而是北满州自治政府的八星捧日旗吗?

不过对于八星捧日旗有些过敏的英国人绅士和法国诗人,也在舰队的旗舰发现了一点不同,他们看到了一面不一样的八星捧日旗。原阿思本舰队旗舰“国号”已经被更名为“晓梦”号,除了舰队的旗号外,它的舰首被雕刻了八星捧日的微记,桅杆的八星捧日旗也多出了五彩的绣边。这种五彩重辉八星捧日旗,是在皮润民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后新发明出来的,只在一种场合使用,因为这种旗帜代表着大将军亲临。

舰队开到南京城下的时候,曾国藩再次登了凤仪门的城楼,这次他更加的震撼了。洋人战舰这东西,曾国藩不是没见过,但是这么多,这么大的战列舰,他还真的是第一次见。七千吨以的战列舰在江面一字排开,让曾国藩有了一种错觉,他好像又回到了考进士的那一年,看打了雄伟震撼的太和殿,的确每一艘战列舰的体积都太和殿要大一些。小一些的炮艇和驱逐舰靠近了下关码头,向无人的空地开了几炮,威逼守军让出了码头之后,一队雍容华贵的骑兵簇拥着一个大人物,再次踏了江南的土地。

让出码头退守二线的湘军士卒曾国藩还震撼,他们经常见骑兵,但是像这种驾驭着怪兽的骑兵,他们是第一次见。那战马是那么高大神骏,蒙古马搞出足有一头半,骑在边的骑兵满身繁复的装饰,如同庙里的天兵一样好看。拉着重炮的大马更是恐怖,不仅战马更高更壮,而且几乎是力大无穷,马腿牛都粗,一两匹马能拉动万斤的大炮或是几千斤的竹排。因为他们遇见了果兴阿马种改良的第一批成果,标准战马关东马和重型挽马满洲马。

在一众高贵的骑兵的护卫下,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穿着更加华丽的服饰,骑着更加神骏的马匹出现在了码头。如同天神俯视众生一般,扫了一眼不远处畏畏缩缩的湘军士兵,便带着两千余人的护卫直扑凤仪门,好像身边湘军的千军万马如同草偶一般。

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清药丸

果兴阿起初直奔凤仪门,只是想去见见曾国藩,试图通过谈判与曾国藩达成共识,用最小的代价,把谭绍光和李秀成弄回去而已。 不过具体要怎么谈,用什么条件才能够打动曾国藩,果兴阿一直都没有想好。跑了一会之后,果兴阿发现自己不需要再想了,因为他找到了一个成本非常低的方案——抓住曾国藩。

因为之前的误会,以及曾国藩的误判,导致湘军各部对东北军全都非常克制,坚决不开第一枪。所以果兴阿的大队人马出现的时候,湘军只是想以优势兵力阻拦,并没有进行实质攻击。而且面对高速迫近的重装骑兵,湘军步卒有些畏首畏尾,这给了果兴阿很好的机会。湘军一共才几万人,在不开火的前提下,想完全封死道路是不可能的,没有山地的阻碍,骑兵可以很从容的变换道路,甩开眼前的湘军。果兴阿的指挥水平很有限,但是两千多人的团级规模,正是他最熟悉的指挥规模,所以他很好的抓住了战机,利用湘军的无措,果兴阿指挥两千近卫骑兵,直扑凤仪门。

曾国藩在不在凤仪门,果兴阿并不知道,他也是靠猜。庞大的舰队突然开近,作为一个合格的统帅,肯定会出来看一眼的,而南京城最适合观察舰队的位置正是凤仪门。所以果兴阿要赌一把,他赌曾国藩正在凤仪门观察他的舰队。如果赌赢了,他很可能抓住曾国藩,逼曾国藩和他签一个城下之盟。赌输了,果兴阿会很尴尬,因为他将陷入数万湘军的重围之。正是年轻气盛的果兴阿并不怕,他觉得自己一定会猜对的,而且算猜错了,他也有办法脱身。他可没像谭绍光一样深入内陆,而是在江边打晃,舰队的火炮可以随时接应他,他身边的两千近卫部队,也是他敢豪赌的本钱。

各部扩编的同时,果兴阿从各部选调精锐,组成了由福全统领的近卫旅。只有七千人的近卫旅,不仅是满洲各部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强将,也拥有当世最奢华的装备。近卫旅的每个班都装备了果兴阿最熟悉zb26轻机枪和掷弹筒,班长还有波波沙*,每个排都有马克沁重机枪和六十毫米迫击炮,营里还有果兴阿特制的九二步炮,团里更有一百零五毫米m3超轻型*炮。果兴阿利用自己的金手指,把他近卫部队的装备水平,一下子提升到了二战时期的标准,日本鬼子的甲种师团都没有这么奢华的火力。北满州有果兴阿的金手指,又以倾国之力打造,也只能把果兴阿的近卫旅武装到这种程度,其他国家或势力更是卖血都做不到。

以如此火力,果兴阿虽然只带了一个团过来,但他还是自信可以抗住五万湘军精锐的围攻。而且在大口径舰炮的辅助下,他也不用困守凤仪门,有重炮开路,他可以很容易的逃回到江面。而且果兴阿还有后手,在他的两千骑兵直扑凤仪门的同时,近卫重炮团,也把十六门重炮运到了幕府山的制高点。zb26轻机枪等武器,果兴阿好歹还改了个本土化的名字,这十六门镇国重炮果兴阿连名字都没改,它们依旧叫三十二倍十五榴。这款抗日战争时期,德国特意为国民政府生产的重炮,曾经在果兴阿的前世,为抗日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果兴阿开金手指复制他们的时候,也保留了他们光荣的名字。这种射程高达二十三公里的重炮,一旦占据了幕府山制高点,可以说控制了半个南京城,没有现代防炮意识的湘军,面对这种果兴阿心目的镇国神器,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曾国藩在城头,很快发现了果兴阿的异动,但是他已经来不及做任何准备了。没有接到动武命令的湘军,玩命的试图堵截果兴阿,可是果兴阿的两千人全是骑兵,刚刚培育出的关东马又太过神骏威猛,湘军除了跟在后面吃灰,什么都作用也起不到。本来不以临阵急智见长的曾国藩,反应过来应该跑的时候,果兴阿的前锋已经冲进凤仪门的城门了。

曾国藩的亲卫队到是应对及时,抛开了不开第一枪的混账念头,开始向冲进来的东北军射击,但是已经太晚了。东北军前锋已经冲到了凤仪门的瓮城里,湘军开一枪要装填一次的进喜一式步枪,面对每分钟射速高达九百发的*,瞬间被压制了下去。湘军开了第一枪,然后便全是东北军的表演时间,曾经在内部演练过多次的暴风突击,第一次在攻城战显示出了威力。正是因为湘军非常迅速的一败涂地,果兴阿和曾国藩有了相对体面的见面机会。

曾国藩明白过来的时候,他的亲卫已经全部被解除了武装,整个凤仪门都落入了东北军的控制之,留给他的选项,只有跳城自杀和接受被俘的耻辱而已。曾国藩非常担心自己跳城之后摔不死,所以他想找一些刀剑之类的东西,给自己来个痛快的了断。但是东北军清场做的非常彻底,不仅所有湘军士兵都被收缴了武器,而且还都给远远的隔开了,曾国藩想找个士兵掐死自己都做不到。

“涤帅安好!涤帅无恙否!”曾国藩想明白怎么死之前,一个很焦急的声音已经传了城头,紧接着一个服饰华丽的年轻人登了城头。

“阁下是?”曾国藩很不适应东北军不洋不洋的军服,不过多少也了解一些,看打扮和肩章知道来的这个年轻人级别极高。

“晚辈果兴阿,士兵们急躁了些,曾大帅无恙吧!”果兴阿立正之后,给曾国藩来了个很标准的军礼,当然他没有顾及曾国藩是否适应这种礼节。

“云帅?”曾国藩听说过果兴阿很多次,也知道果兴阿非常的年轻,但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果兴阿会是他眼前的这个样子。果兴阿的身材虽然高壮,但是唇红齿白,有点质彬彬的意思,如果不是左眼狰狞的伤疤,看去还很有些书卷气。

“前辈面前,晚辈惭愧!”果兴阿很谦逊的点了点头。

“高明啊!云帅一番施为,让老夫如坠梦,待到大梦初醒之时,已是云帅的阶下之囚了!”曾国藩曾经被石达开和李秀成逼得寻死觅活好几次,但是被人把枪顶到眼前却是第一次,曾国藩有点心灰意冷的意思了。而且曾国藩认为谭绍光等人,不过是果兴阿的诱饵而已,果兴阿的目标便是这最后的雷霆一击。

“前辈太高抬晚辈了,今天这事其实是个意外,溜达过界了而已!晚辈久慕前辈大名,今日特来拜见而已!”果兴阿这次按照曾国藩适应的方式,向曾国藩拱了拱手。

“云帅今日,不是来为朝廷消弭祸害的?”曾国藩怎么也不相信果兴阿的鬼话,朝廷对湘军异常刻薄,果兴阿如今于万军之生擒了自己,怎么会不把自己押回朝廷请功领赏。

“晚辈麾下的谭绍光将军,来南京寻访故人,似乎与贵军的九帅有了些小误会。晚辈今日特来向前辈请罪,然后将谭绍光带回关外而已!除此之外,绝无他意!”果兴阿连连解释,他可不想替朝廷干掉曾国藩,而且追剿太平天国残部、剿捻军、洋务运动、稳定南国等等事务还需要曾国藩来干,果兴阿可不想南国没了曾国藩,然后彻底乱成一锅粥。

“云帅只是想将谭将军带回去?”曾国藩大脑飞速运转,但是果兴阿的说辞实在太过离谱,他怎么也相信不了。

“只要能把谭将军和谭将军的故人带回去好!”果兴阿可不准备放弃李秀成。

“云帅一定要把李秀成弄回满洲,到底有何图谋?”曾国藩有一点点相信果兴阿了,不过还是不能理解果兴阿为什么一定要李秀成,甚至不惜大费周章亲自南下。

“晚辈还真的不太好解释,不过是觉得人才难得而已!如果我料想不错,李秀成如果落在前辈手里,前辈一定会杀了他的。晚辈觉得太浪费了,李秀成人才难得,不如留下他,多少也能为国家做些贡献!”果兴阿一边说一边觉得后悔,他根本不是曾国藩的敌手,明明是自己控制住了曾国藩,但是只要被曾国藩看着,果兴阿有一种受审的感觉。

“素闻云帅麾下反贼众多,想不到云帅连李秀成这样的首恶也想罗织到麾下,云帅不怕养虎为患吗?”简单聊了两句,果兴阿的额头见汗了,让曾国藩大皱眉头,实在想不明白果兴阿是如何闯出偌大的名头的。这果兴阿这水平,别说是一方大员,当个药铺掌柜的都不合格。如果不是果兴阿调动了大兵,曾国藩都要怀疑眼前的人是假冒的了,而且果兴阿水平这么差,怎么还敢收集这么多桀骜不驯的反贼呢!不怕被反咬一口吗?

“晚辈觉得李秀成只是误信邪教,其本身的才能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指挥几十万人马这样的经验,是很难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即便他对我们旗人的统治有不满,我不让他参与国内的事是了。眼下列强环伺,国已经岌岌可危,我们不应该再内耗了,李秀成这样的人才可以让他去对付洋人,为我们这样黑眼睛、黄皮肤的人,去争一片天地。”果兴阿也不觉得自己能够驾驭李秀成,他的想法是大家合力对付洋人而已。

“云帅高见!”曾国藩还是不信果兴阿,不过果兴阿的一些话,还是打动了他的。胡林翼的死和外国兵舰有关系,曾国藩骨子里还是有些排外,不过也知道外国许多地方国强。

“把人放了吧!我带他们回去!我们以后还要做生意的嘛!”果兴阿没词了,尴尬的对曾国藩笑了笑。

“云帅准备如何对朝廷交代?”曾国藩没说是否放入的事,因为曾国藩觉得有些无聊,他现在想不放入也没办法。

“不交代,朝廷不打扰我,我也不给朝廷找麻烦!”这个问题果兴阿觉得很好回答。

“云帅要反吗?”曾国藩的目光变得有些深邃。

“我从来没想过那么多,我也不想当皇帝,我只是想国家好而已!只是若想国好,需要大清药丸,眼下纠结的只是这药丸如何配制的事!”果兴阿回答也有些不着边际。

第四百一十二章 错觉

大清药丸这个话题,一下子拉近了果兴阿和曾国藩的距离,两人有了点开诚布公的意思。 两人非常融洽的交谈了许久,谈了关于此次事件善后的问题,也对于国家未来的走向交换了意见。果兴阿非常佩服曾国藩的学识,曾国藩也觉得果兴阿见解非凡,实在是后生可谓。

剑拔弩张的局势立时得到了缓解,大清最大的两个军阀开始谈笑风生,甚至还携手参观了果兴阿当年酒后荒唐的遗迹——神策门。神策门携手揽腕的两人,让躁动的湘军和东北军都平复了下来,而且都对自己的统帅无的敬仰。东北军认为果兴阿举重若轻,一举拿下了曾国藩,然后又一顿忽悠,把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唬的像乖宝宝一样。湘军则认为曾大帅气魄过人,在身陷敌手的时候,还从容不迫的说服了敌军主将,让气势汹汹的果兴阿甘愿执晚辈之礼。

当然士兵们怎么想,并不在两位统帅的考虑范围内,他们要商讨许多实际的东西。曾国藩是大清的忠臣,他十分不认同果兴阿对抗朝廷的行为,同时也纳闷果兴阿一个旗人是怎么有造反的觉悟的。一心要当军阀的果兴阿,则完全不能理解曾国藩的理学道义,同时也费解曾国藩为什么不接受他一南一北同时改造国的论调。

首节上一节307/506下一节尾节目录